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这时,门被推开,何芷的女儿冲进
  来,大声说:“娘,昨晚你不是明明想好了,怎么不说呀!”
  她仰起认真的小脸看着莫玲珑,“莫姨姨,我娘想请你来店里做玉酪,刚听你说的,一定还会做别的,是不是?”
  “对,我还会做许多甜品小食,样样新奇。”莫玲珑微笑,“但我不能答应受你母亲雇佣。”
  莫玲珑说完,小姑娘脸色有些垮:“我知道,我娘给不出太高的月钱……”
  “不是这样。”
  莫玲珑看着何芷,“我想跟何娘子合作,而不是雇佣的关系。”
  “合作?”
  莫玲珑说:“对。每日出什么甜品,供应多少,价格几何,这些我来定。用你的灶房,单子我开你买材料,赚的净利你七我三。”
  何芷想到她做的玉酪,那四小盏敢叫价300文,眼神有些异样。
  她现在每日卖出30余份酥酪,一个月下来扣除掉牛乳和酿制酪引子的酒曲、糯米,约莫可以赚二十两银子。
  如果换作玉酪,怕不是得翻两番不止,如果占七成的利……
  何芷心跳得快起来。
  女儿扯了扯她衣袖,跺脚发急:“娘……”
  像是怕她想岔了,错过这桩生意。
  何芷唇角一抿:“这些不用你操心,你好好学老师安排的课才是正理。”
  又对莫玲珑说,“莫姑娘,七成太多了。”
  她不贪心。
  莫玲珑见她已经动心,微微一笑:“不多,因为我还没说第二个条件。”
  何芷松了口气:“你说。”
  窗外知了声声,莫玲珑远远看到陆如冈的老仆东伯,颤颤巍巍拎着个篮子拐进胡同,菜叶青葱碧绿,清晰可见。
  是真的离很近。
  近得可以让她清清楚楚看到,陆如冈滚出这条胡同时的狼狈——终会有那么一天。
  她脸上笑意温和,令人心生好感:“我在上京无处落脚,需你提供住处。”
  何芷犹豫了。
  她们母女住在此处,李郎虽然不会常来,但一个月总能见着一回。
  要是多了个人住,哪怕住总是不便。
  女儿急不可耐地推她:“娘,你快答应啊!”
  “可你爹会来,不甚方便。”
  闻言,何芷的女儿脸一垮:“爹以后还会来吗?”
  结合昨天听到的一言两语,莫玲珑略想就明白了。
  何芷母女,约莫是昨日闹事那位夫人家中郎君的外室。
  她不关心何芷为何有手有脚,有才有貌的,要去做人外室。
  这是别人私事。
  她眼下没有选择,只谈合作。
  莫玲珑昨天用灶房的时候看过这房子的格局,跟莫家的铺子很像。
  临街的上下两层铺面是茶楼,中间天井后头是住人的正房和厢房。
  铺面连着灶房、柴房、和库房,下了钥跟后面自然隔开,两不相干。
  “我不住你家后院厢房。灶房旁边的库房收拾一下就行,我进出不从后巷走。总归不叫你吃亏,如果一个月纯利你分不到50两,我分文不取。”
  50两!
  何芷不再犹豫,想到前一天蒙受的羞辱,咬牙答应下来。
  “那好,就今天开始吧。”
  莫玲珑起身挽袖,“十个玉酪,多备点冰路上别化了,餐具让她们给押金,改天送回。”
  她一叠声安排下来,店小二听凭指挥,顿时忙了起来。
  自此,荷风茶楼开始供应“玲珑记”点心。
  莫玲珑请何芷的女儿望兰,写每日挂在茶楼门口的点心海报。
  小姑娘字体遒劲,根骨分明。
  莫玲珑教她写得俏皮些,用上画画用的色料,神还原了现代常见的手写字海报。
  悬在店门口,甚是吸睛。
  招牌糖蒸玉酪,养颜甜酿,以及一出炉就卖空的葱油松饼——茶楼有定点供牛乳的路子,莫玲珑终于不缺奶用,甚至可以手摇黄油了。
  开张十天,何芷惊讶地发现这点每天供不应求的小食,已经挣了50两。
  而“玲珑记”这三个字,也经由五城兵马司的巡街小分队,上报到了指挥使熊鹤龄耳中。
  “啥?那招牌的饼得排队买?恁多废话,那就排队给我买来!”
