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战报传来时,皇帝陛下才巡视回宫,正与太子、曹宗、霍嬗闲话,待人退下后,他捏了捏霍嬗的脸蛋,笑道:“你这个阿翁啊,但凡出去一趟,总要给朕带些意料之外的惊喜回来。”
霍嬗笑道:“我愿效仿阿翁,将来也为陛下开疆拓土。”
“好志向!”刘彻拍拍他的肩膀,赞赏道。
“晗儿呢,你将来要做什么?”刘彻又问外孙。
曹宗想了想,道:“我阿翁不如冠军侯,我恐怕不能为外祖父开疆拓土了。”
“哎,为陛下效忠,并不是只有开疆拓土这一条路,大汉疆域辽阔,陛下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为他效命。”刘据笑道,“三百六十行,你的本事总有陛下能用到的地方。”
曹宗用力点头:“舅舅放心,我会努力的!”
刘彻点头笑道:“太子说的是,武将文臣,朝廷啊,缺了哪一个都不行。”他又拍拍两个人的肩膀,很是和蔼可亲,“以后要不要留在朕身边读书学习,好能早日为朕做事,就像你们阿翁一样。”
不等两个孩子回答,刘据就直言不讳道:“阿翁,你好像在拐卖小孩儿啊。”
刘彻没好气道:“你就专会拆朕的台。”
刘据笑道:“阿翁,你承认你在拐人家的小孩儿了。”
刘彻更加没好气了:“我怎么不拐你的小孩儿,你心里没点儿数吗?”
被催生的太子殿下已经麻木了,他无所畏惧地笑道:“那我也没办法嘛。”他干脆给他爹出主意,“阿翁,我们趁着表兄不在京城,您下道诏书,让嬗儿进宫做侍中如何?等表兄回来,尘埃落定,他肯定不会抗旨。”
霍嬗震惊地看向当面密谋的太子殿下,却被人比了嘘,小朋友当即委屈地扁起了嘴巴。
曹宗同情地看向小伙伴,幸好他阿翁在家,不然他也要被抢进宫里来了。
“朕可不上你的当。”解救霍嬗的是皇帝陛下,“朕想见嬗儿还不容易,何必这么讨人嫌?”
霍嬗立即双眼放光地看向皇帝陛下:“多谢陛下!”
刘彻朝儿子挑挑眉,示意他还差得太远。
刘据给他爹竖了个大拇指:“阿翁技高一筹。”
160
第160章
◎博望侯回京。◎
冠军侯回京时,正逢太子宫传出好消息,良娣有喜。
“恭喜殿下。”一见到刘据,霍去病就拱手道,“听闻殿下想要拐霍嬗入宫?”
刘据顿时笑不出来了:“是我阿翁又在给我扣锅了。”
霍去病接着自己方才的话道:“这下陛下总算不用眼馋霍嬗和曹宗了。”
刘据道:“表兄,你敢不敢把这话当我阿翁的面说。”
“我敢。”霍去病道,“但殿下敢吗?”
刘据想了想,虽然自己不算甩锅,但他爹肯定会这么认为,想想自己身上还背着秋猎的债,他还是别多事了。
因此,刘据笑道:“算了算了,表兄,咱们说点别的,譬如你们这次坐的船如何?我有个想法,如今虽然我们也同海那边的人做生意,但大海那边仍然漫无边际,我想,我们能不能造更大的船,能航行到更远处,去寻找大海的边际。”
这话算是正中下怀,霍去病正色道:“自然可以,殿下,若到了那时候,臣想请旨,带领船队出海。”
“冠军侯征服了草原和陆地,又想要去征服大海了吗?”刘据眨了眨眼睛笑道。
霍去病却道:“殿下见过大海吗?”
刘据摇头:“我只听人同我说过,事实上,表兄,我去过最远的地方,也不过是长安城外。”
这就有点戳人痛处了,霍去病闭嘴不言。
刘据奇道:“表兄,你怎么不说话了?难道你以为我还会怪你不成?”
“不是。”霍去病道,“我担心殿下因此想要出京,陛下会说是我带坏了你。”
刘据沉默片刻,道:“表兄,你真的很讨厌啊……”
霍去病抢先道:“我不会带你出京,更不会带你出海。”
刘据便道:“那我也不让你出海。”
“据儿,你确定吗?”霍去病看向他。
刘据愣了下,随着他渐渐长大,开始确立太子的威信,霍去病已经很久没有用过这个亲近的称呼了。
“表兄……”刘据幽幽道,“你这个是叫美人计吗?”
