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李承乾又问道:“阿耶,我能旁听吗?”
李世民再次摇头:“你在场不便,不过你可以让人给你传话。”
“那还是别了,传话这个事不大靠谱。”李承乾也摇了摇头,“我还是去找阿娘,最近总在这边,我跟阿娘在一起的时间少了好多。”
李世民笑道:“哪日你也这么惦记惦记阿耶?”
李承乾当然也很惦记阿耶,主要是他关注这件事后续究竟要如何发展,但天可汗三日一朝会,他还得等。
时间很快过去,李承乾陪着母亲忙碌时听到了前朝辩论的结果,于志宁往大了说,讲储君的礼数讲华夏礼仪,讲道德讲大义,但李世民只有一句话。
太子能不能在圣人面前吃东西?
李承乾一口水险些喷到纺车上,他急忙避开,呛了几下后,使劲拍了拍胸口,忙问道:“真……圣人真这么说啊?”
来回话的宫人连连点头:“圣人就是这么说的。”
李承乾笑出声来:“挺……挺不错。”
好的谏言当然要听,但谏臣们也不能杯弓蛇影吧,看到什么都得挑刺,那属实是滥用权利了。
213
第213章
◎有喜。◎
这天的辩论结束后,次日魏徵便有一道关于各地医学院的谏言呈上,因事关百姓,天可汗虚心采纳,也是向众人证明,你进谏可以,但不要抓着鸡毛蒜皮的小事不放,你得着眼于天下。
此后依旧会有谏臣进言,均是事关社稷百姓之事,前朝再度恢复了君臣和睦。
正好棉花已经全部收获完毕,有了不少种子,李世民便与朝臣们商议先挑几个地方种下,然后再逐步推往全国。
李承乾没有参与这场会,不过他还是在天可汗那里见到了他们商议好的结果。
等棉花的事处理好,李承乾又在东宫种下了大蒜,他停滞一年的大蒜素工作室要重新启动了。
这一点倒没有人会挑李承乾的茬,即便他们认为在东宫种地实在有些不成体统,但在以农耕为主的封建社会,种地是这会儿的一个政治正确,谁都没法挑理。
李世民和长孙氏都怕孩子辛苦,偏偏李承乾干这些事时是真的高兴,他们只好嘱咐身边人多瞧着些,别让太子累到。
待到大蒜播种完毕,冬天就悄然来临了,之后便是新年。
李承乾的日子没什么改变,近来也没什么大事发生,这个年他也是很平淡的就过去了。
因为李承乾在太极殿多了个位置,李泰心中不免吃味,好在父亲还是疼他的,李泰便常要当着大兄的面撒个娇,更会努力争抢父亲的注意力。
每每李世民要和李承乾说话,李泰成功将父亲拉到他的话题中,他总要忍不住瞧瞧李承乾的反应。
但李承乾,他没有任何反应。
李泰实在是既郁闷又纳闷。
大兄是真的不在乎,还是装作不在乎?大兄究竟在想些什么?
——李泰不知道,再过分的偏心李承乾都经历过了,现在这点实在是太过微不足道,他根本没意识到李泰在这么幼稚的争宠。
……
夏天来临时,李承乾让尚食局做了些双皮奶、冰酪等清凉解暑的甜品,除了给母亲和妹妹们吃,李世民还将其赏赐给了朝臣。
长孙氏不许孩子们多吃,给尚食局下了命令,三五日才能有一碗,可急坏了后宫的小孩子们。
一日李恪的母亲杨氏偶然在皇后处听到太子有些受凉的话,便叫李恪到东宫看望太子,因当时正热,李承乾便让人给李恪端了一碗冰酪来。
李恪回去后,第二天东宫就迎来了十几个给太子探病的小孩儿,这其中除了李承乾的弟弟妹妹们,还有他的小叔叔小姑姑们。
“承乾,听说你这里有冰酪吃?”先开口的是李渊的第七子李元昌,后来他还跟李承乾一起策划了那场失败的造反行动。
李承乾无奈道:“你听谁说的?你们都听谁说的?”
众人七嘴八舌,谁也说不清是听到的第几手消息,总之,他们的目的已然十分明确。
吃冰酪。
这些人中大的与李承乾年纪相仿,小的只有五六岁,李承乾可不敢放任他们任意吃冰,毕竟娇生惯养长大的孩子们身体都很弱。
“冰酪没有,但有热的蒸酥酪。”李承乾道,“还有些别的小点心,昨日我让人做了些麻花,还剩下不少,要尝尝吗?”
