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我们也可以帮着照看。”冷香接口应着,瓶儿与杜鹃也纷纷附和。
“是啊是啊,我们也可以。”
“少夫人——我也可以!”
最后这一声高喊来自左侧连廊方向,卫子嫣循声望去,那里头居然不知不觉站了好些个人。
方才喊话的是一名小厮,平日是他清扫庭院的落叶,如今没地给他扫,倒是可以帮着清理花园。
“这下不担心了吧?”晏启正问。
个个都比她有热情,哪还用得着她担心?卫子嫣抿起唇角,轻轻点了点头。
“大公子,车上还有些多出来的花和花肥,如何处理?”
一个小厮这时发问,晏启正丢给他一句:“听少夫人的。”
理所当然的语气,彷佛她真是这个院子的女主人。
卫子嫣怀疑自己又想错了,晏启正或许并没有因为对她“好过头”,同她保持距离。否则,怎会大费周章地搞出这么个花园?
她自己还没理清楚怎么回事,“大公子为少夫人造了一个花园”的消息,已经火速传到了院外。
有的丫鬟婆子悄咪咪跑来院门口,一窥究竟后又四处说去。
一传十十传百,不消半个时辰,全府上下都已知晓“大公子宠爱少夫人”。
两位姨娘和两个婆子正聚在一处打牌,如姨娘啧声叹道:“没想到大公子还真喜欢上卫家姑娘了。”
“可不是。”坐她对首的婆子也是一副没想到的口吻。
“当初都以为卫家姑娘不讨大公子喜欢,大公子娶她是不得已,嫁过来必然受冷落。结果现在……倒越来越热乎上了!”
旁边另一个婆子同样啧了啧嘴:“这卫家姑娘还真有几分本事,嫁进门也没多长时日,就把咱们大公子给拿下了!”
慧姨娘犹有几分怀疑:“这男人不喜欢一个女人,哪那么容易变?”
“你们不记得了吗?当初大公子铁了心要退婚,还说什么……做妾都不可能,怎么忽然就转了性?”
“难不成是做戏啊?”
“做戏给谁看呢?”
“就是,”如姨娘接两个婆子的话笑道,“我只听过女子为了面子,假装夫君对她好充门面的,可没见过夫君假装对娘子好来充门面的。”
慧姨娘还要再说什么,坐在另一旁研究食谱的晏启珠突然说道:“都别瞎猜了,大哥是真喜欢大嫂。”
慧姨娘听到女儿的话,扭过头去:“你又知道了?”
“我当然知道,大哥亲口说的。”
旁人一听顿时来了兴致:“大公子怎么说的?”
晏启珠撇了撇嘴。
那日大哥找到她,说大嫂替她说情,不罚她月例了。
大哥说,大嫂既然嫁给他,便不会让大嫂受委屈,要她谨记教训,下不为例。她便问大哥,你真得喜欢她吗?
“大公子承认了?”如姨娘迫不及待。
晏启珠点点头。
“大哥说‘是,我喜欢她’。”
“这就是了。”如姨娘笑起来,“以前不喜欢,娶进来就喜欢了!”
另外两个婆子也跟着笑:“我们家大公子是自己打自己脸啦!”
静思院里,晏夫人也得到了消息。原本不想现在跟着去凑热闹,可难得儿子主动讨好媳妇,实在好奇他弄成什么样子。
顺便,她这个做母亲的再助把力。
于是,趁着天还没黑,晏夫人叫上杏儿移步福禧堂。
还真是百闻不如一见,满院子的花团锦簇让晏夫人也看花了眼。她一个本就开心的人,见到如此场景心情更加愉悦。
一进屋坐下,晏夫人就迫不及待地出谋划策。
“放着这么好的院子,不用起来可惜了。不如办个芳宴,热闹热闹。”
胡周国沿用了前朝的一些风俗,其中便有“芳宴”一说。那是民间夫妇借着举行芳宴,来促进夫妻感情和睦。
芳宴虽沾了“宴”字,却无其他宾客,参与其中的只有夫妻二人。
由夫妻在宅内摆上筵席,两人对坐宴饮、或赏乐观戏,心情享乐之后,再行夫妻身体欢愉……
卫子嫣心中打鼓,不敢接话,偷偷抬眼看晏启正。哪知他也在看着她,似乎也不知如何是好。
晏夫人在一旁瞧着这两人互相看来看去,羞羞答答的,干脆拿出当家主母的风范,替他们拍了板。
“那就这么说定了!”
