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还要我说的多清楚呢,”
吕宁也不再讽刺她们,毕竟自己才最像那个逗不笑的孩子玩一整个下午的缺心眼小丑。她眼睛盯在刚才讲话的男人脸上时,反倒是那人有些不知所措,神色流转间这两人的关系好像和她调查的哪里对不上,
“听不明白么,那我说的更清楚点,是都想起来了吧,怎么还不走,”
吕宁的态度让稚稚没法说话,连对不起都卡在嗓子眼里讲不出来,只有眼泪在脸上悄悄的流。吕宁不喜欢的,她说过的,最讨厌道歉和被骗,没人喜欢被骗,自己为什么找不到能说的时间呢,每次都可以吧,吕宁问的每次都可以说的,自己为什么不说呢,为什么要瞒着她呢,真是蠢死了。
“从我家,滚出去,马上。”
--------------------
作者有话要说:
分开了分开了
第21章大病一场
稚稚最后是被三个人一起带出去的,吕宁看不到她出门时的样子,但吕宁在他们身后甩出去了家里地上塑料袋里那半个砸烂了的西瓜。闷绿色的老式防盗门合上的声音很大,一声巨响以后剩的只有呼吸声和若有若无的蝉鸣。
可笑的闹剧就此次结束,像去年夏天买菜回来的某个的午后一样,吕宁重新站在门口脱了鞋,栽倒在床上躺下休息。
不过这一躺,就是一个月。
提起夏天就会出现很多好的词语来描绘它,朋友,相处,热辣,甜蜜,吕宁从以前就觉得夏天被过度美化了,高温,炎热,蚊虫更无处不在。而在那个夏天里,一场常见的,两片感冒药就能解决的热伤风却几乎要了她的命。
被亲戚抬到医院时吕宁在家断断续续的发烧已经烧了两天,差点烧成肺炎,幸好送医院送的及时才捡回一条命。在病床上醒的时候她就闻到一股熟悉的消毒水味,旁边坐着的也是曾经熟悉的阿姨,
“宁宁醒了,”
吕宁点头,这位阿姨是刚来医院时她妈妈带的实习护士,吕宁小时候不爱上学就缠着妈妈来医院让科室里的小护士们轮流哄她玩,不过更多的是以病患的身份,感冒发烧拉肚子挂吊水一挂就是一周,几乎科室里的小护士们都拿她练过手,现在这个阿姨胸口的牌子已经是护士长了。
“你怎么烧成这样自己都没发现啊,小的时候身体就不好,以后自己可得多注意着点,别老跑医院了,好好照顾着自己。”
吕宁还是点头,确实,得好好照顾自己,照顾自己这件事真的很难。因为比较严重,吊水一挂就是半个月,吕宁从小挂到大,抗药性很好,换了两种药消炎的作用也不怎么起,就连之前她最常用的那种也不太行。夏天热伤风的人很多,每天来临时打吊针的队伍都排的很长,但像她这样住院的却很少,因此病房里的人一直不多。后来连挂水带吃药,中间还烧了两次,又过了半个多月以后吕宁才算被批准能出院回去养病。
没用别人来接,吕宁拿着自己的东西和给她开的药大包小包的办了出院手续准备回家,三伏天里太阳晃眼的要命,闹哄哄的医院门口停满了车,吕宁在拥挤的人群后面等了一会才看见缝隙穿过去走出院子,在门口停着的一排出租车里随便挑了一辆上去说了地址。这是她今年第二次坐出租车,司机为了节省关了空调开了窗户,随着夏日尘沙气息一起闯进来的还有叫卖声,小孩的哭声,吕宁坐在副驾驶,摘了眼镜揉揉酸涩的眼睛,好吵好闹,夏天什么时候能过去。