李元昌笑道:“我们分明是来吃冰酪的,你怎么拿热的来糊弄。”
李承乾笑道:“我这里只有热的,七叔,你可是长辈,别带着孩子们调皮,不然我可要去找阿翁告状。”
“孩子们?”李元昌笑道,“承乾,你自己也不大,倒总是装大人。”
幸而东宫有不少小零食小点心,因此即便吃不到冰酪,众人说说笑笑,倒是玩得挺开心。
待蒸酥酪端上来,李恪匆匆忙忙赶来了,毕竟头一个吃到冰酪的是他,也是他随口同李祐提了一句,才把太子这里能吃冰酪传出去的。
唯恐太子动怒,李恪是赶过来赔罪的,然而这边宛如儿童公园的情景当即就让他呆住了。
“吃酥酪吗?”李承乾叼着银勺问他。
李恪呆愣愣道:“吃……”
李承乾一伸手:“坐那儿等着。”
李恪呆愣愣地坐下了。
李元昌笑道:“承乾,你这个弟弟似乎有些傻。”
李承乾笑了笑,道:“我去告状*啊。”
“你就会这一句了……”李元昌说着话将碗放下,又让人去给他再拿一碗。
李承乾道:“就一碗,一人一碗,这里头放了糖,少吃些甜的。”
李元昌叹气道:“承乾,不是装大人,你是真的很大人。”
少吃凉的少吃甜的,这些都是皇后的吩咐,李渊后头年岁小的儿子们,不受宠的他向来不怎么管,好在有皇后照应着,这些小王爷们的日子才算好过些。
李承乾笑了笑,他本来也不是真的小孩儿。
不过看小孩儿一起玩还挺有意思的,之后再有孩子们过来,李承乾还是好吃好喝招待他们,他还让人在东宫修了滑梯、秋千和跷跷板等,以供孩子们玩耍。
李泰刚开始并没有过来,之后因为实在好奇过来了一趟,随即他发现李承乾根本不参与孩子们之间的活动,之后就放心大胆的过来玩了。
过了端阳节,长孙氏到东宫来看了看,当时李承乾正在太极殿,但东宫的孩子依旧不少,他们各自有乳母跟着,倒不用担心什么。
下午李承乾去问安时,长孙氏同他说了东宫的用度问题,虽说太子用度算不得低,但架不住现在东宫人实在太多了,消耗太大,眼看着这个月就不够用了。
“东宫的用度不好随意增,我想着将这边他们的用度挪过去些也就够用了。”长孙氏道。
李世民听见这话,便道:“东宫的用度增些也无妨……”
长孙氏拿了块奶糕堵住他的嘴,李承乾笑道:“阿娘,这样就好。”
李世民两口将糕点咽下去,嘿了一声笑道:“好,你们母子同心。”
李承乾支着下巴笑道:“阿耶,你不是要打突厥了吗,阿娘这是给你节省物资呢!”
李世民笑道:“多增你那一点又有什么影响?”
李承乾摇摇手指,道:“积少成多……”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长孙氏忽然侧过身捂着嘴干呕了一声,李承乾急忙起身问道:“阿娘,你怎么了?”
长孙氏缓过来后摇头笑笑:“无事。”
“怎么没……”李承乾忽然想到什么,他顿了顿,“阿娘,你有……有喜了啊?”
李世民拍拍他的头,笑道:“你倒是什么都知道,何时你也有个好消息给我跟你阿娘?”
长孙氏拍了下他的手臂,笑向长子道:“我身上没什么太大的不适,承乾,好生忙你的事就好。”
李承乾点了点头,这事他的确帮不上一点忙,就别做出担心的样子再让母亲反过来更担心他了。
倒是李世民怕他多想,又给东宫添了几个挂名的属官,其中不乏房玄龄和长孙无忌这样的重臣。
两辈子都是一个套路,李承乾也懒得跟争辩了,舅舅这个倒霉国舅反正是跟太子分不开了。
做完这件事的李世民还想了一套说辞,他可还记着李承乾拒绝过什么人做东宫属官的,但李承乾这次却平静的接受了,李世民倒不适应了。
“承乾,有些日子没见你舅舅了,明儿跟我出宫到你舅舅府上坐坐,如何?”这天看完手头上的奏本,李世民状若无意地道。
李承乾无语道:“昨日他还来了,阿耶,你想出宫,也找个好借口。”
李世民咳了一声,道:“我是说你有些日子没见你舅舅了,昨儿你可是躲出去了。”
“我是没见他,但我不想他。”李承乾随手折了个纸飞机,飞到天可汗那里去。
李世民再次摇头:“你在场不便,不过你可以让人给你传话。”
“那还是别了,传话这个事不大靠谱。”李承乾也摇了摇头,“我还是去找阿娘,最近总在这边,我跟阿娘在一起的时间少了好多。”
李世民笑道:“哪日你也这么惦记惦记阿耶?”