霍去病脸一僵,道:“殿下,你真的需要多读一读兵书了。”
刘据道:“你不是说读那玩意儿没用吗?”
霍去病仰头看天:“这不是臣的原话,殿下,你不要曲解臣的意思。”
刘据哼道:“这会儿又是殿下啦?表兄,你这还没卸磨就要杀驴,还没过河就要拆桥啊。”
霍去病笑了笑,道:“船还没造出来,不急于一时,到时候我再奉承殿下。”
“世风日下啊。”刘据没忍住笑了出来。
两个人一起行至宣室殿时,见他们两个人都带着笑,刘彻好奇地问道:“这是说起什么开心事了?”
卫青亦好奇地看过去。
刘据笑道:“阿翁,舅舅,表兄说要造大船,以后带我出海!”
霍去病没有反驳,而是问道:“陛下以为臣的提议可行吗?”
刘彻失笑:“你是说出海的主意还是你想拐走太子的主意?”
卫青笑道:“陛下,臣也有个提议,等大船造出来,臣陪陛下出海,不知陛下觉得可好?”
皇帝陛下捻须笑道:“朕觉得大将军所言甚好!”
“哇啊,舅舅……”刘据惊叹道,“原来你才是最可怕的人。”
霍去病道:“你才知道啊。”
卫青谦逊地笑笑:“殿下过奖。”
刘彻哈哈大笑:“这可是朕的大将军,太子,你知道什么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罢?”
“唉。”刘据托着下巴叹气。
刘彻呼噜两下他的头发,笑道:“都是要做阿翁的人了,还这么孩子气。”
刘据摸了摸头发:“我都是要做阿翁的人了,阿翁,您还把我当孩子。”
“行,朕把你当大人。”刘彻笑道,“说说造船出海的事。”
刘据道:“只是随口才起了个头,阿翁,表兄更清楚海上的情形,请他说罢。”
刘彻便看向霍去病。
霍去病惦记出海远航一事惦记了两个多月,这会儿皇帝陛下一问,他立即将自己的想法全盘托出。
想到大海那边的未知,刘彻也颇为意动,但一望无际的大海难免让陆地上的人恐惧,因此,尽管定下了造船出海的未来计划,何时起行却要从长慢慢计较。
刘据道:“三五年内,大约是不成的。”
霍去病道:“无妨,我等得起。”
刘据看了看父亲和舅舅,最后看向表兄:“嗯,我们都能等得起。”
这一次,他们都有更多的时间,去做更多的事。
……
没过几日,未央宫收到了一则丧讯,中山王刘胜薨。
“中山王?是那个中山靖王吗?”李映问道,“就是后来刘备的先祖的那个中山靖王?”
刘据道:“就是他,他有很多个儿子,其中一个叫刘屈氂。”
李映惊讶道:“啊,原来跟李广利勾结的那个刘屈氂是他儿子。”
刘据纳闷道:“你出来执行任务,不先了解一下人物关系吗?”
李映颇觉冤枉,他解释道:“殿下,你们老刘家那么多人呢,我不可能每个都记住吧。”
“行吧。”刘据耸耸肩。
“对了,我还在博物馆看到过刘胜墓里的金缕玉衣呢!”李映忽然想起来,“就是竖大拇指的那个,是他的吧?”
刘据揉了揉眉心,道:“作为一个有可能被掘坟的古人,我真不想谈论这个话题。”
李映忙道:“什么叫掘坟,殿下,那是考古,你知道考古的意义吗?我们在寻找历史,在……”
“我知道。”刘据道,“考古当然是有价值和意义的,但这不妨碍我起鸡皮疙瘩。”
李映便道:“好吧,以后我不提这个了。”
刘胜之死让皇帝陛下还觉得挺可惜,毕竟诸侯王中像他这么合乎陛下心意的实在不多。
只爱听曲赏美人,为大汉做的最大贡献就是生孩子,托他的福,中山国被划成这边一小块那边一小块,皇帝陛下看着,实在满意的不得了。
不过归根到底,一个诸侯王的死在长安城掀不起什么波澜,更何况,不过半个月便有消息传来,博望侯张骞带领的使团就要回到长安,与之相比,死个诸侯王就是小事了。
张骞的副使尚且在外,他是第一个回到长安的使臣。
张骞离开长安时,刘据还是个孩子模样,他再回来,太子已经快要做父亲了。
张骞入宫拜见陛下时,险些没认出来他身边的年轻人,幸而太子着一身礼服,即便他大变了模样,博望侯还是能一眼看出他的身份。
张骞暗暗感慨着,可真快啊,太子已经是个大人了。
霍嬗笑道:“我愿效仿阿翁,将来也为陛下开疆拓土。”
“好志向!”刘彻拍拍他的肩膀,赞赏道。
“晗儿呢,你将来要做什么?”刘彻又问外孙。
曹宗想了想,道:“我阿翁不如冠军侯,我恐怕不能为外祖父开疆拓土了。”
“哎,为陛下效忠,并不是只有开疆拓土这一条路,大汉疆域辽阔,陛下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为他效命。”刘据笑道,“三百六十行,你的本事总有陛下能用到的地方。”
曹宗用力点头:“舅舅放心,我会努力的!”
