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李世民握着长子肩头的手紧了紧,肯定了之前的猜测,果然!果然有人在承乾跟前说了些乱七八糟不该说的话!妄图离间他们父子!其心可诛!
“承乾……”李世民慢慢将手松开,拉着长子的手到一旁榻上坐下,口中慢慢道,“阿耶告诉你,你还太小,不明白其中的复杂,这些事不像他们说的那么简单……”
但李承乾不在乎他的话,接着问道:“阿耶以为,届时也会如这般,胜的人还是二郎吗?”
李泰并不是李世民的次子,并不能称他为二郎,但以长孙氏这位母亲论起,李泰在同胞兄弟间确实是排行第二的。
不过李承乾和李泰都不会是最后的赢家,最后的胜者是两年后才会出生的李治。
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胜的人的确还是二郎。
李世民赢了他的父兄,亦赢了他的儿子们。无论是不自量力想要重演玄武门的长子,还是巧言哄骗父亲谋取储位的次子,他们都败给了天可汗。
李世民垂下眼睛,定然是什么人同长子说了什么样的话,他已然心中有数,在暗中自责自己竟然让府中出了这个漏洞的同时,他又心疼起长子。
承乾虽小,却不像别的孩子尚未懂事,近年来李建成和李元吉连带着宫中的圣人连连逼迫秦王府,这孩子一定是察觉到了,再加上近日来秦王府中也是风声鹤唳,他因此心中不安,旁人再说些容易引人误会的话,他又不懂得分辨,便信以为真,自然就害怕了。
李世民自觉缕清了逻辑,至于长子为何那般无礼,他也有一番解释,小孩儿不安心,很多都跟他有关,那些人说不得得多讲些自己的坏话,长子听了产生误会,要对阿耶发发脾气,这不是很正常么!他又不是圣人那种偏心眼的父亲,他向来与妻子所生的儿女们一般无二的亲近,孩子们朝他发发脾气,很寻常呀!
因此,李世民张开手臂,将长子抱到怀中,抚着他的背温声道:“承乾别怕,阿耶同阿翁不同,你与青雀,阿耶会公平对待,这样的事,阿耶向承乾保证,绝不会在你们兄弟间发生。”
这些话若在旁的时候,李承乾听了一定要仰天大笑三分钟,实在好笑至极。
信誓旦旦承诺的天可汗不知道,将来李承乾与李泰之间,也会走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但现在,李承乾被天可汗抱在怀里,他根本什么都没法做什么都没法说,他起了一身又一身的鸡皮疙瘩,深刻理解了刘据孙子的感受——如芒在背。
会被父亲抱在怀里的是青雀、是稚奴,至少在李承乾的记忆中,他从未被父亲抱在怀中过。
李承乾七岁即为皇太子,有自己的东宫,不像李泰和李治那样,幼年少年时在父母宫中长伴他们左右,除了晨昏定省,母亲在侧时的轻松,很多时候面对父亲,他都须得谨守太子对君父的礼数。
现在这般,李承乾非常不能接受!
让我死吧!李承乾想着,我宁愿下十八层地狱!
谁能让天可汗收了他的神通!
但天策上将不会读心术,他感受到了怀中小儿的僵硬,便更加温柔的安抚他,直到李承乾放弃抵抗,要死不死地瘫在他身上。
李世民将人放到榻上,直哄着人睡了,才起身离开。
关门的声音响起,计算着他离开这处院子的时间,榻上的李承乾睁开眼睛,他现在双眼无神,看起来半死不活。
不知想了些什么,他忽然从榻上扑棱起来,跌跌撞撞奔至案边,拿起削水果的小刀就往自己手腕上划。
李映刚进来就看到这一幕,当即瞳孔地震,扑过来握住李承乾拿刀的手,大喝道:“你干嘛!”
李承乾跌坐在地上,他望着屋顶,有气无力道:“有什么好害怕的,我又不是要自杀。”
外头的人听到动静,纷纷跑进来,好在那把小刀被他们两个人挡住了,因此众人只是疑惑不解地看着他们。
乳母迟疑地问道:“小郎君,可是……有事?”
李承乾盘腿坐下,随口敷衍道:“我们闹着玩呢,你们退下罢。”
乳母半信半疑,但见李承乾没有再说话的意思,好像只等着他们动作,只好领着众人退出去了。
待门关上,李承乾倒了杯水一饮而尽,道:“我就是被他恶心到了,好像他很爱我似的。”
李映不知道他为何说这个话,只能实事求是道:“他本来就*爱你啊。”
“哦。”李承乾淡淡道,他又倒了杯水,慢吞吞喝下去。
李映又道:“你爹确实也爱李泰和李治,但这不代表他不爱你啊,不然……不管前因后果,总之,大哥,你谋反了你知道吗?刘据是什么结局,你是什么结局?刘据都承认他爹爱他,你能说你爹不爱你吗?”
