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杨陶便又扬起骄傲的小脸蛋,哼哼两声自己给自己抬抬咖位:“但我也帮大忙了,不然你现在都在南站排队等车要去打工了。”
“是的,多亏有你。”胡鹭想拥抱一下杨陶,但又碍于两人之间的关系刚刚回暖,他实在不好意思主动张开双臂,只暗暗祈祷,希望杨陶可以激动地扑上来,像那晚喝醉后一样。
他会拼命拿个好成绩,至少要配得上杨陶为他的付出,至少要让杨陶看到,他不是一个平庸麻木的普通男人。
组队的事,胡鹭便担在了自己身上,他安慰杨陶不用担心,实则自己心里紧张得要死,心脏扑通扑通乱跳,说不清是因为跟杨陶挨得太近,还是因为将要给爹妈打电话求援。
虽说他似乎没有继承家里的手艺,但他爹妈实实在在卖了四十多年糖,认识的人比他多得多。
第11章 做老公不做哥哥
约莫从八九十年前开始,胡鹭的奶奶在街边卖糖人,她能用麦芽糖拉出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小人偶,卖给牙牙学语的孩子。
除去人偶,也卖糖画和糖葫芦。那时候家里自己种甘蔗,甘蔗成熟之前靠卖糖人为生,到了甘蔗熟时,便全家出动,制糖熬糖凝成一块块红糖,卖去周边几个县城。
而到了胡鹭爸妈这辈,时代发展的速度快到让人咂舌,传统的手工红糖被工厂糖取代,糖画糖人也逐渐消失在生活中。胡鹭爹妈从老一辈手里接下糖坊,开始自己琢磨究竟怎么样才能把店开下去。
糖塑的手艺就是那时琢磨出来的。
所谓《胡家糖术》,大半都是胡鹭的父母苦心钻研后增补上去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糖塑本章。用糖捏出不同的造型,腾空游凤、神虎玄龟,一锅锅糖熬做一方千变万化的世界,炫彩非凡。
这门技艺虽然令人惊叹,但收入不稳定,为了养家糊口,胡家糖坊依然做着传统的手工红糖,配合时令卖一些糖葫芦和各色糖点,这些年下来,家里也算积攒了不少口碑。
如果胡鹭的父母没有撒手将糖坊分店全交给胡鹭,大概对门的板栗王也不会如此嚣张,可偏偏他们就是撒开了手,甚至带走了店里的大师傅……
胡鹭也想过他们是不是要考验自己,可思来想去家里也没什么锅碗瓢盆好让他继承,能考验出来个什么呢?
他给杨陶点了外卖,依旧是那晚的大排档,五斤小龙虾配冰镇啤酒,送到糖坊后,杨陶兔子似地窜下楼,抱着圆盘状的大盒子上来时眼睛都笑得眯了起来。
杨陶盘腿坐在卧室的床边,趴在小桌板上扒小龙虾,十三香的味道飘散在空气中,撩动胡鹭的心弦。
“呆葫芦,你不来吃小龙虾吗?”杨陶抬起双手,沾满油渍的手套正在缓缓往下滴油。
胡鹭指着自己的手机,小声说:“我去打个电话,你吃吧,就是给你点的。”
“那我给你扒一点吧。”
“谢谢陶陶。”胡鹭给杨陶接好水放在小桌板边,这才轻轻拉开卧室的阳台门,坐在小阳台的晾衣架下,心情忐忑地给父母打去电话。
或许是他叛逆期时不服管教,上大学前又夸下海口说熬糖这种事谁爱做谁做反正他不做,父母对他几乎是放养的状态,平常联系不多,此番回家也没相处几天,他俩跑去马尔代夫看天看海看白云,留胡鹭独自糖坊里熬糖做糖卖糖糕。
跨国电话打得艰难,胡鹭也不知道马尔代夫那边有没有时差,又或者他爹妈早就离开了那里去往下一座远离尘世喧嚣的小岛、享受美好的退休生活。
而胡鹭显然是为了打破他们的宁静而来的。
在几声等待接通的电话忙音中,胡鹭后背绷得笔直,似乎回到了年幼时被压在桌边练字、写不好就挨上一板子的时候。
那时心中的紧张感具象化为一张鼓,鼓锤毫无节奏地落下,说不好什么时候那薄如面纸般的鼓面就会被锤碎。
“喂?”语音通话被接起,手机那头传来一道温柔的女声,她操持着慈祥的声音,平和地问,“怎么了小鹭,找妈妈什么事?”
