第44章
  “你大半夜的过来干什么?”
  他戴着口罩,讲话时声音闷在里面,不算清晰:“来看看你,顺便送点年夜饭。”
  说完后李晏就熟门熟路地走到收银台前,把书包拉开一个接一个地往外掏保鲜盒。
  樊景遥跟过去在旁边站着看他的动作,注意力从那堆保鲜盒转移到人身上。
  “你走来的还是骑车?”
  “骑车,这样快一点。”
  “不冷吗?”
  北华的冬天,清晨和夜里有多冷他是最清楚不过的。把冷风比作锐利的刀子毫不夸张,骑车时风拂在脸上有时会痛得人止不住流眼泪。
  樊景遥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很多年,奔波在遥远的上学路和打工路上,就这样过了很多个平平无奇的冬天,直到今年。
  李晏长长的睫毛上沾着冷空气凝结后又融化的小水珠,他拉下口罩,连鼻梁上都泛着红。
  “还行,不是说今年冬天没有以前冷吗?虽然不是很清楚之前的温度,不过现在感觉还算可以接受。”
  樊景遥看了他半晌,才转过头去看桌面上那一堆,问:“你吃过了?”
  “没呢!我跟我爸我们俩一边做,我一边往外装,最后一道菜刚出锅我就直接过来了。”
  “他们没吵你吗?跨年还要往外跑。”
  “当没听见就行了,不过我要赶紧回去,跨年不在的话,估计以后都不用回去了。”
  李晏将口罩重新戴好,像是不打算停留。
  他似乎完全不认为自己做的事有必要值得一提,匆忙地来匆忙地走。
  临到门边他想起来个事儿,回头道:“我们年后可能要去看亲戚,离得不近,车程估计要三四个小时了,所以大概要停留几天,我们过几天再见!”
  樊景遥“嗯”了一声,其好声好气的态度令李晏感到丝疑惑,于是他顺杆上爬,问了句:“那能亲一口不?”
  樊景遥顿时反应过来,抬腿就踢,被李晏一闪身给躲过去了。
  拳打脚踢的态度反而让人感到心安,李晏腿一迈坐到车上,朝身后的招了下手就骑着走了。
  樊景遥盯着他的背影,嘱咐道:“口罩和帽子戴上。”
  车已经骑出去几米远了,不知道李晏有没有回答,反正樊景遥没听见,只能远远见到骑车的人动了动,随后一伸手把背后的帽子扣到头上了。
  从便利店去李晏家的路上向来没什么车,新年的午夜更是,樊景遥也没什么可担心的。
  他重新锁好门坐回到刚刚的位置,不知道想什么愣了好半天才把盒子一个个打开瞧了眼。
  李晏大概快把自行车踩冒烟了,有几个保温盒还带着明显的温度。
  他想得周到,连年夜的饺子都给装了一盒。樊景遥听着电视背景音下饭,慢悠悠地竟也没少吃。
  福利院的新年能比平常热闹些,却也没多少新意。小孩子们熬不了夜,吃过晚饭不多久该睡就睡了,也没有什么习俗。
  樊景遥难得在一楼坐到半夜,听电视里的主持人数完倒计时,外面鞭炮与烟花同时响起,他在一片热闹声中关掉电视上了二楼。
  崔姨和樊景遥商量好了上班时间,他连上到初四,从第五天开始崔姨连着上四天,然后在初九那天恢复到正常。
  年后的日子没什么特别的,照常起床开门营业,坐在桌子前写根本写不完的寒假作业,偶尔闲下来时才会感觉到一阵空。
  陈敏当时给三个人拉了个小群,平时就那两个话多的人在里头发消息,樊景遥看到的时间总是滞后,因此大多都是窥屏,等话题扯到他身上才会回几条。
  陈敏估摸着在外面玩得开心,除夕那天骚扰樊景遥一通后到现在也没再有消息。
  李晏也一样,上次说过全家人要去探亲,之后也没了声息。
  手机始终安安静静,偶尔震动两下凑过去一看,还是烦人的广告弹窗。
  初三那天李晏冒了个头,先是扯了些没用的,被樊景遥发觉到某些异常,然后才肯承认和家里人吵架了。
  别人家里的事,樊景遥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问:“因为什么吵?”
  结果李晏却很突然地沉默,像是有点不大好说缘由。
  “嗯……还是等我回去和你说吧。”
  “行。”
  樊景遥应下,没当成个大事。
  初五那天崔姨过来上班,一推开门见到樊景遥就称奇道:“虽说过完年一天比一天暖和,但这几天温度是不是有点太高了?阳光一出来棉衣都要穿不住了,就是风大,吹得人都快站不住了,搞得像初春的天气一样。”
  她边说边脱外套,屋里瞧了圈儿问:“他没来啊?”
