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最适合他们秦国的,还是商君之法,还是法家之术。
扶苏却道:“我已经读过商君书了。”
嬴政便问道:“商君的驭民五术是什么?”
扶苏答道:“愚民、弱民、疲民、辱民、贫民。”
嬴政点头道:“不错。扶苏,你再说,孵蛋之法该传往民间吗?”
扶苏坚定道:“该。”
“你不认同商君书?”嬴政并未动怒,他甚至很心平气和,“扶苏,这是寡人的疏忽,我该同你讲讲史。你知道孝公以前,秦国备受欺凌吗?你知道秦国是怎么由弱变强的吗?”
扶苏再次肯定地答道:“我知道。阿父,我读了秦国的史书。”
“但是,阿父。”扶苏立即又道,“我有些浅薄愚见,请阿父听了不要生气。”
“说罢。”嬴政摆摆手,“你已经说了这许多,寡人不生气。”
扶苏便道:“我认为,商君之法能让秦国由弱变强,却不能让秦国千秋万代。”
嬴政皱了皱眉,他没*有立即反驳扶苏,也没有轻视他的话。
嬴政静静思索着,他是秦王,秦国上下如何运行,如何让黔首们听命顺从,如何裁治群臣,再没有人比他更清楚。
商君为秦国定下来一条变强的路,军功封爵,无论是黔首们还是朝中的大臣们,他们都会比秦王更渴望战争,只有战争,他们才能往上爬,他们才能巩固家族的荣光。
可,秦国会永远有仗可打吗?
嬴政想起了自己的愿景,他希望一统天下,这样的结果就是秦国不会再有仗可打。失去了往上爬的机会,他要如何安抚黔首们,如何安抚朝臣们?
在想到这个问题时,嬴政的脑子里立即就有了解决的办法,就如同当年商君变法革新,让秦国由弱变强一般,秦国要再次变法革新。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扶苏知道父亲陷入了思考,秦国需要改变这件事,就算他不多此一举提醒父亲,父亲也会意识到的,只是现在他首要思考的事情是如何征服六国,还不会想到那么长远。
六国仍在,考虑统一后如何更改国策,就像刚考上高中,就开始选择大学后的就业方向,听起来像在白日做梦。
虽然嬴政在扶苏嘴里听了你会统一天下前无古人,但这样的话总会给人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对于嬴政来说,更像一碗心灵鸡汤。
但扶苏不同,扶苏是切实经历过的。
扶苏知道,秦国的统一大业势不可挡,思考如何更改大秦的政策,宜早不宜晚。
半晌,嬴政方回过神来,他瞧着扶苏炯炯有神盯着他的眼睛,忽然一笑,旋即他点点扶苏的额头,笑骂道:“臭小子,阿父也要睡不着觉了。”
扶苏也笑了,他知道父亲心中已经有了主意。
“这世上,没有阿父不能解决的难题。”扶苏的眼神中充满了崇拜与信任。
嬴政并不介意将想法透露给长子,他换了只手撑着下巴,道:“你同韩非不是说过,世异则事异,寡人深觉有理,只是要如何变,得慢慢斟酌。”
【作者有话说】
《诗经大雅文王》: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20
第20章
◎豆制品。◎
人工孵蛋等要不要传往民间,这天晚上嬴政并没有给扶苏一个确切的答案。
秦国再度变革非一日之功,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扶苏也并没有非得缠着父亲要一个答案。
这天的意外之喜是,嬴政再度留扶苏睡在了他寝宫中。
和父亲抵足而眠,扶苏睡了甜美的一觉,次日一早用过旦食回宫时,整个人都神采奕奕的。
李映正抱着一个册子等在扶苏寝宫中,见他回来了便道:“大公子,我的家禽家畜养殖手册抄完了。”
扶苏接过来翻开,只看了一眼,就不忍直视地合上了:“你这一手字……”
李映道:“你就说,能看吗?”
“能看是能看,但……”扶苏揉了揉眉心,“你的字也太丑了。”
李映嘿嘿一笑,道:“不耽误看就完了呗,大公子,这个册子你打算怎么处理?”
不等扶苏回答,李映接着补充道:“大公子,我可一字不落的都抄完了,你不能说你没法弄啊,不然我不就白抄了。”
前几天让李映抄这个的时候,扶苏的说法是让李映养养家禽,但现在人工孵蛋的试验已经开始,不必养鸡了,这个册子又不能直接拿给嬴政看了好印发,那就是个问题了。
扶苏不禁一笑,道:“你在这儿等着我呢?放心,不让你白干,等会儿我同蒙毅说,让你去教别人。”
“行。”李映答应的干脆,“但你怎么跟你爹回复,我咋知道这些的?”
