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刘据抢先一步开口道:“阿翁,阿母让我给阿姊她们带了衣裳过来,待阿姊试过了,得回信告诉阿母是否合适,既然都要写信,阿翁这点小事,不如我也一起转告阿母便是。”
刘彻点点头,顺便又开了个玩笑:“行,你来,给你表兄解决了这个大麻烦,到时候好能多吃几串他的葡萄。”
霍去病闻言看向刘据,什么葡萄?
刘据朝他眨眨眼睛,却又看向卫青:“舅舅,阿翁说他想吃你家里的葡萄呢!”
卫青没想到还有自己的事,便笑道:“臣家里的葡萄不大甜,陛下若是不怕酸,待结了果子,臣定献给陛下。”
刘彻点点刘据,笑道:“好啊,朕一定要尝尝,还有……冠军侯,别忘了你的葡萄,太子惦记了好久。”
霍去病道:“诺。”
不过等刘彻不注意了,他又向刘据小声道:“你怎么又想起吃葡萄了?”
刘据笑道:“随口说说嘛,表兄,谁知道阿翁他非得提起,这可不是我的错。”
那肯定不能说是陛下的错,霍去病撇撇嘴,又道:“皇后那里……”
“小事。”刘据笑道,“阿母她知道表兄的难处。”
卫少儿总是霍去病的亲生母亲,孝字当头,对她的自作主张,他没法子说什么。
霍去病这次更想撇嘴了,他按了按嘴角,道:“嗯。”
刘据想了想,愧疚道:“表兄,会不会是你问了姨母关于生父的事,让姨母会错意了?”
卫少儿以为这是个和儿子拉进距离的好机会,也说不定呢!
霍去病却道:“我没有去问……最近天太热了,不想去,等天凉快了再说罢。”
活了快二十年,一个从未见过的生父,刘据想了想,的确没什么期待感,换了他也没心思去问。
刘据便道:“表兄不想问,便不去问吧,说到底你就是不知道,将来真有人发难,反正陛下会护着你的。”
至于霍光,他来想办法就是了。
霍去病摇摇头:“舅舅也让我去……”他顿了顿,“他告诉我是谁了,不过……”
刘据知道他的言下之意,这事还得走个程序,问问亲妈,然后去拜见一下生父,这事就算完了。
104
第104章
◎打猎。◎
打猎被安排在了接下来的三天中,皇帝陛下带着以长平侯为首的一系列武将,一马当先,驰入了猎场中。
刘据被父亲交给了曹襄,他们进不到里头去,只能在外围转转。
曹襄怕太子不高兴,便劝慰道:“这林子没有围起来,早些年陛下还曾经猎到过熊,陛下不许殿下跟去,是挂心殿下。”
刘据上辈子在上林苑中有个独属于自己的博望苑,打猎这件事,他早就玩烦了。
刘据笑道:“曹襄表兄,我没想跟着阿翁进去。”他看向对方,“你想去吗?”
曹襄抿抿唇,老实道:“想去。”他看着林子深处,眼里有憧憬和羡慕,“阿母说,待我成了婚,有了孩子,大将军再出征,她就去向陛下说情,请大将军带上我。”
“等跟随大将军出征回来,我就能跟随陛下打猎了!”
说完他才意识到自己太激动了,颇有些不好意思。
刘据赞道:“表兄好志气!”
与此同时,他还在心里指指点点,老刘家的皇帝,怎么都这么会勾人心?一看就是太祖皇帝的遗传!
曹襄挺直了胸膛,面上还有些羞赧:“殿下不笑话我异想天开就好。”
“唔……其实还是有些异想天开的。”刘据绷住脸。
曹襄心头一跳:“殿……殿下?”
刘据道:“比如说,你要等娶了我阿姊,有了孩子再去打仗,你好像觉得这是一两年就能完成的事,对吗?”
曹襄弱弱道:“皇后和我阿母已经在商议婚期了。”
“是吗?”刘据宛如一个恶毒的小舅子,“但是,我可以建议阿母稍稍推迟个一年两年的,我阿姊还很小呢,不适合成婚。”
曹襄如遭雷击,他下意识道:“公主不小了!”
刘据挑眉:“曹襄表兄,你说我阿姊年纪大了?”
曹襄:“……”
曹襄要哭了,太子的嘴皮子近来真是越来越利索了。
“殿下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曹襄擦了擦头上的汗。
刘据忽然叹了口气:“表兄,你还是多保重身体。”
曹襄呆了呆,不明所以:“多谢殿下关心,臣身体……挺好的。”
虽然不知道太子为何忽然转了话头,但这个话的意思是不是不太对?加上刚才还提到了孩子,难道太子在怀疑他什么?
