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卖大菜,人生赢家定是我 第93节
而林玉兰也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到,她感觉老娘肯定又在心里骂她蠢了,红着脸半晌才小声解释着,“妈……我,我没钱啊……德祥他这两天也忙,没来得及跟他说这事儿……”
她赚不到钱也管不到账,孩子们的钱在她们自己手里,家里每次卖粮食的钱也在马老太手里,只有马德祥的工资她能沾点手,但也是需要用了再去问他要,平时也不在她的兜里。
所以这种场面上的人情往来,通常也轮不到她负责,这还是第一次有人点名说她没给红包的,桌上还是有弟妹和三个女儿呢!这一下感觉脸上火辣辣的,林玉兰好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梁生娣斜了她一眼,“没钱就去赚钱呗,我一个老太婆都天天想着怎么赚几个铜板回来自己花花,你才几岁啊,就想在家里当咸鱼了?”
林玉兰真是有苦说不出,是她不想赚钱吗?那不是她没什么一技之长也找不到什么能干的嘛!她也去不了太远的地方,家里还是需要人洗衣做饭的……
“赚钱的事情难道不是有双手就能干的吗?难不成……”
梁生娣又阴阳怪气的扫回到马老太身上,“我说亲家啊,你这还真是一如既往的喜欢天天把人栓家里啊,以前是不让那几个孩子出去读书,现在是不让我闺女出去赚钱,咋的?躺家里天上就能掉金饼了?”
马老太真的要被气死了,手掌砰砰砰的拍在桌上,
“我什么时候说不让她出去赚钱了,她要是有本事就去啊!反正赚来的钱也是他们夫妻俩的!我老太婆现在还能有什么说话的份!”
【第176章第176章把养殖场发扬光大】
梁生娣等的就是这句话,在桌下踩了一脚沈春花,沈春花一个激灵,扯出一抹极为真诚的笑容,
大姐,你要不来帮我们打理养殖场?就在村里,要是家里有事回去也方便。
场子里都算不上重活,就是琐碎点,工钱好商量。
啊?我吗?林玉兰有些不敢相信,还从来没有人招聘过她呢。
我……我,没干过……你们那里面是不是还要养蘑菇的?
她趴在桌上,朝沈春花那个方向凑,小声的问道。
沈春花大手一挥,都不是什么有技术含量的活,到时候我带着你走一圈你就会了!
本来心心念念想找活干,机会突然就自己跑到跟前来了,林玉兰又犹豫上了。
小心翼翼的看了眼婆婆,前天马老太还在饭桌上阴阳怪气过,说马家总有一天要姓林了,这个两个的都往林家凑。
那她现在要是答应了弟妹的邀请……
“你看她干嘛呀?她是你婆婆又不是你卖身的主家。我说亲家啊!你是不是有什么意见要发表?那你说呀!磨磨唧唧的急死个人……你要是有活能给玉兰介绍的,就赶紧说,或者是你有钱给她也行……”
梁生娣的每个字都在马老太的雷点上蹦迪,要是用激光笔扫一下,马老太太的头上可能真的会看见有烟冒出来。
“我天天在地里干活,哪来的钱!”她恨恨的说着,“你家国庆春花有出息,是老板!能给玉兰发点工资那也是件好事!”
起码是拿着钱回了马家的,林玉兰最好有本事掏空了林家,都给自己搬来!马老太换了个角度安慰自己,然而她的愿望终归不太可能实现。
等吃完上梁酒回到家,五妮从三妮那里细细的问了一遍这件事的具体信息,听三姐说,舅妈的意思是,等农忙结束后,让她们姆妈过去养殖场帮忙。
这样的话,养殖场规模再扩大也不成问题了,舅妈和外婆白天就能有很多事情可以干了。
五妮转头拿出自己的记账本就开始算了起来,嗯,足够了,就算再来俩妹妹都养得起了。
她便在第二天傍晚的时候正式提出了要退出分红的事情。
沈春花有点惊讶,六妮不是说她要等初中毕业再退吗?
五妮笑了笑,“舅妈,我和六妮两个人干的那点活,本来就不值四成的分红。都是舅妈和舅舅照顾我俩才给那么多的。要是出去人家那里打工,撑死也就三十来块钱一个月。
之前是我们姐妹人多,想要读书,还想过得好一点,才厚着脸皮一直接着这份钱,我妈也过来上班的话,就真不需要我俩了,我家总不能那么多人都在这里吧?”
