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刘据道:“我实在走不开,你告诉我阿翁,等良娣顺利生产后,我……我再去向他请罪。”
小黄门可不敢听请罪这两个字,当即连滚带爬的匆忙回去向皇帝陛下禀报了。
很快,刘彻就亲自过来了。
“没出息。”刘彻按住太子的肩膀,“还请罪,前番将南越一事料理的井井有条,怎么这点小事儿就吓住你了?”
刘据的手一直在颤抖,说话时嘴唇亦抖了一下他才能出声:“阿翁,这不一样。”
皇帝陛下不能理解其中的意思,但看儿子这般,他自然是心疼的,因此便不先多话,想着待史氏生产后他再和太子谈论。
刘彻拍拍太子的肩膀,又捋了捋他的背:“朕给你找件事做,如何?”
刘据摇摇头:“阿翁,我现在什么都不能做。”
“阿翁。”刘据转头看向父亲,“您去忙吧,这里有了消息,我会遣人禀报您。”
这就是今天不可能离开的意思,刘彻无奈道:“行,你在这里吧,朕还有事……”
太子心软,又有些儿女情长,刘彻心道,这终究不好,朕还是得教教他。
这是现在皇帝陛下的想法,而等到收到史良娣诞下小皇孙的消息,亲手抱住孙儿后,这些想法就全都被刘彻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刘据尚且不知道才出生的小婴儿帮他躲过一劫,这会儿他正在内殿中陪着轻越。
自从嫁给刘据后,轻越也跟着他锻炼了些日子,身体素质还算不错,因此生孩子虽然令她受了不小的罪,但过程还是很顺利的。
她现在也只是有些累了,并没有什么刘据担心的别的状况发生。
在刘据注视着熟睡的轻越时,才出生的小婴儿被抱了过来,史夫人小声道:“殿下瞧瞧小皇孙。”
刘据急忙伸手接过来,他上辈子是抱过孩子的,还记得该用什么样的姿势抱这样襁褓中的孩子。
“宝宝……”刘据满眼疼爱的看着脸上仍然红通通的小小孩儿,他是这样的小,这样的轻,可刘据抱在怀中,心中却是如此的重。
史夫人很是吃惊,未曾听过太子与哪位兄弟亲厚,他又没有一个同胞的弟妹,怎么抱起孩子来这么熟练?
随即,史夫人想到据说太子自年少时就非常喜爱冠军侯之子和平阳侯之子,或许是那时候练出来的。
宫人小心地过来回禀:“殿下,陛下正在正殿等候殿下。”
刘据轻柔地掖了掖小孩儿的被角,重新交给史夫人:“请您将他抱到那边殿中,过会儿我请阿翁来看他。”
皇帝陛下定然是来瞧皇孙的,但肯定不能进儿媳妇的内寝,刘据又怕孩子抱出去受风,幸而这个寝殿与旁边的偏殿有一道内门相通,可以将孩子抱过去不受风。
正如刘据所想,他爹正在正殿中背着手走来走去,面上混杂着焦急和喜悦,一见到他就问道:“朕的孙儿呢!”
162
第162章
◎夺爵和监国。◎
皇帝陛下对小皇孙爱不释手,若不是孩子实在太小,他都要带回宣室殿自己亲自养着了。
刘据故作不满道:“阿翁,你有了孙儿就不疼儿子了。”
刘彻诧异道:“朕疼你儿子,你都不欢喜啊?臭小子,你怎么这么难伺候?”
刘据扁扁嘴巴,问道:“阿翁,您是更疼孙儿还是更疼儿子?”
刘彻愣了愣,旋即哈哈大笑:“朕的太子真是越活越回去,你都是多大的人了,还做这般小儿姿态!”
刘据理直气壮道:“我是阿翁的小儿嘛。”
“哈哈哈哈……”刘彻笑得喘不上来气,不用他招手,太子就过来给他锤着。
“这会儿可是儿在给您捶背。”刘据哼道。
刘彻笑够了,才按了按人的脑袋:“你儿子倒是想孝敬朕,他这会儿有这个本事么?”
