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扶苏平稳地走过去,免了她们的礼,笑道:“膳食齐备,请你们过去用膳。”
嬴月笑道:“有劳殿下了,咱们走罢。”
扶苏笑笑,侧身让她们先行之前将手里的花篮送了出去。
“送给你。”
因为突然出现在视野内的花篮,时兰一愣,待她反应过来时,双颊已经泛起了红霞。
“……多谢殿下。”时兰伸出手去,让扶苏将花篮挂在了她细白的手指上。
嬴月轻轻笑了一声:“殿下还有这个手艺,我却都不知道,只是你也太偏心了,只有时兰才能得一个么?”
扶苏笑道:“阿姊想要,让李由学着给你编。”
嬴月点点头:“待会儿我就去说。”
听了他们姐弟这一番对话,时兰面上红意更盛,但即便如此,她的一双眼睛还是亮晶晶地看向扶苏,并没有因羞怯而闪避。
另外两个姑娘善意地笑了笑,然后一左一右挽住时兰的手。
……
回宫后扶苏先梳洗换了衣裳,才去父亲那里报道,却不想有人比他更快一步。
才踏进嬴政的寝宫,扶苏就听到了嬴月轻快的笑声,他不由脚步一顿。
阿姊动作可真麻利。
听到寺人的通报,嬴月便起身道了告退。
扶苏上前行了礼,见嬴月要走,他笑道:“怎么我一来,阿姊就要走了,难道是我吓到阿姊了?”
嬴月掩唇轻笑:“我若是再不走,耽误你与阿父说要紧大事,殿下才要恼我。”
扶苏一噎,慢吞吞道:“阿姊慢走。”
嬴月笑着福身一礼,翩然离去。
嬴政大笑道:“还有你说不出话的时候,过来,前几日是谁说不急的,怎么出宫一趟,你就急了?”
扶苏闷声道:“阿父,你说若有喜欢的,让我告诉你,我这就来同您说了,您怎么却笑话我了?”
“非是朕笑话你。”嬴政笑着摇摇头,指着他道,“是你忒善变了些!”
扶苏弯了弯眼睛,笑道:“那是因为……那时候我没有遇见时兰么!”
“嗯?”嬴政不解,“这也非是你头一次见李斯的女儿罢?”
扶苏理直气壮道:“那时候我们还小嘛,人长大了是会变的呀!”
“唔……”嬴政沉吟片刻,小儿女的心思么,就如同古往今来的诗句一般,是难以捉摸的,他懒得去想。
总归,扶苏既然喜欢,他便没什么不肯点头的。
不过,嬴政还是想逗一逗长子:“朕记得,你素来不喜欢李斯,怎么偏瞧上李斯的女儿了?”
扶苏分辩道:“阿父,这是两回事,我从前就说过,李廷尉是李廷尉,李由是李由,如今换作时兰,也是一样的。”
“哦。”嬴政调侃道,“你虽不喜欢李斯,却愿意让他做你岳父,真是一点儿都不奇怪啊。”
扶苏:“……”
扶苏道:“阿父,我觉得阿姊和李由成婚的日子还能往后推一推。”
谁让嬴月特意过来同阿父说他的八卦,他要报复回去!
嬴政登时哈哈大笑,显然被扶苏这番孩子气的话愉悦到了。
年前的最后一个月,李家喜事连连,先是李斯由廷尉升任丞相,后有李斯长子李由与大公主定亲,之后又有传言,说是陛下有意为太子聘李家女为太子妃。
最后一个传言在年后太子启程往长沙郡时得到了证实,毕竟若是无缘无故,李家姑娘怎么会跟随长兄来为太子殿下送行?
——至于李由慢了好几拍才意识到太子将来要做他妹夫这件事,外人就更加不知道了。
太子的储君之位肉眼可见的稳固,他自幼跟随陛下身侧,也算是群臣看着长大的,对于他的能力、品行,满朝文武都说不出一个不字。
随着太子渐渐长大,太子妃的归属自然成为了所有人都在暗自上心的一件要紧事。
然而陛下始终没有丝毫表示,太子更是一心只向公事,父子二人仿佛忘了这件事。有意为自己家姑娘谋一谋太子妃之位的只得耐心等着,却不想在他们望穿秋水时,太子妃竟然悄悄定下了。
而且,怎么又是李家的孩子!陛下未免太偏心李斯了!
朝臣们纷纷将羡慕、嫉妒、扼腕的眼神投向李斯,偏什么好事都落到他们家里去了!