五妮是真心的,这个养殖场的老板毕竟还是舅舅舅妈,她们家明面上就五妮六妮两个人在管着,但其实后面七八九妮偶尔也会来帮姐姐一起干活。
现在又加上林玉兰的话,乌泱泱的一大堆人都是她们家的,咋的?要夺权啊?
15岁的小姑娘倒也没能想得那么深,她就是觉得这样看起来不太行,具体哪里不行她也说不出。
“我妈来上班前,我们肯定还是会跟以往一样干着的,等秋收结束,她过来了,这些活就都能交给她了,我们也能好好学习了。”
五妮咧着嘴,笑得十分真诚,“明年就初三了,我还想努力一把考个中专呢!”
沈春花了然,这孩子还是太懂事了点,既然她坚持,那就如她所愿呗。不过……她偏头看向站在边上捏了半天衣角的六妮,
“六妮你呢?你不是在上养殖课了吗?那天还说想留在这把养殖场发扬光大呢?”
五妮听了惊讶的转头看六妮,啊?你不读书了?
沈春花:好吧,这俩姐妹压根就没通过气。
六妮无奈的叹了口气,“五姐,我上次就跟你说了……我读书就那样,别说中专了,高中都不一定进得去,就算勉强上了高中,高考肯定也得完!”
“我就喜欢看着鸡鸭鹅一点点长大,每天多捡到一个蛋我都开心。而且养殖课老师讲的东西,我特别能记得住。但文化课的东西,我再怎么死记硬背,过两天也就忘记了。”
一开始,是跟着五妮,羡慕人家有机会读书,不想当个文盲。后来上了学,也是珍惜机会有好好学习的。
小学课程还好,基础的识字算术和日常科学都还是能读得明白的,但上了初中,就切切实实的体会到了自己可能真不是读书的料子。
她和五妮还有林书赶都是初二,老师讲一遍的东西,五妮和林书赶都能马上领悟到,五妮甚至还能举一反三,但是六妮不行,老师讲三遍,她都不一定能弄明白。
甚至有那么一段时间,她都怀疑自己是不是个傻子,怎么就那么笨呢?
但是她报名上了夜校后,她却是成了养殖课班里的佼佼者,不就是举一反三吗?她也会啊!说白了就是专业不对口,读书她不行,养鸡养鸭她绝对一把好手!
“五姐,我会听你的,起码把初中毕业证拿到手,但是初中毕业后我就真的不想去读了。你知道什么叫现代化养殖吗?跟我们现在这种圈块地出来,在上面散养完全不一样。
也是需要系统化学习和研究的。我打算等明年暑假的时候,再去隔壁县里学习更具体的种蘑菇的知识。到时候,帮舅舅舅妈一起把这养殖场发扬光大!”
六妮捏着小拳头,脸上尽是对自己的信任和未来的向往,整个人在这种自信下显得熠熠生辉。
五妮都呆了,她以为所有人都跟她一样,会想着如何努力走出农村,结果六妮却一心想要留在这里。但是,六妮好像真的很喜欢这个职业,就算她是姐姐,也不能勉强妹妹跟着自己走。
五妮默默地点了点头,“那你到时候跟舅妈她们再重新谈过分成吧。”
现在的分红实在是太高了,六妮到时候可以跟沈春花她们在谈过,到底是技术入股还是以员工雇佣的形式在这里上班。
六妮觉得都好,只要让她能继续待在养殖场就行。
自己的想法得到了姐姐和舅妈的认可,她嘴角都快咧到耳后根了。
——————————————————
才反应过来,昨天是七夕(ノдヽ)随着年纪的上涨,好像对这种仪式感的节日就会逐渐开始忽略了……
今天恢复三更,大家吃好喝好睡好呀~有空给个小发发~
啾咪(●???)?