曹襄看了看太子的小身板,才七岁,还是个小孩子呢,应该什么都不懂吧?
就算是宫里的孩子素来早熟,也不该懂。
曹襄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太子只是单纯关心自己的身体,不是在暗示什么。
刘据看着他,心想姑父曹寿就挺短命的,虽然平阳姑母很长寿,但曹襄显然更多遗传了他爹。平阳姑母丧夫丧子,也是颇为不易。
刘据心里叹着气,口中道:“嗯……但还是要多注意。”
曹襄:“……”
他又怀疑自己了,太子的确没在暗示什么吧?
曹襄憋着一口气,年轻人脸皮又薄,没法向一个小孩儿张口,只能在心里给自己鼓劲,不管太子在想的是哪一方面,以后他都得用实际行动向太子证明,他很好!
狩猎的大部队回来时,刘据和曹襄在外围也打到了几只小猎物。
刘彻收获满满,除了鹿、豹、野猪,还猎到了曹襄方才提到的熊。
刘据没忍住惊叹了一声,虽然淹没在了众人的声音里,但皇帝陛下看到了他的表情。
儿子的崇拜赛过所有人的恭维,刘彻招手让人过去,笑道:“据儿,明日过来吃熊掌!”
刘据谢了恩,见这边乱糟糟的,便问道:“阿翁,你去换身衣裳,梳洗一番吗?”
“嗯。”刘彻揉了揉手腕,“你也来,跟朕说说,你打了什么猎物。”
“有一只兔子……”
天家父子渐行渐远,被留在原地的众人亦各自散开了,霍去病凑到卫青跟前,轻声道:“舅舅,据儿自来了甘泉宫,看着倒比在未央宫时高兴了几分。”
卫青笑道:“这里轻快些,未央宫规矩严,据儿年纪小,又新封了太子,不大安乐也是有的。”
霍去病又道:“在陛下跟前,他瞧着也更加亲近了。”
卫青看向他,比了个噤声的手势。
霍去病闭上嘴,过了一会儿方道:“我只在舅舅跟前说,陛下和殿下同心,总是好事。”
卫青笑了笑,道:“有陛下圣明睿智庇佑,你我不必操这份心。”
霍去病明白舅舅的意思,点了点头:“嗯。”
在皇帝陛下和太子殿下之间,无论是忠君的大义还是个人的心思,卫青和霍去病当然首先是忠于陛下的。但他们又是没得选择的太子外戚,并且也在乎太子殿下,因此,于公于私而言,皇帝和太子同心,于卫霍而言,绝对是最好的事。
而不管是出于太子的立场,还是卫霍的立场,皇帝和太子之间的事,其他人都算外人,最好不好过多的参与和插手。
……
次日,刘据果然吃到了美味的熊掌,同席的还有卫青、霍去病以及其他武将,不过能吃到熊掌的,除了天家父子,就只有卫霍这对舅甥了。
另外,皇帝陛下还额外赐了太子殿下一道鹿肉,鹿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这就不单单是一道菜了。
虽然太子已经是板上钉钉的储君,但很少能见到太子的武将们还是忍不住再三偷瞄他。
长的像大将军……不是,应该是像皇后,也像陛下,能拉弓射箭,应该并不文弱,只是性情瞧着不大像陛下,有点文雅的感觉。
——显然,武将们没有目睹过陛下作赋,才会产生陛下仅仅只能豪迈外放的错觉。
刘据面对三三两两的眼神镇定自若,非但没有少吃一口饭,还向他爹讨了几道好菜,让人送回去给姐姐们尝。
刘彻好生称赞了一番太子的友爱,还提起了他在未央宫贡献出来的解暑药方。
武将们对解暑药方很好奇,仗着大将军脾气好,纷纷用眼神请求大将军,毕竟在场的人除了霍去病,也就是他能开口问一问陛下了。
卫青瞧着众人挤眉弄眼,颇觉好笑的同时,向刘彻恭敬道:“陛下,眼下暑热炎炎,军中不少兵卒也会中暑,若解暑药方用不上什么稀罕的药材,倒可以熬上一锅,解一解士卒们的苦热。”
刘彻已经看过那几个药方,都是些很常见的药材,当即应道:“朕命人拿给你。”
卫青拜道:“多谢陛下恩典。”
刘彻笑道:“朕不过应一句话,恩典是太子的。”
卫青又要去拜刘据,忙让人拉住了:“大将军折煞我!”
