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卖大菜,人生赢家定是我 第176节
  “……沈夏花同志,我弟刚走。”
  “哦,那我过段时间再问你。”
  ……
  老天爷可不会等什么过段时间,过段时间,蒋维民就要被拉去住牛棚了。
  毕竟蒋家也不算是什么贫农出身,蒋维民当年要不是自己跑去当兵,他应该跟他那些现在在海外过好日子的堂兄弟们一样,出国读个书,然后回来能挣钱挣钱,挣不了钱再出国躺着。
  反正他知道自己要被拉下了,在他妈也躺在床上靠汤药续命的时候。
  蒋维民塞了一百块给沈夏花,让她赶紧走,她跟蒋维仁没有登记结婚,也没有夫妻事实。她可以是蒋家雇来的佣人,可以是特意来帮忙的乡亲,反正不是蒋家人,能走就赶紧走。
  结果沈夏花没走。
  “我能去哪?我一个字都不认识,从南边跟着你家来的北边,一直就围着你们蒋家转了三年,我甚至都不知道这京城的大门在哪儿,我能去哪儿?”
  蒋维民有一时的失语,但时间不允许他考虑多久,他绕着屋子努力翻着现在能帮他照顾沈夏花的朋友,
  “你会怎么样?”
  “不知道,去乡下干农活吧。”蒋维民有点烦躁,老刘?不行,他估计也要自身难保了。老齐?不行,他家有个花花大少,老季?……
  “那你要不要娶我啊?”
  蒋维民真的很无语,这都什么时候了,大姐。
  “你以前嫁给我还能当个什么领导夫人的,你现在嫁给我,什么都得不到,甚至可能要跟着我去住牛棚了你知道吗?”
  “知道啊,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啊。”沈夏花很淡定,
  “我也不是没住过牛棚。像我们这种杂草出生的孩子,去哪里不能过日子?”
  “你就说你要不要娶我啊?你娶我,还能让我正大光明照顾你妈呢。”
  蒋维民站在屋子中央,怔怔的看着她.
  “你就这么想嫁给我?”
  沈夏花点点头。
  “不然我在你们家这四年多算什么?我都二十二了,你给我一百块也就够我被人抢一次的。”
  “我就是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弱女子,没有娘家再没有夫家,你让我去哪里活?”
  “蒋维仁说我得给他守寡,我可去他大爷的。”
  蒋维民嗤笑了一声,他觉得自己刚才想的实在是太复杂了。
  但他最终还是没有在下放前跟沈夏花扯证,他把家里的钱都提前留给了她,让她帮忙先照顾一下他的老娘。
  医生说她的时日也不多了,他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回来,总不能再带着老娘一起去乡下。
  “要是我妈……你就帮忙料理一下后事,完事了以后,这些钱都算你的,你带着出去嫁人也好,自立门户也罢,总归都是一条出路。
  ……要是到时候你还没后悔的话,再来乡下找我。”
  【第332章第322章活得跟个寡妇一样】
  沈夏花再见到蒋维民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年的冬天了。
  她抱着他们蒋家老母的骨灰盒站在路边,他挑着大粪站在棚下。
  她是以蒋维民未婚妻的名义过来的,她甚至一度改了个名,叫沈莲。
  因为沈夏花在大院那边都知道,是蒋维民弟弟的媳妇儿。只有沈莲,谁也不认识。
  “太臭了,你站远点。”蒋维民挑着担子往后退了退。
  沈夏花又往前走了两步,“不就是大粪吗?我也挑过,乡下人种地都是这个味道,有什么臭不臭的。”
  “我说蒋维民。”沈夏花站在路中间生气的瞪着他,“你到底要不要娶我了?”
  从第一次听到这句话到现在,已经过去五年了。
  蒋维民低着头笑了笑,“就算现在去登记,你也总得让我换身衣服吧?”
  ……
  “那你就这么嫁给他了?”沈春花想想都觉得心疼。
  蒋维民下放的地方是大西北,除了戈壁滩就是黄沙,那里别说洗澡洗头了,连喝的水都带着沙,水乡长大的姑娘家要怎么忍受黄沙漫天的戈壁?
  沈夏花笑了笑。
  “那有什么办法?当初就是跟着他去的首都,后来他去西北了,我还能在他朋友的帮助下过去找他,总不能跟他的朋友们说帮我送回南边吧?”
