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什么皇后是赵将军养在深闺的小女儿,有五个当将军的哥哥,有出身定国公府的母亲,家里人捧在手心锦衣玉食喂大的,性格跋扈阴郁,面貌奇丑无比,脚大,个高,还是个哑巴……
“啊,真有这么厉害?”她盘腿坐在乐官王秀芝的脚边,拧眉问道。
好像有道理,又好像不对。
王秀芝怜悯地抚摸乐妓的头发,“你去了那里,就当是死了,或者——亲近方嬷嬷,她这个女人倒有些手段,三年里多少宫女太监被抬出去呵,她是为什么活下来了呢……她定有法子。”
有法子……
手指钻心的疼,乐妓忍不住哎呦一声,一抬头,方嬷嬷恨铁不成钢地瞪她。
“怎、怎么?”她无声地问,被狠狠踩了一脚的手指仍旧按在黑砖上。
“娘娘问你可有名字,你是哪里来的小鬼呀,一问三不知!”
“啊,名字!回、回娘娘,奴婢叫秋芙,司礼监的太监发给奴婢的名字,本家姓齐,嘿嘿。”
坐在床边看书的身影慢慢站起来,在屏风处停顿片刻,肩披浅青色梅花外袍走至正殿。
秋芙想着自己是“死了”的人,一时天真懈怠,不禁仰面抬眸飞快地打量一回“娘娘”——
她双手捂唇咽下惊呼,心砰砰跳,垂首敛眉回想一番,倒不害怕,两颊浮现少许绯红。
那身影脚步不止,自顾自地往书架走,提笔随意写了一张纸笺搁在美人榻上。
方嬷嬷蹑手蹑脚取来,见写着“退下”二字,以为弹琵琶的小鬼惹着皇后不高兴了,手上用十分力气拽秋芙出去,两人走到枯萎颓靡的牡丹旁,顶着烈日低声谈话。
“下回机灵些,别总是抬头!娘娘是皇后,陛下的发妻,你是什么东西,敢直视娘娘!”
“……哦,我晓得了。嬷嬷……你有没有看清楚娘娘的长相呢?”
方嬷嬷觉得好笑,叉腰教训她:“你当我是谁?我是陛下亲自挑来服侍娘娘的,先前在姚皇太妃宫里,你总不会不知道姚妃是陛下的生母吧?娘娘的相貌么……你记住一句话。”
“嗯嗯,您说。”
方嬷嬷叹息道:“娘娘是可怜人,入宫时比你一般瘦削,好在皇宫里的风水养人啊,陛下虽然——总之不苛待长乐宫的饮食用度,去年春天起,娘娘开始长个子,一眨眼功夫变得很高大——咳咳,教你一句话,‘娶妻娶贤’,我看娘娘这样就很好,又不是以色侍人的妃嫔。”
秋芙面色古怪,迟疑道:
“嬷嬷误会我了。我是说,娘娘是、是赵将军的、女儿吗?”
方嬷嬷拉下脸来,在她胳膊上掐了两下,“再有这样大不敬的话,我剪了你的舌头!娘娘是我看着长成的,那样高,不是赵将军的女儿是谁的女儿?满京都的贵女,比不上娘娘的家世!”
“可……不,没什么,嬷嬷您歇息去吧,我把这里扫一扫。”
“好,你万万管住嘴巴!我去去就来。”
秋芙好奇得抓心挠肺,只是没地方倾诉。
她万想不到方嬷嬷是一位有伤心事的长辈,入宫前最亲密的手帕交也和她们的“娘娘”一样“女生男相”饱受冷眼吞金而亡,因此执拗地以为“娘娘”仅仅是长相“有妖”罢了。
那么、陛下知不知道呢?
应该知道吧?