87
第87章
◎再见故人。◎
楚越两国划分为了九江郡、长沙郡、会稽郡等几个地方,扶苏从咸阳出发,一路往南,第一个目的地就是长沙郡。
蒙华看着舆图:“这边就是百越了,殿下,既然南边因为热稻子可以一年熟两次,那百越之地更热,岂不是还能一年三熟?”
扶苏道:“照理来说,应是如此。不过百越之地多瘴气,将来征百越之地时,须得当心这一点。”
王离划了划舆图,道:“百越之地如此巨大,若将此地与长沙郡这边连起来,种上稻子,一年两三熟,那得养活多少人啊!”
扶苏笑道:“是啊,所以百越之地,将来一定要拿下。此地与百越相近,黔首也与南边有来往,咱们既来了,也得近水楼台先得月才是。”
百越是一个统称,并不单单指一个地方一个部族,长沙郡这边还好,再往南去会稽郡,那里的人与百越之人的联系更紧密些。
扶苏此行就是打算从长沙郡去九江郡,再去会稽郡,除了查看民生外,他还打算探一探百越的情形。毕竟上一世征伐百越,秦军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这次扶苏当然想要改变。
瘴气的问题好解决,只是南方气候湿热,北方来的士兵不适应,会引发的身体问题,进而引起许多的连锁效应,这个问题也是急需扶苏去解决的。
不过眼下这些都并不是最要紧的,征伐百越现在还没有提上始皇帝的计划表,扶苏还有很多时间做准备。
现在扶苏的首要任务还是水稻和甘蔗的种植,水稻是尚未出发前就定下的,甘蔗则是扶苏半路上想起来的。
甘蔗可以制糖,而糖在古代可是个稀罕物,而且行军打仗时还可以给士兵们备着补充能量。
扶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运用后世的经验,改良了一番现在的水稻耕种方式,又提供了新的农具后,他就吩咐王离和蒙华看着后续,自己去研究种甘蔗和制糖了。
甘蔗制糖的历史很悠久,只不过在连饱腹都做不到的时代,种地的黔首是不可能耗费那么大的功夫去种很多甘蔗的。
扶苏想要提高甘蔗的产量用以大量制糖,首先就得解决种甘蔗人的温饱生存问题。
将郡守、县尉等召集过来,扶苏令他们各自拿出一个策划,他准备建立一条完整的生产链条,从甘蔗的种植到最后做成糖。如此一来,种植甘蔗就有了收益保障。
不过,自古以来种地都是最辛苦最受压迫的,为此扶苏还制定了一系列律例来保证甘蔗种植人们的权益。
甘蔗的种植手册是扶苏在路上就誊抄好的,幸而他早有准备,带了几个会做雕版印刷的匠人出门,才能将手册大批量印刷出来,交给小吏们到甘蔗地里去教授黔首们。
既然是要查看各地民生,扶苏当然不能只端坐高堂,脚都不踩一踩田间的土地。
因此从长沙郡往会稽郡的一路上,每经过一处,扶苏都要去田间地头瞧一瞧。
这天停驻在某地时,问过此地县尉后,扶苏照旧轻车简从的往农田去看新种下的甘蔗。
正巧遇上了这片地的主人,扶苏有意问一问他当地的情形,但因为他不懂此地方言,听不懂这位主人的话,于是扶苏就令护卫去寻一个会说官话的当地人过来。
不想跟随护卫过来的却是两个扶苏多年不见的故人。
“拜见殿下。”韩非和张良含笑向扶苏行礼。
对于扶苏来说,这可是意外之喜了,他未语就先笑了起来:“多年未见,两位可好?”
说着话扶苏忙回了礼,一切犹如当年。
韩非笑道:“托殿下的福,一切都好。”
张良笑着点点头:“多谢挂心,一切都好。不过素日只看你的信,未曾想你如今大变样子,我险些没有认出你。”
扶苏笑道:“何止是我,你难道不也变了个模样么?倒是韩先生,瞧着还同从前一般,并未如何变。”
韩非摇摇头,面上仍然带着笑:“你们都长大了,我是变老了。”
扶苏偏头看向韩非:“先生模样未变,性情却变了许多,我记得从前你并不爱笑。”
张良戏谑一笑:“我却知道些缘由,大约是因为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像你这般,又好学又上进罢。”
“哎?”扶苏惊讶道,“先生又去给人做老师了嘛,但你不是一向以为,学不好该罚当罚么,现在改为怀柔了吗?”