李承乾点头道:“没错,你说得当然没错,他当然爱我,谁都知道他爱我。”
“那你……”李映实在不知道他为何这般。
李承乾笑了两声:“真有意思,他爱我,一千多年后,人人都还知道他爱我。”
李映看不懂他的神情,但从李承乾的表情和语气中,他能感受到,父亲爱李承乾这件事似乎给他带来了无尽的痛苦。
168
第168章
◎父与子。◎
次日。
晨起尚未梳洗,孩子们便陆陆续续过来问安,李世民打发了别的孩子,只将养在长孙氏膝下的几个留下来。
昨夜夫妻二人已经商议过暗查长子身边人的事,并且近来还要多加宽慰长子,因此今天按照惯例问起孩子们的情况时,他们难得从长子开始说话,而不是小女儿。
李毓秀和李丽质并没有觉出什么来,她们小姐妹正说些悄悄话,倒是李泰数了数今日自己的次序,眯着眼睛笑了起来。
因是母亲问话,李承乾无比乖巧地答道:“阿娘放心,我睡得很好。”
“好。”长孙氏揉揉他的头,才看向李泰,“青雀你呢?”
李承乾当然没得闲,李世民又拉住了他的手,道:“近来耽搁了些工课,今儿再歇一日,明日便要接着读书了。”
李承乾现在的老师是陆元朗和孔颖达,都是当世非常有名的儒学大师,孔颖达还是孔子的第三十二代孙。
陆元朗现在已经是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家了,精神头倒还不错,李承乾记得再过几年他就会去世。
至于孔颖达,他也不年轻了,但这老头将来能活七十多,李承乾死了他还活蹦乱跳呢,因此,他身体简直太棒了。
李承乾是个恩怨分明的人,他跟陆元朗无仇无怨,自然会认真听他上课,但孔颖达么,让他日子好过了,李承乾自己就不能好过了。
这样想着,李承乾再度乖巧点头:“我知道了,阿耶。”
李世民很欣慰地点头:“好孩子。”他又要再勉励长子几句,便有一个圆滚滚的团子滚到他怀中来。
“耶耶!”李泰抱着父亲的手臂撒娇道,“耶耶只跟大兄说话,都不理青雀了。”
“耶耶不对,怎么能冷落我们青雀……”李世民宠溺地笑着,将四子抱了个满怀。
李承乾转过头去,不看这幅父慈子孝的画面,真的很恶心,幸好他还没吃早饭。
等这边父子两个腻歪完,那边长孙氏也同两个女儿说完了话,她见长子正坐在那里瞧着屋顶发呆,便拉住他的手笑道:“承乾可是饿了,二郎,咱们也该用膳了。”
李世民抱着李泰笑道:“青雀也饿了,走,今儿做了你爱吃的羊肉。”
……
长孙氏今日还要忙,长子没有再提出帮忙,这倒让她安了些心,她认为,这是昨天郎君所言起了作用。
李承乾的确有让母亲安心的意思在,但还有一个原因则是他打算趁着今日无事,去做一样东西。
——火药。
扶苏和刘据一直很忌讳在冷兵器时代将火药做出来,但李承乾完全没有这个顾忌,因为火药本该在唐朝出现,李承乾只不过将其提前了几年而已。
李承乾要做火药,自然是为了应对近在眼前的突厥入侵。
但这当然不是为了大唐,也不是为了给天可汗分忧,而是为了完成他给人找不痛快的目的必须要做的事。
一个不守规矩、不听谏言、铺张浪费、耽于享乐的太子,自然上到天子下至朝臣,没一个能容得下。
但李承乾手中有一部手机,他不只可以做出火药,将来还有曲辕犁,还有印刷术,他还能改进造纸术……
李承乾算了算,就算只到他上辈子死的那个年纪,那他还可以将这些人气到七窍生烟气个十八年。
这才是重活一世的意义所在嘛!
这样想想,正在筛木炭的李承乾都要笑出声来,被他拉来做苦力的李映纳闷道:“你高兴什么呢?”
