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多半是谢临辞看温予年答应让年有余接戏,就没再施压。
“可是啊,他拒绝了,很可惜。”宁导摇摇头。
“然后有人给我推荐了另外一位小演员,最近在网上小有名气,老张也夸他好,我晚点发你照片,你提提看法?”
宁导说这话时,余光瞟了眼谢余,谢余没什么反应。
温予年也看过去,却和他视线撞个正巧:“你说的?”
宁导紧张得在手里捏一把汗,本来同时启用关系不好的温予年和谢余就是铤而走险,这也是当时不想提前公开演员的原因之一,现在没想到两个人前后脚进来。
参考上次他们俩人录综艺,吵一架不可避免的了,只能靠自己调和一下。
宁导暗示制片人和编剧说两句话,可他们显然不想掺和进这趟混水。
谢余:“有意见?”
第54章
“没有。”
宁导没听清, 自顾自哈哈大笑道:“谢余也是为了我们剧组,小温你不要有意见,只要人选合适, 我们都会考虑的, 谢余也是,回头跟自己搭档商量一下。”
好像有哪里不太对, 温予年:“宁导, 我说的是, 没有。”
宁导“啊”了一下:“没意见就好。”
他左看看谢余,右瞧瞧温予年, 这两人单论来说性子都挺好, 主要是担心放一起会搞个大的出来。
温予年察觉到宁导的情绪:“您放心, 我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的。”
“您不是一向爱好泡茶, 不轻易动怒, 我也来学学养生之道。”
“说起养生,小温上次我送你……”触及到兴趣喜好, 宁导提起几分精神, 开始侃侃而谈。
现场氛围轻松不少。
不到两分钟,演员基本来齐,唯独缺少一位。
温予年看了眼宁导, 全场所有人等五番到场, 有点不太合理。
有人道:“宁导,他还要多久?”
“等他吧。”宁导虽然心有不快,但还是忍下了。
最后一位, 背后有人撑腰,他惹不起。
说话的人撇撇嘴:“等一会吧,他最近风头可不小。”
“怎么说?”
制片人清咳一声, 场内叽叽喳喳的低语声彻底消失。
又等了三十分钟,这人才姗姗来迟。
“不好意思,我刚从隔壁剧组过来,最近很忙。”
“没关系,应该的。”
“来来来,你要不要坐我这个位置,离果盘近。”
原本坐在他身边的人起身让步。
温予年正琢磨剧本,没回头看是谁,直到那人落座。
耳边是清润的嗓音,带有一点若有若无的笑意:“你好啊,温温,好久不见。”
谢余撩起垂下的眼睑,盯着温予年。
温予年掠过他的视线,挂上浅笑,打着与其他几人无差的招呼:“你好,接下来的合作,多多关照。”
眼前这人,眉眼俊秀,面容间满是风雅,一双勾起的眼睛却又平添几分魅,但周身气质还算沉稳。
如果说柳泽的温柔是一滩阳春白水,那现在跟自己说话的人更像是一块棱角分明的厚润彩石。
“你不认识我?”
温予年愣住,想了会,可能在哪里是有见过一眼,但一时没对上名字和脸:“你是……”
“江柯,”谢余说话时,声音冰冷,旋即随意抬起点嘴角,“确实好久没见。”
听到这个名字,周围人纷纷抬起头,丢下自己手中的事,瞬时将他们笼在聚光灯之下。
原因不为其他,只因《破杀》一剧的主角之争,当时的全场前三名都聚为一堂。
谢余,温予年,以及江柯。
在那场比赛中,大多数人都把注意力放在前两名身上,往往会忽略掉他。
但他依然是一个不容小觑的竞争对手。
而且私底下的对于他们三人之间的关系好坏也有点众说纷纭,不过江柯曾多次在采访提到谢余和温予年,显得关系很好。
“你上部戏还有多久结束?”
江柯身子一顿,笑道:“还有几天就要杀青了。”
温予年也说着:“原来是你,不好意思,是我的疏忽,大家都和以前不一样了。”
他伸出右手。
江柯主动握上:“也对,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温温也不是什么还需要四处试戏的新人。”
新人?
