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卖大菜,人生赢家定是我 第162节
“秋梅,你要吃都自己拿啊,别客气。天热水果放不久,饼干也容易潮。”
左秋梅点点头,但基本不伸手,倒是林淑英想去打热水的时候,她跑的很勤快,
“我来我来。”
林淑英想去打饭了,
“我也正要去,帮你去打吧!”
不小心把水洒在了地上,
“我来拖,你坐着就行!”
导致林淑英开学后的第一封家信中有很大的篇幅给父母描写了她和左秋梅的友谊,林淑英说她遇到了一个极好的朋友。
当然,这都是后话。
她俩单独在寝室住了一个晚上后,其他的舍友也陆续到了。
8个人,3个英语专业的,5个国贸专业的,其中有两个是沪市本地人,看着也是家境不错的样子。
她们都有个共同特性,那就是对林淑英挺客气的。
本地姑娘杨云倩扫了一眼对面几张床的外地佬,不太高兴的撇了撇嘴,一群乡巴佬,总觉得身上有股怪味,影响了宿舍的空气。
她站起来扒着床架子朝坐她在上铺的林淑英说道,
“淑英,刚送我来的学姐说,学校外面有卖床帘的,拉根绳子就能挂在床上,极大的保证了个人隐私,你要不要一起去买?”
“真的吗?”谁不想要单独的空间,尤其是在家就拥有独立房间的林淑英。“可以呀!”
林淑英正在墙上贴自家的全家福,沈春花她们走之前,把那张万国建筑群背景的给了她,她把照片贴在了枕头上方点的墙壁上,保证早上一睁眼就能看见。
杨云倩看见了那照片哇了一声,淑英这是你家人吗?你妈妈真洋气!
谢谢(n_n)林淑英温和的道谢,然后爬下床去。
我们是现在去买吗?林淑英朝其他几个舍友问了一句,
要不要一起去啊?你们买吗?
另一个本地姑娘高芳芳举了举手边的一叠布,语气略带兴奋,
我已经带啦~我哥大三了,宿舍里需要什么都提前跟我列过清单了,你们要看吗?
诶嘛!真的假的?给我瞅瞅!我看有啥缺的,现在正好就去补上!
说话的是个东北姑娘,闫桂兰,家里往上数都是钢铁厂的职工,真正的大厂子女,生活条件也很好,不缺零花钱。
倒是其他四个姑娘,对买买买这件事没有那么热情了。
左秋梅低着头看书没吭声,江省渔家的李细妹把自己刚叠好衣服又抖开重新叠过,轻声细语的说着拒绝,
我就先不买了吧,上铺有个蚊帐就够了。其他的等以后有需要了再买吧,
同样是江城的苏碧青跟着点头,是啊,到时候有需要再买好了,不急的。
倒是来自中原的曾菊华,两手一摊老实坦白,
不买,俺没那么多钱。
【第308章第308章家书】
最后一起出门买窗帘的只剩下林淑英杨云倩和闫桂兰。
杨云倩挽着林淑英的胳膊走在校园里,嘟着嘴碎碎念着,
淑英你喊那几个干嘛呀,一群乡巴佬看着就不会有那个闲钱买东买西的……
林淑英诧异的看了眼她,还没等她开口,闫桂兰的声音就响了起来,
你说啥呢!乡巴佬是啥意思?意思是说她们村吗?
闫桂兰听着感觉不是很高兴,她家也有乡下亲戚,大家处得可好了,乡下人怎么着杨云倩了!
咱都是一个宿舍的,以后要一起住四年呢!你这么说被她们知道了多伤心啊!
杨云倩满不在乎的撇撇嘴,
她们伤不伤心关我什么事啊?你看她们一个个那穷酸样,那个曾菊华就没有一样东西上是没补丁的,连床单上都有,这还不是乡巴佬啊?
桂兰你又不是乡下人,你替她们气什么呀?
我……
我是乡下人呀。林淑英淡淡的说着,立马收获两道惊讶的目光。
你不是说,你是越市的……
越市山阴县清江镇四河村,户口关系我昨天就交给报道处了,上面写的很清楚。林淑英报着自家地址,有问题吗?
闫桂兰率先摇头,没有,就是你看着一点都不像乡下丫头。
桌上的收音机,柜子里的日用品,床上的照相机,挂钩上的书包,还有她手上的表,身上的衣服鞋子,一切都充满着金钱的味道,又新又贵。
谁家乡下丫头是这架势的?地主啊?