胡鹭绷紧的背微微松下,面对母亲,他总归还是能放松些许:“妈,你知道世糖赛吗?”
“世糖赛?”胡妈妈思索片刻后回答,“啊,之前听说过,办得挺好的,怎么了吗?”
“我想参加。”
“哦?你吗?”胡妈妈顿了片刻,语气变得犹豫纠结,许久才整理好语言,“你准备好了吗?需要爸爸妈妈回去帮你吗?”
“你们可以回来?”胡鹭震惊,“我以为你们撒手不管我了。”
“怎么会呢,但妈妈还是比较希望你说不需要的。”胡妈妈咯咯笑了两声,“我和你爸以前都忙着家里的店,十几年都没像这样好好享受过生活了,你愿意回来,我们才能得个闲。”
胡鹭内心隐隐有些触动,他小声问:“那你们有做糖塑很厉害的人可以推荐给我吗,比赛最低四人组队,我这还差两个人。”
“呦你竟然自己找到了一个?”胡妈妈抓歪重点,惊讶道,“我寻思我们家这个大闷葫芦一个人都找不到嘞。”
“妈……”胡鹭无奈地垂下眼,“我在你眼里就这么没出息吗?”
“好了好了妈妈爱你啊,待会我跟你爸要转机去看狮子了,后面几天估计联系比较麻烦,我把之前总店的大师傅的号码给你,你去找找他,看他愿不愿意出山。”胡妈妈说,“你那个队友是谁啊,跟妈妈透露一下?”
“他叫杨陶,总来店里买糖。”
“桃桃?在那家咖啡店上班的小桃吗?”
胡鹭点头:“嗯,就是他。”
“哎呦桃桃人很不错的哦儿子,以前我跟你爸在店里的时候,可喜欢他来了。”胡妈妈心情不错,“之前还说认他做干儿子呢,不过后来说着说着就忘了,下次我再问问。”
胡妈妈的话宛如一柄重锤,狠狠砸在胡鹭脑袋上,他应激似地窜起来嚷嚷:“怎么成干儿子了!不行啊妈不能认啊!”
胡妈妈被突然激动起来的胡鹭吓了一跳,她捂住炸麦的手机出音孔,将其拿远了些,等胡鹭咋呼结束才拿回来:“怎么了啊突然吵起来?又不是亲生的,桃桃家里对他不好,这孩子看着整天没心没肺地傻乐,其实心里压着事呢。你不在的时候,他经常来陪我和你爸聊聊天,有时候还帮店里做宣传。”
“你们认了我怎么办啊?”胡鹭崩溃,我是陶陶的正牌老公啊!
“什么你怎么办,你当哥呗还能怎么办。”胡妈妈一头雾水。
胡鹭就差对着手机跪下了,他压低声音:“妈,你就别想着认儿子这事了行吗,现在社会不兴这个,说出去人家会笑话咱们的。”
这话背地里的含义是:你认了干儿子那我就成杨陶的哥哥了,当了哥哥还怎么当老公?