刘彻点头笑道:“太子说的是,武将文臣,朝廷啊,缺了哪一个都不行。”他又拍拍两个人的肩膀,很是和蔼可亲,“以后要不要留在朕身边读书学习,好能早日为朕做事,就像你们阿翁一样。”
不等两个孩子回答,刘据就直言不讳道:“阿翁,你好像在拐卖小孩儿啊。”
刘彻没好气道:“你就专会拆朕的台。”
刘据笑道:“阿翁,你承认你在拐人家的小孩儿了。”
刘彻更加没好气了:“我怎么不拐你的小孩儿,你心里没点儿数吗?”
被催生的太子殿下已经麻木了,他无所畏惧地笑道:“那我也没办法嘛。”他干脆给他爹出主意,“阿翁,我们趁着表兄不在京城,您下道诏书,让嬗儿进宫做侍中如何?等表兄回来,尘埃落定,他肯定不会抗旨。”
霍嬗震惊地看向当面密谋的太子殿下,却被人比了嘘,小朋友当即委屈地扁起了嘴巴。
曹宗同情地看向小伙伴,幸好他阿翁在家,不然他也要被抢进宫里来了。
“朕可不上你的当。”解救霍嬗的是皇帝陛下,“朕想见嬗儿还不容易,何必这么讨人嫌?”
霍嬗立即双眼放光地看向皇帝陛下:“多谢陛下!”
刘彻朝儿子挑挑眉,示意他还差得太远。
刘据给他爹竖了个大拇指:“阿翁技高一筹。”
160
第160章
◎博望侯回京。◎
冠军侯回京时,正逢太子宫传出好消息,良娣有喜。
“恭喜殿下。”一见到刘据,霍去病就拱手道,“听闻殿下想要拐霍嬗入宫?”
刘据顿时笑不出来了:“是我阿翁又在给我扣锅了。”
霍去病接着自己方才的话道:“这下陛下总算不用眼馋霍嬗和曹宗了。”
刘据道:“表兄,你敢不敢把这话当我阿翁的面说。”
“我敢。”霍去病道,“但殿下敢吗?”
刘据想了想,虽然自己不算甩锅,但他爹肯定会这么认为,想想自己身上还背着秋猎的债,他还是别多事了。
因此,刘据笑道:“算了算了,表兄,咱们说点别的,譬如你们这次坐的船如何?我有个想法,如今虽然我们也同海那边的人做生意,但大海那边仍然漫无边际,我想,我们能不能造更大的船,能航行到更远处,去寻找大海的边际。”
这话算是正中下怀,霍去病正色道:“自然可以,殿下,若到了那时候,臣想请旨,带领船队出海。”
“冠军侯征服了草原和陆地,又想要去征服大海了吗?”刘据眨了眨眼睛笑道。
霍去病却道:“殿下见过大海吗?”
刘据摇头:“我只听人同我说过,事实上,表兄,我去过最远的地方,也不过是长安城外。”
这就有点戳人痛处了,霍去病闭嘴不言。
刘据奇道:“表兄,你怎么不说话了?难道你以为我还会怪你不成?”
“不是。”霍去病道,“我担心殿下因此想要出京,陛下会说是我带坏了你。”
刘据沉默片刻,道:“表兄,你真的很讨厌啊……”
霍去病抢先道:“我不会带你出京,更不会带你出海。”
刘据便道:“那我也不让你出海。”
“据儿,你确定吗?”霍去病看向他。
刘据愣了下,随着他渐渐长大,开始确立太子的威信,霍去病已经很久没有用过这个亲近的称呼了。
“表兄……”刘据幽幽道,“你这个是叫美人计吗?”
霍去病脸一僵,道:“殿下,你真的需要多读一读兵书了。”
刘据道:“你不是说读那玩意儿没用吗?”