林淑英微微一笑,可能我爹妈都比较会赚钱吧?所以我也来学贸易了。
杨云倩实在没想到她竟然不是城里的,但,但,但反正她看林淑英就是顺眼的,觉得她们才是一伙人。
她也是国贸专业的,暂时还不想失去这个顺眼的同学兼舍友,所以这会儿绞尽脑汁的想说点什么挽尊的话来,但实在是没有,便生硬的转了个话题,
啊哈哈哈……你爹妈真牛,诶你这裙子是哪里买的啊?看着不错,我也想去买一条……
林淑英给家里寄的信很厚很厚,基本把能说的都说了一遍——
[……所有人都想上大学,而上大学的好处,我觉得也不只是为了未来。
只有在大学的校园里,才能接触到全国各地的同学,以前爹爹嘴里各地的风土人情,也正式的具象化呈现在了眼前。
而一些爹爹也不太知道的事情,也只有他们当地人才会更加清楚了解。
所以弟弟妹妹们都要努力学习才是,只有考上了大学,才会知道世界有多大……
不过正如爹爹说的那样,有台相机,在学校里交友行事好像真的会容易很多。
军训的时候我帮班里拍了不少照片,我们班主任夸我拍的好,还推荐我当宣传委员,被全班通过了。
还有好几个师哥师姐来邀请我参加他们的活动,我怀疑他们也是想要我去帮忙拍照的……当然了,他们也总会请我吃饭,或给我买点什么以此当报酬。
好处是我的拍照技术最近进步的很快,坏处就是很费钱,彩色胶卷真的太贵,而且平均拍摄一张照片是4毛,但洗一张照片竟然也8毛钱。我觉得这一点很不合理。
所以我最近都改成黑白胶卷了,洗照片都能省下3毛来。
(这里我没有说我缺钱的意思,一点都不缺,真的。我已经是我们宿舍甚至全班,在我认识的认识的人范围里,生活费最高的人了!根本用不完!)
……
舍友都对我很好,我跟她们都还算聊得来,但她们互相之间的关系我又有点看不懂。
那天你们见过的左秋梅就经常在生活中伸手帮我,她比我大4岁,我觉得她真是个很热心肠的大姐姐。
我也记得姆妈的话,没把人家的好当理所应当。买点什么水果零嘴的都会给她也带一份。可惜她对外有点内向,不爱说话,还总是脸红,属于外冷内热型……
……有个叫李细妹的舍友,一开始感觉有点抵触我,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但军训那会儿我说可以帮她拍几张单人照,照片能寄给家里让爹妈看看她的校园生活,她好像又有点跟我要好了……
宿舍里还有两个本地的同学,她俩也都很好……钟芳芳喜欢吃美食,杨云倩喜欢漂亮,跟着她们一起,我现在的生活正如奶奶所希望的,吃好喝好穿好。
但她们好像对乡下人有点意见,一开始杨云倩还说左秋梅她们是乡巴佬……
不过自从我说我也是乡下人以后,她又不说了。闫桂兰还说我不像是乡下人,嗯……她们好像都这么觉得,因为觉得我的吃穿用度都挺好的。
所以,难道乡不乡下人,是看家里有没有钱决定的吗?那我们镇上现在万元户也不少了吧?难道城里就没有穷人了……
而且我觉得城里乡下都有好人坏人,就像每个人都有优缺点一样,只不过需要人去发掘……
但这些矛盾,似乎跟我没什么大关系,主要还是杨云倩和李细妹她们几个之间,平时都有些互不搭理。
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现在作为一个有钱的乡下人,她们城乡双方对我倒是都挺客气的。
我不晓得该怎么缓解她们的矛盾,但又庆幸自己好像人缘还行,可闲着无聊大脑放空的时候,又担心自己会不会实际上正在被两边排斥……
我觉得自己这种想法很可笑,便想通过学习转移注意力,倒是成功的提升了自己的外语词汇量……
有天晚上气氛还算和谐,闫桂兰组织着排了一下年龄,发现我竟然是最小的。
这种感觉很奇怪,我当了十六年的姐姐,突然变成了妹妹,大概也是因为这样,感觉她们也挺照顾我的……