“啊好好好,你知道的多听你的。”胡妈妈敷衍道,“行了啊,要转机了,我把唐师傅的号码给你,你自己去找他吧。”
“好,那你们别想着认陶陶当干儿子了啊。”
“行行行知道了……”
“真的不能认啊。”
“知道了。”
“事关我的幸福啊,千万不能认。”
“知道了!臭小子一天天的废话多得要命。”胡妈妈干脆地挂断电话,自言自语地嘟囔两句后骤然反应过来,拉住胡爸爸,困惑地问,“老谢,儿子刚刚啥意思啊,怎么又扯上幸福了?”
胡爸挥挥手,如同拂去眼前云烟:“不是比赛吗,比完赛不就幸福了吗,别去打扰他了,让他自己慢慢磨砺吧。”
“唉……能磨砺好就是最好,这孩子回家后不知道怎么回事,没以前开朗了、还不爱说话,我都担心得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着,今天一打电话,感觉比前段时间好多了,还能跟我吵起来,应该没什么大事了,”胡妈妈捂着胸口惆怅。
“你这一天三顿一顿也没少啊。”胡爸随口接茬。
胡妈眉毛一扬,提起眼皮瞪着胡爸:“谢才!你不想好了?”
人头攒动的机场中行人大多背着旅行包,低头对着手中的机票寻找自己要去的方向,算不上格外安静,但也不大嘈杂,于是胡妈妈的声音格外明显,甚至能在候机大厅内回荡。
胡鹭某种意义上也继承了胡妈妈的嗓门,但他性格大变后不怎么爱说话,从一颗响葫芦变成了闷葫芦,只在某些细枝末节之上还保留着些许不着调的特性。
拿到胡妈妈给的号码,胡鹭深呼吸了几次,数次抬起手机又放下,组织着自己的语言。
没事的胡鹭,就像合作邀约一样,邀请对方、观察对方的态度、对症下药,你学过的,所以肯定没问题。胡鹭安慰着自己。
他呼出一口浊气,回头透过阳台的玻璃推拉门,看到杨陶正盘腿坐在地上,认真剥着小龙虾,将虾肉一粒粒放在手边的盒盖上。
杨陶发现这束追随着自己的目光,抬起头朝胡鹭笑了笑,嘴角还沾着一片蟹钳的薄壳。
“是的,多亏有你。”胡鹭想拥抱一下杨陶,但又碍于两人之间的关系刚刚回暖,他实在不好意思主动张开双臂,只暗暗祈祷,希望杨陶可以激动地扑上来,像那晚喝醉后一样。
他会拼命拿个好成绩,至少要配得上杨陶为他的付出,至少要让杨陶看到,他不是一个平庸麻木的普通男人。
组队的事,胡鹭便担在了自己身上,他安慰杨陶不用担心,实则自己心里紧张得要死,心脏扑通扑通乱跳,说不清是因为跟杨陶挨得太近,还是因为将要给爹妈打电话求援。
虽说他似乎没有继承家里的手艺,但他爹妈实实在在卖了四十多年糖,认识的人比他多得多。
第11章 做老公不做哥哥
约莫从八九十年前开始,胡鹭的奶奶在街边卖糖人,她能用麦芽糖拉出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小人偶,卖给牙牙学语的孩子。
除去人偶,也卖糖画和糖葫芦。那时候家里自己种甘蔗,甘蔗成熟之前靠卖糖人为生,到了甘蔗熟时,便全家出动,制糖熬糖凝成一块块红糖,卖去周边几个县城。
而到了胡鹭爸妈这辈,时代发展的速度快到让人咂舌,传统的手工红糖被工厂糖取代,糖画糖人也逐渐消失在生活中。胡鹭爹妈从老一辈手里接下糖坊,开始自己琢磨究竟怎么样才能把店开下去。
糖塑的手艺就是那时琢磨出来的。
所谓《胡家糖术》,大半都是胡鹭的父母苦心钻研后增补上去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糖塑本章。用糖捏出不同的造型,腾空游凤、神虎玄龟,一锅锅糖熬做一方千变万化的世界,炫彩非凡。
这门技艺虽然令人惊叹,但收入不稳定,为了养家糊口,胡家糖坊依然做着传统的手工红糖,配合时令卖一些糖葫芦和各色糖点,这些年下来,家里也算积攒了不少口碑。
如果胡鹭的父母没有撒手将糖坊分店全交给胡鹭,大概对门的板栗王也不会如此嚣张,可偏偏他们就是撒开了手,甚至带走了店里的大师傅……
胡鹭也想过他们是不是要考验自己,可思来想去家里也没什么锅碗瓢盆好让他继承,能考验出来个什么呢?
