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朝阳光辉灿烂,远处晨雾云气升腾奔卷,空中隐现一道弯月状的彩虹。
有什么东西轰然倒下。夏风熏热,吹动檐下金铃,满室蓬松清冽的芦苇的气味。
赵彗之抬手揩拭青年眼角的红痕,动作稍显粗鲁,眸色渐暗,欲言又止。
他不很会撒谎,因此他不能承诺什么。
*
七月中旬,赵斐之夺回莫住城,斩汗王从弟曲鲁克,灭鞑靼三万人口,缴牡马、骒马六千匹。
赵斐之的手受过重伤,其实并未痊愈,经此一役,双手常颤抖,握不住碗筷,遂于下旬回京。
鞑靼缺粮,年内恐有一仗,傅润决意调将军厉知同接任赵斐之的位置,另加兵驻守潼关。
此人是傅润皇子时就暗中扶持的武将,之前受制于赵坼,只做个前锋,如今也算有所成就。
赵夫人才不管谁升官,打听得儿子进了宫,早早起来忙碌,午后见到赵斐之,止不住地落泪。
赵斐之听太医说自己以后恐怕不能亲自上战场了,相当颓靡,敷衍地安慰了母亲两句。
赵夫人:“哦,对了,大郎,这是你弟弟。”
赵斐之挑眉,“我知道。赵欃枪,真进了我家的门了!你都会些什么?改日大哥教你几招。”
他越说越无力,想到父亲认下这个“傅润的人”做儿子多半是因为他的伤势,很难有好脸色。
傅润心思好深!如此一来,明面上军权仍在赵家,实际却逐步落在八竿子打不着的人手中。
赵彗之:“大哥。是我。好些年不见了,离开金匮,大哥也认不出我么。”
赵斐之的眼睛瞬间带着两分敌意三分惊讶五分惶恐,寒毛直竖,挣脱老母亲的怀抱,“?”
……
“塔塔儿(鞑靼)或从这里发动突袭,二弟已增派骑兵六千,昼夜巡防。”赵斐之说完,瞟了一眼父亲赵坼,起身说要出去小解,又示意弟弟跟出来,问道:“你和傅润是怎么回事?”
赵彗之:“大哥,我有一事,想先与大哥商量,再禀明父亲母亲。”
赵斐之解腰带的手一顿,脚碾过青草乱石,压低声线笑道:“有心上人了?”
“嗯。”
“啧啧,”赵斐之没了尿意,仗着病患的身份大喇喇揽过赵彗之的肩,“哪家姑娘啊?也好,傅润不要你(跟着)了,你只是不能以‘彗之’的身份下聘而已,再等两年,哥帮你上门提亲。”
赵彗之暗叹,不说话,垂眸盯着大哥腰间新添的羊首双角玉佩看。
赵斐之被他盯得发毛,解下玉佩随口解释道:“这是今日进宫傅润给的,送与你两个侄儿的,我无处可收,权且挂在腰上。你若喜欢,大哥改明儿替你寻个好玉匠——赵、彗、之。你!”
赵彗之:“正如大哥所料。我在杭州见到三哥,三哥说父亲不同意、可请大哥居中调解。”
赵斐之喝道:“你们两都疯了!那可是皇——”他瞥见父亲赵坼的影子,赶紧推弟弟进草丛。
“他是皇帝,与他是我心上人,并行不悖。我喜欢他。”
赵彗之半步不肯动,定定地直视兄长刚毅粗糙的面庞。
赵斐之别过眼,冷不丁发现记忆中又瘦又矮总是病的幼弟长得比自己还高:挺拔如修竹。
他是赵家年轻一辈的领头,生在富贵长在富贵,知道高门望族的子弟好娈童,但男子相恋……唉!无论怎么为弟弟开脱,那可是傅润啊!是天下人之主!皇帝岂能从一而终?
等等。
“你休说大话!我问你,”赵斐之咬牙道:“你喜欢他,他喜欢你么?他可曾说过这样的话?”
赵彗之一怔,不能反驳:“……”
赵斐之仿佛抓住敌人的软肋,几招连发“痛击友军”,冷笑道:“傻小子,感情你是剃头担子一头热啊。你先别‘禀明’家里人,只管径自去问他。你看他肯不肯认——哪怕是说谎骗你高兴。”
--------------------
下一章后天周四更。
拍脑袋写的“绝句”写得狗屁不通,有机会我会换的,不代表陛下的真实水平哈。
理想的陛下的诗风是自然雍容,长于音律,诗之正格,题材以宫闱、政事、民生、读经史为多。
【《御制诗集正编》正安十七年天书阁稿本】《夏日书怀》其六:银台星灯浸夜深,烛剪书乱忽闻砧。更忆年少客新吴,不识稚子入敝门。翰林文臣谨注:此诗作于正安四年季夏,时西北大营有兵事,后久病,帝心惫神忧,感怀岁月以勉之。新吴,江浙行省无锡府旧称也。按《文宗朝实录》,帝少有抱负,曾独赴无锡治水,夜宿一农户家,时年十六。
第八十七章 记得
“二哥究竟是怎么想的?”