  拿到小弟们孝敬的一罐葱油松饼后,熊鹤龄大步流星走出了一路香风细细的风姿,敲开了京兆府尹沈译之的值房。
  第14章
  “某幸不辱命!”熊鹤龄扬着大嗓门,一只蒲扇大的手拍得沈译之几欲呕血。
  “瞧瞧,是这玲珑记仨字吧?”他指着装有松饼的瓷罐封口,那里贴着一小枚洒金红宣,“玲珑记”三个字透着质朴之感。
  旁边还有一行小字:质地酥脆,尽快食用。
  瓷罐口垫着绵纸,但牛油的浓香还是绵绵不绝地从缝隙中逃窜出来,
  “嫂嫂是如何知道这玲珑记的?我听小子们说才开了没多久呐!”
  “她认得这玲珑记的东家。”
  沈译之午饭没吃饱,这会儿馋虫被勾了出来,手贱地打开了罐子的封口。
  口水难以自控,他不着痕迹咽下,“倒是挺有巧思,用这瓷罐装,想必价贵。”
  “可不是?这么一小罐卖200文,还一天只卖20罐!点了她家茶水堂食能便宜点儿,60文就有这罐里一半了。”
  他没好意思说,那帮子巡街的混子,估计是没花钱。
  沈译之仔细端详,一寸见方的大小,饼面油润细腻,非一般酥饼透着粉粒,青葱点缀其上,喷香喷香。
  他瞅了眼罐子里,约莫有这样二十来块。
  他想,夫人和瑞儿自然都尝过,此时肚饿,他且尝一块试试。
  拿了一块塞进嘴里,牙刚碰到饼,还没咬呢,就化在了舌头上,香盈满口。
  “唔——”
  沈译之发出满足的声音。
  他出身钟鸣鼎食之家,从小锦衣玉食,什么样的好东西没见过?
  但这么香脆的饼还真是第一次吃。
  “是不是不错?”
  “真不错!”
  熊鹤龄得意道:“听弟兄们说,每回这饼子出炉,整条街都香透,不用看那店门口招牌,立马有人排队。”
  他说了半天,喷香的味儿闻着馋,“给我也来一块吧,我还没尝过呢。”
  沈译之护着罐子:“你稀得几块饼?想吃明儿让你小弟给你排队去!”
  他抓出一把碎银塞到这莽汉手里,“快回去,小心你被参玩忽职守。”
  “谁敢?
  ”熊鹤龄嗓门实在大,招来从外边过来禀事的通判:“熊大人,刚才说的,可是东四巷荷风茶楼新营的小食甜品?”
  “正是!你瞧,你这儿就有人知道嘛!”
  “下官住得离那不远,先前儿那家茶楼只营一样酥酪,颇有些名声,现如今卖的玲珑记,听说是家擅造点心小食的南方馆子,借了茶楼营业,日日翻新那甜品小食单,刚才熊大人说的葱油松饼,因能买了外带,乃是卖得最好的一样,价贵也拦不住人排队呢。”
  听完,沈译之把罐子护得更好了。
  到了下值时辰,半点儿功夫也没耽搁,直接回家。
  进了家门,照例先回房将公服换成常服,向范氏卖好:“夫人,你可知我今儿带了什么回来?”
  “什么?”
  天气热,她本就恹恹的。
  加之最近时节该考虑办赏荷宴的事了,正发愁没有新意,看着自家夫君兴冲冲的样子实在提不起劲来。
  “算了,吃完饭再给你瞧。”沈译之强忍卖弄。
  也是怕招来小儿子,本就没什么胃口,吃饼吃饱了不吃菜。
  婢女白霜来问传不传菜,她嗯了声让先上一壶酸梅汤来开胃,又问,“今天肉菜里有没有添山楂?”
  之前在船上,莫玲珑说过,要是沈小爷胃口欠奉,炖肉的料里加上一味山楂。
  肉酥烂,且开胃。
  “添了,灶上今天炖的酸梅汤请卢大夫看过,又添了一味太子参。”
  “好,摆饭吧。”
  范氏最近头疼,小儿子又开始吃饭不香了。
  每到饭桌上,就要跟他斗智斗勇。
  酸梅汤用冰湃过,饭前来上一杯,酸甜开胃。
  众人都喝得美。
  沈小爷贪凉,不肯撒手,拿走就要嚎。
  沈译之无奈拿饼出来说事:“儿子,你要把这顿饭,肉菜都好好吃
  ,爹给葱油松饼你吃。”
  “葱,油,松,饼?”沈小爷抬头,满脸不信。
  他求过多少回了,娘都没给他吃。
  爹又没见过莫娘子,怎会有?
  范氏也诧异:“你怎么会有?”
  “买着了呗。”沈译之提前抖出来,“玲珑记开在东四巷!我今儿托人买到了葱油松饼,骗你们是小狗!”
  沈小爷激动起来,两眼瞪得溜圆:“爹,不当小狗。”
  “啧!”沈译之哂笑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