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鱼贩按她要求送来两尾新鲜鳜鱼,个头均有一斤半,清蒸嫌老,故而价格还比一斤左右的略低。
  他挠头不解:“东家,不是我说,其他酒楼都要一斤大小的呢。”
  “没事,我不是清蒸来吃。等下回做清蒸的,再要小些的。”莫玲珑谢过他,要付钱却被推辞。
  鱼贩:“别!让杜账房知道,可要羞死我了!我小老儿还请不起你们两条鱼嘛!”
  说什么也不肯收钱,只留下一句话,鳜鱼管够。
  霍娇杀完了黄鱼,提着刀过来:“师父,这两条也杀吗?”
  “嗯,杀完把两边的鱼肉片下来,剔去鱼刺。等我准备好材料,我们煎完黄鱼,一起做这条葡萄鱼。”
  旁边洗菜的仆妇见了,暗暗纳罕:谁家师徒这样,怎么什么私都不藏……
  她多看了两眼,梁图宁严肃地指出:“大婶你得认真洗,这个菜要一叶一叶洗,不能一把一把洗,洗干
  净放在那边箩筐里晾干,是要生着吃的!”
  “哦哦,我晓得了。”
  大鹅蹲在旁边,嘎叫一声,梁图宁掰了一叶给它。
  仆妇更觉奇怪:“你家的鹅也乖。”
  “那是。是杜大哥驯的!”想到他,梁图宁又难受地想哭了,他日日学着蹲马步,还没来得及学别的……
  后厨里,莫玲珑教霍娇起了油锅煎黄鱼,煎完后,她演示了一遍在鱼肉上刻花刀,然后洒生粉挂浆。
  霍娇学着花刀,动作略为笨拙,但严格地模仿了她的每一个动作。
  “起油锅。”莫玲珑又演示了一遍油温的判断,等升到合适温度时,拎着鱼尾从锅边划入。
  刺啦一声,油面沸腾起一连串泡泡,酥香味随之而来。
  “你看好,先别动等笊篱碰上去有脆脆的壳之后,再下第二片鱼,你来。”
  莫玲珑手把手教她炸鱼,四片鱼都炸定型后,喊道,“图宁,把灶火调小些!”
  “来了!”梁图宁学着哥哥的样子,将里面柴火用火钳夹出来搁到旁边炭炉里。
  “手放低了感受一下温度,现在现在这个样子,差不多是中火,我们再把炸好的鱼一起下油锅炸香,一直炸到微微发黄,然后……”
  莫玲珑又说,“图宁,把灶火调得比刚才还要大些!”
  “是!”
  梁图宁把柴火添回去,又添了一把麦秸秆,火一下子猛起来。
  “对,就是这样。”莫玲珑隔空感受了一下油温,教霍娇将四片鱼肉复炸到金黄,迅速捞出摆盘。
  倒出油后,底油里下大蒜爆香后弃用,下入她刚调好的糖醋芡汁,用锅铲轻轻推匀,芡汁很快起了粘稠透明的大泡泡,散发出非常可口的酸甜香味。
  梁图宁咽了下口水:“东家,这个是酸甜口的吗?”
  “对,孩子应该喜欢吃。”
  莫玲珑用筷子蘸了下芡汁,分别给霍娇和梁图宁尝:“来,孩子先尝。”
  梁图宁眼神亮亮的:“好吃!”
  霍娇品了品,说:“这是师父说过的糖醋吧?酸甜得正好,这样做的鱼真的一点也不腥了!还能批量炸了备菜。这道菜看着简单,但火候好难!”
  “确实,要不客人愿意来饭馆吃呢?家里做难控温。”
  其实她个人更喜欢清蒸,能吃到鱼肉本身的质地和鲜美。
  许多规格高的宴席,也会选用清蒸来凸显食材的高档。
  但清蒸对食材和后厨的要求更高,至少得砌个养鱼的池子出来!
  只能等隔壁铺子修整的时候再考虑进去。
  莫玲珑在熟成的芡汁里加了一勺包尾油,浇在已经装好盘,形如葡萄的鱼身上。
  别致精巧的造型,裹上透亮的琥珀色芡汁,让这道菜宛如熟透了的一串葡萄。
  “图宁,去看看有没有洗干净的芹菜叶,抓一点过来。”
  “好!”
  梁图宁找来最鲜嫩的芹菜叶,看莫玲珑将它们点缀在鱼片的一端,更加栩栩如生。
  “好看!”
  “真好看,真的好像一串葡萄啊!”
  何望兰写完大字,冲进后厨:“我来看看,我来看看!”
  看着眼前的菜,她惊呆了,“莫姨姨,你比大画师还厉害,能用菜作画!这道菜叫什么?我先去写菜谱备起来。”
  她想了半天:“就叫糖醋葡萄鱼。”
  若是杜琛在,他一定能想出更有诗意的名字来吧。
  林巧被赞叹声吸引而来:“这么好看的菜,咱们要上吗?”
