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嬴政道:“今日他在不在朕不知晓,先时冯义向朕举荐了他,说是他看了你给他的书,颇有所得,想要报效陛下和殿下,欲投向冯义门下。我令人考试一番,确实不错,便让冯义将他留下了。”
“原来如此。”扶苏道。
先时嬴政的信中只说了芈青现在正和冯义一起工作,前因后果皆无,扶苏就想着回来须得详细问问。
扶苏又道:“我将那些书送给他,原本是不想他纠结于往事,以免郁结于心,倒不想还有这个意外之喜,既然冯卿说他不错,那必然差不了。阿父,恭喜您又得一个大才!”
嬴政笑了笑,道:“先等他做出成果再说。你倒是心大,分明是他那个不忠不义的父亲连累了他,你还费心为他筹谋,到头来,朕瞧着他倒未必有念几分你的情谊。”
扶苏笑道:“好歹朋友一场,他记不记是他的事,我做了就是为着我问心无愧。何况,他既能为阿父为大秦出力,便也是记着我的情谊了。”
“傻。”嬴政道,“罢了,别在这里碍朕的眼,回你的东宫去罢,你还未住过呢,这会儿正好去瞧个新鲜。”
扶苏笑着行礼:“儿告退。”
……
扶苏离开咸阳一年,最大的变化莫过于此——他们搬家啦!
新的皇宫建好后,扶苏的一应家当也被搬到了此地,李映没有随他去见父亲,这会儿已经将东宫逛了一遍。
“殿下,这也太大了!”李映惊叹道,“我以前去过一次故宫,单看你这一座东宫,我觉得都要比故宫大了!”
扶苏道:“你去的故宫在以前也没有那么小……不过,确实不算大就是了。”
李映好奇道:“殿下,是你的东宫大,还是卫太子的博望苑大,你要不要问问他?”
扶苏道:“你就是看热闹不嫌事大,我今天心情好,不想跟人吵架。”
李映嘿嘿一笑:“但我觉得你们俩的院子,肯定比李太子的东宫要大。”
扶苏微微一笑:“我建议你直接把这话告诉承乾。”
“那还是算了。”李映连连摇头,“我不想惹他。”
扶苏笑道:“友情提醒一句,承乾跟我和刘据不同,你以后跟他合作时*,最好管住自己的嘴。”
李映拱手道:“多谢太子殿下,我记住了!”
扶苏没打算今天把新家逛完,看了前头几处宫殿,他就回寝殿去休息了。
次日扶苏将带回来的糖分给了孩子们,又吩咐他们身边的寺人去回报孩子们的母亲一声,不许他们多吃糖。
之后扶苏的日子又恢复了和从前一样,期间芈青主动来见了他一次,谢了他送的那些书,又说以后他就跟着冯义做事了。
扶苏明白他的顾虑,无论如何,昌平君的背叛在陛下那里是板上钉钉的,他身为人子,很难独善其身,只要他站在陛下面前,难免就会让人想起他父亲。
然而,芈青是长子,又必须担负起责任。
在咸阳所有的墨家弟子中,冯义是唯一一个眼里只有钻研,不上心升官发财的,而且陛下和太子还都看重他,跟着他,或许不会有高官厚禄,但绝对能够做出些让陛下另眼相看的功劳。
日久天长,芈青总能洗干净昌平君带给他们家的那些痕迹。
——芈青自己还有个心思,他并没有告诉扶苏,他是罪臣之子,不便与太子来往甚密,他不愿意有自己牵累太子的可能存在。
见过芈青,扶苏又问了冯义,得知芈青的确很有天赋后,扶苏便不再过问,只要他们专心研究,有需要只管同他说。
新年眨眼就到,因为朝廷放假,扶苏跟着父亲休息了几日,开年后朝中就开始商议起泰山封禅的事。
这一世,秦廷中仍然有不少齐鲁之地的博士,但他们并不是朝中的主流,毕竟这些年大秦最不缺的就是书,而就算从前山东六国再说秦国是蛮夷是暴秦,他们也得承认,能在朝堂之上为官的,没有哪一个不是饱读诗书的。
没有条件也就罢了,后来嬴政给他们创造了条件,印了一车又一车的书,他们个个如饥似渴,读起书来谁不是废寝忘食?
因此,当大秦统一后,博学多识的大秦本地博士为陛下呈上了一套“秦礼”!
我们大秦,我们陛下,当然要拥有自己的礼法,周礼已经过时了!