总而言之,我在大学生活的很好,爹爹姆妈和奶奶都不用担心。
你们在家里也要健健康康吃好喝好,不要为了赚钱过度劳累,要是家里真的有经济上的需求,我还可以学习外滩那个人一样,摆摊给人拍照赚钱……]
【第309章第309章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林淑英的家书寄到四河村的时候,是周末。沈春花和林国庆一起,跟两个刚戴上红领巾的少先队员一般,五指并拢紧贴两边大腿,恭敬的站在卡车边上,听着齐进舟的指导。
没错,他俩正在学车。
从沪市回来以后,正好是菇房准备开始新一轮的播种时间。
种植面积是越扩越大,再过两个月,又能收割一大波菌菇。
而家禽养殖场那边,有六妮在,3号鸡舍那10260个鸡位早就挤满了,再过几天,4月份孵出来3000只小鸡就可以正式下蛋了,到年底,一万只多只鸡齐齐下蛋,沈春花想想就乐。
1号鸡舍重新划分了一下功能区,变成了专门的孵化和育雏区,目前还有7月份孵化的3000只小鸡正养在那里。再多,就又养不起了,这批鸡估计等养到90日龄又得卖出去了。
六妮申请再盖鸡舍,被沈春花暂时拒绝了。于是她转战鸭子,势必要把鸭舍也填满!
但因为是7月份刚开始研究鸭子的人工授精问题,所以鸭舍里的鸭子并没有增多。到目前为止,才有300颗鸭蛋被放进孵化箱里,六妮正守着呢!
今年的家禽蛋类收购价都大幅度涨价了。才半年,这个场子已经创下了54648.36元的销售额!
光六妮就分到了五千多,现在你真让她三百六十天跟鸡鸭同住同睡,她都乐意得很!
除去原本定下的工资分红外,沈春花还每个月塞给齐进舟50块钱,虽然人家一开始不肯要,但她铁了心要给的钱,就没有于送不出去的道理。
实在是因为现在每天光蛋差不多就有两百斤,那边还有个菌菇养殖场呢!已经不是她能踩着三轮去送的程度了。
每天在早上都需要齐进舟起个大早的,帮她带过去。但长此以往也不是个事儿,人家毕竟是有正规工作的!
还是得自己买辆车,学会开车!
左秋梅点点头,但基本不伸手,倒是林淑英想去打热水的时候,她跑的很勤快,
“我来我来。”
林淑英想去打饭了,
“我也正要去,帮你去打吧!”
不小心把水洒在了地上,
“我来拖,你坐着就行!”
导致林淑英开学后的第一封家信中有很大的篇幅给父母描写了她和左秋梅的友谊,林淑英说她遇到了一个极好的朋友。
当然,这都是后话。
她俩单独在寝室住了一个晚上后,其他的舍友也陆续到了。
8个人,3个英语专业的,5个国贸专业的,其中有两个是沪市本地人,看着也是家境不错的样子。
她们都有个共同特性,那就是对林淑英挺客气的。
本地姑娘杨云倩扫了一眼对面几张床的外地佬,不太高兴的撇了撇嘴,一群乡巴佬,总觉得身上有股怪味,影响了宿舍的空气。
她站起来扒着床架子朝坐她在上铺的林淑英说道,
“淑英,刚送我来的学姐说,学校外面有卖床帘的,拉根绳子就能挂在床上,极大的保证了个人隐私,你要不要一起去买?”
“真的吗?”谁不想要单独的空间,尤其是在家就拥有独立房间的林淑英。“可以呀!”
林淑英正在墙上贴自家的全家福,沈春花她们走之前,把那张万国建筑群背景的给了她,她把照片贴在了枕头上方点的墙壁上,保证早上一睁眼就能看见。
杨云倩看见了那照片哇了一声,淑英这是你家人吗?你妈妈真洋气!
谢谢(n_n)林淑英温和的道谢,然后爬下床去。
我们是现在去买吗?林淑英朝其他几个舍友问了一句,
要不要一起去啊?你们买吗?
另一个本地姑娘高芳芳举了举手边的一叠布,语气略带兴奋,
我已经带啦~我哥大三了,宿舍里需要什么都提前跟我列过清单了,你们要看吗?
诶嘛!真的假的?给我瞅瞅!我看有啥缺的,现在正好就去补上!