  “明日起接替黄鱼羹上架。”莫玲珑看着四个盆子,安排道,“我们中午吃一份,剩下三份,图安送一份去韩府,剩下两份我送,一份送去城外营地,一份送去书院给方大娘尝尝。”
  梁图安对金安地形了如指掌,算了一下脚程,这三个地方跑一趟,基本大半天得搭进去。
  杜大哥不在,他是店里的壮劳力,合该义不容辞承担。
  便说:“都我送去吧,东家。”
  莫玲珑考虑的却是效率:“不是一个方向,还是分开能快些。”
  书院是大客户,没有杜琛帮忙张罗,她得好好经营才是。
  何望兰听到要去城外,激动道:“我去我去,营地我熟啊,莫姨姨!”
  何芷也劝说:“让她陪你去吧,营地那些兵都认识望兰,省得你去还得费功夫找。”
  “那好。快午时了,我们吃完饭,得忙起来了!”
  虽然少了一个人,莫玲珑还得让一切都按正轨推进。
  不多时,韩府的桌上,多了一道菜。
  “咦,咱们厨房什么时候会做这种菜了?”韩娴指着葡萄鱼问。
  韩老夫人今日心情好,没计较孙女的不得体:“你们且猜猜这道菜叫什么名儿?”
  韩达捧场:“看样子像一串葡萄,用的是鱼肉,颜色透亮。孙子觉得叫翡翠葡萄很是得体。”
  韩老夫人一笑,看了眼沉默不语,正给自己添饭的嫡孙:“差不多了,这叫糖醋葡萄鱼,都尝尝吧,人家玲珑记还没上呢,咱们先尝个鲜。”
  听到这三个字,韩元抬起眼来。
  “子初给我夹一块儿,说是没有骨头,糖醋正合我的口味。”
  韩元给她夹了一块,随即自己也夹了一块。
  等众人开饭,菜已有些凉了,但也不知她怎么做的,这鱼肉依然松脆酥香,浇了芡汁的部位,滋味渗透进疏松的脆壳里,变得脆韧,丝毫没有一点点土腥味。
  浇的糖醋的味调和得正好,既不过酸透出呛味,也不过甜了腻味。
  是恰如其分,互相衬托的鲜美。
  她做的菜,总是那么令人惊奇。
  “做得好!”老太太抿着口中酥嫩的鱼肉,只觉滋味和口感都平衡得正正好,“听说明日起开始供应堂食,玛瑙啊,给我每隔五日去点上一份来吃。”
  玛瑙应下:“是。奴婢到时候看,莫娘子店里有什么菜一并点些回来,您也换换口味?”
  老太太应下,看着她嫡孙失意的样子,心道就该这样对他狠心,让他知道,这姑娘使出了全力,要过的日子就是这般跟他背道而驰。
  与此同时,莫玲珑跟何望兰先到了书院。
  方大娘见到她很是意外:“小杜呢?”
  已经有很多人问她这个问题,莫玲珑连扯出笑容的幅度都有了经验:“他有点事要去忙,这阵子我来。您尝尝我今天新做的菜?”
  方大娘一看菜的卖相,眼前一亮:“嚯,这我可舍不得,刚好今儿山长的旧交过来,我拿你这菜当个门面!”
  菜碟摸上去还温热,便知她一路过来,马车上坐了炉子,用灭了火星子的炭徐徐煨着,既不会影响菜的风味,又能打开即食。
  她好不容易逮到莫玲珑,忙请教,“还有,你给我说说,这牛肉饼还能怎么吃?”
  她展示一张菜单,上面写着:蒸肉饼,牛肉炒芽菜。
  “一定还有别的吃法吧?不瞒你说,我现在靠着这肉饼,能糊弄这帮孩子好几顿,还都说好吃!”
  莫玲珑总算明白,为何书院对肉饼的需求量这么大,几乎日日都要消耗大几十个。
  她想了想,笑着说:“最简单就烤一下,我看您膳堂后厨也有熏烤炉子,烤一会会就行,肉汁封在里面滋味跟煎熟差不多,其他的,您就把它当调过味的肉末用,还有更简单的,您可以拿来炒饭呀,这肉
  是调过味的,跟米饭一起炒松,浇上蛋液,撒点葱花就味道很好了。”
  方大娘一一记录清楚,才舍得放她走。
  出来时,莫玲珑遇见袁佩佳,上前福了福:“袁郎君安。”
  袁佩佳露出惊讶神情,抬手一揖:“今日怎是莫娘子来?”
  还道是孟欢那小子虚张声势,今日竟真的是莫娘子亲自过来。
  “杜账房有事离开一阵子。”
  也有事离开一阵子?
  为了韩元,他辗转打通范家的关系,打听到范家军似乎跟上京那股新势力已经搭上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