是以,此次泰山封禅,始皇帝要采用的就是脱胎于周礼,但更符合他本人心意的秦礼。
待一切齐备,嬴政偕同太子,带上文武百官,銮驾往济北郡而去。
在嬴政看来,泰山封禅,是彰显大秦正统以及他至高无上地位的一次证明,它本不该还有别的含义。
如果不是他突然在封禅台苏醒了之前两千多年记忆的话。
90
第90章
◎明天。(扶苏篇完结)◎
行宫中,嬴政由宫人服侍着换上轻便的常服,自软榻上随意躺下后,他望着头顶的纱帐出了会儿神。
半晌,嬴政轻轻一笑。
“传……”嬴政一顿,改了口,“请太子过来。”
寺人领命下去,很快,扶苏就过来了,嬴政摆手让所有人都退下。
“阿父。”扶苏行了礼,到嬴政身边坐下。
“阿父今日想必累了。”扶苏道,“我刚才吩咐庖厨做了些您素日爱吃的,明日……”
嬴政忽然道:“你身边那个实习生,叫李映的,他打了三次申请,想要见朕,你知道吗?”
“还有许多……”扶苏缓慢地眨了眨眼睛,“阿父,你说什么?”
嬴政拍拍他的头,笑道:“傻小子,怎么这么会躲,知道朕寻了你多久吗?”
“阿父……”扶苏喃喃道,他看向父亲的眼睛,这一双眼睛……是父亲,是两千多年来,扶苏不敢去面对的父亲。
“真的傻了?”嬴政又要去捏他的脸,手却落了个空。
扶苏屈膝跪在地上,垂首行礼:“阿父,臣有罪。”
嬴政顿了顿,将手收回来,淡声问道:“你错在哪里?”
扶苏道:“我轻信奸臣之言,误信矫诏,致使小人奸计得逞,祸乱朝纲,以至……亡了大秦的江山社稷,种种大错,皆在扶苏一人。”
嬴政动了动手指,问道:“是你说动胡亥矫诏篡位的吗?是你滥加徭役的吗?是你残害手足的吗?是你滥杀大臣的吗?”
扶苏一愣,然后缓缓摇了摇头。
嬴政又问道:“还是说,逼死冯劫、冯去病的是你?杀了蒙恬蒙毅李斯的是你?”话到此处,他冷笑一声,“哦,李斯的确该杀。”
扶苏忍不住抬头看向父亲:“阿父别生气……”
“朕的话尚未问完。”嬴政道。
扶苏不敢多话,乖觉的听父亲说下去。
“你接到的诏书,可曾加盖了朕的玺印?”嬴政又问道,“那上头是谁的笔迹?”
扶苏看向父亲面无表情的脸,或许没有人能在始皇帝这张脸上看到他真正的心情,但扶苏……这一次他终于能感受到父亲的心了。
扶苏膝行上前,握住父亲的手,道:“阿父,我再不说这种话,您别生气。”
对于上辈子大秦二世而亡一事,扶苏想想就痛彻心扉,亲手缔造了大秦的父亲只会更加痛心。
让父亲再一次提起,再一次回顾这个让他痛心不已的事实,只会让扶苏更加痛苦。
嬴政轻轻哼了一声,低头去看扶苏,脸上仍旧没什么表情。
扶苏自觉起身,拍拍下摆,重新在父亲身边坐下来,嬴政面色这才和缓了些。
扶苏知道父亲不会再主动开口,他只好干巴巴地问道:“阿父,你为何忽然就……是因为今天的封禅吗?”
嬴政道:“或许朕早就来了,你怎么不猜猜,朕是何时来的?”
扶苏摇摇头,道:“我知道,阿父,您知道,我知道的。”
嬴政瞧了他一会儿,抬手捏了一把长子的脸,问道:“你既知道,为何一直躲着阿父?”
扶苏很是心虚,他摸摸鼻子,小声道:“我也是……来到这里后,才慢慢明白过来的。”
“才明白?”嬴政抬手敲了敲扶苏的额头,并且不再吝啬力气,“既明白了,还说那些话来气朕?”
“扶苏错了。”扶苏立即低头认错,并且委屈巴巴地伸手揉了揉额头。
嬴政无奈地笑道:“你倒是愈发会撒娇了,从前怎么也不见你同朕撒娇呢?”