家里和她那天下午回来的时候一样,除了门口没有西瓜外,袋子都还扔在门口地下,看来亲戚帮她来取东西的时候很急,忘了收拾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扎上口的塑料袋里几样蔬菜都烂了,屋子里奇怪的味道就来自这,吕宁放下包给塑料袋收拾了一下拿出去全部扔掉,又去开了全部的窗户和电闸水闸开关,又好好的用香皂洗了手。
冰箱里能吃的只有两个鸡蛋,够下一碗面。面好以后吕宁三口就吃完了,很难吃,没有味道。洗碗时水流流过手掌,地下水很凉还有一点点铁锈味,吕宁不太喜欢凉的,但她没有马上关掉水龙头,她冲了一会发现,凉水是之前她没发现的好东西。
接下来的夏天和之前二十多年里夏天一样,吕宁在被人念和电脑前度过,被人念是因为每个夏天吕宁都会瘦很多,更何况这还大病了一场。家里人来她家看望她来的很频繁,谁见了都要说她两句。
从医院回来以后她画了手上剩的稿子就不怎么再接了,余出来的时间被写东西所代替,白天也写晚上也写,想到什么就随手记下来,否则一转身就忘了。另一个身影悄无声息的从这个家里消失了,没人提也没人敢问,就好像大家从来没见过一样,好像吕宁一直都是一个人一样,一切都和之前的每一个夏天一样。
再难熬的时间也都会过去,秋风会迟到但不会不来,往年秋天家里人都会给吕宁买很多梨,天不热了她胃口会变好,饭吃的不多,但水果会多吃一些,能吃就是好的,更何况水果糖分也多,家里人都觉得吕宁应该赶紧贴点秋膘。可惜很明显今年秋天吕宁并不如往常,风已经刮的很冷了,空调扇也已经收起来了,也不能再开着窗户睡觉了,甚至被子都换成稍厚一些的了,可吕宁依旧吃的很少,家里堆的梨已经烂了很多了,每天吕宁都要把烂了的梨子拿出去扔掉。
今天吕宁送走了临出门还不忘唠叨多吃的亲戚后回到屋里才想起蚊帐她还没摘,看了看手边的篮子,吕宁拿出一把剪刀给蚊帐从中间直接豁出了个口子撕了扔进垃圾桶。她懒得叠好装回去了,反正旧了,明年买新的吧。坐回椅子上时桌面上的文档还停留在半个小时前的那句话,看着不停闪烁的那条竖线,吕宁合上了电脑,她想不起来刚才要写什么了。靠在椅背上仰头盯着天花板的白漆,吕宁不自觉伸手捏捏自己下巴,是好像有点尖。从小时候开始她记忆力就不是太好,不特意去记人脸的话就不认识人家,不用心记东西就肯定记不住,很少能像人家小孩子听见什么马上就记住什么了,所以,顺手捡的东西,大概再过几天就忘了吧。
可一直到冬天开始吕宁也没胖起来,不过好歹一碗方便面是能吃完了,夏秋那阵都是吃半碗扔半碗。看气色还是不好,因为失眠。晚上耳朵里的心跳声一下比一下清脆,震得吕宁想骂娘,厕所也去了数不清多少趟。吕宁一把薅掉耳塞,拿出枕头下的手机,四点十五。已经早晨四点过了,她还是没睡着,什么都没干,只是在床上躺着,躺了六个小时,已经这样五天了,每天四点之前都根本睡不着,睡着了再起来就是下午两点,好处就是省了一顿早饭一段午饭,只吃傍晚的就行了。
第22章回来了
索然无味的生活,讲无趣都是抬举,头顶上这间屋子大概是铁的,从仅有的一块玻璃看出去的天空整日整日都是只有两只巴掌那么大的一片,又远又小。手边的长夜依旧漫漫,鼻息里的空气还是沉沉,可又确实听得见鸟叫,看得出落雪,闻得着灰尘的味道,从桌面上的机械闹钟可以知道这个季节有草莓,推出下一刻二十米外的路灯会亮,隔壁六楼探出来抽烟的女人好像五分钟都没动,可时间照旧马不停蹄。偶然一个下午在拿了可乐碰到嘴边的时候忽然发现,原来不是空气沉沉,而是颈上的大脑无用罢了,它不会消化食物,也找寻不到趣味,盼望着它只做一件事可到头来甚至几百天过去了都还忘不掉一个人。