韩非摆摆手,道:“殿下有什么事,先忙你的事,我这点小事,往后再说就是了。”
扶苏这才想起来他还有正经事要做,便将自己的来意说明,请韩非和张良做他的翻译。
嬴月笑道:“有劳殿下了,咱们走罢。”
扶苏笑笑,侧身让她们先行之前将手里的花篮送了出去。
“送给你。”
因为突然出现在视野内的花篮,时兰一愣,待她反应过来时,双颊已经泛起了红霞。
“……多谢殿下。”时兰伸出手去,让扶苏将花篮挂在了她细白的手指上。
嬴月轻轻笑了一声:“殿下还有这个手艺,我却都不知道,只是你也太偏心了,只有时兰才能得一个么?”
扶苏笑道:“阿姊想要,让李由学着给你编。”
嬴月点点头:“待会儿我就去说。”
听了他们姐弟这一番对话,时兰面上红意更盛,但即便如此,她的一双眼睛还是亮晶晶地看向扶苏,并没有因羞怯而闪避。
另外两个姑娘善意地笑了笑,然后一左一右挽住时兰的手。
……
回宫后扶苏先梳洗换了衣裳,才去父亲那里报道,却不想有人比他更快一步。
才踏进嬴政的寝宫,扶苏就听到了嬴月轻快的笑声,他不由脚步一顿。
阿姊动作可真麻利。
听到寺人的通报,嬴月便起身道了告退。
扶苏上前行了礼,见嬴月要走,他笑道:“怎么我一来,阿姊就要走了,难道是我吓到阿姊了?”
嬴月掩唇轻笑:“我若是再不走,耽误你与阿父说要紧大事,殿下才要恼我。”
扶苏一噎,慢吞吞道:“阿姊慢走。”
嬴月笑着福身一礼,翩然离去。
嬴政大笑道:“还有你说不出话的时候,过来,前几日是谁说不急的,怎么出宫一趟,你就急了?”
扶苏闷声道:“阿父,你说若有喜欢的,让我告诉你,我这就来同您说了,您怎么却笑话我了?”
“非是朕笑话你。”嬴政笑着摇摇头,指着他道,“是你忒善变了些!”
扶苏弯了弯眼睛,笑道:“那是因为……那时候我没有遇见时兰么!”
“嗯?”嬴政不解,“这也非是你头一次见李斯的女儿罢?”
扶苏理直气壮道:“那时候我们还小嘛,人长大了是会变的呀!”
“唔……”嬴政沉吟片刻,小儿女的心思么,就如同古往今来的诗句一般,是难以捉摸的,他懒得去想。
总归,扶苏既然喜欢,他便没什么不肯点头的。
不过,嬴政还是想逗一逗长子:“朕记得,你素来不喜欢李斯,怎么偏瞧上李斯的女儿了?”
扶苏分辩道:“阿父,这是两回事,我从前就说过,李廷尉是李廷尉,李由是李由,如今换作时兰,也是一样的。”
“哦。”嬴政调侃道,“你虽不喜欢李斯,却愿意让他做你岳父,真是一点儿都不奇怪啊。”
扶苏:“……”
扶苏道:“阿父,我觉得阿姊和李由成婚的日子还能往后推一推。”
谁让嬴月特意过来同阿父说他的八卦,他要报复回去!
嬴政登时哈哈大笑,显然被扶苏这番孩子气的话愉悦到了。
年前的最后一个月,李家喜事连连,先是李斯由廷尉升任丞相,后有李斯长子李由与大公主定亲,之后又有传言,说是陛下有意为太子聘李家女为太子妃。
最后一个传言在年后太子启程往长沙郡时得到了证实,毕竟若是无缘无故,李家姑娘怎么会跟随长兄来为太子殿下送行?
——至于李由慢了好几拍才意识到太子将来要做他妹夫这件事,外人就更加不知道了。
太子的储君之位肉眼可见的稳固,他自幼跟随陛下身侧,也算是群臣看着长大的,对于他的能力、品行,满朝文武都说不出一个不字。
随着太子渐渐长大,太子妃的归属自然成为了所有人都在暗自上心的一件要紧事。
然而陛下始终没有丝毫表示,太子更是一心只向公事,父子二人仿佛忘了这件事。有意为自己家姑娘谋一谋太子妃之位的只得耐心等着,却不想在他们望穿秋水时,太子妃竟然悄悄定下了。
而且,怎么又是李家的孩子!陛下未免太偏心李斯了!
朝臣们纷纷将羡慕、嫉妒、扼腕的眼神投向李斯,偏什么好事都落到他们家里去了!
