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听完这些话,刘彻脑子一片空白,他说道:“朕得捋捋,朕要打压大将军,所以朕抬举了骠骑将军……骠骑将军和大将军是什么关系?朕恍惚忘了。”
  刘据笑道:“是舅甥,阿翁,这传闻又不是我传出去的,您别来问我。”
  刘彻又道:“朕打压大将军,还让他做大司马,行太尉权,统领内朝,这若也是打压,满朝公卿大约都得想要这种打压了。”
  刘据笑得直不起腰来:“阿翁,他们不是说这个,是军中的权利,军中……嗯,军中舅舅还是大将军。”
  “阿翁,您打压舅舅应该这样,让他做大司马大将军,做长平侯,领着俸禄,拿着食邑,但是什么事都不许他做,架空他!”刘据一本正经道。
  刘彻亦一本正经道:“别让你舅舅知道,否则可就如他的愿了。”
  尊贵的地位在身,还领着工资不用上班,刘据想了想,我也想干这个活。
  回到未央宫宣室殿时,正巧两位大司马求见,他们所禀报的内容正是近日二人麾下人员调动的问题。
  然而,话才开了个头,皇帝陛下和太子殿下忽然开始哈哈大笑,登时让两位大司马一头雾水。
  好容易太子消停了些,他解释道:“就是想到了阿翁近来在抬霍抑卫的传闻。”
  卫青显然也听过这个传闻,太子一开口,他也露出了笑容,唯有霍去病一脸茫然。
  “什么?”
  冠军侯近来太忙了,这些传言还没有传到他耳朵里。
  129
  第129章
  ◎去玩。◎
  因为不知道是从哪里传出来的谣言,冠军侯想溯源都找不到出处,只能恨恨咬牙,敢离间他和舅舅,被逮到这个人就死定了!
  卫青还是一贯的不在意,他还有兴致同外甥开玩笑:“那我明日可要跟大司马离远些,别惹人误会。”
  “远些远些!”一旁还有个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太子,“舅舅,表兄,往后你们保持距离,才符合阿翁抬霍抑卫的策略嘛!”
  霍去病求助的看向皇帝陛下,管管大将军!管管太子!
  皇帝陛下和蔼可亲地笑道:“嗯,朕正准备抬霍抑卫呢,去病,你可要好好表现啊!”
  霍去病:“……”
  今天的宣室殿是没法待了!
  等这三个人笑够了玩够了,他们才安稳坐下来,开始正儿八经研究起这个传闻。
  皇帝陛下的习惯是往阴谋诡计那方面猜,这一定是有人在离间朕与大将军、骠骑将军,说不定就是匈奴人干的,必须得严查!
  骠骑将军赞同陛下的观点,并且提议由他来查。
  有关长平侯和冠军侯舅甥间的各色传闻,从霍去病最初立下战功时就层出不穷,大将军认为,不过是小人之言,不必放在心上。
  但陛下的怀疑并非没有道理,所以还是得查一查,但大将军认为不能让冠军侯来查,那会打草惊蛇。
  太子呢?太子赞同大将军的观点。
  皇帝陛下点点头,道:“仲卿言之有理,去病,你不必管。”
  “就让张汤去查罢。”刘彻拍板道。
  刘据:“……”
  卫霍:“……”
  让张汤查,那真是没事也成有事了。
  这三个人都能看出来,皇帝陛下是想借机达成什么目的,便不再多言。
  之后,张汤果然揪出来一些人法办,这就是后话了。
  匈奴称臣后,商路更为顺畅,刘彻立刻开启了新的规划,他还打算等匈奴第一批赔偿送到长安后,减一减大汉百姓的赋税。
  不能竭泽而渔的道理,皇帝陛下当然明白。
  刘据也跟着父亲忙碌,因为匈奴一事他提出的建议皇帝陛下很满意,近来他不只要跟随父亲听政,还要随时被拎出来发表意见。
  幸而皇帝陛下不是个工作狂,他总得放松放松,因此刘据也就有了休息的空。
  这天刘据过来问了安,刘彻便道:“明日朕带你出宫去玩。”
  忙起来刘据都把这件事给忘了,这会儿才想起来,他笑道:“多谢阿翁。”
  “闷坏了吧?”刘彻笑道,“过些日子,朕带你去上林苑。”
  因为提起出门散心的事,父子二人都不大有心情处理政务,只用了一个时辰将要紧的办了,刘据就离开宣室殿去椒房殿看母亲。
  走到半路刘据想到一件事,命抬辇的内官转回去,他想趁着出宫去瞧瞧阿姊和小外甥,得预先征求父亲的同意。
  但宣室殿中已经响起来了乐声,里面有一个人在唱一首刘据曾听过的曲子。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刘据愣了愣,没有让人通报,原路回椒房殿去了。
  果然,皇帝陛下只要再想起来有这么个人,李夫人就能重获恩宠。
  这首后世非常有名的乐府诗就出自于李夫人的兄长后来的协律都尉李延年之手,他是个很有音乐才能的人,可惜后来受其弟牵连,被皇帝陛下下诏夷族。
  李夫人临死前千方百计,就是想为儿子兄弟们在皇帝陛下跟前谋些优待。
  然而儿子就罢了,刘髆虽早逝,好歹善终了,孙儿么,李夫人也管不了那么远。
  她的兄弟们结局却都不怎么好,而且还都算得上是自作自受,让李夫人临终前白白操了那些心。
  刘据转着这些念头走到椒房殿时,却没有看到母亲,正在看书的刘淇解释道:“阿母去瞧搅车做的如何了,棉花还有一个月就要收割,这些器具须得提前准备好。”
  搅车是用来分离棉籽与棉花的,将棉花摘下来后,下一步就是用搅车轧棉,之后还要弹棉花,然后才是纺线。
  刘据笑着点了点头,道:“挺好的。”
  刘淇不解道:“好什么?”