“什么?”傅润卷起荷兰商人进献的世界地图,想着被番人描绘成黄金乡的中国,若有所思。
近来福建泉州等地的私窑兴起烧制涂染异国山水、圆圈文字、裸肩贵女像的彩瓷的风气。
商人逐利,不会做亏本的买卖,此举自然是有厚利可图——海那边的人喜欢。
往深处思索:因他父子两朝罢海禁、兴贸易,沿海富庶太平,抵达中国的海船愈多了……
也许再过五十年,从津埠、沙门至瓜州、广州的海疆将取代西北西南边境成为最要紧的地方。
为长远之计,待打退鞑靼,休养生息几年,要不要拨银钞在东海、南海再练两批海军?
“二哥!”
“唔、嗯,你说什么?”傅润将地图搁在手旁,背往后仰,靠着镂空的竹几闭目养神。
两位圆脸窄肩的宫娥洗净双手,小心地收拾桌上散乱的海运文书,蹑手蹑脚低着头退下。
兰真待宫娥出去了,十指交叉盖住一只藕粉色八瓣莲花状的瓷手炉,轻声重复道:
“皇后娘娘的病……听说很不好,恐怕熬不过今年冬天?我在陶府是个隐形人,最近也常有世家的老嬷嬷借口来问。哥哥用情至深,待皇后是没得说的,可是、总要为今后打算吧?”
傅润默默玩味“用情至深”四字,半是气恼半是笑,因是自家兄妹,收敛厉色懒洋洋地说:
“不必为孤担忧。皇后——你嫂嫂他虽有油尽灯枯之兆,尚且敢编故事骗我,等他……再议。”
兰真猛地抬头,看向傅润,“二哥。你若抱着这样的打算,早些纳妃生子也好的。”
傅润被妹妹严肃的口吻说得脸上有些不自在,问:“这是什么说法?”
兰真:“哥哥是男子,男子大多嘴上风月,实则不信这世间有比翼鸟,女孩儿却深信不疑,再有情深的,如皇后这般,如何想不到自己死后哥哥要娶旁人继任皇后!活着的时候还能替哥哥看一眼那人的人品相貌,一旦死了,既恨哥哥无情,又怕哥哥一个人孤零零挨冷受冻。”
她这番劝告已在心底盘桓数月,虽未必妥帖尽然,却将嫁入皇家的女子的可爱可怜说尽了。
傅润想赵彗之哪里是妹妹口中的女孩儿,摇头轻笑,“你别管我,再者……他不是这样的人。”
他转念一想将来生死离别,不禁口齿发涩,心神恍惚,撑着榻边坐直了喝茶解渴。
“哦,哥哥,阿汴暑症消退,今日总算带他进宫了。”兰真心里着急,改口提起自己的儿子。
傅润:“好,那就好。孩子会喊舅舅没有?”
兰真与丈夫陶讷相敬如“冰”,产后全心扑在儿子身上,闻言也笑,嘴唇总算有了血色,“会了。第一个教他喊的就是‘舅舅’,他在家很淘气,但凡叮嘱他要见陛下,立时乖得像小鹿,一眨不眨地说‘舅舅万岁万万岁’。哥哥的书房不放冰盆,我怕他热,将他先送去寿康宫了。”
傅润一眼看穿妹妹的意图,却不说破,顺她的意思颔首,“好,走,孤且去瞧瞧外甥。你要好好地教他,切莫让他长成陶讷的模样……孤上回打了陶讷,他回去可有咒骂?”
兰真拉扯衣袖下意识回避目光,“哥哥都清楚。他……是个蠢货,不敢的。”
殿外阴云密布,隐隐有雷鸣。
傅润嫌闷热,对兰真说:“要下雨了。你身子差,坐宫车去吧。孤走一走,随后来。”
兰真心底莫名发慌,轻声细语地推辞一番,拗不过兄长的好意,在宫娥的搀扶下上了车。
傅润忙于军政经济,久不去后宫——何况彗之也不在了,边走边瞧各宫斑驳的宫墙。
不料片刻功夫,寿康宫乱作一团,随兰真入宫的丫鬟双巧急匆匆奔来,口称救命。
“放肆!”周总管倒拿拂尘果断拦下她,“陛下在此,不得冲撞!”
双巧脚一软,“扑通”后仰摔倒在地,龇牙咧嘴哭喊道:“陛下救命!公主、公主她——”
……
徐太后特地换了细棉衣裳,钗环卸尽,搂着兰真两岁半的儿子哄他入睡。
她抬了抬眼,问:“小九,你听见什么动静没有?是不是你二哥来了?”
