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你老师的事,我可说服他们了,以后再不会有人提起。”李世民笑道。
  李承乾过来坐下,挑了挑眉:“怎么说服的?阿耶,你得先让我知道是不是有坑,我才能谢你。”
  李世民笑道:“要求倒是不少。这也简单,我只告诉他们,朕要亲自教养太子,他们还能有什么话可说?”
  天可汗当老师这件事之前提起过,李承乾不打算再纠缠,只是摸着下巴道:“可我觉得没有这么简单,阿耶,请不要卖关子。”
  210
  第210章
  ◎不安。◎
  “并非是我刻意隐瞒。”李世民一本正经道,“朕是皇帝,朕如此说,谁还敢反对?”
  李承乾张口就来:“魏徵、褚遂良。”
  李世民:“……”
  长孙氏掩唇轻笑两声:“二郎,不只承乾想听,我们也想听,你快些说说是怎么一回事。”
  李世民长叹一声,道:“还能怎么办?我舌战群儒,将他们都说服了呗。”
  李承乾带头鼓掌:“阿耶好棒!”
  李丽质和李毓秀半懂不懂,但也跟着大兄鼓掌:“阿耶好棒!”
  唯有李泰脸色很是勉强地问道:“阿耶,你要亲自教大兄,可他不是有先生吗?”
  李世民一笑,揉揉他的头,声音温和但不容置疑道:“青雀,你大兄是太子,将来要担大唐社稷,旁的先生只能教他读书,治国却须得要阿耶教他。”
  “哦。”李泰闷闷应了一声,又想起一桩前事,忙道,“阿耶之前说教我射箭,也还没有教我!”
  李世民一愣,旋即道:“哦!是我忘了,这事是阿耶不好,明儿我就给你挑个老师,再给你选一把好弓。”
  李泰还想争取一下父亲亲自教导的机会,但长孙氏却冲他笑道:“青雀,你阿耶事多,抽不出这么多功夫,不过他虽然不能亲自教你,但一定会去考校,你要好生跟着师傅学。”
  “改日我一定去考校,青雀,好生学,别让阿耶失望。”李世民跟着笑道。
  太子和亲王,天壤之别,即便李泰的待遇再好,只要和李承乾一对比,他立刻就会感到郁闷。
  但李泰别无他法,因为他最大的依*靠父亲和母亲促成了这一切。
  李泰只能道:“阿耶,我会好好学的。”
  李世民捏捏他的脸,又去和李承乾说话:“承乾,你这下可该谢我了罢?”
  李承乾站起来一揖:“多谢阿耶。”
  “好孩子。”李世民趁机揉了揉长子的头顶,又让他挨着自己坐下。
  刚欠了人情,李承乾也不能躲开,他摸一摸肚子,问道:“我饿了,阿娘,我们什么时候吃饭?”
  李丽质和李毓秀也说饿了,长孙氏便吩咐人传膳。
  ……
  次日晨起李承乾过来问安时正遇上李世民出门,他惊讶道:“我今天没有睡过头啊,阿耶,你怎么走这么早?”
  李世民停住脚步,理着衣袖道:“前边有点急事,我赶着去瞧瞧,跟你阿娘一道用膳,我怕是赶不回来了。”
  李承乾侧身让开,请他先走,李世民又道:“还有习惯,我正在做。”
  李承乾愣了愣,等他反应过来习惯是指什么,已经看不到李世民的身影了。
  叫他的朝臣们习惯一个不完美的太子……
  “大兄,你怎么在这里站着?”耳边忽然传来李泰的声音,打断了李承乾的思绪。
  李承乾抬眸看去,随口道:“没事……阿耶先走了。”
  李泰也露出了吃惊的表情:“阿耶走这么早?”
  “有急事。”说着话,李承乾抬脚迈过门槛。
  “大兄也不知道是什么急事吗?”李泰跟上来问道,原来阿耶也不是什么事都同大兄说的。
  李承乾道:“不知道……你高兴什么?”