“唉。”刘据道,“阿翁,你这就是只见新人笑,不闻旧人哭。”
刘彻揉了揉太阳穴,绷着脸道:“朕笑得肚子疼,不许逗朕笑了。”
刘据笑道:“今日一早我就见阿翁眉间略有愁绪,就想着引您一笑。”
刘彻面上再度露出笑容:“八月要祭高祖庙,诸侯王和列侯们所献酎金正由少府验收。”
这是孝文皇帝时定下的制度,每年八月祭祀高祖庙时,诸侯王和列侯要按照封地的人口献上足量的酎金。
所谓酎金,酎是一种酒,而金自然就是黄金了。
等到少府验过成色,皇帝陛下还要亲临受金。
这是多少年的旧例了,本来只需要墨守成规便好,但刘彻这会儿特意提起此事,显然是有别的意思。
这次却不是皇帝陛下先向诸侯王发难,而是诸侯王们再次向刘彻展示了为什么不管是谁做皇帝,都一定容不下他们。
这事还要从征南越说起,尽管有冠军侯带兵,但打仗还是得征兵,兵还是要从民间来征。
这是既漠北之战后汉军的又一次亮相,考虑到张骞出使后所见到的那些国家,刘彻有意趁此机会展现一番汉军的雄伟。
但诸侯王却偏偏在这个时候给刘彻找不痛快,在他们封地内的征兵进行的很不顺利,虽说于大局并无妨碍,但这件事还是提醒了皇帝陛下,在他的掌控之内,还有人能够肆意妄为。
在这一点上,刘据很理解他爹,封建皇帝要的是唯我独尊,这些诸侯王当面如何恭敬,背地里却总要时不时亮亮爪子,他爹不觉得如鲠在喉才怪。
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他爹瞧不惯诸侯王,诸侯王得负一大半的责任。
刘据便道:“我知道阿翁想做什么了,那您在顾虑什么呢?”
酎金成色不足,诸侯王削县,列侯夺爵,拜推恩令所赐,大汉如今除了军功所得的列侯,还有一批姓刘的列侯。
刘彻这次想办的显然不只有诸侯王和这些姓刘的列侯,还有其他的列侯——继承祖宗勋爵的和凭军功封爵都包含在内。
刘彻沉吟道:“朕在想,一百零八人是不是太少了,需不需要再添两人,凑个整数。”
刘据:“……”
一百零八个挺好的,就是长安城离梁山太远,列侯们大约凑不成一百单八将了。
“那不如……”刘据道,“添上长平侯和冠军侯?”
皇帝陛下幽幽看向他。
刘据摸了摸鼻子:“说个笑话逗逗阿翁,不好笑吗?”
“若朕要夺长平侯和冠军侯的爵,大汉再无人配有爵位。”刘彻端正道。
“我明白,阿翁。”刘据认真道。
“不过,朕将卫伉他们三个人的名字都添上了。”刘彻又道。
刘据道:“舅舅不会反对的。”
刘彻笑了笑,道:“他何止不反对,你舅舅再赞成不过了,他同朕说,你跟他说过,有多大本事当多大官,没本事的还想当大官,只会连累家族,他认为你说的很对。”
刘据想了会儿,道:“这是好久之前我和舅舅说起公孙敬声,偶然随口说了这么一句,没想到他一直记着。”
刘彻笑道:“这是你舅舅疼你呢。”
刘据眨了眨眼睛,很真诚地问道:“阿翁,你说我要不要去跟表兄炫耀炫耀?”
刘彻认真点头道:“那得朕先下一道诏令,免了冠军侯殴打太子的罪。”
刘据瞪大了眼睛:“难道不该是下诏不许表兄打我吗?”
刘彻笑道:“你非得惹事,朕可不给你收拾烂摊子。”
刘据惆怅道:“阿翁果然不爱我了。”
刘彻牙酸道:“将这幅做派收起来,朕给你个好东西。”
“什么?”刘据登时来了兴趣,要知道他爹有多挑剔,能让他爹说是好东西的,必然很稀奇少见。
刘彻道:“伸出手来。”
刘据忙摊开双手,手心朝上,伸到他爹身前,然后他就看到他爹将自己才用过的玉玺放到了自己手心中。
有点沉,刘据没预料到是这么个东西,险些给摔了,他急忙用了些力气:“阿翁?”
除了秦始皇命人镌刻的传国玉玺,天子还有六方玉玺,刘据手中就是其中一枚。
刘彻笑眯眯道:“朕打算巡行郡国,长安城、未央宫的一切事务,全权交由你来处置。”
不是……
上辈子,他爹也巡行过郡国,也让自己监过国理过政,但绝对没有给过自己这么大的权利,更别提亲手将玉玺放到自己手上了。
刘据他不喜出望外受宠若惊,他很崩溃。
他爹去逍遥自在,将朝政全丢给了自己!
天底下哪有这样的事!