吕宁生日时候都会落雪,年年如此,很神奇,算上今夜到来,吕宁已经满了第二十九个生日,生在阴历十月已经算晚了,过了阳历元旦就是要和别人讲自己三十岁也可以了。家里人着急,但不会催她,吕宁就是这样的性子,这几年愈发沉闷,唠叨这一项无用也无益。昨晚她睡得早,睡着的也早,意外的梦见母亲。她很久没梦到母亲了,在梦里母亲不讲话,吕宁也不讲话,两人就那么并排坐着,坐了一宿。
今年生日还是自己做一碗面,吕宁想切一点肉丝进去,临时从冰箱里拿出来的肉还是一整坨,在等微波炉解冻的两分半钟里,她回忆起去年生日时候,自己买了一袋糖一袋盐,倒进罐子里时拿混了,做了一碗很难吃的甜面条。前年二十七岁生日,她喝了一点酒,想买蛋糕忘记了,大前年是二十六岁生日,那年生日…吕宁挠挠头,那年过生日了么,怎么一点印象也没有,是忘了么,一旁的微波炉提示音响起,吕宁拿出肉一边切一边想,直到面好了被她端到桌子上她才想起那年生日,不是没过,是忘了,那年她捡到了个人。
印象已经很淡了,淡到没什么印象,好像是忘得差不多了,像这样偶尔记起来心情也不会变差的情况让吕宁很满意,她收拾完厨房回到卧室发现时间还早,站到门口的镜子前,里面的人二十九岁了还是没什么变化,只有头发长一些,又可以去剪剪。拉开衣柜,看见里面的衣服,吕宁抿了抿唇,先不出去了,把该扔的衣服都拿出去扔掉吧。一个钟头里吕宁收拾出来一大包衣服鞋子裤子裙子,想起上周听来家里的亲戚说隔了一个街的胡同口新立了一个回收旧衣服的绿皮箱子,扔进垃圾堆也是扔,不如放到那不管是捐了还是怎样。
吕宁也不再讽刺她们,毕竟自己才最像那个逗不笑的孩子玩一整个下午的缺心眼小丑。她眼睛盯在刚才讲话的男人脸上时,反倒是那人有些不知所措,神色流转间这两人的关系好像和她调查的哪里对不上,
“听不明白么,那我说的更清楚点,是都想起来了吧,怎么还不走,”
吕宁的态度让稚稚没法说话,连对不起都卡在嗓子眼里讲不出来,只有眼泪在脸上悄悄的流。吕宁不喜欢的,她说过的,最讨厌道歉和被骗,没人喜欢被骗,自己为什么找不到能说的时间呢,每次都可以吧,吕宁问的每次都可以说的,自己为什么不说呢,为什么要瞒着她呢,真是蠢死了。
“从我家,滚出去,马上。”
--------------------
作者有话要说:
分开了分开了
第21章大病一场
稚稚最后是被三个人一起带出去的,吕宁看不到她出门时的样子,但吕宁在他们身后甩出去了家里地上塑料袋里那半个砸烂了的西瓜。闷绿色的老式防盗门合上的声音很大,一声巨响以后剩的只有呼吸声和若有若无的蝉鸣。
可笑的闹剧就此次结束,像去年夏天买菜回来的某个的午后一样,吕宁重新站在门口脱了鞋,栽倒在床上躺下休息。
不过这一躺,就是一个月。
提起夏天就会出现很多好的词语来描绘它,朋友,相处,热辣,甜蜜,吕宁从以前就觉得夏天被过度美化了,高温,炎热,蚊虫更无处不在。而在那个夏天里,一场常见的,两片感冒药就能解决的热伤风却几乎要了她的命。
被亲戚抬到医院时吕宁在家断断续续的发烧已经烧了两天,差点烧成肺炎,幸好送医院送的及时才捡回一条命。在病床上醒的时候她就闻到一股熟悉的消毒水味,旁边坐着的也是曾经熟悉的阿姨,
“宁宁醒了,”