嗯嗯,所以才不来长乐宫嘛,所以才凶得很。
当今皇后是天底下第一等俊朗挺拔的公子——消息要是传出宫去,多少人会吓掉下巴。
秋芙魂不守舍地扫地,到了夜里依旧睡不着,在方嬷嬷的鼾声中一个人趴坐在窗边发呆。
窗外正对一株繁茂的桂树。
月光在树梢间闪烁,忽然一阵微风吹过,枝叶颤动,送来极细微的人声。
后宫邪秘的怪事太多了,说不定是鬼。
反正毫无睡意,她竖着耳朵偷听,隐约听见……
这是陛下的声音。错不了。
欸?!
夜深人静的时分,陛下来长乐宫做什么?
秋芙推方嬷嬷,方嬷嬷鼾声如雷,她气恼地暗骂一声,独自下床,屏气敛息走到门外。
守在长乐宫的侍卫都不见了,宫门闭合,她们的“娘娘”颇为无奈地坐在膝高的门槛上。
隔着门缝,好像是身穿米色常服的傅润。
秋芙目瞪口呆,眼睁睁看见陛下凑近说了句什么,“娘娘”经不住陛下请求撤锁开门,刚推开一手宽距离,陛下累得站不住跌倒在“娘娘”怀里,更趁“娘娘”俯身拉他,迷迷糊糊亲了“娘娘”一口。
欸?!!
--------------------
关于漕军,黄仁宇的书说得很清楚,不敢掠美,有一段时间归兵部管。红毛是明人对殖民澳门的荷兰商人的称呼,但也泛指形貌古怪的部分外国人。后面可能还会提到昆仑奴,也就是印度洋沿岸的黑人,古人说他们一族善于下海捕珠。关于人口贩卖,明朝我不太清楚,元朝屡次禁止买卖男女,可见当时有不少外国商船把国人运走了。北海一词用的是汉代行政区划(有一个系列书特别厚,绿封皮,秦汉为一卷),汉末孔融就是北海太守嘛。
强烈推荐屏蔽本文作话嗷。我写这篇没有查资料的打算,所以也不能提供相关书单,世界观想到什么写什么,可能还有不少说错记混前人观点的情况,随便在作话说说,望大家见谅、一笑。
第八章 鹿血
夜雾洇湿冷月,斑驳朱墙下一地粉白随风而起,越过楼台,渐渐飘远,望不见了。
傅润歪着头仰望他的皇后。
可是吃了太多酒,困倦,不甘,眼前有一层粼粼氤氲的水雾。
他紧紧拽住手中的浅青色梅花外袍,仿佛闻见竹叶的清香,喉结一滚,又随心地再亲一口。
“……”赵彗之浑身僵硬,抬手掐住傅润的下巴,神色不明地盯着青年湿漉漉的嘴唇。
“嘘。你不会说话,不要啊啊啊的,烦得很。”傅润这才觉得下巴疼,却不动怒,整个人靠在对方的胸膛上,嘟囔了一句好凉,又轻叹道:“……孤若能一举诛杀李季臣满门,收回赵坼的虎符……唔,我把你当作妹妹看,你既知我心事,我、孤断不会、不会放你回家去。”
闻言,赵彗之眸色幽深,神情漠然,将醉醺醺的“夫君”拖抱到门槛边放下来。
傅润的额头磕在拇指粗的圆门钉上,一时痛得清醒了,大骂刘福混账,骂完又愈发神倦目疲,手胡乱够了几次,抓住赵彗之的腰带将人揽在怀里——嘶,腰倒是不怎么细。
岂止不细,好硬,像男子。
“……”月色如水,赵彗之心中一点旖旎也无,反复呼吸忍耐克制,脸依旧阴沉似修罗。
傅润在前朝是汲汲于掌天下杀生大权的陛下,在内朝是孝顺恭谨的新帝,在外则是万民之君。
同时他也是一个疑心重、思虑多的人,谁也不值得信任。
三年前有一日,不知为何,傅润跑到长乐宫来,隔着沉重的宫门闯入一双黑白分明、波澜不惊的眼眸中。蹲在缸莲边舀水的少年看向来人,呼吸停滞,僵硬地抹了一把沾泥的花脸。
