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卖大菜,人生赢家定是我 第95节
  屋子里的人都惊呆了,林玉兰张着嘴愣着半晌,才起身冲过去一把扶住大女儿。
  “大妮!你,你不会是也有了吧?”
  大妮“啊?”了一声,她不知道啊!
  林玉兰着急的低声问道,“你那个是什么时候来过的?”
  大妮想了想,“上个月……没来,上上个月……好像……额,也没来……”
  她这个本来就不准时,十几岁的时候经常一边忍着痛经一边站在水田里干活,推迟半个月一个月的是常有的事情。
  前段时间忙着盖房,边上班边盖完了房,又惦记着下班要回去帮娘家秋收……反正她自己都记不清了什么时候来过的月经。
  这会儿卫生院早就下班了,林玉兰恨铁不成钢的说道,“明天一早,你就去检查一下!”
  结果不出意外,大妮都已经怀孕3个月了,应该是在上梁酒之前就已经有了。王勇就差没买两串鞭炮给全村庆祝了,还说什么让媳妇儿回家躺着,他来赚钱。
  当然,被大妮直接拍了回去。谁家刚怀孕没几个月的女人就不上班在家躺着了?又不是资本家太太。她俩还欠着一屁股债呢!以后又要多个孩子,更得往死里干了!
  当然,她也没敢往死里干,之前袜头要缝到半夜,现在到个晚上10点左右也就放下休息了,之前白水泡饭配梅干菜,随便对付一口就行了,现在被要求每天吃一个鸡蛋了。
  蛋是六妮送来的,还说已经付过钱了,不是养殖场白拿的,让她放心吃,只要她和孩子都平安健康就行。
  王勇嘴上不说感谢丈母娘家和小姨子们,但是每天扛完大包有空了,就去马家的田里帮忙干活,算是一点点的还着那份情谊。
  三妮在见过二妮母女,又确定大妮怀相还可以之后,还是背上自己的铺盖去了隔壁县的棉花农场,已经迟了2天了,得赶紧过去,到时候工头说不招人了就麻烦了。
  过去那里,起码要走两小时,这会儿都半下午了,她算着天黑前应该能走到。
  才到村口,就遇见了踩着三轮回来的沈春花,沈春花看见三妮还打了个招呼,“去哪儿呀?”
  三妮笑着回道,“去肃县采棉花。”
  “哎呦,你这是要走着去?”沈春花压下了刹车把,对三妮摆头示意了一下,“上车,我带你去吧!”
  车后箱里还放着叠得高高的竹筐,是沈春花用来装鸡蛋的,一般中午前就回来了,今天不知怎的,晚了几个小时。
  三妮摆摆手,“不用了,舅妈,我自己可以走过去的,你忙吧!”
  “没事,你上来吧,我正好也想去趟肃县看看。”沈春花说着,又拍了拍三轮,让她赶紧上来。
  昨天六妮还在和她商量,要不还是沈春花去上那个蘑菇班算了,六妮还在学养殖呢,到时候什么都靠她,又累又费时间。早学早发达。
  不过蘑菇班在隔壁肃县,她对肃县多少有点抵触,因为那也是她的娘家,虽然沈来财和钱莱儿已经走了,但那里对她来说,已经没有什么美好回忆。
  虽然之前在黑市倒卖蔬菜的时候,也是去肃县进的货,但那也是黑灯瞎火的半夜了,她可以假装自己瞎了。
  现在嘛……她决定先去她们县里看看有没有蘑菇班,要是有的话,直接在自己县里读就好了,去隔壁干嘛。于是今天送完蛋菜,她又在县里逛了好几圈,找夜校。
  夜校是给她找到了,但是没有蘑菇班,要上蘑菇班还是都去隔壁。
  沈春花无语,但也没办法。所以才说自己要去隔壁看看。
  既然是顺风车,那三妮就也不推拒看,腆着脸说了声谢谢,便坐了上去。
  “这有什么!”沈春花咯吱咯吱的又开始往隔壁县骑去,
  “三妮啊,你是不是要在那里住上一个月啊?那回来都要过年了。”沈春花问道,
  三妮把背着的铺盖放在了自己面前,多少挡着点初冬的寒风,听到舅妈问话,赶紧喊着回答,
  “不知道,看今年摘棉花的人够不够多,反正半个月是一定要的。”
  不是摘完就可以拍拍屁股走人了,还得抠花,抠完还要帮忙晒,都是算工钱的,干一天算一天,她肯定要干到最后一天。
  沈春花叹了口气,“等你外语学成功了,或许国家外贸生意也起来了,到时候你赚钱就能轻松点了。”才19岁的小姑娘,还有她没干过的活吗?