但胳膊是拧不过大腿的,在皇帝陛下欢天喜地夺了一百零八个列侯的爵位后,就宣告天下,自元鼎五年的春天开始,皇帝陛下要巡行郡国,长安留下太子监国。
另外,皇帝陛下出行,由长平侯骖乘,冠军侯则留在朝中辅佐太子。
刘据:“……”
霍去病:“……”
小黄门可不敢听请罪这两个字,当即连滚带爬的匆忙回去向皇帝陛下禀报了。
很快,刘彻就亲自过来了。
“没出息。”刘彻按住太子的肩膀,“还请罪,前番将南越一事料理的井井有条,怎么这点小事儿就吓住你了?”
刘据的手一直在颤抖,说话时嘴唇亦抖了一下他才能出声:“阿翁,这不一样。”
皇帝陛下不能理解其中的意思,但看儿子这般,他自然是心疼的,因此便不先多话,想着待史氏生产后他再和太子谈论。
刘彻拍拍太子的肩膀,又捋了捋他的背:“朕给你找件事做,如何?”
刘据摇摇头:“阿翁,我现在什么都不能做。”
“阿翁。”刘据转头看向父亲,“您去忙吧,这里有了消息,我会遣人禀报您。”
这就是今天不可能离开的意思,刘彻无奈道:“行,你在这里吧,朕还有事……”
太子心软,又有些儿女情长,刘彻心道,这终究不好,朕还是得教教他。
这是现在皇帝陛下的想法,而等到收到史良娣诞下小皇孙的消息,亲手抱住孙儿后,这些想法就全都被刘彻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刘据尚且不知道才出生的小婴儿帮他躲过一劫,这会儿他正在内殿中陪着轻越。
自从嫁给刘据后,轻越也跟着他锻炼了些日子,身体素质还算不错,因此生孩子虽然令她受了不小的罪,但过程还是很顺利的。
她现在也只是有些累了,并没有什么刘据担心的别的状况发生。
在刘据注视着熟睡的轻越时,才出生的小婴儿被抱了过来,史夫人小声道:“殿下瞧瞧小皇孙。”
刘据急忙伸手接过来,他上辈子是抱过孩子的,还记得该用什么样的姿势抱这样襁褓中的孩子。
“宝宝……”刘据满眼疼爱的看着脸上仍然红通通的小小孩儿,他是这样的小,这样的轻,可刘据抱在怀中,心中却是如此的重。
史夫人很是吃惊,未曾听过太子与哪位兄弟亲厚,他又没有一个同胞的弟妹,怎么抱起孩子来这么熟练?
随即,史夫人想到据说太子自年少时就非常喜爱冠军侯之子和平阳侯之子,或许是那时候练出来的。
宫人小心地过来回禀:“殿下,陛下正在正殿等候殿下。”
刘据轻柔地掖了掖小孩儿的被角,重新交给史夫人:“请您将他抱到那边殿中,过会儿我请阿翁来看他。”
皇帝陛下定然是来瞧皇孙的,但肯定不能进儿媳妇的内寝,刘据又怕孩子抱出去受风,幸而这个寝殿与旁边的偏殿有一道内门相通,可以将孩子抱过去不受风。
正如刘据所想,他爹正在正殿中背着手走来走去,面上混杂着焦急和喜悦,一见到他就问道:“朕的孙儿呢!”
162
第162章
◎夺爵和监国。◎
皇帝陛下对小皇孙爱不释手,若不是孩子实在太小,他都要带回宣室殿自己亲自养着了。
刘据故作不满道:“阿翁,你有了孙儿就不疼儿子了。”
刘彻诧异道:“朕疼你儿子,你都不欢喜啊?臭小子,你怎么这么难伺候?”
刘据扁扁嘴巴,问道:“阿翁,您是更疼孙儿还是更疼儿子?”
刘彻愣了愣,旋即哈哈大笑:“朕的太子真是越活越回去,你都是多大的人了,还做这般小儿姿态!”
刘据理直气壮道:“我是阿翁的小儿嘛。”
“哈哈哈哈……”刘彻笑得喘不上来气,不用他招手,太子就过来给他锤着。
“这会儿可是儿在给您捶背。”刘据哼道。
刘彻笑够了,才按了按人的脑袋:“你儿子倒是想孝敬朕,他这会儿有这个本事么?”