有什么东西轰然倒下。夏风熏热,吹动檐下金铃,满室蓬松清冽的芦苇的气味。
赵彗之抬手揩拭青年眼角的红痕,动作稍显粗鲁,眸色渐暗,欲言又止。
他不很会撒谎,因此他不能承诺什么。
*
七月中旬,赵斐之夺回莫住城,斩汗王从弟曲鲁克,灭鞑靼三万人口,缴牡马、骒马六千匹。
赵斐之的手受过重伤,其实并未痊愈,经此一役,双手常颤抖,握不住碗筷,遂于下旬回京。
鞑靼缺粮,年内恐有一仗,傅润决意调将军厉知同接任赵斐之的位置,另加兵驻守潼关。
此人是傅润皇子时就暗中扶持的武将,之前受制于赵坼,只做个前锋,如今也算有所成就。
赵夫人才不管谁升官,打听得儿子进了宫,早早起来忙碌,午后见到赵斐之,止不住地落泪。
赵斐之听太医说自己以后恐怕不能亲自上战场了,相当颓靡,敷衍地安慰了母亲两句。
赵夫人:“哦,对了,大郎,这是你弟弟。”
赵斐之挑眉,“我知道。赵欃枪,真进了我家的门了!你都会些什么?改日大哥教你几招。”
他越说越无力,想到父亲认下这个“傅润的人”做儿子多半是因为他的伤势,很难有好脸色。
傅润心思好深!如此一来,明面上军权仍在赵家,实际却逐步落在八竿子打不着的人手中。
赵彗之:“大哥。是我。好些年不见了,离开金匮,大哥也认不出我么。”
赵斐之的眼睛瞬间带着两分敌意三分惊讶五分惶恐,寒毛直竖,挣脱老母亲的怀抱,“?”
……
“塔塔儿(鞑靼)或从这里发动突袭,二弟已增派骑兵六千,昼夜巡防。”赵斐之说完,瞟了一眼父亲赵坼,起身说要出去小解,又示意弟弟跟出来,问道:“你和傅润是怎么回事?”
赵彗之:“大哥,我有一事,想先与大哥商量,再禀明父亲母亲。”
赵斐之解腰带的手一顿,脚碾过青草乱石,压低声线笑道:“有心上人了?”
“嗯。”
“啧啧,”赵斐之没了尿意,仗着病患的身份大喇喇揽过赵彗之的肩,“哪家姑娘啊?也好,傅润不要你(跟着)了,你只是不能以‘彗之’的身份下聘而已,再等两年,哥帮你上门提亲。”
赵彗之暗叹,不说话,垂眸盯着大哥腰间新添的羊首双角玉佩看。
赵斐之被他盯得发毛,解下玉佩随口解释道:“这是今日进宫傅润给的,送与你两个侄儿的,我无处可收,权且挂在腰上。你若喜欢,大哥改明儿替你寻个好玉匠——赵、彗、之。你!”
赵彗之:“正如大哥所料。我在杭州见到三哥,三哥说父亲不同意、可请大哥居中调解。”
赵斐之喝道:“你们两都疯了!那可是皇——”他瞥见父亲赵坼的影子,赶紧推弟弟进草丛。
“他是皇帝,与他是我心上人,并行不悖。我喜欢他。”
赵彗之半步不肯动,定定地直视兄长刚毅粗糙的面庞。
赵斐之别过眼,冷不丁发现记忆中又瘦又矮总是病的幼弟长得比自己还高:挺拔如修竹。
他是赵家年轻一辈的领头,生在富贵长在富贵,知道高门望族的子弟好娈童,但男子相恋……唉!无论怎么为弟弟开脱,那可是傅润啊!是天下人之主!皇帝岂能从一而终?
等等。
“你休说大话!我问你,”赵斐之咬牙道:“你喜欢他,他喜欢你么?他可曾说过这样的话?”
赵彗之一怔,不能反驳:“……”
赵斐之仿佛抓住敌人的软肋,几招连发“痛击友军”,冷笑道:“傻小子,感情你是剃头担子一头热啊。你先别‘禀明’家里人,只管径自去问他。你看他肯不肯认——哪怕是说谎骗你高兴。”
--------------------
下一章后天周四更。
拍脑袋写的“绝句”写得狗屁不通,有机会我会换的,不代表陛下的真实水平哈。
理想的陛下的诗风是自然雍容,长于音律,诗之正格,题材以宫闱、政事、民生、读经史为多。
【《御制诗集正编》正安十七年天书阁稿本】《夏日书怀》其六:银台星灯浸夜深,烛剪书乱忽闻砧。更忆年少客新吴,不识稚子入敝门。翰林文臣谨注:此诗作于正安四年季夏,时西北大营有兵事,后久病,帝心惫神忧,感怀岁月以勉之。新吴,江浙行省无锡府旧称也。按《文宗朝实录》,帝少有抱负,曾独赴无锡治水,夜宿一农户家,时年十六。
第八十七章 记得
“二哥究竟是怎么想的?”
