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李世民抬手抓住,惊奇道:“这是什么?”
  “好玩吧?”李承乾笑道,“阿耶,咱们坦白下,然后我教你怎么折。”
  李世民小心地将纸飞机拆开,又顺着折痕摸索着折回去,片刻功夫就摸清了顺序,自己也折了一个飞到李承乾案上。
  李承乾看得目瞪口呆,这东西是没什么技术含量,但好歹也得让人手把手教一次吧?
  李世民挑眉笑道:“坦白什么?承乾,你阿娘腹中这个孩子影响到你了吗?”
  “没有。”李承乾面无表情道。
  李治在立政殿长大,李承乾长居东宫,他们虽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却实在称不上很熟悉。
  至于李治继位,也不是跟李承乾争来的,李承乾怪谁都怪不到他头上。
  李世民不信他这个话:“辅机和玄龄,之前你是不许他们做东宫属官的,这会儿却同意了,难道不是与这孩子有关?”
  “因为我成长了。”李承乾道,“我知道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李世民瞧着李承乾的眼睛,见他坦然看过来,便轻轻颔首,道:“好,改日找个由头,你在东宫设场宴席,也好见见他们。”
  李承乾掰着手指头算了算,道:“由头,夏至?七夕?”
  李世民笑道:“夏至还好,七夕?七夕是你阿娘办的……嗯?七夕,承乾,你……”
  “我没有,别多想!”李承乾打断他的话。
  214
  第214章
  ◎舍本逐末。◎
  李承乾费了些功夫应付过去天可汗,他就以为这事算完了,但不成想次日长孙氏也提起了七夕的事。
  “七夕节是女儿家乞巧的日子,我想着前日召几家姑娘进宫,赏赐她们些剪刀针线,承乾,到时候你也过来瞧瞧。”长孙氏理着手头的丝线笑道。
  李承乾:“……”
  “阿娘,七夕节,姑娘,我,是不是哪里有点问题咧?”李承乾指着自己道。
  长孙氏轻声笑道:“太子大婚礼数颇多,准备起来本就麻烦,太子妃的人选更是需要慎之又慎,现在开始相看,两三年间却未必能有中意的人。”
  李承乾想了会儿,道:“阿娘,这个中意指的是谁中意?阿耶?您?还是我?”
  长孙氏瞧着他笑道:“自然是你了,承乾,再如何到底不能越过你的心意去。”
  李承乾起身拍了拍手,道:“这就好办了,阿娘,等我何时有中意的,我会告诉您!”
  长孙氏点头笑道:“好啊。”
  李承乾接着又道:“所以七夕我不来啦!”说完他抬腿一溜烟就跑了,险些撞上才回来的李世民。
  “阿耶好,我走了!”
  “哎!”李世民只觉莫名其妙,伸手要拦,却慢了一步,他只好进来问道,“观音婢,承乾这是玩什么呢?”
  长孙氏摇头笑道:“嫌咱们烦呢,不想提娶妻的事,罢了,有时候看着像是个大人了,其实还是个小孩儿,他既没这个心思,就再等两年。”
  李世民笑了笑,道:“那就等着,再等两年,咱们不急,承乾只怕都要急着来求我们了。”
  长孙氏赞同地笑着点头,至于两年后照旧还是只有帝后着急太子不急的事,暂且他们是不会想到的。
  ……
  夏至在七夕之前,因此李承乾要在母亲之前办一场宴席,好在身为太子他能有许多特权,譬如他不必亲自操心宴席的各种事,只要一声令下,就有东宫属官置办妥当。
  但李承乾还是参与了一件事,那就是菜单的制定,毕竟就吃这一方面,他还是远超贞观朝所有人的。
  李世民这几年已经尝过不少尚食局的新菜,全部都出自太子的主意,这次他见又添了不少新菜色,尚未开宴就要尚食局先做给他尝尝。
  李承乾知道后,语重心长道:“阿耶,你也是三十岁的人了,该学会保养身体了。”
  李世民失笑:“我身体现在就好得很,还能如何保养?”
  李承乾道:“你的饮食习惯非常不健康,你需要控油控糖,多吃些清淡的。”
  李世民拒绝:“我又不是马,为何要吃草?”
  李承乾道:“为了以后少受点罪,你还是多吃些草,不然你会跟阿翁一样得风疾。”
  “当真?”李世民不大相信,“这……我身强体健,缘何会得此病?”
