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免了。”晏夫人素来与她亲和,免去客套,也问得单刀直入。
  “你与启正吵嘴了?”
  卫子嫣茫然地摇头。
  “那他这会儿跑去当值,是跟谁置气?”
  卫子嫣微微张大眼睛,这才有了些眉目——原来晏启正提前去太子府是因为置气。
  至于跟谁......
  总不能跟她吧?
  她记得昨日晏启正没有不高兴啊!肯定不是她惹的,与她无关。
  儿媳既不知情,晏夫人只得询问屋内的丫鬟。
  “夫人,冷香亦不清楚,不敢妄自猜测。”
  “没让你猜,大公子高不高兴都写在脸上,你们都没瞧见?”
  瓶儿这时上前一步来,轻声交代道:“昨日送少夫人回来时,大公子脸色不好......似乎的确生气了。”
  晏夫人的目光又落回卫子嫣身上,她一脸懵态,全然没有印象。
  “少夫人饮醉了酒,瓶儿问大公子要不要煮点醒酒汤,大公子说不用、不必管她。然后大公子丢.......不,大公子把少夫人放床上就走了。大公子那时脸色就不大好看,一直到今儿早上也没进屋......”
  “没进屋?”晏夫人眉头一紧,“那他睡在何处?”
  “书房。”
  晏夫人默了默,对着卫子嫣一脸“我就说”的表情:“他这不是跟你置气还能跟谁?”
  可是......
  卫子嫣绞着手指:“我真不知哪里惹了他?”
  “或许......”瓶儿猜测,“大公子觉得被少夫人冷落了吧?”
  卫子嫣吃惊地看瓶儿一眼,只听她继续小心翼翼地说:“少夫人一回门就好几天,昨日好不容易回来,却醉得不省人事......”
  她醉得......
  瓶儿话停在这儿,卫子嫣蹙起眉,还是不能将自己喝醉酒,与大公子受冷落两件事关联在一起。
  倒是晏夫人很轻地笑了一下。她觉得瓶儿所言有些道理,除此之外,也没其他更合理的解释了。
  她这个儿子从前一根筋,无论怎样都不肯理人家。成亲后尝到媳妇儿的甜头,食髓知味,反倒埋怨被冷落也不是不可能。
  晏夫人再看面前这个儿媳,虽成了亲却还是懵懵懂懂,怕是对男人的心思一窍不通。
  默默叹了口气,晏夫人当即屏退丫鬟,牵着卫子嫣的手坐下。
  “你也是,以前恨不得天天粘着晏哥哥,怎么如今成了亲反倒远着他啦?刚新婚就舍得让他十天半月地独守空房?”
  “是他自己说,我想在家住多久就住多久。”卫子嫣不懂,晏启正怎地反而因此生气了?
  “男人嘛,碍于脸面与自尊,口是心非罢了。”
  晏启正会口是心非?
  婆婆的话教卫子嫣狐疑不已,两道秀眉蹙得更紧。
  晏夫人看在眼里,微微笑道:“你也别犯愁,启正那点脾气,哄哄就好的。”
  哄?要她哄晏启正?
  怎、怎么哄?
  卫子嫣一脸茫然,晏夫人见状,不免又是一声微微叹息。
  “夫妻之间嘛,床头吵架床尾和......”晏夫人提点道,“今晚你主动些,别让他再睡书房了。”
  .......
  晏夫人离开后,杜鹃进来继续给少夫人梳头,只见铜镜里映出一张红得快要滴血的素脸。
  卫子嫣难以置信,晏启正生气是因为受她冷落,因为没跟他......
  他分明自己说过不会碰她,也分明是他自己要去书房睡,怎么现在变成她单方面的问题了呢?
  瓶儿胡思乱想的吧?
  卫子嫣越想越觉得荒谬。
  “打算几时回来?”
  “白耳天天在屋里乱叫,赶它还不高兴......”
  蓦然间,卫子嫣想起昨日晏启正的那番话,难不成……那是为了让她早点回来,胡乱编造的说辞?
  “白耳呢?”卫子嫣忙问杜鹃。
  “大公子嫌它在屋里吵,赶回书房了。”
  卫子嫣听了松一口气。
  她就说嘛,晏启正不像撒谎诓她的人,定是瓶儿想多了!
