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对了,我们回来那会儿,隔着院门听到你哼的曲子,是哪里学的?”
  莫玲珑只是好奇,并没有他乡遇故知的激动和期待。
  霍娇在心里反复咂摸师父的话,一时没反应过来,缓了好半天才想明白她问的是哪首曲子,不解反问:“那不是师父你哼的吗?我听了两次就记住了呀……”
  莫玲珑一愣:“我哼的?”
  “昂,你睡着了就会哼。”
  莫玲珑:“……”
  竟然是她自己哼的曲子。
  《数鸭子》是奶奶唯一会唱的儿歌。
  小时候,奶奶掏不出她上幼儿园的钱,便去村里幼儿园隔着墙听会了,回家唱给她听——就当她也上过了。
  后来去镇上捡垃圾每月能挣几百块,十分遗憾地絮叨这件事。
  她那时以为日子还长,没有告诉过奶奶,由奶奶教会唱《数鸭子》,她比上过幼儿园的人幸福多了。
  隔着时空,在她毫无知觉中,居然由她教会了霍娇这首儿歌。
  仿佛是奶奶在告诉她,瞧,你现在也有个家了。
  某种意义上,霍娇和林巧,怎么不是她的家人呢?
  “师父你说的对,我现在一点儿也不在乎了。”小姑娘隔着棉被搂着她的脚,小声哼哼,“我现在过得很好。”
  “好。”
  两人安稳入睡,一夜好眠。
  第二日,杂货铺比平日早了半个时辰开张,碳炉摆在门口,陶锅里热腾腾的气息徐徐散开,带着一股茶味的卤香,渐渐笼罩了整条长街。
  卢大娘从家里的窗口探出去,一边梳着头一边寻着味,一眼看到了隔壁杂货铺门口多出来的碳炉,啪一下关上窗,啐了一口:“呸!”
  “干嘛呢?”卢掌柜慢悠悠起床,打了个喷嚏。
  她指着窗户方向:“还能有什么?我瞧见那铺子就心里不痛快,当时我都跟那牙婆说定了,许她两匹细棉松江布,让她把铺子给我说成……”
  “没成就没成嘛……那姑娘爹娘死得早,也就留下这么一爿铺子。”
  卢大娘叉腰逼到男人面前,眼睛瞪得像铜铃:“你懂个屁!我请刘风水看过,要是咱家能把那间铺子盘下来,少不得飞黄腾达!你想想那个位置,四通八达的,做成衣铺子多好……”
  “算了算了,都是这么多年老街坊了,买卖不成人情还在呢。”
  “你懂个屁!我一定要想办法把铺子弄到手!”
  卢大娘每每只要一想到,那刘风水相看完这条街,一眼看准了这铺子风水不一般,说飞黄腾达都小了的那副敬畏模样,她就觉得,比丢了金锭还让她难受。
  她狠狠剜了楼下吆喝的姑娘一眼。
  街上人渐渐多起来,赶早市的,出工的,上学的,络绎不绝。
  药铺的封板一拿下来,小胖就从门里冲出来:“娘,我去买点卤味回来过白粥!咱家的咸菜太难吃了……”
  “你个兔崽子,昨儿刚吃过!你这是要把家底儿都吃空啊!”胖婶追出来。
  “娘,你回去吧,我就买五文钱的!”小胖举起手,果然只有五个铜子儿。
  罢了,五文就五文吧。
  胖婶拢着头发转身回去,她也想吃。
  不过……她嗅了嗅空气中的味儿,转身又探出头看去,今天的卤味好像不一样?
  “巧姐,今天的卤味好像不一样!”
  小胖一边搭着话,一边凭借身材优势,像船锚一样稳稳扎进人堆里。
  林巧笑眯眯介绍:“我家姑娘卤了一些茶叶蛋,要不要尝尝味道?”
  小胖一听又有试吃,眼睛都直了:“要!”
  其他本只想买卤鸭货的顾客也都纷纷说要。
  林巧一个个递过去,口齿伶俐地介绍:“大家尝尝,每一份茶叶蛋搭了点卤素菜,滋味也很好的,价格还便宜呢!”
  已经尝了滋味的客人立刻问:“多钱?这萝卜……真好吃!”
  “好吃好吃!这茶叶蛋比肉还好吃!”
  “我这块豆干才叫好呢,里面吸饱了卤汁,香死个人啊!”
  林巧指着锅,脆生生地报价:“老规矩,都有优惠,茶叶蛋三文一个,买俩五文,卤萝卜3文一斤,卤豆干和腐竹8文一斤!”
  听起来萝卜是最便宜的,但原料也便宜啊,几文钱就能买好几根,卤一卤身价翻好几倍。
  至于茶叶蛋,就跟市面上其他店的价格持平,只求滋味略胜一筹,引来回头客。
  “巧姐,我要俩茶叶蛋!能给我搭一点点儿豆干吗?不过我只有五文钱嗷……”小胖祈求地看着林巧。
  “当然行!”