【第177章第177章新一年的秋收又开始了】
新一年的秋收又开始了,家家户户都没有了闲坐着的人,不上学的孩子也都被拉到了田里去捡稻穗。
林国庆请个了三天假,在田里一起收割稻子,主要这两天不是休息天,孩子们都还在上课呢,就他们仨,那镰刀抡得都快起火星子了。
还好他们家就三亩半田,三个人,起早贪黑的三天下来也就结束了,刚好就是林国庆那三天假期。田里收完以后,她便赶着去上班了,剩下的打谷晒谷背回家什么的就都靠梁生娣和沈春花了。
倒是马家六亩半的地,靠两个老头老太和三妮真割不完,林玉兰最多能坚持割半小时的稻子,半小时后就已经脸色发白头昏眼花的了。还不如在后面捡点稻穗,整理一下秸秆。
马德祥也只能先扔下了村里的活,下了田。秋收大于天,哪怕有人举报他渎职,乡里也会酌情谅解。王勇也从隔壁赶来帮老丈人家干活了。
大妮要上班,他扛大包的,去不去自己说了算。以后他们两口子的吃饭问题可就全靠老丈人家的这些田了,自然要上点心。
就这样的人手,沈春花和梁生娣都把谷子晒好搬回家了,他们都还没结束。沈春花刚听经验丰富的老人说,这两天可能要下雨了,再不赶紧收完,到时候雨一下都没得晒,谷子要发霉的。
她看看自家没事了,就拎着镰刀也去马家帮忙了。其实他们也干了快一礼拜了,就差最后半亩地了,沈春花的加入,加速了进程。
本来都以为要来不及晒谷了,结果还是有晒到一天的。赶着下雨前都收了回来,等雨停了再晒。
马老太又开始抱怨家里没有儿子,人家有儿子的就能有儿媳有孙子,家里人越来越多,就不会缺人干活,哪像她们家,一个个好不容易养大了,就嫁出去给别人家干活了。
不过她这话现在根本没人理她了,哪怕是林玉兰都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的了。你再想生儿子,都不能了,林富强家的教训血淋淋的摆在那里,还没过去半年呢。再说了,就算有儿子,现在也帮不上什么忙。
马老太嘀嘀咕咕了半天也没人理她,就又开始嫌弃上学的孩子太多,没人干活……
三妮扛着一袋子谷子砰的一声扔在地上,给她吓了一跳。不过三妮也没理她,而是转头和沈春花说道,
“我刚看见了二牛了,刚背着稻子跑过去。”
沈春花一愣,“二牛?他不应该在上学嘛?他家不会还没收完吧?”现在外面可是已经在下雨了。
林富强家就两亩田,不算多,但他家能干活的也不多。马凤娟据说到现在都拎不动一桶水呢,林富强他妈都快八十了,林二牛又要上学,秋收主力军其实就林富强一个人。
认真算下来,还真有可能才没收完。
沈春花把手上的谷袋放在边上,然后擦了擦汗,说了句,“我去看看。”便跑出去了,马德祥想了想也跟了上去。
田里早就没有之前金灿灿的风吹谷浪了,只有参差不齐的稻茬在淅淅沥沥的雨里站着。只有中间的一小片田里,还有一块水稻没割完,两个人影正在那里忙着。
是林富强和他妈,林富强在割,他妈在理。沈春花和马德祥都拎着镰刀跑了过去,赶紧帮忙一起割,见林富强看着他们停了下来,沈春花手上不停的喊道,
“哎呀别看了,赶紧把稻子先收了,这雨说是还要下两天呢!”