扶苏摊摊手,道:“我教你的呀。”
李映想了想,点头:“也是,我去教人是口述,你爹又不可能看我抄的这些,那漏不了馅。”
事情就此议定,扶苏道:“我去看看豆子泡的如何了。”
“哎,大公子,我还有件事。”李映忙道。
扶苏停下脚步,道:“你说。”
李映道:“其实这手册还是得印出来,发往各地官府,由国家牵头普及,才能让更多人受益。”
扶苏道:“雕版印刷已经在我爹手里了,我虽然不知道他有什么打算,但他绝对不可能用来刻养殖手册,你明白吗?”
李映点点头,表示明白,因为事关打仗,所以种地相关的一切要以最快的速度普及到民间,但养殖孵蛋这种能让黔首们吃好的事,当然是不重要了,黔首们只要饿不死能打仗能服徭役就行了。
李映道:“难怪喜迎沛公呢,真不难理解。”
扶苏皮笑肉不笑:“这是项羽屠城和坑杀降将的锅。”
李映公正道:“还有你弟的锅,谁让他是秦二世呢,所以,还是有你们秦国的锅。”
扶苏咬了咬牙,道:“胡亥最好赶快出生。”
一提到秦亡相关的事,扶苏就会变得杀气腾腾,偏李映是个不长记性的,又在扶苏的雷点上蹦迪了。
李映正想悄悄退出去,忽然扶苏看向他,他眼中的杀意还在,让李映整个人都是一哆嗦:“那……那啥,大……大公子,我得去忙……”
扶苏慢慢道:“明年,项羽就出生了。”
“是是是是……是吗?”李映声音还在抖,但他很坚持分辨道,“大公子,你冷……冷静点啊,这个项羽,他不是坑杀二十万秦军的项羽,他……他这会儿可能连受精卵都不是呢!”
“你怕什么?”扶苏见李映吓得不轻,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来安抚他,“我又不杀你。”
李映搓了搓手臂上的鸡皮疙瘩,道:“这……这个,很难说,我也不知道为啥怕。”
扶苏眼底的冰冷慢慢褪去,他叹了口气,道:“你们的那个世界太美好了,杀人在那里很可怕,但在这里,这是一个战乱的时代,死亡……很常见,无论是杀人还是被杀。”
李映慢慢好了些,他呆愣了一会儿,感慨道:“我们的世界真的很好,等我下次投胎,一定还要回去。”
扶苏并没有泼他的冷水,而是笑道:“等你的实习期过了,一定能如愿的。”
李映也笑了,他拱手道:“多谢大公子,借你吉言。”
……
韩非来得很早,芈青等人才开始上课,扶苏刚让蒙毅带李映去教学,正要去看豆子,寺人就通报韩非来了。
扶苏命人请他进来,两人互相见过礼,扶苏不再虚客套请他坐下,直接道:“先生,咱们直接过去?”
这正符合韩非的意思,他颔首道:“大公子请。”
泡好的豆子先磨了两碗豆浆,烧开后热气腾腾的,散发着豆制品独特的味道。
扶苏很喜欢这个味道,他将豆浆分了一碗给韩非,将自己的放到一边晾凉,又去教人做豆腐,期间,扶苏又喝了半碗甜豆腐脑和半碗咸豆腐脑。
扶苏是咸甜口的豆腐脑都喜欢,但韩非他很吃不惯咸的,他爱吃甜的,吃了一碗后,他又同扶苏要了一碗。
美食是能安抚人心的。扶苏想,网友诚不欺我。
但是,扶苏困惑道:“先生,你是北方人,你怎么爱吃甜豆腐脑?”
韩非比他还困惑:“燕赵在北,我非燕赵人。”
扶苏认为自己尚且情有可原,毕竟他母亲是楚国人,所以他算是半个南方人,但韩非是河南人,他是个绝对的北方人,他怎么能吃甜豆腐脑呢?
默默将自己的刻板印象扫进垃圾桶,扶苏若无其事道:“先生爱吃甜的,我还知道制糖的法子,将来做好了,我请先生吃糖。”
“多谢大公子。”韩非的话中带了沉重的叹息。
扶苏知道他的忧心,但自己没有立场安慰他,便只能当做什么都没听出来了。
按照上辈子的发展,韩国亡于公元前230年,如今已经是公元前233年的八月了。
扶苏却道:“我已经读过商君书了。”
嬴政便问道:“商君的驭民五术是什么?”