霍去病仰头看天:“这不是臣的原话,殿下,你不要曲解臣的意思。”
刘据哼道:“这会儿又是殿下啦?表兄,你这还没卸磨就要杀驴,还没过河就要拆桥啊。”
霍去病笑了笑,道:“船还没造出来,不急于一时,到时候我再奉承殿下。”
“世风日下啊。”刘据没忍住笑了出来。
两个人一起行至宣室殿时,见他们两个人都带着笑,刘彻好奇地问道:“这是说起什么开心事了?”
卫青亦好奇地看过去。
刘据笑道:“阿翁,舅舅,表兄说要造大船,以后带我出海!”
霍去病没有反驳,而是问道:“陛下以为臣的提议可行吗?”
刘彻失笑:“你是说出海的主意还是你想拐走太子的主意?”
卫青笑道:“陛下,臣也有个提议,等大船造出来,臣陪陛下出海,不知陛下觉得可好?”
皇帝陛下捻须笑道:“朕觉得大将军所言甚好!”
“哇啊,舅舅……”刘据惊叹道,“原来你才是最可怕的人。”
霍去病道:“你才知道啊。”
卫青谦逊地笑笑:“殿下过奖。”
刘彻哈哈大笑:“这可是朕的大将军,太子,你知道什么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罢?”
“唉。”刘据托着下巴叹气。
刘彻呼噜两下他的头发,笑道:“都是要做阿翁的人了,还这么孩子气。”
刘据摸了摸头发:“我都是要做阿翁的人了,阿翁,您还把我当孩子。”
“行,朕把你当大人。”刘彻笑道,“说说造船出海的事。”
刘据道:“只是随口才起了个头,阿翁,表兄更清楚海上的情形,请他说罢。”
刘彻便看向霍去病。
霍去病惦记出海远航一事惦记了两个多月,这会儿皇帝陛下一问,他立即将自己的想法全盘托出。
想到大海那边的未知,刘彻也颇为意动,但一望无际的大海难免让陆地上的人恐惧,因此,尽管定下了造船出海的未来计划,何时起行却要从长慢慢计较。
刘据道:“三五年内,大约是不成的。”
霍去病道:“无妨,我等得起。”
刘据看了看父亲和舅舅,最后看向表兄:“嗯,我们都能等得起。”
这一次,他们都有更多的时间,去做更多的事。
……
没过几日,未央宫收到了一则丧讯,中山王刘胜薨。
“中山王?是那个中山靖王吗?”李映问道,“就是后来刘备的先祖的那个中山靖王?”
刘据道:“就是他,他有很多个儿子,其中一个叫刘屈氂。”
李映惊讶道:“啊,原来跟李广利勾结的那个刘屈氂是他儿子。”
刘据纳闷道:“你出来执行任务,不先了解一下人物关系吗?”
李映颇觉冤枉,他解释道:“殿下,你们老刘家那么多人呢,我不可能每个都记住吧。”
“行吧。”刘据耸耸肩。
“对了,我还在博物馆看到过刘胜墓里的金缕玉衣呢!”李映忽然想起来,“就是竖大拇指的那个,是他的吧?”
刘据揉了揉眉心,道:“作为一个有可能被掘坟的古人,我真不想谈论这个话题。”
李映忙道:“什么叫掘坟,殿下,那是考古,你知道考古的意义吗?我们在寻找历史,在……”
“我知道。”刘据道,“考古当然是有价值和意义的,但这不妨碍我起鸡皮疙瘩。”
李映便道:“好吧,以后我不提这个了。”
刘胜之死让皇帝陛下还觉得挺可惜,毕竟诸侯王中像他这么合乎陛下心意的实在不多。
只爱听曲赏美人,为大汉做的最大贡献就是生孩子,托他的福,中山国被划成这边一小块那边一小块,皇帝陛下看着,实在满意的不得了。
不过归根到底,一个诸侯王的死在长安城掀不起什么波澜,更何况,不过半个月便有消息传来,博望侯张骞带领的使团就要回到长安,与之相比,死个诸侯王就是小事了。
张骞的副使尚且在外,他是第一个回到长安的使臣。
张骞离开长安时,刘据还是个孩子模样,他再回来,太子已经快要做父亲了。
张骞入宫拜见陛下时,险些没认出来他身边的年轻人,幸而太子着一身礼服,即便他大变了模样,博望侯还是能一眼看出他的身份。
张骞暗暗感慨着,可真快啊,太子已经是个大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