他给杨陶点了外卖,依旧是那晚的大排档,五斤小龙虾配冰镇啤酒,送到糖坊后,杨陶兔子似地窜下楼,抱着圆盘状的大盒子上来时眼睛都笑得眯了起来。
杨陶盘腿坐在卧室的床边,趴在小桌板上扒小龙虾,十三香的味道飘散在空气中,撩动胡鹭的心弦。
“呆葫芦,你不来吃小龙虾吗?”杨陶抬起双手,沾满油渍的手套正在缓缓往下滴油。
胡鹭指着自己的手机,小声说:“我去打个电话,你吃吧,就是给你点的。”
“那我给你扒一点吧。”
“谢谢陶陶。”胡鹭给杨陶接好水放在小桌板边,这才轻轻拉开卧室的阳台门,坐在小阳台的晾衣架下,心情忐忑地给父母打去电话。
或许是他叛逆期时不服管教,上大学前又夸下海口说熬糖这种事谁爱做谁做反正他不做,父母对他几乎是放养的状态,平常联系不多,此番回家也没相处几天,他俩跑去马尔代夫看天看海看白云,留胡鹭独自糖坊里熬糖做糖卖糖糕。
跨国电话打得艰难,胡鹭也不知道马尔代夫那边有没有时差,又或者他爹妈早就离开了那里去往下一座远离尘世喧嚣的小岛、享受美好的退休生活。
而胡鹭显然是为了打破他们的宁静而来的。
在几声等待接通的电话忙音中,胡鹭后背绷得笔直,似乎回到了年幼时被压在桌边练字、写不好就挨上一板子的时候。
那时心中的紧张感具象化为一张鼓,鼓锤毫无节奏地落下,说不好什么时候那薄如面纸般的鼓面就会被锤碎。
“喂?”语音通话被接起,手机那头传来一道温柔的女声,她操持着慈祥的声音,平和地问,“怎么了小鹭,找妈妈什么事?”
胡鹭绷紧的背微微松下,面对母亲,他总归还是能放松些许:“妈,你知道世糖赛吗?”
“世糖赛?”胡妈妈思索片刻后回答,“啊,之前听说过,办得挺好的,怎么了吗?”
“我想参加。”
“哦?你吗?”胡妈妈顿了片刻,语气变得犹豫纠结,许久才整理好语言,“你准备好了吗?需要爸爸妈妈回去帮你吗?”
“你们可以回来?”胡鹭震惊,“我以为你们撒手不管我了。”
“怎么会呢,但妈妈还是比较希望你说不需要的。”胡妈妈咯咯笑了两声,“我和你爸以前都忙着家里的店,十几年都没像这样好好享受过生活了,你愿意回来,我们才能得个闲。”
胡鹭内心隐隐有些触动,他小声问:“那你们有做糖塑很厉害的人可以推荐给我吗,比赛最低四人组队,我这还差两个人。”
“呦你竟然自己找到了一个?”胡妈妈抓歪重点,惊讶道,“我寻思我们家这个大闷葫芦一个人都找不到嘞。”
“妈……”胡鹭无奈地垂下眼,“我在你眼里就这么没出息吗?”
“好了好了妈妈爱你啊,待会我跟你爸要转机去看狮子了,后面几天估计联系比较麻烦,我把之前总店的大师傅的号码给你,你去找找他,看他愿不愿意出山。”胡妈妈说,“你那个队友是谁啊,跟妈妈透露一下?”