四年前,温予年如火如荼,可不是江柯口中的新人,论戏龄,自己是前辈:“我记得那是场全国竞选的比赛。”
“瞧我这记性,忘了这档事,把它当成普通的影片选角。”转而江柯收回手,换了只手,朝向谢余。
谢余淡淡地扫一眼,没有接手:“你以前的态度不重要,但请你认真对待这部戏。”
轧戏,演员大忌,不敬业表现之一,传到外面,能被大众的唾沫星子淹死。
宁导出来收拾场子:“好了,嘘寒问暖留到你们休息时间再继续。”
“我先说一些变动,因为江柯的个人活动安排冲突,原定三天的围读缩短为两天,最后一天大家都去影棚拍宣传照。”
“然后住宿表已经发给各位的经纪人了,如果休息时间想找对手戏演员聊戏,也是ok的。”
“那现在围读开始,期间可能会记录些片段当作剧宣素材。”
从下午两点开始,到晚上七点,第一轮围读结束。
温予年屁股都坐僵了,但好在新的感悟不少,剧本添上不少新笔记。
因为演员彼此间并不熟悉,第一天晚上并没有聚在一起吃饭,而是各自回房休息。
谢余没来找他。
很快开始第二轮的围读。
“宁导,这里我感觉人物设计不太对。”温予年举手道。
宁导捏捏鼻梁,重新带起眼镜:“你说。”
“我认为,‘他’如果是喜欢‘我’的,为什么在追溯‘我’的视角时看不出来一点,比如这段……”
温予年说的是,身为摄政王的‘他’在幼时对皇帝‘我’产生情愫,但成年后不管是在群臣大闹朝堂,还是在‘我’微服私访时受伤,都没有表现出一点动心行为,整条线设计扁平。
“对于‘他’来说,在‘我’受伤的时候,不应该紧张吗?就算哪怕他不紧张,也应该有一些动作举止表明不一般。”
江柯拿着白白净净的剧本,反驳:“可我感觉没什么问题啊,本来摄政王生性冷淡,父母全部死于权力的斗争下,哪怕他心动,也不一定会表达出来。”
“皇帝前期像温室里的花朵,无忧无虑,备受宠爱,直到摄政王带军揭竿造反,将他的白日梦乡击碎才开始黑化,这个时候皇帝和摄政王就已经是仇敌了,幼时的朋友啊,摆脱朝堂啊,携手走江湖啊,都是假的。”
“摄政王说再多也没用吧,说了皇帝会听吗,当然不会。”
江柯耸耸肩。
“你没懂我意思,我仅仅是认为这一段刺杀受重伤的剧情,可以展现他的波动,向观众第一次透露他的这份情感。虽然在我看来这件事是他下的黑手,但在他的视角,自己没有出手却还被误会,然后送药被我掀翻,最后这段就结束了,有点太仓促。”
“毕竟故事切入点是从黑化后开始,过去都是以回忆线穿插。”
温予年又接着说:“如果是我哪里理解有偏差,可以指出。”
宁导陷入沉思:“让我想想。”
“他说得没错,就算是仇敌,在爱恨交织的那刻,看到心上人受伤时,爱会在某一个瞬间占据恨的上风,而且他们之间没有恨,只有误会。”谢余看向单手托腮的温予年。
温予年刻意埋低目光,这个剧本有点过于为他们量身定制了。
编剧敲打键盘,记录下问题:“嗯……我大概懂你们意思了,这段后续会进行修改,开拍前会把修改后的赶出来,宁导没意见吧?”
宁导摇摇头:“没有,挺在理的。小温,你记得你没拍过爱情戏,没想到开窍这么快。”
温予年随意笑了两下:“见过喜鹊造窝而已。”
准确来说,是在黑暗中,看过谢余救下他后,劫后余生的颤抖,虽然只是影片。
但那种克制不住的害怕依旧留在记忆里,不是对天灾的惧怕,是对眼前人与死亡擦过的不舍。
温予年现在懂了,可惜——
晚了。
七年能改变很多事,谢余自重遇以后,没有叫过他“蠢货”,就是最好的证明。
“可是啊,他拒绝了,很可惜。”宁导摇摇头。
“然后有人给我推荐了另外一位小演员,最近在网上小有名气,老张也夸他好,我晚点发你照片,你提提看法?”