林富强压下了鼻尖的酸胀,什么话都不说,低下头就赶紧挥镰刀。
林二牛背完一轮稻子又回来了,看见田里多了两个人,也楞了一下,然后赶紧把他奶捆好的稻子又背上再跑出去,雨天路滑,他直接把鞋拖了,赤着脚走,细看下脚掌处早就红了,但他也顾不上。
三个人的效率当然比一个人高多了,淋着雨,又花了半天功夫,终于把林富强家的稻子收完了,然后大家又七手八脚的分了分,捆好稻子一趟趟的帮忙背回了林富强家。
林富强妈一进门就赶紧去灶间熬姜汤,马凤娟看见她们淋着雨回来,赶紧拿毛巾给大家擦。
马德祥盯着她的脑袋都呆了,“……凤娟……你这是……”
马凤娟低头垂眼,手里还捏着一串佛珠不停的点着,微笑中透露出的平和甚至让人觉得有点不适应,“哦……我上个月就去夏西山上让师傅帮忙剃度了,以后会多多在佛祖面前忏悔自己的过错,并为家人诵经祈福的。”
夏西山上有座尼姑庵,历史悠久但很低调,哪怕是之前破除封建迷信最严厉的时候,都存活下来了,更别说这两年了。
沈春花抬眼扫了一圈屋子,只见他们家角落里有个很正式的小佛堂,前面的香才燃到一半,垫子看着就是经常有人跪的。
怎么说呢,嚣张了半辈子的人,也不知道佛祖会不会接受她的悔意,毕竟追究起来,她直接间接的就是害了人。
“赶紧喝点暖暖身子,这个季节的雨可淋不得。”林富强妈端着两碗姜汤匆匆走出来,塞在沈春花和马德祥手里,“今天要不是你们帮忙,我们还干不完呢……”
说完她又回去再端两碗出来给林富强和林二牛,沈春花看着二牛问道,“你今天没去学校啊?”
说起这个,林富强故作生气的瞪了儿子一眼,看得林二牛心虚的低下了头,
“这孩子,前两天还好好的,昨天开始死活不肯去学校,说田里稻子割完前就死都不去。”
“我们家本来就人手不够,我再去学校,今天都干不完……”林二牛边喝姜汤边小声说着,他就想帮家里分担点,就他爸一个人,能干到累死。
“那你也不能说死都不去上学这种话啊!”
“好了!孩子也是一片孝心,还不是心疼你!”林富强妈赶紧帮着打圆场,八十岁的老太太佝偻着背,上上下下的想拿点什么感谢沈春花和马德祥。她俩当然不肯要,只说都是兄弟,应该的。
她赚不到钱也管不到账,孩子们的钱在她们自己手里,家里每次卖粮食的钱也在马老太手里,只有马德祥的工资她能沾点手,但也是需要用了再去问他要,平时也不在她的兜里。
所以这种场面上的人情往来,通常也轮不到她负责,这还是第一次有人点名说她没给红包的,桌上还是有弟妹和三个女儿呢!这一下感觉脸上火辣辣的,林玉兰好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梁生娣斜了她一眼,“没钱就去赚钱呗,我一个老太婆都天天想着怎么赚几个铜板回来自己花花,你才几岁啊,就想在家里当咸鱼了?”
林玉兰真是有苦说不出,是她不想赚钱吗?那不是她没什么一技之长也找不到什么能干的嘛!她也去不了太远的地方,家里还是需要人洗衣做饭的……
“赚钱的事情难道不是有双手就能干的吗?难不成……”
梁生娣又阴阳怪气的扫回到马老太身上,“我说亲家啊,你这还真是一如既往的喜欢天天把人栓家里啊,以前是不让那几个孩子出去读书,现在是不让我闺女出去赚钱,咋的?躺家里天上就能掉金饼了?”
马老太真的要被气死了,手掌砰砰砰的拍在桌上,
“我什么时候说不让她出去赚钱了,她要是有本事就去啊!反正赚来的钱也是他们夫妻俩的!我老太婆现在还能有什么说话的份!”
【第176章第176章把养殖场发扬光大】
梁生娣等的就是这句话,在桌下踩了一脚沈春花,沈春花一个激灵,扯出一抹极为真诚的笑容,
大姐,你要不来帮我们打理养殖场?就在村里,要是家里有事回去也方便。
场子里都算不上重活,就是琐碎点,工钱好商量。
啊?我吗?林玉兰有些不敢相信,还从来没有人招聘过她呢。
我……我,没干过……你们那里面是不是还要养蘑菇的?
她趴在桌上,朝沈春花那个方向凑,小声的问道。
沈春花大手一挥,都不是什么有技术含量的活,到时候我带着你走一圈你就会了!