  李承乾想了会儿,边比划边解释:“有可能跟遗传有关,阿翁那个病会遗传,就是生下来就带着这个病根的意思,年轻的时候不显,但如果你不注意,还有你前些年打仗对身体损耗很大,然后这个病根就会趁虚而入。”
  李世民点点头,道:“孙先生之前曾说过,我年轻时打仗落下的伤,这会儿觉得没事,等过了四十岁,只怕就要找上来了。”
  “孙先生不愧是神医!”李承乾赞了一句,“所以,听神医的话,从现在开始注意身体吧!”
  李世民叹了一口气,看看眼前尚且年少的太子,想想后宫中身怀有孕的妻子,大唐尚且有虎视眈眈的外敌,他敢不保重身体吗?
  “我明日……不,我这就去召太医!”李世民握了握拳头。
  李承乾却有些懵,保养身体而已,怎么好像要上战场杀敌一般?难道发生了什么他不知道的事吗?
  天可汗养生健体的计划很快定好,与此同时,东宫的第一场正式宴会也开始举办了。
  李承乾身为主人安排的十分周到,从茶到菜再到歌舞,没有一样不好,只除了他实在太过安静,从不主动跟任何人搭话。
  众人都知道,这次的宴席是圣人想要太子接触朝臣,但太子干坐着不跟人说话,能算接触吗?
  唯恐圣人不悦,众人不免在心里思量几分,可看一眼上位的太子,他吃得可高兴了。
  众人:“……”
  所谓食不言,待宴席撤了,长孙无忌终于憋不住开口起了个话头:“臣看殿下的棉花长势极好,想必是用心照料了。”
  “我不大有空照料,都是赵九带着人管的。”李承乾道,“你要想打听经验,等会儿我叫他过来。”
  长孙无忌顿了顿,道:“臣……好,谢殿下。”
  李承乾又道:“不过种大蒜我很有经验,还有做大蒜素,你若对这个也有意,我倒可以教你。”
  长孙无忌还能说什么呢,他只好再次道:“多次殿下。”
  但他仍站着,李承乾只能又问道:“还有别的事?”
  长孙无忌张了张嘴,对于太子这些不循常理的回答,他脑子一时还不能转过弯来,他想顺势夸一夸赞一赞太子的话都忘光了。
  杜如晦站起来拱手道:“臣亦有一问,想请太子为臣解惑。”
  李承乾点头:“请讲。”
  杜如晦道:“印刷乃是出自殿下之手,臣想着一书一版固然方便,只是刻错一个字一版便全废,实在很费功夫,敢问殿下,不知是否还有更便宜的法子?”
  长孙无忌忙趁机坐下了。
  “有啊。”李承乾道,“这是雕版印刷,还有活字印刷。”
  “活字?”杜如晦思索片刻,恍悟,“是将版上的字拆开,可不就是活了么?”
  李承乾朝他竖了个大拇指,笑道:“没错,右仆射,你太聪明了,别忘了告诉圣人这件事。”
  虽然不知道大拇指是什么意思,但太子的表情众人都看到了,杜如晦笑道:“殿下过誉,到底是殿下冰雪聪明,臣会如实禀报圣人。”
  开了这个头以后,便有人陆陆续续站起来问李承乾问题,有关于之前那些东西的,还有想问他经史子集的,前者李承乾都答了,后者李承乾让他们自己去翻书。
  “你不是我的先生,你不能考我;你不是我的学生,我不用教你。”
  那人还想纠缠,却立刻被人将话抢去了:“请问殿下,臣听闻陆先生上课时会用到黑板和粉笔,不知殿下可否告知那是如何做成的?”
  李承乾歪了歪头,不大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他现在是准备好生做这个太子的,所以只要别人不寻他的不是,他定然不故意找茬,但看起来今天他们把东宫当成记者会了,疯狂逮着他问问题。
  李承乾敲了敲喝酒用的玻璃杯——他杯子里是果汁,提高声音不间断地说道:“可以,黑板和粉笔明天就给你,走之前登记下你的姓名官职,方便找人。各位慢走不送,我得去立政殿给我阿娘问安了。”
  众人均是一愣,但太子已经起身离席了,速度快的好像后头有豺狼虎豹追他。
  长孙无忌道:“太子性情素来直率,从不拐弯抹角,且太子记挂皇后,实在是仁孝至极。”
  房玄龄同情地拍拍他的肩膀,太子出色归出色,但国舅不易当也是真的不易当啊。
  杜如晦笑了笑,道:“也是我们疑问太多了。”
  “哎。”这话一提便有人道,“我还想问一问太子既能做望远镜,可能做望近镜呢!”
  总之,东宫这场宴会算是其乐融融的结束了,离开的朝臣们脸上都是带着笑容的,李世民登时松了好大一口气,在私底下跟长孙无忌说话时他探问了朝臣们的口风,结果很是不错,他就更加满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