“什么?”傅润卷起荷兰商人进献的世界地图,想着被番人描绘成黄金乡的中国,若有所思。
近来福建泉州等地的私窑兴起烧制涂染异国山水、圆圈文字、裸肩贵女像的彩瓷的风气。
商人逐利,不会做亏本的买卖,此举自然是有厚利可图——海那边的人喜欢。
往深处思索:因他父子两朝罢海禁、兴贸易,沿海富庶太平,抵达中国的海船愈多了……
也许再过五十年,从津埠、沙门至瓜州、广州的海疆将取代西北西南边境成为最要紧的地方。
为长远之计,待打退鞑靼,休养生息几年,要不要拨银钞在东海、南海再练两批海军?
“二哥!”
“唔、嗯,你说什么?”傅润将地图搁在手旁,背往后仰,靠着镂空的竹几闭目养神。
两位圆脸窄肩的宫娥洗净双手,小心地收拾桌上散乱的海运文书,蹑手蹑脚低着头退下。
兰真待宫娥出去了,十指交叉盖住一只藕粉色八瓣莲花状的瓷手炉,轻声重复道:
“皇后娘娘的病……听说很不好,恐怕熬不过今年冬天?我在陶府是个隐形人,最近也常有世家的老嬷嬷借口来问。哥哥用情至深,待皇后是没得说的,可是、总要为今后打算吧?”
傅润默默玩味“用情至深”四字,半是气恼半是笑,因是自家兄妹,收敛厉色懒洋洋地说:
“不必为孤担忧。皇后——你嫂嫂他虽有油尽灯枯之兆,尚且敢编故事骗我,等他……再议。”
兰真猛地抬头,看向傅润,“二哥。你若抱着这样的打算,早些纳妃生子也好的。”
傅润被妹妹严肃的口吻说得脸上有些不自在,问:“这是什么说法?”
兰真:“哥哥是男子,男子大多嘴上风月,实则不信这世间有比翼鸟,女孩儿却深信不疑,再有情深的,如皇后这般,如何想不到自己死后哥哥要娶旁人继任皇后!活着的时候还能替哥哥看一眼那人的人品相貌,一旦死了,既恨哥哥无情,又怕哥哥一个人孤零零挨冷受冻。”
她这番劝告已在心底盘桓数月,虽未必妥帖尽然,却将嫁入皇家的女子的可爱可怜说尽了。
傅润想赵彗之哪里是妹妹口中的女孩儿,摇头轻笑,“你别管我,再者……他不是这样的人。”
他转念一想将来生死离别,不禁口齿发涩,心神恍惚,撑着榻边坐直了喝茶解渴。
“哦,哥哥,阿汴暑症消退,今日总算带他进宫了。”兰真心里着急,改口提起自己的儿子。
傅润:“好,那就好。孩子会喊舅舅没有?”
兰真与丈夫陶讷相敬如“冰”,产后全心扑在儿子身上,闻言也笑,嘴唇总算有了血色,“会了。第一个教他喊的就是‘舅舅’,他在家很淘气,但凡叮嘱他要见陛下,立时乖得像小鹿,一眨不眨地说‘舅舅万岁万万岁’。哥哥的书房不放冰盆,我怕他热,将他先送去寿康宫了。”
傅润一眼看穿妹妹的意图,却不说破,顺她的意思颔首,“好,走,孤且去瞧瞧外甥。你要好好地教他,切莫让他长成陶讷的模样……孤上回打了陶讷,他回去可有咒骂?”
兰真拉扯衣袖下意识回避目光,“哥哥都清楚。他……是个蠢货,不敢的。”
殿外阴云密布,隐隐有雷鸣。
傅润嫌闷热,对兰真说:“要下雨了。你身子差,坐宫车去吧。孤走一走,随后来。”
兰真心底莫名发慌,轻声细语地推辞一番,拗不过兄长的好意,在宫娥的搀扶下上了车。
傅润忙于军政经济,久不去后宫——何况彗之也不在了,边走边瞧各宫斑驳的宫墙。
不料片刻功夫,寿康宫乱作一团,随兰真入宫的丫鬟双巧急匆匆奔来,口称救命。
“放肆!”周总管倒拿拂尘果断拦下她,“陛下在此,不得冲撞!”
双巧脚一软,“扑通”后仰摔倒在地,龇牙咧嘴哭喊道:“陛下救命!公主、公主她——”
……
徐太后特地换了细棉衣裳,钗环卸尽,搂着兰真两岁半的儿子哄他入睡。
她抬了抬眼,问:“小九,你听见什么动静没有?是不是你二哥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