本来心心念念想找活干,机会突然就自己跑到跟前来了,林玉兰又犹豫上了。
小心翼翼的看了眼婆婆,前天马老太还在饭桌上阴阳怪气过,说马家总有一天要姓林了,这个两个的都往林家凑。
那她现在要是答应了弟妹的邀请……
“你看她干嘛呀?她是你婆婆又不是你卖身的主家。我说亲家啊!你是不是有什么意见要发表?那你说呀!磨磨唧唧的急死个人……你要是有活能给玉兰介绍的,就赶紧说,或者是你有钱给她也行……”
梁生娣的每个字都在马老太的雷点上蹦迪,要是用激光笔扫一下,马老太太的头上可能真的会看见有烟冒出来。
“我天天在地里干活,哪来的钱!”她恨恨的说着,“你家国庆春花有出息,是老板!能给玉兰发点工资那也是件好事!”
起码是拿着钱回了马家的,林玉兰最好有本事掏空了林家,都给自己搬来!马老太换了个角度安慰自己,然而她的愿望终归不太可能实现。
等吃完上梁酒回到家,五妮从三妮那里细细的问了一遍这件事的具体信息,听三姐说,舅妈的意思是,等农忙结束后,让她们姆妈过去养殖场帮忙。
这样的话,养殖场规模再扩大也不成问题了,舅妈和外婆白天就能有很多事情可以干了。
五妮转头拿出自己的记账本就开始算了起来,嗯,足够了,就算再来俩妹妹都养得起了。
她便在第二天傍晚的时候正式提出了要退出分红的事情。
沈春花有点惊讶,六妮不是说她要等初中毕业再退吗?
五妮笑了笑,“舅妈,我和六妮两个人干的那点活,本来就不值四成的分红。都是舅妈和舅舅照顾我俩才给那么多的。要是出去人家那里打工,撑死也就三十来块钱一个月。
之前是我们姐妹人多,想要读书,还想过得好一点,才厚着脸皮一直接着这份钱,我妈也过来上班的话,就真不需要我俩了,我家总不能那么多人都在这里吧?”
五妮是真心的,这个养殖场的老板毕竟还是舅舅舅妈,她们家明面上就五妮六妮两个人在管着,但其实后面七八九妮偶尔也会来帮姐姐一起干活。
现在又加上林玉兰的话,乌泱泱的一大堆人都是她们家的,咋的?要夺权啊?
15岁的小姑娘倒也没能想得那么深,她就是觉得这样看起来不太行,具体哪里不行她也说不出。
“我妈来上班前,我们肯定还是会跟以往一样干着的,等秋收结束,她过来了,这些活就都能交给她了,我们也能好好学习了。”
五妮咧着嘴,笑得十分真诚,“明年就初三了,我还想努力一把考个中专呢!”
沈春花了然,这孩子还是太懂事了点,既然她坚持,那就如她所愿呗。不过……她偏头看向站在边上捏了半天衣角的六妮,
“六妮你呢?你不是在上养殖课了吗?那天还说想留在这把养殖场发扬光大呢?”
五妮听了惊讶的转头看六妮,啊?你不读书了?
沈春花:好吧,这俩姐妹压根就没通过气。
六妮无奈的叹了口气,“五姐,我上次就跟你说了……我读书就那样,别说中专了,高中都不一定进得去,就算勉强上了高中,高考肯定也得完!”
“我就喜欢看着鸡鸭鹅一点点长大,每天多捡到一个蛋我都开心。而且养殖课老师讲的东西,我特别能记得住。但文化课的东西,我再怎么死记硬背,过两天也就忘记了。”
一开始,是跟着五妮,羡慕人家有机会读书,不想当个文盲。后来上了学,也是珍惜机会有好好学习的。
小学课程还好,基础的识字算术和日常科学都还是能读得明白的,但上了初中,就切切实实的体会到了自己可能真不是读书的料子。
她和五妮还有林书赶都是初二,老师讲一遍的东西,五妮和林书赶都能马上领悟到,五妮甚至还能举一反三,但是六妮不行,老师讲三遍,她都不一定能弄明白。
甚至有那么一段时间,她都怀疑自己是不是个傻子,怎么就那么笨呢?
但是她报名上了夜校后,她却是成了养殖课班里的佼佼者,不就是举一反三吗?她也会啊!说白了就是专业不对口,读书她不行,养鸡养鸭她绝对一把好手!
“五姐,我会听你的,起码把初中毕业证拿到手,但是初中毕业后我就真的不想去读了。你知道什么叫现代化养殖吗?跟我们现在这种圈块地出来,在上面散养完全不一样。
也是需要系统化学习和研究的。我打算等明年暑假的时候,再去隔壁县里学习更具体的种蘑菇的知识。到时候,帮舅舅舅妈一起把这养殖场发扬光大!”