李承乾当然也很惦记阿耶,主要是他关注这件事后续究竟要如何发展,但天可汗三日一朝会,他还得等。
时间很快过去,李承乾陪着母亲忙碌时听到了前朝辩论的结果,于志宁往大了说,讲储君的礼数讲华夏礼仪,讲道德讲大义,但李世民只有一句话。
太子能不能在圣人面前吃东西?
李承乾一口水险些喷到纺车上,他急忙避开,呛了几下后,使劲拍了拍胸口,忙问道:“真……圣人真这么说啊?”
来回话的宫人连连点头:“圣人就是这么说的。”
李承乾笑出声来:“挺……挺不错。”
好的谏言当然要听,但谏臣们也不能杯弓蛇影吧,看到什么都得挑刺,那属实是滥用权利了。
213
第213章
◎有喜。◎
这天的辩论结束后,次日魏徵便有一道关于各地医学院的谏言呈上,因事关百姓,天可汗虚心采纳,也是向众人证明,你进谏可以,但不要抓着鸡毛蒜皮的小事不放,你得着眼于天下。
此后依旧会有谏臣进言,均是事关社稷百姓之事,前朝再度恢复了君臣和睦。
正好棉花已经全部收获完毕,有了不少种子,李世民便与朝臣们商议先挑几个地方种下,然后再逐步推往全国。
李承乾没有参与这场会,不过他还是在天可汗那里见到了他们商议好的结果。
等棉花的事处理好,李承乾又在东宫种下了大蒜,他停滞一年的大蒜素工作室要重新启动了。
这一点倒没有人会挑李承乾的茬,即便他们认为在东宫种地实在有些不成体统,但在以农耕为主的封建社会,种地是这会儿的一个政治正确,谁都没法挑理。
李世民和长孙氏都怕孩子辛苦,偏偏李承乾干这些事时是真的高兴,他们只好嘱咐身边人多瞧着些,别让太子累到。
待到大蒜播种完毕,冬天就悄然来临了,之后便是新年。
李承乾的日子没什么改变,近来也没什么大事发生,这个年他也是很平淡的就过去了。
因为李承乾在太极殿多了个位置,李泰心中不免吃味,好在父亲还是疼他的,李泰便常要当着大兄的面撒个娇,更会努力争抢父亲的注意力。
每每李世民要和李承乾说话,李泰成功将父亲拉到他的话题中,他总要忍不住瞧瞧李承乾的反应。
但李承乾,他没有任何反应。
李泰实在是既郁闷又纳闷。
大兄是真的不在乎,还是装作不在乎?大兄究竟在想些什么?
——李泰不知道,再过分的偏心李承乾都经历过了,现在这点实在是太过微不足道,他根本没意识到李泰在这么幼稚的争宠。
……
夏天来临时,李承乾让尚食局做了些双皮奶、冰酪等清凉解暑的甜品,除了给母亲和妹妹们吃,李世民还将其赏赐给了朝臣。
长孙氏不许孩子们多吃,给尚食局下了命令,三五日才能有一碗,可急坏了后宫的小孩子们。
一日李恪的母亲杨氏偶然在皇后处听到太子有些受凉的话,便叫李恪到东宫看望太子,因当时正热,李承乾便让人给李恪端了一碗冰酪来。
李恪回去后,第二天东宫就迎来了十几个给太子探病的小孩儿,这其中除了李承乾的弟弟妹妹们,还有他的小叔叔小姑姑们。
“承乾,听说你这里有冰酪吃?”先开口的是李渊的第七子李元昌,后来他还跟李承乾一起策划了那场失败的造反行动。
李承乾无奈道:“你听谁说的?你们都听谁说的?”
众人七嘴八舌,谁也说不清是听到的第几手消息,总之,他们的目的已然十分明确。
吃冰酪。
这些人中大的与李承乾年纪相仿,小的只有五六岁,李承乾可不敢放任他们任意吃冰,毕竟娇生惯养长大的孩子们身体都很弱。
“冰酪没有,但有热的蒸酥酪。”李承乾道,“还有些别的小点心,昨日我让人做了些麻花,还剩下不少,要尝尝吗?”