扶苏顿了顿,老实道:“阿父实在太忙了,我不愿意去搅扰您。”
嬴政一愣,上一次,无论是他还是扶苏,的确都没有学会如何与对方相处。
他们一个不知道怎么给人做父亲,一个不知道怎么给人做儿子,心里有多在乎对方,又都不肯张口说一个字。
“扶苏,朕不只是大秦的皇帝,还是你的父亲。”嬴政揉揉扶苏的头,眼神柔和地看着他,“何时你来,都不会搅扰阿父。”
扶苏点点头,眼眶含泪道:“嗯。”
“原来如此。”扶苏道。
先时嬴政的信中只说了芈青现在正和冯义一起工作,前因后果皆无,扶苏就想着回来须得详细问问。
扶苏又道:“我将那些书送给他,原本是不想他纠结于往事,以免郁结于心,倒不想还有这个意外之喜,既然冯卿说他不错,那必然差不了。阿父,恭喜您又得一个大才!”
嬴政笑了笑,道:“先等他做出成果再说。你倒是心大,分明是他那个不忠不义的父亲连累了他,你还费心为他筹谋,到头来,朕瞧着他倒未必有念几分你的情谊。”
扶苏笑道:“好歹朋友一场,他记不记是他的事,我做了就是为着我问心无愧。何况,他既能为阿父为大秦出力,便也是记着我的情谊了。”
“傻。”嬴政道,“罢了,别在这里碍朕的眼,回你的东宫去罢,你还未住过呢,这会儿正好去瞧个新鲜。”
扶苏笑着行礼:“儿告退。”
……
扶苏离开咸阳一年,最大的变化莫过于此——他们搬家啦!
新的皇宫建好后,扶苏的一应家当也被搬到了此地,李映没有随他去见父亲,这会儿已经将东宫逛了一遍。
“殿下,这也太大了!”李映惊叹道,“我以前去过一次故宫,单看你这一座东宫,我觉得都要比故宫大了!”
扶苏道:“你去的故宫在以前也没有那么小……不过,确实不算大就是了。”
李映好奇道:“殿下,是你的东宫大,还是卫太子的博望苑大,你要不要问问他?”
扶苏道:“你就是看热闹不嫌事大,我今天心情好,不想跟人吵架。”
李映嘿嘿一笑:“但我觉得你们俩的院子,肯定比李太子的东宫要大。”
扶苏微微一笑:“我建议你直接把这话告诉承乾。”
“那还是算了。”李映连连摇头,“我不想惹他。”
扶苏笑道:“友情提醒一句,承乾跟我和刘据不同,你以后跟他合作时*,最好管住自己的嘴。”
李映拱手道:“多谢太子殿下,我记住了!”
扶苏没打算今天把新家逛完,看了前头几处宫殿,他就回寝殿去休息了。
次日扶苏将带回来的糖分给了孩子们,又吩咐他们身边的寺人去回报孩子们的母亲一声,不许他们多吃糖。
之后扶苏的日子又恢复了和从前一样,期间芈青主动来见了他一次,谢了他送的那些书,又说以后他就跟着冯义做事了。
扶苏明白他的顾虑,无论如何,昌平君的背叛在陛下那里是板上钉钉的,他身为人子,很难独善其身,只要他站在陛下面前,难免就会让人想起他父亲。
然而,芈青是长子,又必须担负起责任。
在咸阳所有的墨家弟子中,冯义是唯一一个眼里只有钻研,不上心升官发财的,而且陛下和太子还都看重他,跟着他,或许不会有高官厚禄,但绝对能够做出些让陛下另眼相看的功劳。
日久天长,芈青总能洗干净昌平君带给他们家的那些痕迹。
——芈青自己还有个心思,他并没有告诉扶苏,他是罪臣之子,不便与太子来往甚密,他不愿意有自己牵累太子的可能存在。
见过芈青,扶苏又问了冯义,得知芈青的确很有天赋后,扶苏便不再过问,只要他们专心研究,有需要只管同他说。
新年眨眼就到,因为朝廷放假,扶苏跟着父亲休息了几日,开年后朝中就开始商议起泰山封禅的事。
这一世,秦廷中仍然有不少齐鲁之地的博士,但他们并不是朝中的主流,毕竟这些年大秦最不缺的就是书,而就算从前山东六国再说秦国是蛮夷是暴秦,他们也得承认,能在朝堂之上为官的,没有哪一个不是饱读诗书的。
没有条件也就罢了,后来嬴政给他们创造了条件,印了一车又一车的书,他们个个如饥似渴,读起书来谁不是废寝忘食?
因此,当大秦统一后,博学多识的大秦本地博士为陛下呈上了一套“秦礼”!
我们大秦,我们陛下,当然要拥有自己的礼法,周礼已经过时了!