  刘据摇摇头,又问道:“阿姊,怎么只有你一个人?”
  “湘儿坐不住,也跟母亲去了。”刘淇笑笑,这才随手将书搁下。
  刘据笑道:“阿姊怎么不去,你也跟阿母去玩玩呀。”
  刘淇摇头笑道:“有什么好玩的,我不去,大热的天,我只在屋里看书罢了,才不要出门。”
  “这也行,屋里凉快。”刘据伸头瞧瞧,“阿姊在看什么书?”
  刘淇将他的头推回去:“你今儿闲了就来闹我,你去寻阿母好吧?”
  “哎,阿姊嫌弃我。”刘据叹着气站起来,“那我走了。”
  刘淇可不跟他闹,只道:“你走阴凉处,这几日可热了。”
  刘据没忍住笑了两声:“知道了,阿姊,你怕热就在屋里多放点冰。”
  刘淇答应了一声。
  但还没等刘据走,卫子夫带着刘湘就回来了。
  刘湘兴奋的和阿姊分享她的见闻,对于深宫中长大的小公主来说,纺车她见过,但搅车可就太新鲜了。
  刘淇聚精会神的听她说,显然也很好奇,只是她实在太怕热了,因此才不愿意出门。
  刘据则去和母亲说话,绝口不提他爹的新宠——提了也没啥意思,他母亲在乎不在乎的,也就这样了。
  但令刘据没想到的是,没两天,他竟然就在椒房殿中见到了李夫人。
  见到太子,李夫人起身行礼,随即便很有眼色的告辞了。
  刘据过于惊讶,以至于李夫人离开时忍不住多瞧了两眼。
  上辈子,李夫人和母亲有过什么往来吗?刘据记忆中是没有的。
  “咳咳。”卫子夫皱眉瞧着儿子,“据儿,你看什么呢?”
  “哦!”刘据道,“我就是奇怪,李夫人怎么在阿母这里?”
  卫子夫道:“前些日子不是你同我说,多照顾她几分,别让她被人怠慢了,否则若是陛下再记起李夫人,我倒要受责怪了,不然,给平阳长公主一个面子,也是不错的。”
  刘据道:“所以……李夫人来感谢阿母?”
  卫子夫笑了笑,道:“或许吧,总归她看着没坏心,之前你忙没遇上过她,她常过来的。”
  刘据点点头,李夫人受宠的时间不短,她所生的儿子刘髆在一段时间内作为他爹的幼子也很受宠爱。
  不过,只看刘髆的名字就知道,皇帝陛下对他其实没什么期许,可能就是年纪大了喜爱小儿子罢。
  对于刘据来说,有点麻烦的只有李广利,但只要卫霍在,他也不是威胁。
  ……
  刘据晨起去向父亲问安时,不巧撞上了正要离开的李夫人。
  这个情景就有点尴尬了,爹你能不能心里有点数?
  刘据没好气的在心里埋怨他爹,谨慎的没有多瞧一眼李夫人。
  步入内室时,皇帝陛下尚未更衣完毕,他还在挑出门的衣裳。
  博山炉中飘出袅袅清香,刘据站在原地等了一会儿,就被他爹叫过去帮着挑衣裳了。
  刘据:“……”
  都快四十了,他爹怎么还这么爱美?
  刘据只好指了一套,刘彻想了想,摇头道:“太红了,换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