吕宁点头,这位阿姨是刚来医院时她妈妈带的实习护士,吕宁小时候不爱上学就缠着妈妈来医院让科室里的小护士们轮流哄她玩,不过更多的是以病患的身份,感冒发烧拉肚子挂吊水一挂就是一周,几乎科室里的小护士们都拿她练过手,现在这个阿姨胸口的牌子已经是护士长了。
“你怎么烧成这样自己都没发现啊,小的时候身体就不好,以后自己可得多注意着点,别老跑医院了,好好照顾着自己。”
吕宁还是点头,确实,得好好照顾自己,照顾自己这件事真的很难。因为比较严重,吊水一挂就是半个月,吕宁从小挂到大,抗药性很好,换了两种药消炎的作用也不怎么起,就连之前她最常用的那种也不太行。夏天热伤风的人很多,每天来临时打吊针的队伍都排的很长,但像她这样住院的却很少,因此病房里的人一直不多。后来连挂水带吃药,中间还烧了两次,又过了半个多月以后吕宁才算被批准能出院回去养病。
没用别人来接,吕宁拿着自己的东西和给她开的药大包小包的办了出院手续准备回家,三伏天里太阳晃眼的要命,闹哄哄的医院门口停满了车,吕宁在拥挤的人群后面等了一会才看见缝隙穿过去走出院子,在门口停着的一排出租车里随便挑了一辆上去说了地址。这是她今年第二次坐出租车,司机为了节省关了空调开了窗户,随着夏日尘沙气息一起闯进来的还有叫卖声,小孩的哭声,吕宁坐在副驾驶,摘了眼镜揉揉酸涩的眼睛,好吵好闹,夏天什么时候能过去。
家里和她那天下午回来的时候一样,除了门口没有西瓜外,袋子都还扔在门口地下,看来亲戚帮她来取东西的时候很急,忘了收拾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扎上口的塑料袋里几样蔬菜都烂了,屋子里奇怪的味道就来自这,吕宁放下包给塑料袋收拾了一下拿出去全部扔掉,又去开了全部的窗户和电闸水闸开关,又好好的用香皂洗了手。
冰箱里能吃的只有两个鸡蛋,够下一碗面。面好以后吕宁三口就吃完了,很难吃,没有味道。洗碗时水流流过手掌,地下水很凉还有一点点铁锈味,吕宁不太喜欢凉的,但她没有马上关掉水龙头,她冲了一会发现,凉水是之前她没发现的好东西。
接下来的夏天和之前二十多年里夏天一样,吕宁在被人念和电脑前度过,被人念是因为每个夏天吕宁都会瘦很多,更何况这还大病了一场。家里人来她家看望她来的很频繁,谁见了都要说她两句。
从医院回来以后她画了手上剩的稿子就不怎么再接了,余出来的时间被写东西所代替,白天也写晚上也写,想到什么就随手记下来,否则一转身就忘了。另一个身影悄无声息的从这个家里消失了,没人提也没人敢问,就好像大家从来没见过一样,好像吕宁一直都是一个人一样,一切都和之前的每一个夏天一样。
再难熬的时间也都会过去,秋风会迟到但不会不来,往年秋天家里人都会给吕宁买很多梨,天不热了她胃口会变好,饭吃的不多,但水果会多吃一些,能吃就是好的,更何况水果糖分也多,家里人都觉得吕宁应该赶紧贴点秋膘。可惜很明显今年秋天吕宁并不如往常,风已经刮的很冷了,空调扇也已经收起来了,也不能再开着窗户睡觉了,甚至被子都换成稍厚一些的了,可吕宁依旧吃的很少,家里堆的梨已经烂了很多了,每天吕宁都要把烂了的梨子拿出去扔掉。