  “谁?”
  樊景遥问完才反应过来,愣着眨了下眼睛,回道:“说是去周边城市探亲了,没说哪天回。”
  “哦哦。”
  崔姨应了两声,又和他扯到高三生马上要开学的事。
  樊景遥在一楼陪她聊了会儿,就带着东西上楼了。
  年初五放鞭炮的频率不比除夕那天少,樊景遥在二楼对着窗口坐,一上午光听噼里啪啦声儿了。
  下午他窝在小卧室睡了觉,醒来时天已经黑了。他拿起手机看了眼时间,缓了会儿后洗把脸下楼,崔阿姨正收拾货架,准备要下班了。
  兴许是冬季天黑得早,大家晚饭吃得也早。最近天气又好,吃完饭没什么事儿就都把过年囤的烟花拉出来消耗了。
  崔阿姨听着外头的声儿问樊景遥:“小遥不出去看看花吗?”
  樊景遥摇摇头,似乎还沉浸在刚睡醒的困倦中,没什么精神头。
  他这副样子太常见了,崔阿姨看了一眼就说:“要是那俩孩子在的话还能闹腾闹腾你。”
  樊景遥张嘴无声打了个哈欠,感叹道:“幸好不在,不然下午觉都睡不踏实。”
  把手头的活儿干完后崔姨去洗了个手,一边穿衣服一边嘱咐樊景遥让他赶紧吃晚饭。
  穿戴好衣服后她推开门往外迈了一步,随后就顿在那儿半天没动。
  樊景遥注意到,问:“怎么了?”
  崔姨踮着脚抬头遥遥望着远方,挪了挪位置后又看了会儿,有些不确定道:“着火了?”
  樊景遥瞧见她看的方向,隐约觉得不大对,便赶紧从收银台后绕出去,同崔姨一起站在门口往外看,偏巧被风吹了一脸,眼睛都要睁不开。
  夜色太深,远处火光摇曳只能冒出个尖端,也能看见冲天的黑烟。
  “别墅区那边的方向吗……”
  密集的居民楼里也必定有人注意到,楼上还有人开了窗往外看。
  樊景遥心底一沉,赶紧转身回店里去拿手机。
  这会儿崔阿姨也反应过来,也跟着急:“快给那孩子打个电话问问!”
  结果电话通信正常,却始终不见人接听。
  樊景遥等不及,挂了电话赶紧穿衣服去小仓库里把自行车推出来了。
  崔阿姨站在门外的小路上,仰着头和楼上开窗的居民确认是哪个位置,有没有人打过消防电话。
  等她再一低头,樊景遥已经踩着车要蹿出去了。
  “小遥!”
  她把人拽回来,说:“那一片面积很大,也不一定就是我们想的那样,你过去离那儿远点,没事也记得给我回个电话!”
  樊景遥都没顾得上多说,光点了点头。
  如崔阿姨说的,别墅区面积很大,因此前的种种情况导致如今的居住率低下,或许实际情况远不是他们想的那样,也根本不至于有人员受伤。
  可樊景遥顶着风骑车,离冒着火光的区域越近就越是心惊。
  第42章 事故下(往事22)
  附近的情况远比预计的还要严重。
  在便利店门口朝这边观望时视线受限,根本想象不到涉及的区域有这么大,几乎是乱成一片。
  樊景遥停在别墅区外围就没法进去了,周围的居民群众、各种车辆挤在各条路上,乱七八糟什么声音都有。
  樊景遥从没在这片区域见到这么多人过。
  他在人群的空隙中穿梭,不断寻找看有没有熟悉的身影,突然就听到两声狗叫。
  樊景遥转头一看,隔壁那只总是扒在墙头上摇尾巴的长毛狗,这会儿正被人抱在怀里。他从人群里挤过去,试探着喊了声:“多多?”
  抱狗的是个五六十岁的中年女性,她没见过樊景遥,但自家的狗总是在院子里撒欢,朝路过的人摇尾巴,很多人都只认识多多不认识她。
  她抱着狗对樊景遥说:“是多多。”
  樊景遥一瞬间看向她:“住您隔壁的那家回来了吗?”
  左右隔壁有两家,但有一家常年没人,于是抱着狗的人问:“半年前搬来的一家三口吗?”
  “嗯。”
  樊景遥的视线紧盯着对面,竟让人感到几分紧张。
  “我不知道……”她说,“我也是带着多多刚回来,连家门都还没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