说话的是个东北姑娘,闫桂兰,家里往上数都是钢铁厂的职工,真正的大厂子女,生活条件也很好,不缺零花钱。
倒是其他四个姑娘,对买买买这件事没有那么热情了。
左秋梅低着头看书没吭声,江省渔家的李细妹把自己刚叠好衣服又抖开重新叠过,轻声细语的说着拒绝,
我就先不买了吧,上铺有个蚊帐就够了。其他的等以后有需要了再买吧,
同样是江城的苏碧青跟着点头,是啊,到时候有需要再买好了,不急的。
倒是来自中原的曾菊华,两手一摊老实坦白,
不买,俺没那么多钱。
【第308章第308章家书】
最后一起出门买窗帘的只剩下林淑英杨云倩和闫桂兰。
杨云倩挽着林淑英的胳膊走在校园里,嘟着嘴碎碎念着,
淑英你喊那几个干嘛呀,一群乡巴佬看着就不会有那个闲钱买东买西的……
林淑英诧异的看了眼她,还没等她开口,闫桂兰的声音就响了起来,
你说啥呢!乡巴佬是啥意思?意思是说她们村吗?
闫桂兰听着感觉不是很高兴,她家也有乡下亲戚,大家处得可好了,乡下人怎么着杨云倩了!
咱都是一个宿舍的,以后要一起住四年呢!你这么说被她们知道了多伤心啊!
杨云倩满不在乎的撇撇嘴,
她们伤不伤心关我什么事啊?你看她们一个个那穷酸样,那个曾菊华就没有一样东西上是没补丁的,连床单上都有,这还不是乡巴佬啊?
桂兰你又不是乡下人,你替她们气什么呀?
我……
我是乡下人呀。林淑英淡淡的说着,立马收获两道惊讶的目光。
你不是说,你是越市的……
越市山阴县清江镇四河村,户口关系我昨天就交给报道处了,上面写的很清楚。林淑英报着自家地址,有问题吗?
闫桂兰率先摇头,没有,就是你看着一点都不像乡下丫头。
桌上的收音机,柜子里的日用品,床上的照相机,挂钩上的书包,还有她手上的表,身上的衣服鞋子,一切都充满着金钱的味道,又新又贵。
谁家乡下丫头是这架势的?地主啊?
林淑英微微一笑,可能我爹妈都比较会赚钱吧?所以我也来学贸易了。
杨云倩实在没想到她竟然不是城里的,但,但,但反正她看林淑英就是顺眼的,觉得她们才是一伙人。
她也是国贸专业的,暂时还不想失去这个顺眼的同学兼舍友,所以这会儿绞尽脑汁的想说点什么挽尊的话来,但实在是没有,便生硬的转了个话题,
啊哈哈哈……你爹妈真牛,诶你这裙子是哪里买的啊?看着不错,我也想去买一条……
林淑英给家里寄的信很厚很厚,基本把能说的都说了一遍——
[……所有人都想上大学,而上大学的好处,我觉得也不只是为了未来。
只有在大学的校园里,才能接触到全国各地的同学,以前爹爹嘴里各地的风土人情,也正式的具象化呈现在了眼前。
而一些爹爹也不太知道的事情,也只有他们当地人才会更加清楚了解。
所以弟弟妹妹们都要努力学习才是,只有考上了大学,才会知道世界有多大……
不过正如爹爹说的那样,有台相机,在学校里交友行事好像真的会容易很多。
军训的时候我帮班里拍了不少照片,我们班主任夸我拍的好,还推荐我当宣传委员,被全班通过了。
还有好几个师哥师姐来邀请我参加他们的活动,我怀疑他们也是想要我去帮忙拍照的……当然了,他们也总会请我吃饭,或给我买点什么以此当报酬。
好处是我的拍照技术最近进步的很快,坏处就是很费钱,彩色胶卷真的太贵,而且平均拍摄一张照片是4毛,但洗一张照片竟然也8毛钱。我觉得这一点很不合理。
所以我最近都改成黑白胶卷了,洗照片都能省下3毛来。
(这里我没有说我缺钱的意思,一点都不缺,真的。我已经是我们宿舍甚至全班,在我认识的认识的人范围里,生活费最高的人了!根本用不完!)