  其实也不是不行,就说回老家安葬婆母好了。
  但沈夏花也不想,不仅是惦记着要嫁给他,她身上还揣着蒋维民的全家身当呢。
  蒋家被抄了好几回了,现在除了她身上这点钱,家里什么都没了,蒋母也去世了,她要是再走了,蒋维民就真的什么都没了。
  她也不觉得大西北真的有多苦,又不是她一个人在那里。
  刚开始,蒋维民还惦记着说不定很快就能回来,想着不在那生孩子,让沈夏花和孩子一起受罪。
  后来时间长了,他自己都断了那颗心,跟沈夏花说,要不还是要个孩子吧。一家人在一起日子总能过好。
  于是蒋禾便出生了,比林书赶还小一岁,再过了三年,又有了蒋苗。
  这个家又热闹了起来,蒋维民每天干完活最大的兴趣爱好就是就着昏暗的煤油灯,教老婆孩子认字。
  沈夏花当了二十几年的文盲,硬是在大西北,在蒋维民这位私塾先生教导下学完了小学初中课程。
  那时候她还笑蒋维民闲的没事干,教孩子就算了,竟然还非得让她学这些,学会了是去跟牛念古诗,还是去和麦子算数学?
  结果就在蒋苗刚出生那年,蒋维民被平反了。
  一家人又回到了首都的院子里,距离蒋维民下放,又整整过去了7年,而沈夏花也在大西北陪他待了6年。
  蒋维民一回部队,就直接被拉去了南海打仗。
  蒋维民这辈子怕过很多事情,怕他老娘撒泼打滚,怕他弟弟发脾气磋磨人,怕沈夏花盯着他问为什么不娶她……
  也怕娶了她给不了她和孩子好日子过。
  可他就是不怕打仗。
  15岁就上战场了的蒋维民,虽然没赶上抗日,但什么抗美抗印的他都没落下过。
  哦,除了打老苏的那场,还在西北挑粪呢。
  每一笔军功都是他自己打出来的。
  现在终于从那沙子堆里回来了,家里还有老婆孩子要养呢,他更是不能当缩头乌龟。
  他相信,要是他没了,国家肯定不会让夏花和他的一双儿女饿死的。
  沈夏花知道他这个想法后,差点没提刀去部队跟他干一场。
  人家都是有了老婆孩子更惜命了,蒋维民倒好,还真盼着自己当寡妇呢!
  可是自己急又有什么用呢?自己的男人是军人,他的命不属于自己,属于国家。
  从南海回来,的确是立了功,也算是成功复职了,但没太平几年,又要去打自卫战了。
  军衔是越打越高,工资也都直接寄到家里,一年比一年多,就是这人,沈夏花是一年到头都见不到一眼。
  她明明没丧偶,但跟寡妇一样拉扯着两个孩子长大。
  终于,前两年蒋维民从前线退了回来,身上没一块好肉的,养了快半年才好的七七八八的。上头体恤他年纪大了,给他调到了江省这边来带兵团。
  手上没有特别大的权利了,但胜在安稳,起码沈夏花睁眼就能看见他,不用再提心吊胆哪天会收到烈士通知。
  我其实从西北回来以后就过得很好,出门就有车,去哪都有人。
  就算不工作,老蒋的工资也够我们一家人开销,谁也不会给我脸色看。
  倒是你和冬花……
  她走的时候,没办法顾上她们,后来到处转,自己和蒋维民哪天活哪天死的,还有两个孩子要管更是没空想别人。
  等到在江省安顿下来,孩子也大了,闲下来发呆的时候,倒是总会想起老家还有两个妹妹,也不知道她们后来的命运是什么样的。
  第一次见到林书赶的时候,她就起过心,但她不敢随便下结论,毕竟时隔太久太久了。
  还好,还好没有错。
  这会儿她终于能心疼上沈春花了。
  按照沈春花的说法,沈夏花终于在西北嫁给了蒋维民的时候,正是她差点就要被卖给朱家父子的时候。
  虽然结果有惊无险,但这种事情也不能有个万一,一个不慎,她的两个妹妹说不定就会有其中一个被埋在了那个小院地下。
  嗨,都过去了。
  沈春花挥挥手,不在意的笑了笑,
  你也看到了,我现在过得很好,穿金戴银的呢!冬花也不差,她在沪市都买起房了。下次有空咱姐妹仨可以聚一聚!
  那对父子也已经下地狱好几年了,咱爹妈……我也找地儿给埋了。不能说好人一定有好报,但作恶多了,总也没什么好报应的。
  她说起这话跟说别人家的父母一般,沈夏花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倒是说起沈秋生好像也在江省的时候,沈夏花挑了挑眉。
  沈春花问沈夏花要见一见吗?
  沈夏花摇摇头,
  我就不跟他团圆了,毕竟我走那会儿他才8岁,他跟我也没啥感情,就不浪费那个时间了。
  【第333章第333章又又又吃撑了】
  其实沈春花对沈秋生也没什么感情,倒是对钟慧的好感度高一点。
  钟家每年过年都会寄点东西过来,她们也会回个礼回去,所以两家还算有联系。
  沈夏花既然不想,她也不会勉强,好不容易姐妹团聚一下,就不要去想其他的糟心事了。
  沈夏花本来想留沈春花一起吃午饭,但她是跟家人一起来的,林国庆他们还在招待所附近等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