  虽然知道沈春花背对着她,看不见自己的动作,但是三妮还是很认真的点了点头,“那肯定,去学外语,为的不就是这个嘛!”
  三轮车慢悠悠的骑到了肃县的中心街道,然后好像就被人群堵住了。
  “不年不节的,这边县里怎么这么热闹?”
  沈春花踩着三轮脚踏,一边高一边低的站了起来,想看看人群前面在干嘛。不过还是三妮后面,能踮起脚看得更高点。
  “啊!”等她看清了前面的场景,一下子就捂住了嘴,小声的惊呼着。
  “怎么了?”沈春花好奇死了,她本来就没三妮高,站的更低点,看到的除了后脑勺,就是高处的红色横幅,但也就一半,下面一半就是人头了。
  三妮又认真的看了看那横幅,才猫下身来,趴在沈春花耳边说着。
  【第181章第181章朱老三父子】
  “是公审大会……”三妮小声的说着,“我看那牌子上挂的,好像都是流氓犯。”
  说着她还小声的呸了一声,流氓犯就应该被抓起来游街示众,丢干净了脸看他们以后还敢不敢犯!
  沈春花挑了挑眉,现在被抓起来的这帮人,那可不是公审游街丢个脸的问题,怕是要重新投胎去了。
  “游街了!又要开始游街了!!”她们前面有个人高个子兴奋的对身边的人喊着,好像是公审结束了。
  其实公审前,这批人就要被用绳子串成一串游一圈,公审结束后,还要再游一圈。
  区别就是,公审后,犯罪分子的脖子上会挂上一块牌子,上面写上你的名字和罪名,还要拍照留念,争取把你的脸丢到千年以后。
  “诶,让一让,让一让,都让到一边去!别堵着路!”前面有执法人员星星散散的过来指挥秩序,让大家看热闹的也都往路边去点。
  沈春花她们本来在最后的,现在大家这么一靠边,仗着三轮反而挤到了路前边。
  只见从最前面广场上慢悠悠的开着一辆军绿色的挎斗摩托,上面坐着三个白色制服帽子的执法人员,后面则是一串垂着脑袋走得东倒西歪,随时能腿软到地的犯罪分子。
  基本都是需要边上一左一右两个执法人员架着才能往前拖行的。
  看热闹的人群里时不时的发出一阵阵的骂声,有人在呸,有人在骂,还有人在夸,夸抓得好呀!
  沈春花和马三妮两人已经在这条街的比较靠后的位置了,所以等了好一会儿都没看见游街队伍过来,两人一起探着脑袋出去,想看更远点的,发现大家都在探脑袋。
  算了,等着吧。
  终于等到了绿色挎斗摩托车的出现,这边一群人瞬间两眼放光,再一次伸长了脖子,想看看犯罪分子的样子。
  这一看,沈春花就看见了熟人。
  呦!那走在第一个的不就是朱老三吗?跟在他后面的那个,就是他儿子!
  朱兴旺?原来小杀猪的大名是这个,不过他家八成是兴旺不起来了,两个人都被套上了牌子,上面罪名还不止一个,流氓犯、强奸犯,还有个杀人犯?
  沈春花都惊呆了,这俩父子竟然还杀人了?
  “那不是朱老三父子俩吗?终于被抓了!呸!”马三妮身后站着两个大妈,在人人人的脖子缝中终于看到了前面游街的人,便开始骂了起来。
  “可不就是他们俩!糟蹋了多少人家的好闺女?早就该被枪毙了!”
  “wc!那么恶心!他们脖子上还挂着杀人犯呢?!”边上另一个中年男人也加入了话题。
  “可不就是杀人了!”一大妈回道,“那个姓凌的小媳妇儿不就因为受不了跳河了?这还是年初时候的事情了,她娘家也不做人,朱老三给了钱他们就跟个没事人似的。”
  “能把女儿嫁给朱家的,能有什么好人?”