刘彻点点头,顺便又开了个玩笑:“行,你来,给你表兄解决了这个大麻烦,到时候好能多吃几串他的葡萄。”
霍去病闻言看向刘据,什么葡萄?
刘据朝他眨眨眼睛,却又看向卫青:“舅舅,阿翁说他想吃你家里的葡萄呢!”
卫青没想到还有自己的事,便笑道:“臣家里的葡萄不大甜,陛下若是不怕酸,待结了果子,臣定献给陛下。”
刘彻点点刘据,笑道:“好啊,朕一定要尝尝,还有……冠军侯,别忘了你的葡萄,太子惦记了好久。”
霍去病道:“诺。”
不过等刘彻不注意了,他又向刘据小声道:“你怎么又想起吃葡萄了?”
刘据笑道:“随口说说嘛,表兄,谁知道阿翁他非得提起,这可不是我的错。”
那肯定不能说是陛下的错,霍去病撇撇嘴,又道:“皇后那里……”
“小事。”刘据笑道,“阿母她知道表兄的难处。”
卫少儿总是霍去病的亲生母亲,孝字当头,对她的自作主张,他没法子说什么。
霍去病这次更想撇嘴了,他按了按嘴角,道:“嗯。”
刘据想了想,愧疚道:“表兄,会不会是你问了姨母关于生父的事,让姨母会错意了?”
卫少儿以为这是个和儿子拉进距离的好机会,也说不定呢!
霍去病却道:“我没有去问……最近天太热了,不想去,等天凉快了再说罢。”
活了快二十年,一个从未见过的生父,刘据想了想,的确没什么期待感,换了他也没心思去问。
刘据便道:“表兄不想问,便不去问吧,说到底你就是不知道,将来真有人发难,反正陛下会护着你的。”
至于霍光,他来想办法就是了。
霍去病摇摇头:“舅舅也让我去……”他顿了顿,“他告诉我是谁了,不过……”
刘据知道他的言下之意,这事还得走个程序,问问亲妈,然后去拜见一下生父,这事就算完了。
104
第104章
◎打猎。◎
打猎被安排在了接下来的三天中,皇帝陛下带着以长平侯为首的一系列武将,一马当先,驰入了猎场中。
刘据被父亲交给了曹襄,他们进不到里头去,只能在外围转转。
曹襄怕太子不高兴,便劝慰道:“这林子没有围起来,早些年陛下还曾经猎到过熊,陛下不许殿下跟去,是挂心殿下。”
刘据上辈子在上林苑中有个独属于自己的博望苑,打猎这件事,他早就玩烦了。
刘据笑道:“曹襄表兄,我没想跟着阿翁进去。”他看向对方,“你想去吗?”
曹襄抿抿唇,老实道:“想去。”他看着林子深处,眼里有憧憬和羡慕,“阿母说,待我成了婚,有了孩子,大将军再出征,她就去向陛下说情,请大将军带上我。”
“等跟随大将军出征回来,我就能跟随陛下打猎了!”
说完他才意识到自己太激动了,颇有些不好意思。
刘据赞道:“表兄好志气!”
与此同时,他还在心里指指点点,老刘家的皇帝,怎么都这么会勾人心?一看就是太祖皇帝的遗传!
曹襄挺直了胸膛,面上还有些羞赧:“殿下不笑话我异想天开就好。”
“唔……其实还是有些异想天开的。”刘据绷住脸。
曹襄心头一跳:“殿……殿下?”
刘据道:“比如说,你要等娶了我阿姊,有了孩子再去打仗,你好像觉得这是一两年就能完成的事,对吗?”
曹襄弱弱道:“皇后和我阿母已经在商议婚期了。”
“是吗?”刘据宛如一个恶毒的小舅子,“但是,我可以建议阿母稍稍推迟个一年两年的,我阿姊还很小呢,不适合成婚。”
曹襄如遭雷击,他下意识道:“公主不小了!”
刘据挑眉:“曹襄表兄,你说我阿姊年纪大了?”
曹襄:“……”
曹襄要哭了,太子的嘴皮子近来真是越来越利索了。
“殿下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曹襄擦了擦头上的汗。
刘据忽然叹了口气:“表兄,你还是多保重身体。”
曹襄呆了呆,不明所以:“多谢殿下关心,臣身体……挺好的。”
虽然不知道太子为何忽然转了话头,但这个话的意思是不是不太对?加上刚才还提到了孩子,难道太子在怀疑他什么?