宁导说这话时,余光瞟了眼谢余,谢余没什么反应。
温予年也看过去,却和他视线撞个正巧:“你说的?”
宁导紧张得在手里捏一把汗,本来同时启用关系不好的温予年和谢余就是铤而走险,这也是当时不想提前公开演员的原因之一,现在没想到两个人前后脚进来。
参考上次他们俩人录综艺,吵一架不可避免的了,只能靠自己调和一下。
宁导暗示制片人和编剧说两句话,可他们显然不想掺和进这趟混水。
谢余:“有意见?”
第54章
“没有。”
宁导没听清, 自顾自哈哈大笑道:“谢余也是为了我们剧组,小温你不要有意见,只要人选合适, 我们都会考虑的, 谢余也是,回头跟自己搭档商量一下。”
好像有哪里不太对, 温予年:“宁导, 我说的是, 没有。”
宁导“啊”了一下:“没意见就好。”
他左看看谢余,右瞧瞧温予年, 这两人单论来说性子都挺好, 主要是担心放一起会搞个大的出来。
温予年察觉到宁导的情绪:“您放心, 我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的。”
“您不是一向爱好泡茶, 不轻易动怒, 我也来学学养生之道。”
“说起养生,小温上次我送你……”触及到兴趣喜好, 宁导提起几分精神, 开始侃侃而谈。
现场氛围轻松不少。
不到两分钟,演员基本来齐,唯独缺少一位。
温予年看了眼宁导, 全场所有人等五番到场, 有点不太合理。
有人道:“宁导,他还要多久?”
“等他吧。”宁导虽然心有不快,但还是忍下了。
最后一位, 背后有人撑腰,他惹不起。
说话的人撇撇嘴:“等一会吧,他最近风头可不小。”
“怎么说?”
制片人清咳一声, 场内叽叽喳喳的低语声彻底消失。
又等了三十分钟,这人才姗姗来迟。
“不好意思,我刚从隔壁剧组过来,最近很忙。”
“没关系,应该的。”
“来来来,你要不要坐我这个位置,离果盘近。”
原本坐在他身边的人起身让步。
温予年正琢磨剧本,没回头看是谁,直到那人落座。
耳边是清润的嗓音,带有一点若有若无的笑意:“你好啊,温温,好久不见。”
谢余撩起垂下的眼睑,盯着温予年。
温予年掠过他的视线,挂上浅笑,打着与其他几人无差的招呼:“你好,接下来的合作,多多关照。”
眼前这人,眉眼俊秀,面容间满是风雅,一双勾起的眼睛却又平添几分魅,但周身气质还算沉稳。
如果说柳泽的温柔是一滩阳春白水,那现在跟自己说话的人更像是一块棱角分明的厚润彩石。
“你不认识我?”
温予年愣住,想了会,可能在哪里是有见过一眼,但一时没对上名字和脸:“你是……”
“江柯,”谢余说话时,声音冰冷,旋即随意抬起点嘴角,“确实好久没见。”
听到这个名字,周围人纷纷抬起头,丢下自己手中的事,瞬时将他们笼在聚光灯之下。
原因不为其他,只因《破杀》一剧的主角之争,当时的全场前三名都聚为一堂。
谢余,温予年,以及江柯。
在那场比赛中,大多数人都把注意力放在前两名身上,往往会忽略掉他。
但他依然是一个不容小觑的竞争对手。
而且私底下的对于他们三人之间的关系好坏也有点众说纷纭,不过江柯曾多次在采访提到谢余和温予年,显得关系很好。
“你上部戏还有多久结束?”
江柯身子一顿,笑道:“还有几天就要杀青了。”
温予年也说着:“原来是你,不好意思,是我的疏忽,大家都和以前不一样了。”
他伸出右手。
江柯主动握上:“也对,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温温也不是什么还需要四处试戏的新人。”
新人?