年轻的皇帝压根没关注“女孩儿”的身形面目,心里明白这是他的皇后,是赵将军养在乡下的农妇般怯弱的女儿,是父皇弥留时胡乱指婚的权臣之子,是他一生之敌。
总之,他们两绝非生死相随、相濡以沫的夫妻。
可在成千上万种理智回笼之前,傅润忽然一笑,懒洋洋地坐在门槛上伸手讨要一杯水喝。
……总是这样无赖。
赵彗之从回忆中抽身,心思复杂,难免放松警惕,敷衍地揉了两下傅润的额头。
傅润白日里受了赵坼不少闷气,念及赵坼父子刻薄的态度,因觉得皇后身上很香,比寝宫的熏香舒服,强迫自己紧紧挨着这具僵硬的身体站直了,又忍耐不适、放纵欲/念在赵彗之的脖颈处嗅了嗅,“吃的什么?好香。”
“……”
傅润醉得站不稳,既不知自己刚才“轻薄”了“妹妹”两回,更不知“妹妹”恼怒而心生杀念。
他哼哼唧唧地撒酒疯,难得清醒时环顾四周茫茫夜色,不见其他人影,心里十分地满意。
距长乐宫两百步远的地方,禁军侍卫与提灯笼披风的太监刘福面面相觑,继而默契地苦笑两声,继续怀着十二分警惕彼此干瞪眼,除非陛下召唤,绝不贸然挪动阵地。
陛下每隔一、二月来后宫一次,从不入长乐宫,仅仅坐在门槛上发些牢骚罢了。
长乐宫里的那位是哑巴子,早年甚至大字不识几个,实乃当朝万万人里最守得住秘密的。
自然,不慎见识陛下另一面的太监宫女们……除了疯疯癫癫的方嬷嬷,如今尸骨都找不着啦。
多少条人命因此零落。
君王为一己之私,暴虐嗜血至极,有识者岂可托付江山任其糟蹋?
赵彗之冷下脸,轻轻推开傅润,听见一声闷哼,面无表情转身找蜡烛,预备关宫门就寝,莫名记起幼年往事,回首瞥见傅润在烛光下风流憔悴、任人施为的模样,心跳无端慢了一拍。
“啊,真有这么厉害?”她盘腿坐在乐官王秀芝的脚边,拧眉问道。
好像有道理,又好像不对。
王秀芝怜悯地抚摸乐妓的头发,“你去了那里,就当是死了,或者——亲近方嬷嬷,她这个女人倒有些手段,三年里多少宫女太监被抬出去呵,她是为什么活下来了呢……她定有法子。”
有法子……
手指钻心的疼,乐妓忍不住哎呦一声,一抬头,方嬷嬷恨铁不成钢地瞪她。
“怎、怎么?”她无声地问,被狠狠踩了一脚的手指仍旧按在黑砖上。
“娘娘问你可有名字,你是哪里来的小鬼呀,一问三不知!”
“啊,名字!回、回娘娘,奴婢叫秋芙,司礼监的太监发给奴婢的名字,本家姓齐,嘿嘿。”
坐在床边看书的身影慢慢站起来,在屏风处停顿片刻,肩披浅青色梅花外袍走至正殿。
秋芙想着自己是“死了”的人,一时天真懈怠,不禁仰面抬眸飞快地打量一回“娘娘”——
她双手捂唇咽下惊呼,心砰砰跳,垂首敛眉回想一番,倒不害怕,两颊浮现少许绯红。
那身影脚步不止,自顾自地往书架走,提笔随意写了一张纸笺搁在美人榻上。
方嬷嬷蹑手蹑脚取来,见写着“退下”二字,以为弹琵琶的小鬼惹着皇后不高兴了,手上用十分力气拽秋芙出去,两人走到枯萎颓靡的牡丹旁,顶着烈日低声谈话。
“下回机灵些,别总是抬头!娘娘是皇后,陛下的发妻,你是什么东西,敢直视娘娘!”
“……哦,我晓得了。嬷嬷……你有没有看清楚娘娘的长相呢?”