  林巧收钱,一旁的霍娇动作麻利地一一记下客人点的东西,装进油纸包里。
  小胖那份,则直接拿了个碟子给他,“用完还回来就行啦!”
  “哎!谢谢娇姐!”小胖嘴甜,连雌鹰一般的霍娇都被哄得开心。
  奔回家一顿显摆,“娘,快看!今天玲珑姐卤了茶叶蛋,太好吃了我天,我还记着您说怕胖,特意给您要了点卤豆干!”
  胖婶一看,骂骂咧咧动手。
  这“要”来的卤豆干,足足有好几两:“你个兔崽子,五文钱倒给你薅出五文钱了!”
  “巧姐说豆干8文钱一斤,这哪有半斤啊!”小胖震声求饶。
  “罢了,都是玲珑那姑娘心眼好,知恩图报,回头咱多捧场也就都有了。”张掌柜夹起一小块卤豆干,放进嘴里眯眼享受半天,才赞叹道,“好!好浓的肉味儿!玲珑这锅卤汤肉味浓,连着这豆干都像肉了,好吃啊。”
  “话都叫你们爷俩说尽了!”
  胖婶端起白粥碗,夹了一小块卤豆干,红润泛着油光的汁水在白粥表面散开,香醇的滋味丝丝缕缕入鼻,“哎,下回你哥回来,倒是可以给他多带点卤味去书院。”
  “嗯,到时我陪哥去买!娘,你尝尝这茶叶蛋,我吃着比咱常买的那个滋味要好。”
  胖婶夹了一块到粥上,蛋黄松松地铺散开,入口香而粉润,蛋白外面凝着的卤汁化入粥水,那份浓郁鲜美难以描摹。
  就着一小瓣茶叶蛋,几块卤豆干,全家吃完了满满一碗白粥,满足至极。
  见还剩下一只茶叶蛋,胖婶不让张掌柜碰,推到小儿子面前:“乖,你带去学堂吃!”
  “谢谢娘!”小胖欢天喜地地去铺子拿张油纸一裹塞进书袋里,蹦跳着出了门。
  胖婶看着儿子圆滚滚的背影,叹气:“要是小胖能像他哥那样读书争气就好了。”
  大儿子入了梅鹤书院,只要用功,等几年下来能混出个功名在身,就能脱去商贾这身皮。
  张掌柜咦道:“都去读书,谁来继承咱的铺子?儿孙自有儿孙福嘛!瞧瞧玲珑现在过得不错……你说对吧?”
  “是是是,那孩子现在挺好。”
  在大安朝,商人地位不高。
  这也是为什么,莫爹愿意供陆如冈念书,就是为了给莫玲珑换个出身。
  但谁知造化弄人,人算不如天算,陆如冈翻脸不认人。
  其实莫玲珑多好?
  模样不用说,这条街上最俊的姑娘,以前养得娇,性子也娇,但现在一个人撑起一家店,手下两个姑娘教得好,生意做起来有声有色。
  胖婶嘬着筷子尖,忽然想到,等大儿子张闯有功名在身,要是娶了莫玲珑……
  那岂不是既能光耀门楣,又能继承家业?
  她眼睛一亮,这叫什么?各取所需嘛!
  她不由自主地站起来看向杂货铺子,心想:“我去瞧瞧有啥要帮忙的去……”
  杂货铺子生意正热闹。
  林巧站在铺子里,招呼着客人,见她过来:“胖婶今天怎么这么早过来?”
  这会儿正是各家铺子开门营业的时候。
  “喏,来还我家那个小兔崽子拿走的碟子。”她交还碟子,指了指楼上叮叮咣咣的声音,“这么早,楼上在装修呢?”
  “是啊,师傅们来得早。”
  排队的客人稀奇道:“是四方街的师傅么?听说他们都要巳时才开工啊。”
  “是四方街的师傅。”林巧笑着给客人结账,“可能是为了赶工回家过年吧。”
  姑娘说了,师傅们每天披星戴月地来上工,有情分在里面,但更多的也是为了能早点回家过年。
  切切不可坏了人家的行规。
  “玲珑在楼上么?我去瞧瞧,这装修的水可深呢,可不能叫得他们诓了她!”
  “师父在上面呢。”霍娇闻言放下来补货的陶罐,要带她上楼。
  胖婶越看越觉得莫玲珑手里的人调,教得好,笑说:“好孩子,你去忙,这里我熟!”
  她绕过铺子柜面,去找后面的梯子。
  看见梯子她一愣。
  这梯子原本窄窄的,有些陡,如今崭新的楼梯多做了个回转,木质的扶手曲线柔和,踏步的高低也正正好。
  踩起来真是稳当又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