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但李承乾却总是有意无意的忽略掉天可汗,现在他尚且年少,天可汗也能包容他,这还能不算什么大事,可长此以往,李承乾还是如此,只怕将来会成祸患。
  对于李承乾而言,他很难时时以天可汗为先。
  在李承乾对天可汗所有的印象中,自己从来不是天可汗的先,为了少受点伤害,他已经不敢再以他为先。
  “阿娘,我……”李承乾的话才出口,就见长孙氏摇了摇头。
  “好了,承乾,好了孩子,好了。”长孙氏眼眶含泪道,“别逼你自己,承乾,阿娘不是要逼你。”
  李承乾眼圈一红,道:“我知道,阿娘是为我好。”
  长孙氏眨了眨眼,一滴泪滑下眼眶,她垂首拭了泪,方道:“别怕,承乾,你做不到没关系,还有阿娘在,阿娘会护着你的,护着你们。”
  李承乾喉咙堵得厉害,只能道:“嗯……阿娘。”
  女官匆忙进来回禀道:“殿下,圣人就要回来了。”
  长孙氏按了按长子的手,道:“承乾,回去歇着罢。”
  李承乾点了点头。
  片刻后,李世民踏着月色进入寝殿,见妻子仍未睡,他揉了揉眉心,疲惫之色尽显:“观音婢,不必等我,你先歇着就是。”
  长孙氏道:“也不是专门等你,才和承乾说了会儿话。”
  “承乾?”李世民正由宫人服侍宽衣,闻言忙道,“他怎么了?”
  “这孩子心事重。”长孙氏叹息一声,“慢慢调理罢。”
  说起长子,李世民也是一声叹息:“只是这孩子不肯跟人说心事,想调理只怕不对症。”
  据李世民所了解到的,他只认为承乾是被所窥之未来吓到了,而在那个未来中,他与青雀会争斗不休,就像李世民与李建成那般,而最终的结果是承乾落败。
  李世民实在想象不到自己会和太上皇一般,任由两个孩子争到你死我活的地步,难道不该是发现有了初步端倪时,自己就会阻止这一切滑向深渊吗?
  在承乾眼中,未来的自己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对于这个未来,李世民打从心底着实不能接受,但随着承乾所显现出的特殊之处,他又……
  李世民摇摇头,无论承乾所看到的未来如何,自己绝不会做出那样的事。
  所谓前车之鉴,既然知道了这个荒唐的所谓未来,那当然要引以为鉴。
  夫妻二人对视叹息一番,长孙氏问道:“二郎可用过晚膳了?”
  李世民道:“在前头用了,时辰不早了,歇着罢。”
  “对了,还有一件事,我险些忘了。”临睡前,长孙氏忽然道,“今儿青雀说你夸他读书好,你是不是将他与承乾作对比了?”
  李世民愣了下,道:“我是说了让青雀同大兄学,承乾书读得更好些,怎么了?他们兄弟为这个吵架了?”
  天地良心,李世民这话的本意是为了促进他们兄弟关系更好,绝对不是挑事啊。
  长孙氏道:“这点小事倒不至于吵架,承乾和青雀都不是那不懂事的孩子。”
  李世民松了口气:“这就好。”
  “我是想让青雀去请教承乾,之前想着他们兄弟二人一个在东宫,一个在立政殿,相处太少,纵是亲兄弟,日日疏远着,也不亲近了。”李世民又解释道,“索性这会儿在一处了,倒没了这烦忧。”
  长孙氏却哭笑不得,这可真是好心办坏事了,她不由联想,青雀那爱跟人比较的性子,说不得也是郎君有意无意惯出来的。
  “嗯,日后我常让他们兄弟在一处玩。”长孙氏口中附和着,心里却道,不将青雀这个性子纠正过来,他与承乾还是保持距离好。
  此后几日,李承乾只在自己的寝殿中养病,偶尔会有兄弟姊妹们过去看他,李泰却是很少过去,听女官说,卫王常去皇后那里。
  李丽质也悄悄告诉大兄:“阿娘跟四兄说话时,都不许我们在。”
  李承乾挠了挠她的小鼻子,笑道:“阿娘跟你说悄悄话的时候,也不许我们在啊。”
  李丽质捂着红通通的脸蛋瞪大了眼睛:“大兄,你怎么知道阿娘也跟我说悄悄话了?”
  “因为阿娘也跟我说悄悄话了呀!”李承乾笑眯眯道。
  李丽质往下挪了挪小小的手,将嘴巴捂上。
  李承乾点点她的眉心,笑道:“好了,大兄不问你跟阿娘说了什么。”
  李丽质眼睛亮晶晶地放下手,可不等她张口,只听李承乾又道:“我也不会告诉你。”
  “哦。”李丽质瘪了瘪嘴巴。
  李承乾晃了晃腿,在软枕上歪了歪头,笑道:“我让人做了沙琪玛,丽质,想吃吗?”