李元昌笑道:“我们分明是来吃冰酪的,你怎么拿热的来糊弄。”
李承乾笑道:“我这里只有热的,七叔,你可是长辈,别带着孩子们调皮,不然我可要去找阿翁告状。”
“孩子们?”李元昌笑道,“承乾,你自己也不大,倒总是装大人。”
幸而东宫有不少小零食小点心,因此即便吃不到冰酪,众人说说笑笑,倒是玩得挺开心。
待蒸酥酪端上来,李恪匆匆忙忙赶来了,毕竟头一个吃到冰酪的是他,也是他随口同李祐提了一句,才把太子这里能吃冰酪传出去的。
唯恐太子动怒,李恪是赶过来赔罪的,然而这边宛如儿童公园的情景当即就让他呆住了。
“吃酥酪吗?”李承乾叼着银勺问他。
李恪呆愣愣道:“吃……”
李承乾一伸手:“坐那儿等着。”
李恪呆愣愣地坐下了。
李元昌笑道:“承乾,你这个弟弟似乎有些傻。”
李承乾笑了笑,道:“我去告状*啊。”
“你就会这一句了……”李元昌说着话将碗放下,又让人去给他再拿一碗。
李承乾道:“就一碗,一人一碗,这里头放了糖,少吃些甜的。”
李元昌叹气道:“承乾,不是装大人,你是真的很大人。”
少吃凉的少吃甜的,这些都是皇后的吩咐,李渊后头年岁小的儿子们,不受宠的他向来不怎么管,好在有皇后照应着,这些小王爷们的日子才算好过些。
李承乾笑了笑,他本来也不是真的小孩儿。
不过看小孩儿一起玩还挺有意思的,之后再有孩子们过来,李承乾还是好吃好喝招待他们,他还让人在东宫修了滑梯、秋千和跷跷板等,以供孩子们玩耍。
李泰刚开始并没有过来,之后因为实在好奇过来了一趟,随即他发现李承乾根本不参与孩子们之间的活动,之后就放心大胆的过来玩了。
过了端阳节,长孙氏到东宫来看了看,当时李承乾正在太极殿,但东宫的孩子依旧不少,他们各自有乳母跟着,倒不用担心什么。
下午李承乾去问安时,长孙氏同他说了东宫的用度问题,虽说太子用度算不得低,但架不住现在东宫人实在太多了,消耗太大,眼看着这个月就不够用了。
“东宫的用度不好随意增,我想着将这边他们的用度挪过去些也就够用了。”长孙氏道。
李世民听见这话,便道:“东宫的用度增些也无妨……”
长孙氏拿了块奶糕堵住他的嘴,李承乾笑道:“阿娘,这样就好。”
李世民两口将糕点咽下去,嘿了一声笑道:“好,你们母子同心。”
李承乾支着下巴笑道:“阿耶,你不是要打突厥了吗,阿娘这是给你节省物资呢!”
李世民笑道:“多增你那一点又有什么影响?”
李承乾摇摇手指,道:“积少成多……”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长孙氏忽然侧过身捂着嘴干呕了一声,李承乾急忙起身问道:“阿娘,你怎么了?”
长孙氏缓过来后摇头笑笑:“无事。”
“怎么没……”李承乾忽然想到什么,他顿了顿,“阿娘,你有……有喜了啊?”
李世民拍拍他的头,笑道:“你倒是什么都知道,何时你也有个好消息给我跟你阿娘?”
长孙氏拍了下他的手臂,笑向长子道:“我身上没什么太大的不适,承乾,好生忙你的事就好。”
李承乾点了点头,这事他的确帮不上一点忙,就别做出担心的样子再让母亲反过来更担心他了。
倒是李世民怕他多想,又给东宫添了几个挂名的属官,其中不乏房玄龄和长孙无忌这样的重臣。
两辈子都是一个套路,李承乾也懒得跟争辩了,舅舅这个倒霉国舅反正是跟太子分不开了。
做完这件事的李世民还想了一套说辞,他可还记着李承乾拒绝过什么人做东宫属官的,但李承乾这次却平静的接受了,李世民倒不适应了。
“承乾,有些日子没见你舅舅了,明儿跟我出宫到你舅舅府上坐坐,如何?”这天看完手头上的奏本,李世民状若无意地道。
李承乾无语道:“昨日他还来了,阿耶,你想出宫,也找个好借口。”
李世民咳了一声,道:“我是说你有些日子没见你舅舅了,昨儿你可是躲出去了。”
“我是没见他,但我不想他。”李承乾随手折了个纸飞机,飞到天可汗那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