方嬷嬷觉得好笑,叉腰教训她:“你当我是谁?我是陛下亲自挑来服侍娘娘的,先前在姚皇太妃宫里,你总不会不知道姚妃是陛下的生母吧?娘娘的相貌么……你记住一句话。”
“嗯嗯,您说。”
方嬷嬷叹息道:“娘娘是可怜人,入宫时比你一般瘦削,好在皇宫里的风水养人啊,陛下虽然——总之不苛待长乐宫的饮食用度,去年春天起,娘娘开始长个子,一眨眼功夫变得很高大——咳咳,教你一句话,‘娶妻娶贤’,我看娘娘这样就很好,又不是以色侍人的妃嫔。”
秋芙面色古怪,迟疑道:
“嬷嬷误会我了。我是说,娘娘是、是赵将军的、女儿吗?”
方嬷嬷拉下脸来,在她胳膊上掐了两下,“再有这样大不敬的话,我剪了你的舌头!娘娘是我看着长成的,那样高,不是赵将军的女儿是谁的女儿?满京都的贵女,比不上娘娘的家世!”
“可……不,没什么,嬷嬷您歇息去吧,我把这里扫一扫。”
“好,你万万管住嘴巴!我去去就来。”
秋芙好奇得抓心挠肺,只是没地方倾诉。
她万想不到方嬷嬷是一位有伤心事的长辈,入宫前最亲密的手帕交也和她们的“娘娘”一样“女生男相”饱受冷眼吞金而亡,因此执拗地以为“娘娘”仅仅是长相“有妖”罢了。
那么、陛下知不知道呢?
应该知道吧?
嗯嗯,所以才不来长乐宫嘛,所以才凶得很。
当今皇后是天底下第一等俊朗挺拔的公子——消息要是传出宫去,多少人会吓掉下巴。
秋芙魂不守舍地扫地,到了夜里依旧睡不着,在方嬷嬷的鼾声中一个人趴坐在窗边发呆。
窗外正对一株繁茂的桂树。
月光在树梢间闪烁,忽然一阵微风吹过,枝叶颤动,送来极细微的人声。
后宫邪秘的怪事太多了,说不定是鬼。
反正毫无睡意,她竖着耳朵偷听,隐约听见……
这是陛下的声音。错不了。
欸?!
夜深人静的时分,陛下来长乐宫做什么?
秋芙推方嬷嬷,方嬷嬷鼾声如雷,她气恼地暗骂一声,独自下床,屏气敛息走到门外。
守在长乐宫的侍卫都不见了,宫门闭合,她们的“娘娘”颇为无奈地坐在膝高的门槛上。
隔着门缝,好像是身穿米色常服的傅润。
秋芙目瞪口呆,眼睁睁看见陛下凑近说了句什么,“娘娘”经不住陛下请求撤锁开门,刚推开一手宽距离,陛下累得站不住跌倒在“娘娘”怀里,更趁“娘娘”俯身拉他,迷迷糊糊亲了“娘娘”一口。
欸?!!