“他叫杨陶,总来店里买糖。”
“桃桃?在那家咖啡店上班的小桃吗?”
胡鹭点头:“嗯,就是他。”
“哎呦桃桃人很不错的哦儿子,以前我跟你爸在店里的时候,可喜欢他来了。”胡妈妈心情不错,“之前还说认他做干儿子呢,不过后来说着说着就忘了,下次我再问问。”
胡妈妈的话宛如一柄重锤,狠狠砸在胡鹭脑袋上,他应激似地窜起来嚷嚷:“怎么成干儿子了!不行啊妈不能认啊!”
胡妈妈被突然激动起来的胡鹭吓了一跳,她捂住炸麦的手机出音孔,将其拿远了些,等胡鹭咋呼结束才拿回来:“怎么了啊突然吵起来?又不是亲生的,桃桃家里对他不好,这孩子看着整天没心没肺地傻乐,其实心里压着事呢。你不在的时候,他经常来陪我和你爸聊聊天,有时候还帮店里做宣传。”
“你们认了我怎么办啊?”胡鹭崩溃,我是陶陶的正牌老公啊!
“什么你怎么办,你当哥呗还能怎么办。”胡妈妈一头雾水。
胡鹭就差对着手机跪下了,他压低声音:“妈,你就别想着认儿子这事了行吗,现在社会不兴这个,说出去人家会笑话咱们的。”
这话背地里的含义是:你认了干儿子那我就成杨陶的哥哥了,当了哥哥还怎么当老公?
“啊好好好,你知道的多听你的。”胡妈妈敷衍道,“行了啊,要转机了,我把唐师傅的号码给你,你自己去找他吧。”
“好,那你们别想着认陶陶当干儿子了啊。”
“行行行知道了……”
“真的不能认啊。”
“知道了。”
“事关我的幸福啊,千万不能认。”
“知道了!臭小子一天天的废话多得要命。”胡妈妈干脆地挂断电话,自言自语地嘟囔两句后骤然反应过来,拉住胡爸爸,困惑地问,“老谢,儿子刚刚啥意思啊,怎么又扯上幸福了?”
胡爸挥挥手,如同拂去眼前云烟:“不是比赛吗,比完赛不就幸福了吗,别去打扰他了,让他自己慢慢磨砺吧。”
“唉……能磨砺好就是最好,这孩子回家后不知道怎么回事,没以前开朗了、还不爱说话,我都担心得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着,今天一打电话,感觉比前段时间好多了,还能跟我吵起来,应该没什么大事了,”胡妈妈捂着胸口惆怅。
“你这一天三顿一顿也没少啊。”胡爸随口接茬。
胡妈眉毛一扬,提起眼皮瞪着胡爸:“谢才!你不想好了?”
人头攒动的机场中行人大多背着旅行包,低头对着手中的机票寻找自己要去的方向,算不上格外安静,但也不大嘈杂,于是胡妈妈的声音格外明显,甚至能在候机大厅内回荡。
胡鹭某种意义上也继承了胡妈妈的嗓门,但他性格大变后不怎么爱说话,从一颗响葫芦变成了闷葫芦,只在某些细枝末节之上还保留着些许不着调的特性。
拿到胡妈妈给的号码,胡鹭深呼吸了几次,数次抬起手机又放下,组织着自己的语言。
没事的胡鹭,就像合作邀约一样,邀请对方、观察对方的态度、对症下药,你学过的,所以肯定没问题。胡鹭安慰着自己。
他呼出一口浊气,回头透过阳台的玻璃推拉门,看到杨陶正盘腿坐在地上,认真剥着小龙虾,将虾肉一粒粒放在手边的盒盖上。
杨陶发现这束追随着自己的目光,抬起头朝胡鹭笑了笑,嘴角还沾着一片蟹钳的薄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