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那个替他们收敛的族亲并未出钱将他们的尸身运回祖地,而是直接就地掩埋,拿着官府给的凭证和遗物去往了梁安,将萧家在白水巷的房屋铺子贱卖后回到菰州,结果就在回家路上遭到飞来横祸,死在离家两条街外的地方。”
  “至于信物,很多东西都是可以伪造的,你仔细想想,是他先将信物给你看的,还是你先给他看的?”
  “是……”
  是她先给萧辙看的。
  收到信不久,她就心血来潮,从陈年的旧物件中翻出了木佩,见面时还特地将此物带上,萧辙见了之后,可惜的说自己的东西都放在了客栈里,并没有随身携带。
  宿幕赟的脑子一团乱,试图抓住他话中的漏洞反驳,可混乱的思绪连让她完整听过这段话的力气都没有,更遑论理解,最后只能浑身发冷地问:“如果他不是萧辙……那他是谁?”
  “我不知道,”沈淙摇头,说:“那时正值战时,陛下刚刚灭掉阙敕,百废待兴,很多太细小的东西也没记清楚,但唯一能肯定的是,他并非同你久别重逢的儿时玩伴,而是一个别有用心的陌生人。”
  相处多年,日日睡在一处的人自己却从来没有看清过,宿幕赟几欲作呕,指尖用力蜷缩着按住了心口,神情恍惚地重新坐了下来。
  沈淙眼里闪过一丝不忍,道:“此事我同你说,是觉得你同他朝夕相对,或许能试探出来什么,若你还没准备好,这几日可以先住官署,等想定了再回来。”
  宿幕赟沉默了几许,抬起掌心按住自己的额头,闷闷的声音从手臂后传出,问:“有没有可能……他只是个普通人?为了攀附权贵,或是什么,才这么做的。”
  沈淙道:“你觉得呢?”
  “原本按照律法,身死他乡之人若无人认领收敛,是由官府统一挪去当地的义庄,再给他们籍策所在的地方去信,落印销籍,但萧氏一家有人认领,那这封信自然就交给了此人。”
  “原本那个替他们收敛的族亲应该将他们的符传等物带回梁安,然后去官府落印,证明萧辙一家已死,可此人贪财心虚,低价贱卖了房屋铺面后只想赶紧离开,结果横遭意外,自己先死了,没有手印和信物,萧辙一家在京便只记做了失踪,这种人在战时不算少,有些人去了边关便再也没有回来,官府也没法做到一个个查探。”
  “你身边的这位萧辙来到梁安后,第一件事就是重新去官府认领了身份,但因为家产已被贱卖,所以他向你哭诉无处可去,说自己不想回到菰州寄人篱下,希望你能收留他一段时间。”
  “他手中拿着的是萧辙旧年的符传,并非官府重做,也并非伪装,他觉得他是怎么拿到的?还是你觉得那个族叔的死真的是意外?他能做到这样的地步,你觉得他只是一个普通人?”
  宿幕赟听完这些,面色灰白,声音艰涩道:“那你觉得……他顶替萧辙身份到我身边,是为了什么目的?”
  沈淙道:“往好了想,是宿家或是沈家的仇敌安排的,想要探知什么消息。”
  这还是好了想?宿幕赟望着他,哑声道:“那往坏处想呢?”
  沈淙想起那日回家时萧辙试探性的询问,沉声道:“往坏处想……或许,他根本就不是中梁人。”
  第55章
  萧辙的身份,沈淙还在暗中查探,暂无确切的定论,如果宿幕赟能从他身上试探出来什么是最好,毕竟身为枕边人,能看见的东西总要比别人多些,但若是不行,他也没法强迫她,只盼她不要露出马脚。
  “回府后人多眼杂,还有一事,今日也一并与你说了。”
  沈淙看向面前神思不瞩的人,声音平静的好似只是谈及寻常小事,可口中说得却是:“待此局稍定后,你同我回趟晋州,去官府落契和离。”
  他没给她商量的余地,字句斩钉截铁,宿幕赟听清他的话,眼里的震惊不比刚刚得知萧辙有问题时少分毫,扶在桌案边的手猛然握紧,道:“什么……和离,为何?这几年我们不是都好好的?”