  李泰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笑了出来,他摸摸脸,嘴角仍旧上杨着:“我没……呃,没什么事。”
  李承乾听他这么说,虽则还是纳闷,但确实也没什么问的兴趣,只为了撇清关系说了一句:“有事就去跟阿耶说。”
  “跟阿耶说什么?”长孙氏扶着女官的手转过屏风,正好听到这一句。
  李承乾道:“青雀说没什么事,我不过是白嘱咐他一句话。”
  长孙氏笑道:“你们阿耶忙,有事可以先同阿娘说。”
  清早所有的皇子和公主都要来给皇帝皇后问安,他们说话的功夫便到了几个人,长孙氏便令人请他们进来。
  待请安的人分别离开,长孙氏才令人传膳。
  夏日天长,白日又热,长孙氏带着孩子们在屋里,也不让李承乾再去东宫看他的棉花田了。
  “自有人照应,又不是非你不可,这样热,我怕你身子受不住,若是真弄病了可就不值当了。”长孙氏道。
  见母亲神情严肃,李承乾忙应道:“我听您的,阿娘,以后我只傍晚日头落下后再去看,绝不顶着大太阳过去了。”
  长孙氏这才笑着点点头。
  不去棉花田,却还要去听学,不过李承乾可以坐辇,还有人给打着伞,虽说还是避免不了热,但总比干晒着强些。
  东宫书房中,陆元朗已经在等着李承乾了。
  “我来晚了,让先生久等。”李承乾擦着汗道歉。
  陆元朗笑道:“是臣今日早到了,殿下一路辛苦。”
  “先生比我路程远,您没热着吧?”李承乾径直走到冰鉴前坐着,又试图将其打开。
  陆元朗劝道:“一冷一热都不好,殿下还是离远些,那冰更是少碰,回头着了凉更不好。”
  李承乾笑道:“大夏天被冻着那可就太好笑了。”
  二人说了些闲话,陆元朗方拱手道:“倒忘了恭喜殿下,听闻圣人要亲自教导殿下了。”
  李承乾垮了脸,愁道:“先生,我觉得这不是喜事,如果圣人要打我手板,还有谁能拦着呢?”
  陆元朗笑道:“殿下切勿多虑,你既聪慧,圣人又爱子心切,怎么会罚你?”
  李承乾揉了揉脸,问道:“先生,你知道圣人为何要亲自教我吗?”
  “臣听圣人说了。”陆元朗道,“宰相等人认为殿下于礼仪方面有所缺失,想要为殿下多添上些老师,这是圣人在维护殿下。”
  “先生……”李承乾踌躇片刻,还是道,“如果所有人都觉得我不好,圣人还会维护我吗?”
  陆元朗诧异道:“殿下何出此言呐?”
  “殿下年少,举止或许随性些,但私底下随意本就无妨,宫宴之上殿下从未失礼,宰相他们不过是求全责备罢了,殿下切勿多虑。”
  李承乾摇摇头,道:“先生,我同你说一句实话,圣人之所以来教我,就是因为我不打算按他们的要求改变。因为如果这次我听了他们的话,下一次他们就会得寸进尺,长此以往,他们会盯着我的一言一行,我做得再好他们都要挑出不好,以此来证明他们自己,我会……再无安宁之日。”
  原来圣人对殿下的维护,比所有人想的都要更深一层。
  陆元朗做了太子这几年老师,对他可谓了解颇深,太子聪明颖悟,更有许多奇思妙想,只是偶尔他会钻些牛角尖,对很多事也会发表一些令人震惊的看法。
  但总体来说,陆元朗并不觉得太子有多么不能容忍的缺点,更加不觉得太子需要宰相等人如临大敌,非得再添几个老师好生教导。
  陆元朗以为他们这是本末倒置了,分明太子有能力,心性也好,是个不可多得的储君,但他们偏偏抓住太子无伤大雅的那点小问题不放。
  说到底,连朝堂都没踏进去的太子究竟哪里值得他们如此大动干戈了?
  陆元朗实在不明白。
  不过当务之急还是先要安抚住太子,陆元朗想了想,开口道:“殿下切勿多虑,你有功劳在身,圣人如今还护着你,他们绝不敢得寸进尺。”
  李承乾还是摇头:“他们会的,先生,我知道他们会。”
  陆元朗不明白太子因何如此笃定,他转了口风:“殿下既如此说,臣便也作此猜想,人无完人,殿下自然不可能没有丝毫不是,若是再有下次,殿下打算如何应对?”
  这个问题让李承乾想起一件事,他刚刚回到武德九年时,曾经下定决心要让所有人都不痛快。
  那我现在不就是在让他们不痛快了吗?
  加老师这件事被天可汗堵了回去,陆元朗说这是圣人在维护太子,那些人定然也是这么认为的,因此他们现在肯定分外憋屈,因为圣人再一次选择了溺爱太子。
  李承乾对自己能顺利当个几十年太子再顺利继位,说实话,他并没有抱十足的信心,毕竟还有一个李泰在虎视眈眈。
  以上辈子的经验来看,天可汗绝对不会对他和妻子的儿子们下狠心,因此李泰将来能走到哪一步尚未可知。
  相比上辈子,天可汗真的改变了很多,他对李承乾的维护更多了,但……那只是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