扶苏答道:“愚民、弱民、疲民、辱民、贫民。”
嬴政点头道:“不错。扶苏,你再说,孵蛋之法该传往民间吗?”
扶苏坚定道:“该。”
“你不认同商君书?”嬴政并未动怒,他甚至很心平气和,“扶苏,这是寡人的疏忽,我该同你讲讲史。你知道孝公以前,秦国备受欺凌吗?你知道秦国是怎么由弱变强的吗?”
扶苏再次肯定地答道:“我知道。阿父,我读了秦国的史书。”
“但是,阿父。”扶苏立即又道,“我有些浅薄愚见,请阿父听了不要生气。”
“说罢。”嬴政摆摆手,“你已经说了这许多,寡人不生气。”
扶苏便道:“我认为,商君之法能让秦国由弱变强,却不能让秦国千秋万代。”
嬴政皱了皱眉,他没*有立即反驳扶苏,也没有轻视他的话。
嬴政静静思索着,他是秦王,秦国上下如何运行,如何让黔首们听命顺从,如何裁治群臣,再没有人比他更清楚。
商君为秦国定下来一条变强的路,军功封爵,无论是黔首们还是朝中的大臣们,他们都会比秦王更渴望战争,只有战争,他们才能往上爬,他们才能巩固家族的荣光。
可,秦国会永远有仗可打吗?
嬴政想起了自己的愿景,他希望一统天下,这样的结果就是秦国不会再有仗可打。失去了往上爬的机会,他要如何安抚黔首们,如何安抚朝臣们?
在想到这个问题时,嬴政的脑子里立即就有了解决的办法,就如同当年商君变法革新,让秦国由弱变强一般,秦国要再次变法革新。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扶苏知道父亲陷入了思考,秦国需要改变这件事,就算他不多此一举提醒父亲,父亲也会意识到的,只是现在他首要思考的事情是如何征服六国,还不会想到那么长远。
六国仍在,考虑统一后如何更改国策,就像刚考上高中,就开始选择大学后的就业方向,听起来像在白日做梦。
虽然嬴政在扶苏嘴里听了你会统一天下前无古人,但这样的话总会给人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对于嬴政来说,更像一碗心灵鸡汤。
但扶苏不同,扶苏是切实经历过的。
扶苏知道,秦国的统一大业势不可挡,思考如何更改大秦的政策,宜早不宜晚。
半晌,嬴政方回过神来,他瞧着扶苏炯炯有神盯着他的眼睛,忽然一笑,旋即他点点扶苏的额头,笑骂道:“臭小子,阿父也要睡不着觉了。”
扶苏也笑了,他知道父亲心中已经有了主意。
“这世上,没有阿父不能解决的难题。”扶苏的眼神中充满了崇拜与信任。
嬴政并不介意将想法透露给长子,他换了只手撑着下巴,道:“你同韩非不是说过,世异则事异,寡人深觉有理,只是要如何变,得慢慢斟酌。”
【作者有话说】
《诗经大雅文王》: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20
第20章
◎豆制品。◎
人工孵蛋等要不要传往民间,这天晚上嬴政并没有给扶苏一个确切的答案。
秦国再度变革非一日之功,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扶苏也并没有非得缠着父亲要一个答案。
这天的意外之喜是,嬴政再度留扶苏睡在了他寝宫中。
和父亲抵足而眠,扶苏睡了甜美的一觉,次日一早用过旦食回宫时,整个人都神采奕奕的。
李映正抱着一个册子等在扶苏寝宫中,见他回来了便道:“大公子,我的家禽家畜养殖手册抄完了。”
扶苏接过来翻开,只看了一眼,就不忍直视地合上了:“你这一手字……”
李映道:“你就说,能看吗?”
“能看是能看,但……”扶苏揉了揉眉心,“你的字也太丑了。”
李映嘿嘿一笑,道:“不耽误看就完了呗,大公子,这个册子你打算怎么处理?”
不等扶苏回答,李映接着补充道:“大公子,我可一字不落的都抄完了,你不能说你没法弄啊,不然我不就白抄了。”
前几天让李映抄这个的时候,扶苏的说法是让李映养养家禽,但现在人工孵蛋的试验已经开始,不必养鸡了,这个册子又不能直接拿给嬴政看了好印发,那就是个问题了。
扶苏不禁一笑,道:“你在这儿等着我呢?放心,不让你白干,等会儿我同蒙毅说,让你去教别人。”
“行。”李映答应的干脆,“但你怎么跟你爹回复,我咋知道这些的?”