李承乾笑道:“我在想,应该在哪里试验火药。”
他们两个人都带着自制的布艺口罩,李映偏过头去咳嗽了一声,又将口罩拉上,方道:“你还是先把火药做出来再说吧,这玩意儿可没那么容易做成。”
“承乾……”李世民慢慢将手松开,拉着长子的手到一旁榻上坐下,口中慢慢道,“阿耶告诉你,你还太小,不明白其中的复杂,这些事不像他们说的那么简单……”
但李承乾不在乎他的话,接着问道:“阿耶以为,届时也会如这般,胜的人还是二郎吗?”
李泰并不是李世民的次子,并不能称他为二郎,但以长孙氏这位母亲论起,李泰在同胞兄弟间确实是排行第二的。
不过李承乾和李泰都不会是最后的赢家,最后的胜者是两年后才会出生的李治。
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胜的人的确还是二郎。
李世民赢了他的父兄,亦赢了他的儿子们。无论是不自量力想要重演玄武门的长子,还是巧言哄骗父亲谋取储位的次子,他们都败给了天可汗。
李世民垂下眼睛,定然是什么人同长子说了什么样的话,他已然心中有数,在暗中自责自己竟然让府中出了这个漏洞的同时,他又心疼起长子。
承乾虽小,却不像别的孩子尚未懂事,近年来李建成和李元吉连带着宫中的圣人连连逼迫秦王府,这孩子一定是察觉到了,再加上近日来秦王府中也是风声鹤唳,他因此心中不安,旁人再说些容易引人误会的话,他又不懂得分辨,便信以为真,自然就害怕了。
李世民自觉缕清了逻辑,至于长子为何那般无礼,他也有一番解释,小孩儿不安心,很多都跟他有关,那些人说不得得多讲些自己的坏话,长子听了产生误会,要对阿耶发发脾气,这不是很正常么!他又不是圣人那种偏心眼的父亲,他向来与妻子所生的儿女们一般无二的亲近,孩子们朝他发发脾气,很寻常呀!
因此,李世民张开手臂,将长子抱到怀中,抚着他的背温声道:“承乾别怕,阿耶同阿翁不同,你与青雀,阿耶会公平对待,这样的事,阿耶向承乾保证,绝不会在你们兄弟间发生。”
这些话若在旁的时候,李承乾听了一定要仰天大笑三分钟,实在好笑至极。
信誓旦旦承诺的天可汗不知道,将来李承乾与李泰之间,也会走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但现在,李承乾被天可汗抱在怀里,他根本什么都没法做什么都没法说,他起了一身又一身的鸡皮疙瘩,深刻理解了刘据孙子的感受——如芒在背。
会被父亲抱在怀里的是青雀、是稚奴,至少在李承乾的记忆中,他从未被父亲抱在怀中过。
李承乾七岁即为皇太子,有自己的东宫,不像李泰和李治那样,幼年少年时在父母宫中长伴他们左右,除了晨昏定省,母亲在侧时的轻松,很多时候面对父亲,他都须得谨守太子对君父的礼数。
现在这般,李承乾非常不能接受!
让我死吧!李承乾想着,我宁愿下十八层地狱!
谁能让天可汗收了他的神通!
但天策上将不会读心术,他感受到了怀中小儿的僵硬,便更加温柔的安抚他,直到李承乾放弃抵抗,要死不死地瘫在他身上。
李世民将人放到榻上,直哄着人睡了,才起身离开。
关门的声音响起,计算着他离开这处院子的时间,榻上的李承乾睁开眼睛,他现在双眼无神,看起来半死不活。
不知想了些什么,他忽然从榻上扑棱起来,跌跌撞撞奔至案边,拿起削水果的小刀就往自己手腕上划。
李映刚进来就看到这一幕,当即瞳孔地震,扑过来握住李承乾拿刀的手,大喝道:“你干嘛!”
李承乾跌坐在地上,他望着屋顶,有气无力道:“有什么好害怕的,我又不是要自杀。”
外头的人听到动静,纷纷跑进来,好在那把小刀被他们两个人挡住了,因此众人只是疑惑不解地看着他们。
乳母迟疑地问道:“小郎君,可是……有事?”
李承乾盘腿坐下,随口敷衍道:“我们闹着玩呢,你们退下罢。”
乳母半信半疑,但见李承乾没有再说话的意思,好像只等着他们动作,只好领着众人退出去了。
待门关上,李承乾倒了杯水一饮而尽,道:“我就是被他恶心到了,好像他很爱我似的。”
李映不知道他为何说这个话,只能实事求是道:“他本来就*爱你啊。”
“哦。”李承乾淡淡道,他又倒了杯水,慢吞吞喝下去。
李映又道:“你爹确实也爱李泰和李治,但这不代表他不爱你啊,不然……不管前因后果,总之,大哥,你谋反了你知道吗?刘据是什么结局,你是什么结局?刘据都承认他爹爱他,你能说你爹不爱你吗?”