87
第87章
◎再见故人。◎
楚越两国划分为了九江郡、长沙郡、会稽郡等几个地方,扶苏从咸阳出发,一路往南,第一个目的地就是长沙郡。
蒙华看着舆图:“这边就是百越了,殿下,既然南边因为热稻子可以一年熟两次,那百越之地更热,岂不是还能一年三熟?”
扶苏道:“照理来说,应是如此。不过百越之地多瘴气,将来征百越之地时,须得当心这一点。”
王离划了划舆图,道:“百越之地如此巨大,若将此地与长沙郡这边连起来,种上稻子,一年两三熟,那得养活多少人啊!”
扶苏笑道:“是啊,所以百越之地,将来一定要拿下。此地与百越相近,黔首也与南边有来往,咱们既来了,也得近水楼台先得月才是。”
百越是一个统称,并不单单指一个地方一个部族,长沙郡这边还好,再往南去会稽郡,那里的人与百越之人的联系更紧密些。
扶苏此行就是打算从长沙郡去九江郡,再去会稽郡,除了查看民生外,他还打算探一探百越的情形。毕竟上一世征伐百越,秦军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这次扶苏当然想要改变。
瘴气的问题好解决,只是南方气候湿热,北方来的士兵不适应,会引发的身体问题,进而引起许多的连锁效应,这个问题也是急需扶苏去解决的。
不过眼下这些都并不是最要紧的,征伐百越现在还没有提上始皇帝的计划表,扶苏还有很多时间做准备。
现在扶苏的首要任务还是水稻和甘蔗的种植,水稻是尚未出发前就定下的,甘蔗则是扶苏半路上想起来的。
甘蔗可以制糖,而糖在古代可是个稀罕物,而且行军打仗时还可以给士兵们备着补充能量。
扶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运用后世的经验,改良了一番现在的水稻耕种方式,又提供了新的农具后,他就吩咐王离和蒙华看着后续,自己去研究种甘蔗和制糖了。
甘蔗制糖的历史很悠久,只不过在连饱腹都做不到的时代,种地的黔首是不可能耗费那么大的功夫去种很多甘蔗的。
扶苏想要提高甘蔗的产量用以大量制糖,首先就得解决种甘蔗人的温饱生存问题。
将郡守、县尉等召集过来,扶苏令他们各自拿出一个策划,他准备建立一条完整的生产链条,从甘蔗的种植到最后做成糖。如此一来,种植甘蔗就有了收益保障。
不过,自古以来种地都是最辛苦最受压迫的,为此扶苏还制定了一系列律例来保证甘蔗种植人们的权益。
甘蔗的种植手册是扶苏在路上就誊抄好的,幸而他早有准备,带了几个会做雕版印刷的匠人出门,才能将手册大批量印刷出来,交给小吏们到甘蔗地里去教授黔首们。
既然是要查看各地民生,扶苏当然不能只端坐高堂,脚都不踩一踩田间的土地。
因此从长沙郡往会稽郡的一路上,每经过一处,扶苏都要去田间地头瞧一瞧。
这天停驻在某地时,问过此地县尉后,扶苏照旧轻车简从的往农田去看新种下的甘蔗。
正巧遇上了这片地的主人,扶苏有意问一问他当地的情形,但因为他不懂此地方言,听不懂这位主人的话,于是扶苏就令护卫去寻一个会说官话的当地人过来。
不想跟随护卫过来的却是两个扶苏多年不见的故人。
“拜见殿下。”韩非和张良含笑向扶苏行礼。
对于扶苏来说,这可是意外之喜了,他未语就先笑了起来:“多年未见,两位可好?”
说着话扶苏忙回了礼,一切犹如当年。
韩非笑道:“托殿下的福,一切都好。”
张良笑着点点头:“多谢挂心,一切都好。不过素日只看你的信,未曾想你如今大变样子,我险些没有认出你。”
扶苏笑道:“何止是我,你难道不也变了个模样么?倒是韩先生,瞧着还同从前一般,并未如何变。”
韩非摇摇头,面上仍然带着笑:“你们都长大了,我是变老了。”
扶苏偏头看向韩非:“先生模样未变,性情却变了许多,我记得从前你并不爱笑。”
张良戏谑一笑:“我却知道些缘由,大约是因为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像你这般,又好学又上进罢。”
“哎?”扶苏惊讶道,“先生又去给人做老师了嘛,但你不是一向以为,学不好该罚当罚么,现在改为怀柔了吗?”
韩非摆摆手,道:“殿下有什么事,先忙你的事,我这点小事,往后再说就是了。”
扶苏这才想起来他还有正经事要做,便将自己的来意说明,请韩非和张良做他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