  小姑娘立刻精神焕发,她连连点头:“想想想!大兄,我这次能多吃两块吗?”
  “不行。”李承乾道,“我们说好的,甜食限量,不许多吃,否则以后都吃不到了。”
  李丽质嘟囔道:“可是四兄就偷偷多吃。”
  李承乾道:“不是他偷偷吃,是阿耶命人给他做的,你想吃,也能去求阿耶,我又不能管着阿耶。”
  李丽质歪头看着大兄,道:“还是不要了。”
  “你不想多吃了吗?”李承乾问道。
  李丽质小大人似的道:“还是大兄说得好,细水长流,我可不想跟四兄一般胖,我新做了两条裙子,胖了就穿不下去了。”
  李承乾拍拍她的头顶,笑道:“那就再给我们丽质多做几条漂亮裙子。”
  196
  第196章
  ◎银子。◎
  孙思邈三日入宫一趟,给宫中的贵人们诊脉,也是这次入京他才知道,原来天家三代老幼就没有一个身子骨好的,就连战功彪炳的圣人身上那病也不少。
  就凭这几个病人,孙思邈觉得自己这辈子八成是离不开京城了。
  唯一的安慰是除了刚开始他要跑几个地方,之后诊脉时众人都会集中在立政殿等着,不必孙神医跑完大安宫再跑太极殿和立政殿。
  据圣人说,这是皇太子提议的,不然太上皇定然不愿意移驾,这是老人家偏宠孙儿呢。
  天家的事孙思邈略有耳闻,这话的真假他不想探究,不过皇太子的好意他还是心领了。
  贵人们习惯了别人为他们奔波,倒将太子的心细显得与众不同。
  可金尊玉贵的皇太子似乎不该这么体贴,医生的敏锐让孙思邈意识到,也许这和太子的心事有关联。
  能让皇太子郁结于心的必然不会是小事,而且必定牵扯到宫闱,更甚者再有朝堂就更糟糕了。
  无凭无据的推测孙思邈不能张口,诊脉时人多,他也不便说话,这个疑问就一直埋在他心底。
  转眼便到三月,这天孙思邈又进宫来给皇家人复诊,走到立政殿,只见一群人正在院内,乱哄哄的不知在做些什么。
  一个面熟的宫人笑向他道:“孙先生,您来了,快请!”
  孙思邈背着药箱往里头走,只是眼睛不住瞄着穿了件鲜亮红衣的皇太子,那宫人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笑道:“殿下在给我们分钱呢。”
  “分钱?”孙思邈奇道,“今日殿下有喜事么,竟人人都有赏。”
  “大喜事!殿下的铺子挣了好多银子呢!”宫人说着话还摸了摸自己的袖袋。
  原来太子还在外头开铺子?孙思邈很是惊讶,走到殿内,才发现里头竟也有人在吵吵嚷嚷,还是谁都管不了的人在吵嚷。
  孙思邈听了一会儿,这是太上皇和圣人在争论给皇太子的分店入股份额一事。
  虽然入股二字的意思不能明白,但孙思邈却明白了天家父子究竟在吵些什么,皇太子要再开一家铺子,太上皇和圣人都要给太子银子,但太上皇让圣人给的不能比他多,圣人不听,他们就吵嚷起来了。
  太上皇和圣人吵架,肯定没人敢劝,唯一一个能劝的皇后正在带着孩子们……数铜板?
  这是什么皇家亲子活动?
  女官提醒了皇后,孙思邈才算被殿内人注意到。
  长孙氏笑着请孙思邈坐下,令人上茶:“今儿乱了些,先生勿怪。”
  孙思邈笑道:“不敢,热闹些好。”
  太上皇和圣人停止了争吵,孙思邈起身给他们见礼,李渊道:“常来常往的,先生不必多礼。”
  李世民道:“先生坐着便是。”
  孙思邈道:“多谢太上皇,多谢圣人。”
  尚未坐下,李承乾就已经进来了,孙思邈又一次行礼:“拜见太子。”
  “先生您坐!”李承乾小跑过来扶着他坐下,又拿出一个大大的荷包递过来,“先生,送给你的,沾沾喜气。”
  被人按着,孙思邈没能站起来,他只能坐着笑道:“多谢殿下,祝殿下的生意蒸蒸日上。”
  李承乾笑道:“这是我今日听到最好的一句话。”
  李世民闻言笑道:“我大唐太子什么没有,你倒为这点蝇头小利高兴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