是以,此次泰山封禅,始皇帝要采用的就是脱胎于周礼,但更符合他本人心意的秦礼。
待一切齐备,嬴政偕同太子,带上文武百官,銮驾往济北郡而去。
在嬴政看来,泰山封禅,是彰显大秦正统以及他至高无上地位的一次证明,它本不该还有别的含义。
如果不是他突然在封禅台苏醒了之前两千多年记忆的话。
90
第90章
◎明天。(扶苏篇完结)◎
行宫中,嬴政由宫人服侍着换上轻便的常服,自软榻上随意躺下后,他望着头顶的纱帐出了会儿神。
半晌,嬴政轻轻一笑。
“传……”嬴政一顿,改了口,“请太子过来。”
寺人领命下去,很快,扶苏就过来了,嬴政摆手让所有人都退下。
“阿父。”扶苏行了礼,到嬴政身边坐下。
“阿父今日想必累了。”扶苏道,“我刚才吩咐庖厨做了些您素日爱吃的,明日……”
嬴政忽然道:“你身边那个实习生,叫李映的,他打了三次申请,想要见朕,你知道吗?”
“还有许多……”扶苏缓慢地眨了眨眼睛,“阿父,你说什么?”
嬴政拍拍他的头,笑道:“傻小子,怎么这么会躲,知道朕寻了你多久吗?”
“阿父……”扶苏喃喃道,他看向父亲的眼睛,这一双眼睛……是父亲,是两千多年来,扶苏不敢去面对的父亲。
“真的傻了?”嬴政又要去捏他的脸,手却落了个空。
扶苏屈膝跪在地上,垂首行礼:“阿父,臣有罪。”
嬴政顿了顿,将手收回来,淡声问道:“你错在哪里?”
扶苏道:“我轻信奸臣之言,误信矫诏,致使小人奸计得逞,祸乱朝纲,以至……亡了大秦的江山社稷,种种大错,皆在扶苏一人。”
嬴政动了动手指,问道:“是你说动胡亥矫诏篡位的吗?是你滥加徭役的吗?是你残害手足的吗?是你滥杀大臣的吗?”
扶苏一愣,然后缓缓摇了摇头。
嬴政又问道:“还是说,逼死冯劫、冯去病的是你?杀了蒙恬蒙毅李斯的是你?”话到此处,他冷笑一声,“哦,李斯的确该杀。”
扶苏忍不住抬头看向父亲:“阿父别生气……”
“朕的话尚未问完。”嬴政道。
扶苏不敢多话,乖觉的听父亲说下去。
“你接到的诏书,可曾加盖了朕的玺印?”嬴政又问道,“那上头是谁的笔迹?”
扶苏看向父亲面无表情的脸,或许没有人能在始皇帝这张脸上看到他真正的心情,但扶苏……这一次他终于能感受到父亲的心了。
扶苏膝行上前,握住父亲的手,道:“阿父,我再不说这种话,您别生气。”
对于上辈子大秦二世而亡一事,扶苏想想就痛彻心扉,亲手缔造了大秦的父亲只会更加痛心。
让父亲再一次提起,再一次回顾这个让他痛心不已的事实,只会让扶苏更加痛苦。
嬴政轻轻哼了一声,低头去看扶苏,脸上仍旧没什么表情。
扶苏自觉起身,拍拍下摆,重新在父亲身边坐下来,嬴政面色这才和缓了些。
扶苏知道父亲不会再主动开口,他只好干巴巴地问道:“阿父,你为何忽然就……是因为今天的封禅吗?”
嬴政道:“或许朕早就来了,你怎么不猜猜,朕是何时来的?”
扶苏摇摇头,道:“我知道,阿父,您知道,我知道的。”
嬴政瞧了他一会儿,抬手捏了一把长子的脸,问道:“你既知道,为何一直躲着阿父?”
扶苏很是心虚,他摸摸鼻子,小声道:“我也是……来到这里后,才慢慢明白过来的。”
“才明白?”嬴政抬手敲了敲扶苏的额头,并且不再吝啬力气,“既明白了,还说那些话来气朕?”
“扶苏错了。”扶苏立即低头认错,并且委屈巴巴地伸手揉了揉额头。
嬴政无奈地笑道:“你倒是愈发会撒娇了,从前怎么也不见你同朕撒娇呢?”
扶苏顿了顿,老实道:“阿父实在太忙了,我不愿意去搅扰您。”
嬴政一愣,上一次,无论是他还是扶苏,的确都没有学会如何与对方相处。
他们一个不知道怎么给人做父亲,一个不知道怎么给人做儿子,心里有多在乎对方,又都不肯张口说一个字。
“扶苏,朕不只是大秦的皇帝,还是你的父亲。”嬴政揉揉扶苏的头,眼神柔和地看着他,“何时你来,都不会搅扰阿父。”
扶苏点点头,眼眶含泪道:“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