  沈淙定定地看向她,说:“我和……”
  “沈淙!”短短两个字,她就像是已经知道他要说什么一样,扬声打断他的话,向来平和柔善的眸光中竟多了几分锐利,毫不相让地和他对视。
  心中的猜想被验证,沈淙没有惊讶,淡声陈述道:“那日你看见了。”
  那天,就是沈济来的第一日,她出于礼节来他院中和沈济用饭,事后还在他房中待了一会儿才离去,等她走后,沈淙才发现谢定夷给自己的那枚玉佩正躺在妆台上,并未收起。
  这枚玉佩是谢定夷常戴的,上面还有凤居云纹,但凡是多面圣两次的人都会看见,如今骤然
  出现在了一个臣子的房内,是个人都会多想。
  沈淙那时并不确定宿幕赟是否注意到了,毕竟她从来没有多问一句,在他面前也没与表现出丝毫异样,他更不可能主动问及,是以便当不知,如今看来,她想是早已发现了端倪。
  “那是……陛下——”她连声音都在颤抖,勉强缓了口气,道:“陛下向来无拘,若你是被逼的……”
  “你当如何?”沈淙道:“辞官回晋州?还是为了我和陛下对着干?”
  他看着宿幕赟蠕动的双唇,等了两息,道:“你都没法做到。”
  “你努力了这么多年,就是为了重回梁安,我也不会为一己私利让你为我放弃什么,更何况陛下也并没有逼我,一开始、我确实不愿,但若不是她,或许连开始都不会有。”
  若那人不是谢定夷,他要么赌上整个沈家去抗旨,要么就以死明志,绝不会有第三种可能,更不会在这种毫无名分的情况下看着自己一步步沦陷,孤注一掷地付出身体和全部的真心。
  “可那是陛下,”宿幕赟哑声,语气格外不解,道:“后宫这么多人,静川,你当时和我成亲是为了什么,你还记得吗?”
  为了少年时最渴望的那一点点自由。
  ……可现在,这一点自由和离开谢定夷比起来,甚至已经失去了放上杆秤相较的资格。
  如果一开始他就拒绝了她,今日或许就不会生出那么多不该有的妄想,但偏偏那一夜他心生野火,给出了那般模棱两可的回答。
  世家大族,何来真心?
  是啊,他本该权衡利弊,小心计量的真心和信任,如今已经全都剖开了来,还未彻底送出去就已经滚热得要烫伤自己。
  “我不在乎了,”沈淙轻声说:“一辈子就这样也没关系,不管她……”未说完的话像香灰一样骤然断了,随即是一声模糊的轻叹,等了一会儿,他才又道:“总之……早点和离对你我都好。”
  宿幕赟无言以对,沉默几许,道:“沈家不会同意的,你能保证陛下会昭告天下,下旨让你进宫吗?”
  况且就算和离了,他也曾是她臣子的夫君,光这一个身份就足够礼官写上百八十份奏折了,即使谢定夷不在乎,最重声望和美名的沈氏也不会不在乎。
  但沈淙只是露出一个苦笑,望着窗外白茫茫的一片天地,第一次说出带有这么逃避意味的话,道:“后面的事情后面再说吧,今时今刻……我不作他想。”
  ……
  宿幕赟离开后,沈淙又在酒楼中坐了一会儿,床外风雪依旧,丝毫没有平缓的迹象,一旁的赵麟见他神色不愉,轻声提醒道:“府君别望太久了,仔细眼睛。”
  沈淙嗯了一声,把玩着手中的空茶杯,问:“弄雨回来了吗?”
  未等赵麟答话,廊外就传来了熟悉的脚步声,弄雨得到回应,启门而入,边走边道:“府君,东西取回来了。”
  弄雨奉命去梁安的广盛行取沈淙要的东西,原以为是像往常一样的信笺等物,却没想到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盒子,拿在手里颇有重量。
  沈淙似乎也不知道这是什么,伸手接过来后先道:“去备马吧,等会儿就回去。”
  二人应是,结伴走出了房门,一人守在门外,一人下去备车备马。
  那盒子不算精致,外观古朴,木色的盒身上隐隐缀着暗纹,沈淙小心地翻起盒盖,里面静静地躺着一柄匕首。
  拿在手中,不过尺余长,但能看出通体精工细作,其刀鞘以沉香木雕就,温润如玉,鞘口嵌金,金上錾有流云走龙的纹样,细若发丝,丝丝清晰。
  抽刃出鞘,寒光乍现,刀刃细长而略弯,锋利之处薄如蝉翼,银光中隐隐泛出一模淡蓝,在天光下宛若水波流转。
  细细看去,那脊上还刻着细小的铭文,自柄至刃,刻着……静川?
  他疑心自己看错了,又拿近细看,发现确实是这两个字无疑。
  视线回到盒中,那托着匕首下的绒布下压着两封信笺,上面的一封似乎是旧信,已经被拆开了,他抽出一看,发现是之前自己写给谢定夷的那一封,只是如今那洁净的信纸上多了一个灰扑扑的手印。
  他无奈垂眼,伸手拿起另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