四年前,温予年如火如荼,可不是江柯口中的新人,论戏龄,自己是前辈:“我记得那是场全国竞选的比赛。”
“瞧我这记性,忘了这档事,把它当成普通的影片选角。”转而江柯收回手,换了只手,朝向谢余。
谢余淡淡地扫一眼,没有接手:“你以前的态度不重要,但请你认真对待这部戏。”
轧戏,演员大忌,不敬业表现之一,传到外面,能被大众的唾沫星子淹死。
宁导出来收拾场子:“好了,嘘寒问暖留到你们休息时间再继续。”
“我先说一些变动,因为江柯的个人活动安排冲突,原定三天的围读缩短为两天,最后一天大家都去影棚拍宣传照。”
“然后住宿表已经发给各位的经纪人了,如果休息时间想找对手戏演员聊戏,也是ok的。”
“那现在围读开始,期间可能会记录些片段当作剧宣素材。”
从下午两点开始,到晚上七点,第一轮围读结束。
温予年屁股都坐僵了,但好在新的感悟不少,剧本添上不少新笔记。
因为演员彼此间并不熟悉,第一天晚上并没有聚在一起吃饭,而是各自回房休息。
谢余没来找他。
很快开始第二轮的围读。
“宁导,这里我感觉人物设计不太对。”温予年举手道。
宁导捏捏鼻梁,重新带起眼镜:“你说。”
“我认为,‘他’如果是喜欢‘我’的,为什么在追溯‘我’的视角时看不出来一点,比如这段……”
温予年说的是,身为摄政王的‘他’在幼时对皇帝‘我’产生情愫,但成年后不管是在群臣大闹朝堂,还是在‘我’微服私访时受伤,都没有表现出一点动心行为,整条线设计扁平。
“对于‘他’来说,在‘我’受伤的时候,不应该紧张吗?就算哪怕他不紧张,也应该有一些动作举止表明不一般。”
江柯拿着白白净净的剧本,反驳:“可我感觉没什么问题啊,本来摄政王生性冷淡,父母全部死于权力的斗争下,哪怕他心动,也不一定会表达出来。”
“皇帝前期像温室里的花朵,无忧无虑,备受宠爱,直到摄政王带军揭竿造反,将他的白日梦乡击碎才开始黑化,这个时候皇帝和摄政王就已经是仇敌了,幼时的朋友啊,摆脱朝堂啊,携手走江湖啊,都是假的。”
“摄政王说再多也没用吧,说了皇帝会听吗,当然不会。”
江柯耸耸肩。
“你没懂我意思,我仅仅是认为这一段刺杀受重伤的剧情,可以展现他的波动,向观众第一次透露他的这份情感。虽然在我看来这件事是他下的黑手,但在他的视角,自己没有出手却还被误会,然后送药被我掀翻,最后这段就结束了,有点太仓促。”
“毕竟故事切入点是从黑化后开始,过去都是以回忆线穿插。”
温予年又接着说:“如果是我哪里理解有偏差,可以指出。”
宁导陷入沉思:“让我想想。”
“他说得没错,就算是仇敌,在爱恨交织的那刻,看到心上人受伤时,爱会在某一个瞬间占据恨的上风,而且他们之间没有恨,只有误会。”谢余看向单手托腮的温予年。
温予年刻意埋低目光,这个剧本有点过于为他们量身定制了。
编剧敲打键盘,记录下问题:“嗯……我大概懂你们意思了,这段后续会进行修改,开拍前会把修改后的赶出来,宁导没意见吧?”
宁导摇摇头:“没有,挺在理的。小温,你记得你没拍过爱情戏,没想到开窍这么快。”
温予年随意笑了两下:“见过喜鹊造窝而已。”
准确来说,是在黑暗中,看过谢余救下他后,劫后余生的颤抖,虽然只是影片。
但那种克制不住的害怕依旧留在记忆里,不是对天灾的惧怕,是对眼前人与死亡擦过的不舍。
温予年现在懂了,可惜——
晚了。
七年能改变很多事,谢余自重遇以后,没有叫过他“蠢货”,就是最好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