李承乾点头道:“没错,你说得当然没错,他当然爱我,谁都知道他爱我。”
“那你……”李映实在不知道他为何这般。
李承乾笑了两声:“真有意思,他爱我,一千多年后,人人都还知道他爱我。”
李映看不懂他的神情,但从李承乾的表情和语气中,他能感受到,父亲爱李承乾这件事似乎给他带来了无尽的痛苦。
168
第168章
◎父与子。◎
次日。
晨起尚未梳洗,孩子们便陆陆续续过来问安,李世民打发了别的孩子,只将养在长孙氏膝下的几个留下来。
昨夜夫妻二人已经商议过暗查长子身边人的事,并且近来还要多加宽慰长子,因此今天按照惯例问起孩子们的情况时,他们难得从长子开始说话,而不是小女儿。
李毓秀和李丽质并没有觉出什么来,她们小姐妹正说些悄悄话,倒是李泰数了数今日自己的次序,眯着眼睛笑了起来。
因是母亲问话,李承乾无比乖巧地答道:“阿娘放心,我睡得很好。”
“好。”长孙氏揉揉他的头,才看向李泰,“青雀你呢?”
李承乾当然没得闲,李世民又拉住了他的手,道:“近来耽搁了些工课,今儿再歇一日,明日便要接着读书了。”
李承乾现在的老师是陆元朗和孔颖达,都是当世非常有名的儒学大师,孔颖达还是孔子的第三十二代孙。
陆元朗现在已经是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家了,精神头倒还不错,李承乾记得再过几年他就会去世。
至于孔颖达,他也不年轻了,但这老头将来能活七十多,李承乾死了他还活蹦乱跳呢,因此,他身体简直太棒了。
李承乾是个恩怨分明的人,他跟陆元朗无仇无怨,自然会认真听他上课,但孔颖达么,让他日子好过了,李承乾自己就不能好过了。
这样想着,李承乾再度乖巧点头:“我知道了,阿耶。”
李世民很欣慰地点头:“好孩子。”他又要再勉励长子几句,便有一个圆滚滚的团子滚到他怀中来。
“耶耶!”李泰抱着父亲的手臂撒娇道,“耶耶只跟大兄说话,都不理青雀了。”
“耶耶不对,怎么能冷落我们青雀……”李世民宠溺地笑着,将四子抱了个满怀。
李承乾转过头去,不看这幅父慈子孝的画面,真的很恶心,幸好他还没吃早饭。
等这边父子两个腻歪完,那边长孙氏也同两个女儿说完了话,她见长子正坐在那里瞧着屋顶发呆,便拉住他的手笑道:“承乾可是饿了,二郎,咱们也该用膳了。”
李世民抱着李泰笑道:“青雀也饿了,走,今儿做了你爱吃的羊肉。”
……
长孙氏今日还要忙,长子没有再提出帮忙,这倒让她安了些心,她认为,这是昨天郎君所言起了作用。
李承乾的确有让母亲安心的意思在,但还有一个原因则是他打算趁着今日无事,去做一样东西。
——火药。
扶苏和刘据一直很忌讳在冷兵器时代将火药做出来,但李承乾完全没有这个顾忌,因为火药本该在唐朝出现,李承乾只不过将其提前了几年而已。
李承乾要做火药,自然是为了应对近在眼前的突厥入侵。
但这当然不是为了大唐,也不是为了给天可汗分忧,而是为了完成他给人找不痛快的目的必须要做的事。
一个不守规矩、不听谏言、铺张浪费、耽于享乐的太子,自然上到天子下至朝臣,没一个能容得下。
但李承乾手中有一部手机,他不只可以做出火药,将来还有曲辕犁,还有印刷术,他还能改进造纸术……
李承乾算了算,就算只到他上辈子死的那个年纪,那他还可以将这些人气到七窍生烟气个十八年。
这才是重活一世的意义所在嘛!
这样想想,正在筛木炭的李承乾都要笑出声来,被他拉来做苦力的李映纳闷道:“你高兴什么呢?”
李承乾笑道:“我在想,应该在哪里试验火药。”
他们两个人都带着自制的布艺口罩,李映偏过头去咳嗽了一声,又将口罩拉上,方道:“你还是先把火药做出来再说吧,这玩意儿可没那么容易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