“唉。”刘据道,“阿翁,你这就是只见新人笑,不闻旧人哭。”
刘彻揉了揉太阳穴,绷着脸道:“朕笑得肚子疼,不许逗朕笑了。”
刘据笑道:“今日一早我就见阿翁眉间略有愁绪,就想着引您一笑。”
刘彻面上再度露出笑容:“八月要祭高祖庙,诸侯王和列侯们所献酎金正由少府验收。”
这是孝文皇帝时定下的制度,每年八月祭祀高祖庙时,诸侯王和列侯要按照封地的人口献上足量的酎金。
所谓酎金,酎是一种酒,而金自然就是黄金了。
等到少府验过成色,皇帝陛下还要亲临受金。
这是多少年的旧例了,本来只需要墨守成规便好,但刘彻这会儿特意提起此事,显然是有别的意思。
这次却不是皇帝陛下先向诸侯王发难,而是诸侯王们再次向刘彻展示了为什么不管是谁做皇帝,都一定容不下他们。
这事还要从征南越说起,尽管有冠军侯带兵,但打仗还是得征兵,兵还是要从民间来征。
这是既漠北之战后汉军的又一次亮相,考虑到张骞出使后所见到的那些国家,刘彻有意趁此机会展现一番汉军的雄伟。
但诸侯王却偏偏在这个时候给刘彻找不痛快,在他们封地内的征兵进行的很不顺利,虽说于大局并无妨碍,但这件事还是提醒了皇帝陛下,在他的掌控之内,还有人能够肆意妄为。
在这一点上,刘据很理解他爹,封建皇帝要的是唯我独尊,这些诸侯王当面如何恭敬,背地里却总要时不时亮亮爪子,他爹不觉得如鲠在喉才怪。
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他爹瞧不惯诸侯王,诸侯王得负一大半的责任。
刘据便道:“我知道阿翁想做什么了,那您在顾虑什么呢?”
酎金成色不足,诸侯王削县,列侯夺爵,拜推恩令所赐,大汉如今除了军功所得的列侯,还有一批姓刘的列侯。
刘彻这次想办的显然不只有诸侯王和这些姓刘的列侯,还有其他的列侯——继承祖宗勋爵的和凭军功封爵都包含在内。
刘彻沉吟道:“朕在想,一百零八人是不是太少了,需不需要再添两人,凑个整数。”
刘据:“……”
一百零八个挺好的,就是长安城离梁山太远,列侯们大约凑不成一百单八将了。
“那不如……”刘据道,“添上长平侯和冠军侯?”
皇帝陛下幽幽看向他。
刘据摸了摸鼻子:“说个笑话逗逗阿翁,不好笑吗?”
“若朕要夺长平侯和冠军侯的爵,大汉再无人配有爵位。”刘彻端正道。
“我明白,阿翁。”刘据认真道。
“不过,朕将卫伉他们三个人的名字都添上了。”刘彻又道。
刘据道:“舅舅不会反对的。”
刘彻笑了笑,道:“他何止不反对,你舅舅再赞成不过了,他同朕说,你跟他说过,有多大本事当多大官,没本事的还想当大官,只会连累家族,他认为你说的很对。”
刘据想了会儿,道:“这是好久之前我和舅舅说起公孙敬声,偶然随口说了这么一句,没想到他一直记着。”
刘彻笑道:“这是你舅舅疼你呢。”
刘据眨了眨眼睛,很真诚地问道:“阿翁,你说我要不要去跟表兄炫耀炫耀?”
刘彻认真点头道:“那得朕先下一道诏令,免了冠军侯殴打太子的罪。”
刘据瞪大了眼睛:“难道不该是下诏不许表兄打我吗?”
刘彻笑道:“你非得惹事,朕可不给你收拾烂摊子。”
刘据惆怅道:“阿翁果然不爱我了。”
刘彻牙酸道:“将这幅做派收起来,朕给你个好东西。”
“什么?”刘据登时来了兴趣,要知道他爹有多挑剔,能让他爹说是好东西的,必然很稀奇少见。
刘彻道:“伸出手来。”
刘据忙摊开双手,手心朝上,伸到他爹身前,然后他就看到他爹将自己才用过的玉玺放到了自己手心中。
有点沉,刘据没预料到是这么个东西,险些给摔了,他急忙用了些力气:“阿翁?”
除了秦始皇命人镌刻的传国玉玺,天子还有六方玉玺,刘据手中就是其中一枚。
刘彻笑眯眯道:“朕打算巡行郡国,长安城、未央宫的一切事务,全权交由你来处置。”
不是……
上辈子,他爹也巡行过郡国,也让自己监过国理过政,但绝对没有给过自己这么大的权利,更别提亲手将玉玺放到自己手上了。
刘据他不喜出望外受宠若惊,他很崩溃。
他爹去逍遥自在,将朝政全丢给了自己!
天底下哪有这样的事!
但胳膊是拧不过大腿的,在皇帝陛下欢天喜地夺了一百零八个列侯的爵位后,就宣告天下,自元鼎五年的春天开始,皇帝陛下要巡行郡国,长安留下太子监国。
另外,皇帝陛下出行,由长平侯骖乘,冠军侯则留在朝中辅佐太子。
刘据:“……”
霍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