曹襄看了看太子的小身板,才七岁,还是个小孩子呢,应该什么都不懂吧?
就算是宫里的孩子素来早熟,也不该懂。
曹襄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太子只是单纯关心自己的身体,不是在暗示什么。
刘据看着他,心想姑父曹寿就挺短命的,虽然平阳姑母很长寿,但曹襄显然更多遗传了他爹。平阳姑母丧夫丧子,也是颇为不易。
刘据心里叹着气,口中道:“嗯……但还是要多注意。”
曹襄:“……”
他又怀疑自己了,太子的确没在暗示什么吧?
曹襄憋着一口气,年轻人脸皮又薄,没法向一个小孩儿张口,只能在心里给自己鼓劲,不管太子在想的是哪一方面,以后他都得用实际行动向太子证明,他很好!
狩猎的大部队回来时,刘据和曹襄在外围也打到了几只小猎物。
刘彻收获满满,除了鹿、豹、野猪,还猎到了曹襄方才提到的熊。
刘据没忍住惊叹了一声,虽然淹没在了众人的声音里,但皇帝陛下看到了他的表情。
儿子的崇拜赛过所有人的恭维,刘彻招手让人过去,笑道:“据儿,明日过来吃熊掌!”
刘据谢了恩,见这边乱糟糟的,便问道:“阿翁,你去换身衣裳,梳洗一番吗?”
“嗯。”刘彻揉了揉手腕,“你也来,跟朕说说,你打了什么猎物。”
“有一只兔子……”
天家父子渐行渐远,被留在原地的众人亦各自散开了,霍去病凑到卫青跟前,轻声道:“舅舅,据儿自来了甘泉宫,看着倒比在未央宫时高兴了几分。”
卫青笑道:“这里轻快些,未央宫规矩严,据儿年纪小,又新封了太子,不大安乐也是有的。”
霍去病又道:“在陛下跟前,他瞧着也更加亲近了。”
卫青看向他,比了个噤声的手势。
霍去病闭上嘴,过了一会儿方道:“我只在舅舅跟前说,陛下和殿下同心,总是好事。”
卫青笑了笑,道:“有陛下圣明睿智庇佑,你我不必操这份心。”
霍去病明白舅舅的意思,点了点头:“嗯。”
在皇帝陛下和太子殿下之间,无论是忠君的大义还是个人的心思,卫青和霍去病当然首先是忠于陛下的。但他们又是没得选择的太子外戚,并且也在乎太子殿下,因此,于公于私而言,皇帝和太子同心,于卫霍而言,绝对是最好的事。
而不管是出于太子的立场,还是卫霍的立场,皇帝和太子之间的事,其他人都算外人,最好不好过多的参与和插手。
……
次日,刘据果然吃到了美味的熊掌,同席的还有卫青、霍去病以及其他武将,不过能吃到熊掌的,除了天家父子,就只有卫霍这对舅甥了。
另外,皇帝陛下还额外赐了太子殿下一道鹿肉,鹿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这就不单单是一道菜了。
虽然太子已经是板上钉钉的储君,但很少能见到太子的武将们还是忍不住再三偷瞄他。
长的像大将军……不是,应该是像皇后,也像陛下,能拉弓射箭,应该并不文弱,只是性情瞧着不大像陛下,有点文雅的感觉。
——显然,武将们没有目睹过陛下作赋,才会产生陛下仅仅只能豪迈外放的错觉。
刘据面对三三两两的眼神镇定自若,非但没有少吃一口饭,还向他爹讨了几道好菜,让人送回去给姐姐们尝。
刘彻好生称赞了一番太子的友爱,还提起了他在未央宫贡献出来的解暑药方。
武将们对解暑药方很好奇,仗着大将军脾气好,纷纷用眼神请求大将军,毕竟在场的人除了霍去病,也就是他能开口问一问陛下了。
卫青瞧着众人挤眉弄眼,颇觉好笑的同时,向刘彻恭敬道:“陛下,眼下暑热炎炎,军中不少兵卒也会中暑,若解暑药方用不上什么稀罕的药材,倒可以熬上一锅,解一解士卒们的苦热。”
刘彻已经看过那几个药方,都是些很常见的药材,当即应道:“朕命人拿给你。”
卫青拜道:“多谢陛下恩典。”
刘彻笑道:“朕不过应一句话,恩典是太子的。”
卫青又要去拜刘据,忙让人拉住了:“大将军折煞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