……
舍友都对我很好,我跟她们都还算聊得来,但她们互相之间的关系我又有点看不懂。
那天你们见过的左秋梅就经常在生活中伸手帮我,她比我大4岁,我觉得她真是个很热心肠的大姐姐。
我也记得姆妈的话,没把人家的好当理所应当。买点什么水果零嘴的都会给她也带一份。可惜她对外有点内向,不爱说话,还总是脸红,属于外冷内热型……
……有个叫李细妹的舍友,一开始感觉有点抵触我,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但军训那会儿我说可以帮她拍几张单人照,照片能寄给家里让爹妈看看她的校园生活,她好像又有点跟我要好了……
宿舍里还有两个本地的同学,她俩也都很好……钟芳芳喜欢吃美食,杨云倩喜欢漂亮,跟着她们一起,我现在的生活正如奶奶所希望的,吃好喝好穿好。
但她们好像对乡下人有点意见,一开始杨云倩还说左秋梅她们是乡巴佬……
不过自从我说我也是乡下人以后,她又不说了。闫桂兰还说我不像是乡下人,嗯……她们好像都这么觉得,因为觉得我的吃穿用度都挺好的。
所以,难道乡不乡下人,是看家里有没有钱决定的吗?那我们镇上现在万元户也不少了吧?难道城里就没有穷人了……
而且我觉得城里乡下都有好人坏人,就像每个人都有优缺点一样,只不过需要人去发掘……
但这些矛盾,似乎跟我没什么大关系,主要还是杨云倩和李细妹她们几个之间,平时都有些互不搭理。
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现在作为一个有钱的乡下人,她们城乡双方对我倒是都挺客气的。
我不晓得该怎么缓解她们的矛盾,但又庆幸自己好像人缘还行,可闲着无聊大脑放空的时候,又担心自己会不会实际上正在被两边排斥……
我觉得自己这种想法很可笑,便想通过学习转移注意力,倒是成功的提升了自己的外语词汇量……
有天晚上气氛还算和谐,闫桂兰组织着排了一下年龄,发现我竟然是最小的。
这种感觉很奇怪,我当了十六年的姐姐,突然变成了妹妹,大概也是因为这样,感觉她们也挺照顾我的……
总而言之,我在大学生活的很好,爹爹姆妈和奶奶都不用担心。
你们在家里也要健健康康吃好喝好,不要为了赚钱过度劳累,要是家里真的有经济上的需求,我还可以学习外滩那个人一样,摆摊给人拍照赚钱……]
【第309章第309章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林淑英的家书寄到四河村的时候,是周末。沈春花和林国庆一起,跟两个刚戴上红领巾的少先队员一般,五指并拢紧贴两边大腿,恭敬的站在卡车边上,听着齐进舟的指导。
没错,他俩正在学车。
从沪市回来以后,正好是菇房准备开始新一轮的播种时间。
种植面积是越扩越大,再过两个月,又能收割一大波菌菇。
而家禽养殖场那边,有六妮在,3号鸡舍那10260个鸡位早就挤满了,再过几天,4月份孵出来3000只小鸡就可以正式下蛋了,到年底,一万只多只鸡齐齐下蛋,沈春花想想就乐。
1号鸡舍重新划分了一下功能区,变成了专门的孵化和育雏区,目前还有7月份孵化的3000只小鸡正养在那里。再多,就又养不起了,这批鸡估计等养到90日龄又得卖出去了。
六妮申请再盖鸡舍,被沈春花暂时拒绝了。于是她转战鸭子,势必要把鸭舍也填满!
但因为是7月份刚开始研究鸭子的人工授精问题,所以鸭舍里的鸭子并没有增多。到目前为止,才有300颗鸭蛋被放进孵化箱里,六妮正守着呢!
今年的家禽蛋类收购价都大幅度涨价了。才半年,这个场子已经创下了54648.36元的销售额!
光六妮就分到了五千多,现在你真让她三百六十天跟鸡鸭同住同睡,她都乐意得很!
除去原本定下的工资分红外,沈春花还每个月塞给齐进舟50块钱,虽然人家一开始不肯要,但她铁了心要给的钱,就没有于送不出去的道理。
实在是因为现在每天光蛋差不多就有两百斤,那边还有个菌菇养殖场呢!已经不是她能踩着三轮去送的程度了。
每天在早上都需要齐进舟起个大早的,帮她带过去。但长此以往也不是个事儿,人家毕竟是有正规工作的!
还是得自己买辆车,学会开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