今天吕宁送走了临出门还不忘唠叨多吃的亲戚后回到屋里才想起蚊帐她还没摘,看了看手边的篮子,吕宁拿出一把剪刀给蚊帐从中间直接豁出了个口子撕了扔进垃圾桶。她懒得叠好装回去了,反正旧了,明年买新的吧。坐回椅子上时桌面上的文档还停留在半个小时前的那句话,看着不停闪烁的那条竖线,吕宁合上了电脑,她想不起来刚才要写什么了。靠在椅背上仰头盯着天花板的白漆,吕宁不自觉伸手捏捏自己下巴,是好像有点尖。从小时候开始她记忆力就不是太好,不特意去记人脸的话就不认识人家,不用心记东西就肯定记不住,很少能像人家小孩子听见什么马上就记住什么了,所以,顺手捡的东西,大概再过几天就忘了吧。
可一直到冬天开始吕宁也没胖起来,不过好歹一碗方便面是能吃完了,夏秋那阵都是吃半碗扔半碗。看气色还是不好,因为失眠。晚上耳朵里的心跳声一下比一下清脆,震得吕宁想骂娘,厕所也去了数不清多少趟。吕宁一把薅掉耳塞,拿出枕头下的手机,四点十五。已经早晨四点过了,她还是没睡着,什么都没干,只是在床上躺着,躺了六个小时,已经这样五天了,每天四点之前都根本睡不着,睡着了再起来就是下午两点,好处就是省了一顿早饭一段午饭,只吃傍晚的就行了。
第22章回来了
索然无味的生活,讲无趣都是抬举,头顶上这间屋子大概是铁的,从仅有的一块玻璃看出去的天空整日整日都是只有两只巴掌那么大的一片,又远又小。手边的长夜依旧漫漫,鼻息里的空气还是沉沉,可又确实听得见鸟叫,看得出落雪,闻得着灰尘的味道,从桌面上的机械闹钟可以知道这个季节有草莓,推出下一刻二十米外的路灯会亮,隔壁六楼探出来抽烟的女人好像五分钟都没动,可时间照旧马不停蹄。偶然一个下午在拿了可乐碰到嘴边的时候忽然发现,原来不是空气沉沉,而是颈上的大脑无用罢了,它不会消化食物,也找寻不到趣味,盼望着它只做一件事可到头来甚至几百天过去了都还忘不掉一个人。
吕宁生日时候都会落雪,年年如此,很神奇,算上今夜到来,吕宁已经满了第二十九个生日,生在阴历十月已经算晚了,过了阳历元旦就是要和别人讲自己三十岁也可以了。家里人着急,但不会催她,吕宁就是这样的性子,这几年愈发沉闷,唠叨这一项无用也无益。昨晚她睡得早,睡着的也早,意外的梦见母亲。她很久没梦到母亲了,在梦里母亲不讲话,吕宁也不讲话,两人就那么并排坐着,坐了一宿。
今年生日还是自己做一碗面,吕宁想切一点肉丝进去,临时从冰箱里拿出来的肉还是一整坨,在等微波炉解冻的两分半钟里,她回忆起去年生日时候,自己买了一袋糖一袋盐,倒进罐子里时拿混了,做了一碗很难吃的甜面条。前年二十七岁生日,她喝了一点酒,想买蛋糕忘记了,大前年是二十六岁生日,那年生日…吕宁挠挠头,那年过生日了么,怎么一点印象也没有,是忘了么,一旁的微波炉提示音响起,吕宁拿出肉一边切一边想,直到面好了被她端到桌子上她才想起那年生日,不是没过,是忘了,那年她捡到了个人。
印象已经很淡了,淡到没什么印象,好像是忘得差不多了,像这样偶尔记起来心情也不会变差的情况让吕宁很满意,她收拾完厨房回到卧室发现时间还早,站到门口的镜子前,里面的人二十九岁了还是没什么变化,只有头发长一些,又可以去剪剪。拉开衣柜,看见里面的衣服,吕宁抿了抿唇,先不出去了,把该扔的衣服都拿出去扔掉吧。一个钟头里吕宁收拾出来一大包衣服鞋子裤子裙子,想起上周听来家里的亲戚说隔了一个街的胡同口新立了一个回收旧衣服的绿皮箱子,扔进垃圾堆也是扔,不如放到那不管是捐了还是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