晏夫人风风火火来,又雷厉风行地离开,留下局促窘迫的两人,一时间相顾无言。
“你……”
“你……”
静默良久,二人突然同时开口,又同时打住。
晏启正顿了顿,柔声问:“你想说什么?”
卫子嫣垂首绞着手帕,声细如蚊:“你、你为何不同母亲说……不合适?”
那自然是他觉得——
晏启正打住内心声音,清了清喉咙,一本正经地道:“*你不必忧心,回头我会同母亲说。你也知道她,兴致来了,当场驳她会生气。”
原来他已有考量,卫子嫣松口气,默默点头。
两人又陷入无话的境地。
“还有件事,”晏启正差点忘了告诉她,“太子殿下已准许释放柳玉儿,守忠将她接去了武府。”
“真的?”卫子嫣一下来了精神,“柳姐姐已经去了武府?”
“嗯。”
“太好了!柳姐姐终于脱离苦海。”卫子嫣太高兴,转眼又恢复了往日的活泼。“那我能不能去武府找她?”
“得问问守忠何时方便。”
那倒是。
卫子嫣冷静地一想。
武二公子才成亲不久,忽然带一个女子回去,应当还需时间安顿。
“你等不及的话,可以先写信送过去。”晏启正体贴地给了提醒。
好主意!卫子嫣兴冲冲地对他一笑,“我现在就去写。”说罢,施施然地撇下他便走。
唉……
晏启正仰头长出一口气。
看来他大费周章地折腾这一通,尚不及一个柳玉儿。
“喵——”
白耳在脚边向他撒娇讨好。晏启正躬身将它抱起来,戳戳它的脸,又揉揉它的脑袋。
“你说,你怎么这么难哄?”
白耳:……
翌日早上,卫子嫣醒来时身边照样没人,不过晏启正没出门,又钻进了书房。
早膳一起用的,还说了几句话,似乎“消失在她眼前”的症状在他身上消失了。
卫子嫣坐在院子里胡思乱猜了会儿,回屋悄悄做起女红来。
晏启正给她弄了这么大一个花园,她十分感激。礼尚往来,卫子嫣也想回馈点什么。
《莺莺御夫记》里,夫君给莺莺买了许多胭脂水粉,做为回报,莺莺便亲手绣个了香囊,赠予夫君。
晏启正对香这些东西无感,卫子嫣打算绣个荷包。只是她不如莺莺手巧,针线活略显粗糙,绣了半天,左看右看都觉得羞于拿出手。
“小姐不是有现成的鞋子吗?”秋落提醒她,“小姐把之前做给姑爷的鞋子送给姑爷,不正正好吗?”
对呀!卫子嫣差点都忘了那双靴子的存在。
人家绣坊的做工比她手上的,不知强出多少个卫子嫣!
但是……
想起书中,夫君收到莺莺亲手缝制的香囊,高兴得日日佩戴于身。离家外出时,每每想念莺莺便握在手中,以解相思之情,卫子嫣还是拿起绣花针埋头继续。
大不了,这个绣不好,重新再绣一个。
熟能生巧,多绣几个一定能行。
秋落看出小姐的决心,笑嘻嘻学起姑爷的话:“小姐对姑爷真是有心了。”
卫子嫣面上一热,恰好杜鹃这时进来,送上她的两封信。
“少夫人。”
她手上不空,秋落替她接过,问她:“小姐现在要看吗?”
一前一后不同的两个称呼,忽然让卫子嫣琢磨起来,一时没作声。
“小姐怎么了?”
“秋落,”卫子嫣放下针线,拿过信。“以后不管人前人后,你还是同杜鹃她们一样叫我‘少夫人’吧。”
“啊?”秋落愣了一下,但也没觉不妥,爽快地应了声:“好,我知道了。”
两封信,一封是柳玉儿的回信,另一封是魏庭州的来信。
前者在信中回复她一切安好,教她先宽心养病。又说才到武府多有不便,不用着急去看她,往后有的是时间重聚。
后者对她送的砚台深表感谢,称自己的伤已无大碍,过两日都要回东宫当差了,让她勿要担心,亦不值得奔波探望。
卫子嫣读完两封信,不禁有种乌云散去的感怀。坏事过去,好事渐近,真该好好庆贺一番才是。
忽然间,脑中一个念头闪过,卫子嫣起身提起裙边,匆匆出了屋子,直往东侧的书房奔去。
“你愿意办芳宴?”
看到她突然造访已颇感意外了,听她说想办芳宴,晏启正愈发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