  婚假才过去一半,晏启正出现在太子府,亲卫队的兄弟又惊又喜,一个个七嘴八舌围了上来。有祝他新婚快乐的,也有好奇他突然回来当值的,也有吵着要请酒喝的……
  晏启正前面一概不回,只说要喝酒的,晚上清风阁不醉不归。
  众人正高兴叫好,太子由内院出来。瞧见晏启正与其他亲卫一样银色软甲加身,忍不住牵起半边嘴角。
  “既然来了,随孤去一趟刑部。”
  宫内的刑部官署正堂里,太子李承泰端坐于上首,晏启正立在旁侧,下首只站着尚书武明路一人。方才随驾过来的路上晏启正得知,就刺客一事武尚书有最新发现。
  “昨日,一家馒头铺子的小二前来举报,自称见过画像上的人。据他回忆,收钱时听那位客官一口外地乡音,便问他是哪里人士。听说来自偏远的北疆,小二还挺惊异,问他这么远来京城是否为了寻亲?那人轻轻笑着点了点头便走了。”
  说到此处,武明路又解释了一下。
  “这小二前段时日回了趟老家,回来后才知晓悬赏一事,故而昨日才来举报。”
  这条线索听似平平无奇,但由于辽王坐镇此地,“北疆”二字显得格外敏感。瓜田李下,难保不会猜疑到辽王头上,武明路左右权衡,未敢声张,因而将太子请了过来。
  李承泰沉吟片刻,转头问晏启正:“若是你,会不远万里把身边人带到京城来行刺?”
  晏启正摇头。
  嘶——有道理啊!武明路恍然大悟。
  一旦抓到就露馅儿的蠢主意,足智多谋的辽王岂会考虑不周?
  不过,晏启正还是有一丝疑惑:“沈门的江湖人士里偏偏混入一个北疆刺客,若非巧合,则事有蹊跷,最好查明此人真实身份。”
  “没错。”李承泰颔首赞同,“北疆地处偏远,朝廷其实鞭长莫及。四弟才得父皇新封‘广平侯’,愈发举足轻重,须得好好查一查。”
  四王爷打了胜仗,景仁帝高兴,本要重赏儿子,在殿前报信的人却转述了辽王的口信,说:“父皇不必赏赐儿臣,换作粮草与军饷,壮我胡周兵马。”
  景仁帝听后更是喜不自禁,不仅犒赏大军,更封辽王为“广平侯”。
  既封王又封侯,本朝尚无先例。即便朝上追溯,也是前前前朝那样久远的事了。可见景仁帝这回对四王爷的表现多么地满意!
  无论辽王是否参与行刺一事,以他如今“王侯”在身的殊荣,都将是太子日后顺利继位的最大威/胁。
  故而,太子话中深意,是想在辽王的地盘上挖出点东西,以备不时之需。
  明白了太子心意,武明路推荐其心腹:“属下即刻派侍郎鱼苏功前往北疆打探,务必查明刺客身份。”
  鱼苏功办事能力强又可靠,是个不错的人选,然而太子的犹疑被武明路看在眼里。
  “殿下可是不放心?”
  “非也。”李承泰拧着眉头思量,“正好孤这四弟生辰在即,若让鱼侍郎顺代替孤敬献贺礼,总觉得不大妥当。”
  是了,那位辽王明哲保身,远守北疆,最怕与各部官员牵扯不清,招来非议。
  “殿下,属下愿前往北疆替殿下献礼。”武明路为难之际,晏启正主动请缨。
  “你?”太子扬唇笑道,“你是有多嫌弃卫家妇人?急吼吼地回来当差,眼下还巴不得走得越远越好。”
  想起昨夜,晏启正心中苦笑:“不曾嫌弃......只是有些口角。”
  武明路闻言,微微笑着打趣:“从追夫到御夫,迫得晏都尉步步退让,卫太中这位千金果真是个厉害角色。”
  何来追夫?
  晏启正继续苦笑:“坊间传闻而已,让武尚书见笑。”
  岂料太子对武尚书的话也深以为然,向他的都尉提了个法子:“寻个时间,带你媳妇儿来太子府,让太子妃替你教教为妻之道。”
  “谢殿下好意,”晏启正委实尴尬起来,“内子其实……很好。”
  “你倒是护上了。”李承泰笑了笑作罢,话锋一转。“你去也好。孤任命你为钦差,与鱼侍郎一道去查刺客,顺带......”
  太子语意深长。
  “替孤,好好给四弟庆贺生辰。”
  卫府昨日夜里收到姑爷派人送来的口信,言明小姐已由姑爷接回晏府。是以今日下午,卫夫人安排将秋落与回礼一并送入晏府。
  总算见到自己人,卫子嫣心安不少。虽然晏启正的丫头也不错,但保不准与瓶儿一样瞎看瞎想,徒生是非,还是秋落呆在身边稳妥。
  冷香将自己那间偏房整理出一张床铺,秋落便与她同住。
  卫子嫣让秋落同其他丫鬟一样唤冷香“姑姑”,也让冷香带着她认遍了院内的所有婆子与小厮。
  秋落在福禧堂转了一大圈回来,兴奋地同她说冷香姑姑人如何如何好相处,院子里的人太多,她一时半会儿认不过来巴拉巴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