  “就是……”
  那年冬花跑了以后,朱老三家好像还是花钱娶到了媳妇儿,不过没两年就说病死了。父子俩是杀猪卖肉的,改开以后就自己支起了肉摊子,赚的还真不少。
  一个媳妇儿没了,就接着娶下一个,那俩大妈说是跟朱老三同村的,十来年里,看着他家娶了不知道几个了,每个都撑不了几年,跳河的跳河,上吊的上吊,也有说是病死和自己跑的。
  到后来其实本地都没有人家敢把闺女嫁过去了,就去外地娶媳妇儿,山高皇帝远的,闺女没了娘家人怕是都不知道。
  就算知道了,像那家姓凌的,就坐着火车带着人上门来闹事了,结果朱老三出了一把血,也就把事儿给摆平了。这也是这么多年来,朱家父子干惯了的事情。
  周围人秉承着都是一个村的,而且娘家人都不管,他们管什么闲事的道理,这么多年来愣是没人去公安那里举报。
  或许也是有的,只不过在某种程度上,这难道不是家事吗?到最后都是不了了之的。
  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尤其是今年,碰上了严打。
  外地媳妇儿又不是就这么一家,说是秋收前的时候,有对夫妻找来,自家的女儿嫁给了朱兴旺,跟他到这边来好几年了,头两年还有信啊电报什么的拍过去,这两年什么消息都没了。
  上一次传信还说怀孕了,他们还想着生孩子养孩子比较费精力,可能顾不上传信。他们自己也有孙子要带,就也没时间找过来。
  但是两年了一点消息都没有,所以就趁着空一点跑来看看是不是出事了。
  当然出事了,他家闺女连个人影都没有,朱老三还说是她自己带着孩子跑了,多问一句都想挥拳头。春天的时候才赔出了一大笔钱,现在又来一个要人讨债的,他怎么可能想搭理。
  那怎么能接受,于是老两口就找到了县里的公安局报案。
  老实说,这边大家都比较喜欢赚钱,没那么多人有空去干偷鸡摸狗,并且还要被当场抓获或者被举报的流氓罪。
  人正愁严打指标呢,一接下这个案子,就非常积极主动的调查开了。
  平时不主动举报和公安上门问话是两回事。
  朱家周围的人跟倒豆子一样就把这么多年来的信息都捋了一遍,完了还得再和家人邻居讨论一下,有没有漏的,光问话的笔录都记了好几大张纸。
  负责这个案子的队长一看,我去,还等什么呢?直接抓人吧!
  就算那老两口的女儿真的是自己跑了,朱家父子干的那堆破事,也算不正当男女关系了,足够枪毙好几个来回了。
  本来他俩是按流氓罪收监的。
  结果支队长闲着也是闲着,又去朱家里面转了一圈,房子不破,但也是旧的。然而,后院地上的土,却看着挺新的,还有些松……
  支队长喊了两个小伙子拿了两把铁锹过来开始翻,翻着翻着,事情就大了,他们县里都没法医,还是省里求来的。
  法医一边指挥着小徒弟把骨头一根根的摆好,谁和谁的别混着来。一边拍了拍支队长的肩膀,
  “下次见面估计就是在省里了,升官酒记得请我喝。”
  【第182章第182章受害者家属需要发泄】
  说是跑了女人,都被从朱家后院地里挖了出来,甚至有一具骨头比较特殊,老法医亲自上手拼了半天,最后得出结论,是个怀了孕的女人,多出来的那点骨头,是她肚里孩子的。
  也正是那老两口的女儿,老两口在公安局里哭天喊地的,要求马上枪毙了那两个人渣。这是当然,这俩畜生死两百个来回都不够解恨的。
  那些女人多数都是外地人,由朱兴旺拿了介绍信出去外面,用娶媳妇儿传宗接代的借口找媒婆介绍姑娘,由于家里是屠户,在这个年代一直都是挺吃香的行业。
  不管是女孩自己还是家里人,都挺乐意的,给了彩礼就跟买断一样带回来,结婚证都不一定会领。等到了朱家,才会发现,她“嫁”的可不是一个男人。
  朱老三和朱兴旺都喜欢喝酒,也喜欢打人。喝多了打人,不高兴了打人,高兴了也想给你来个几巴掌庆祝一下。
  外来媳妇儿在这里没有一点背景人脉,想跑不知道往哪里跑。当年也有村里人想帮她们跑过,结果被朱老三发现了,拎着杀猪刀就上门砸了一通。
  说自家花钱买来的媳妇儿,要是谁给整跑了,到时候就找谁家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