--------------------
关于漕军,黄仁宇的书说得很清楚,不敢掠美,有一段时间归兵部管。红毛是明人对殖民澳门的荷兰商人的称呼,但也泛指形貌古怪的部分外国人。后面可能还会提到昆仑奴,也就是印度洋沿岸的黑人,古人说他们一族善于下海捕珠。关于人口贩卖,明朝我不太清楚,元朝屡次禁止买卖男女,可见当时有不少外国商船把国人运走了。北海一词用的是汉代行政区划(有一个系列书特别厚,绿封皮,秦汉为一卷),汉末孔融就是北海太守嘛。
强烈推荐屏蔽本文作话嗷。我写这篇没有查资料的打算,所以也不能提供相关书单,世界观想到什么写什么,可能还有不少说错记混前人观点的情况,随便在作话说说,望大家见谅、一笑。
第八章 鹿血
夜雾洇湿冷月,斑驳朱墙下一地粉白随风而起,越过楼台,渐渐飘远,望不见了。
傅润歪着头仰望他的皇后。
可是吃了太多酒,困倦,不甘,眼前有一层粼粼氤氲的水雾。
他紧紧拽住手中的浅青色梅花外袍,仿佛闻见竹叶的清香,喉结一滚,又随心地再亲一口。
“……”赵彗之浑身僵硬,抬手掐住傅润的下巴,神色不明地盯着青年湿漉漉的嘴唇。
“嘘。你不会说话,不要啊啊啊的,烦得很。”傅润这才觉得下巴疼,却不动怒,整个人靠在对方的胸膛上,嘟囔了一句好凉,又轻叹道:“……孤若能一举诛杀李季臣满门,收回赵坼的虎符……唔,我把你当作妹妹看,你既知我心事,我、孤断不会、不会放你回家去。”
闻言,赵彗之眸色幽深,神情漠然,将醉醺醺的“夫君”拖抱到门槛边放下来。
傅润的额头磕在拇指粗的圆门钉上,一时痛得清醒了,大骂刘福混账,骂完又愈发神倦目疲,手胡乱够了几次,抓住赵彗之的腰带将人揽在怀里——嘶,腰倒是不怎么细。
岂止不细,好硬,像男子。
“……”月色如水,赵彗之心中一点旖旎也无,反复呼吸忍耐克制,脸依旧阴沉似修罗。
傅润在前朝是汲汲于掌天下杀生大权的陛下,在内朝是孝顺恭谨的新帝,在外则是万民之君。
同时他也是一个疑心重、思虑多的人,谁也不值得信任。
三年前有一日,不知为何,傅润跑到长乐宫来,隔着沉重的宫门闯入一双黑白分明、波澜不惊的眼眸中。蹲在缸莲边舀水的少年看向来人,呼吸停滞,僵硬地抹了一把沾泥的花脸。
年轻的皇帝压根没关注“女孩儿”的身形面目,心里明白这是他的皇后,是赵将军养在乡下的农妇般怯弱的女儿,是父皇弥留时胡乱指婚的权臣之子,是他一生之敌。
总之,他们两绝非生死相随、相濡以沫的夫妻。
可在成千上万种理智回笼之前,傅润忽然一笑,懒洋洋地坐在门槛上伸手讨要一杯水喝。
……总是这样无赖。
赵彗之从回忆中抽身,心思复杂,难免放松警惕,敷衍地揉了两下傅润的额头。
傅润白日里受了赵坼不少闷气,念及赵坼父子刻薄的态度,因觉得皇后身上很香,比寝宫的熏香舒服,强迫自己紧紧挨着这具僵硬的身体站直了,又忍耐不适、放纵欲/念在赵彗之的脖颈处嗅了嗅,“吃的什么?好香。”
“……”
傅润醉得站不稳,既不知自己刚才“轻薄”了“妹妹”两回,更不知“妹妹”恼怒而心生杀念。
他哼哼唧唧地撒酒疯,难得清醒时环顾四周茫茫夜色,不见其他人影,心里十分地满意。
距长乐宫两百步远的地方,禁军侍卫与提灯笼披风的太监刘福面面相觑,继而默契地苦笑两声,继续怀着十二分警惕彼此干瞪眼,除非陛下召唤,绝不贸然挪动阵地。
陛下每隔一、二月来后宫一次,从不入长乐宫,仅仅坐在门槛上发些牢骚罢了。
长乐宫里的那位是哑巴子,早年甚至大字不识几个,实乃当朝万万人里最守得住秘密的。
自然,不慎见识陛下另一面的太监宫女们……除了疯疯癫癫的方嬷嬷,如今尸骨都找不着啦。
多少条人命因此零落。
君王为一己之私,暴虐嗜血至极,有识者岂可托付江山任其糟蹋?
赵彗之冷下脸,轻轻推开傅润,听见一声闷哼,面无表情转身找蜡烛,预备关宫门就寝,莫名记起幼年往事,回首瞥见傅润在烛光下风流憔悴、任人施为的模样,心跳无端慢了一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