扶苏摊摊手,道:“我教你的呀。”
李映想了想,点头:“也是,我去教人是口述,你爹又不可能看我抄的这些,那漏不了馅。”
事情就此议定,扶苏道:“我去看看豆子泡的如何了。”
“哎,大公子,我还有件事。”李映忙道。
扶苏停下脚步,道:“你说。”
李映道:“其实这手册还是得印出来,发往各地官府,由国家牵头普及,才能让更多人受益。”
扶苏道:“雕版印刷已经在我爹手里了,我虽然不知道他有什么打算,但他绝对不可能用来刻养殖手册,你明白吗?”
李映点点头,表示明白,因为事关打仗,所以种地相关的一切要以最快的速度普及到民间,但养殖孵蛋这种能让黔首们吃好的事,当然是不重要了,黔首们只要饿不死能打仗能服徭役就行了。
李映道:“难怪喜迎沛公呢,真不难理解。”
扶苏皮笑肉不笑:“这是项羽屠城和坑杀降将的锅。”
李映公正道:“还有你弟的锅,谁让他是秦二世呢,所以,还是有你们秦国的锅。”
扶苏咬了咬牙,道:“胡亥最好赶快出生。”
一提到秦亡相关的事,扶苏就会变得杀气腾腾,偏李映是个不长记性的,又在扶苏的雷点上蹦迪了。
李映正想悄悄退出去,忽然扶苏看向他,他眼中的杀意还在,让李映整个人都是一哆嗦:“那……那啥,大……大公子,我得去忙……”
扶苏慢慢道:“明年,项羽就出生了。”
“是是是是……是吗?”李映声音还在抖,但他很坚持分辨道,“大公子,你冷……冷静点啊,这个项羽,他不是坑杀二十万秦军的项羽,他……他这会儿可能连受精卵都不是呢!”
“你怕什么?”扶苏见李映吓得不轻,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来安抚他,“我又不杀你。”
李映搓了搓手臂上的鸡皮疙瘩,道:“这……这个,很难说,我也不知道为啥怕。”
扶苏眼底的冰冷慢慢褪去,他叹了口气,道:“你们的那个世界太美好了,杀人在那里很可怕,但在这里,这是一个战乱的时代,死亡……很常见,无论是杀人还是被杀。”
李映慢慢好了些,他呆愣了一会儿,感慨道:“我们的世界真的很好,等我下次投胎,一定还要回去。”
扶苏并没有泼他的冷水,而是笑道:“等你的实习期过了,一定能如愿的。”
李映也笑了,他拱手道:“多谢大公子,借你吉言。”
……
韩非来得很早,芈青等人才开始上课,扶苏刚让蒙毅带李映去教学,正要去看豆子,寺人就通报韩非来了。
扶苏命人请他进来,两人互相见过礼,扶苏不再虚客套请他坐下,直接道:“先生,咱们直接过去?”
这正符合韩非的意思,他颔首道:“大公子请。”
泡好的豆子先磨了两碗豆浆,烧开后热气腾腾的,散发着豆制品独特的味道。
扶苏很喜欢这个味道,他将豆浆分了一碗给韩非,将自己的放到一边晾凉,又去教人做豆腐,期间,扶苏又喝了半碗甜豆腐脑和半碗咸豆腐脑。
扶苏是咸甜口的豆腐脑都喜欢,但韩非他很吃不惯咸的,他爱吃甜的,吃了一碗后,他又同扶苏要了一碗。
美食是能安抚人心的。扶苏想,网友诚不欺我。
但是,扶苏困惑道:“先生,你是北方人,你怎么爱吃甜豆腐脑?”
韩非比他还困惑:“燕赵在北,我非燕赵人。”
扶苏认为自己尚且情有可原,毕竟他母亲是楚国人,所以他算是半个南方人,但韩非是河南人,他是个绝对的北方人,他怎么能吃甜豆腐脑呢?
默默将自己的刻板印象扫进垃圾桶,扶苏若无其事道:“先生爱吃甜的,我还知道制糖的法子,将来做好了,我请先生吃糖。”
“多谢大公子。”韩非的话中带了沉重的叹息。
扶苏知道他的忧心,但自己没有立场安慰他,便只能当做什么都没听出来了。
按照上辈子的发展,韩国亡于公元前230年,如今已经是公元前233年的八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