六妮捏着小拳头,脸上尽是对自己的信任和未来的向往,整个人在这种自信下显得熠熠生辉。
五妮都呆了,她以为所有人都跟她一样,会想着如何努力走出农村,结果六妮却一心想要留在这里。但是,六妮好像真的很喜欢这个职业,就算她是姐姐,也不能勉强妹妹跟着自己走。
五妮默默地点了点头,“那你到时候跟舅妈她们再重新谈过分成吧。”
现在的分红实在是太高了,六妮到时候可以跟沈春花她们在谈过,到底是技术入股还是以员工雇佣的形式在这里上班。
六妮觉得都好,只要让她能继续待在养殖场就行。
自己的想法得到了姐姐和舅妈的认可,她嘴角都快咧到耳后根了。
——————————————————
才反应过来,昨天是七夕(ノдヽ)随着年纪的上涨,好像对这种仪式感的节日就会逐渐开始忽略了……
今天恢复三更,大家吃好喝好睡好呀~有空给个小发发~
啾咪(●???)?
【第177章第177章新一年的秋收又开始了】
新一年的秋收又开始了,家家户户都没有了闲坐着的人,不上学的孩子也都被拉到了田里去捡稻穗。
林国庆请个了三天假,在田里一起收割稻子,主要这两天不是休息天,孩子们都还在上课呢,就他们仨,那镰刀抡得都快起火星子了。
还好他们家就三亩半田,三个人,起早贪黑的三天下来也就结束了,刚好就是林国庆那三天假期。田里收完以后,她便赶着去上班了,剩下的打谷晒谷背回家什么的就都靠梁生娣和沈春花了。
倒是马家六亩半的地,靠两个老头老太和三妮真割不完,林玉兰最多能坚持割半小时的稻子,半小时后就已经脸色发白头昏眼花的了。还不如在后面捡点稻穗,整理一下秸秆。
马德祥也只能先扔下了村里的活,下了田。秋收大于天,哪怕有人举报他渎职,乡里也会酌情谅解。王勇也从隔壁赶来帮老丈人家干活了。
大妮要上班,他扛大包的,去不去自己说了算。以后他们两口子的吃饭问题可就全靠老丈人家的这些田了,自然要上点心。
就这样的人手,沈春花和梁生娣都把谷子晒好搬回家了,他们都还没结束。沈春花刚听经验丰富的老人说,这两天可能要下雨了,再不赶紧收完,到时候雨一下都没得晒,谷子要发霉的。
她看看自家没事了,就拎着镰刀也去马家帮忙了。其实他们也干了快一礼拜了,就差最后半亩地了,沈春花的加入,加速了进程。
本来都以为要来不及晒谷了,结果还是有晒到一天的。赶着下雨前都收了回来,等雨停了再晒。
马老太又开始抱怨家里没有儿子,人家有儿子的就能有儿媳有孙子,家里人越来越多,就不会缺人干活,哪像她们家,一个个好不容易养大了,就嫁出去给别人家干活了。
不过她这话现在根本没人理她了,哪怕是林玉兰都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的了。你再想生儿子,都不能了,林富强家的教训血淋淋的摆在那里,还没过去半年呢。再说了,就算有儿子,现在也帮不上什么忙。
马老太嘀嘀咕咕了半天也没人理她,就又开始嫌弃上学的孩子太多,没人干活……
三妮扛着一袋子谷子砰的一声扔在地上,给她吓了一跳。不过三妮也没理她,而是转头和沈春花说道,
“我刚看见了二牛了,刚背着稻子跑过去。”
沈春花一愣,“二牛?他不应该在上学嘛?他家不会还没收完吧?”现在外面可是已经在下雨了。
林富强家就两亩田,不算多,但他家能干活的也不多。马凤娟据说到现在都拎不动一桶水呢,林富强他妈都快八十了,林二牛又要上学,秋收主力军其实就林富强一个人。
认真算下来,还真有可能才没收完。
沈春花把手上的谷袋放在边上,然后擦了擦汗,说了句,“我去看看。”便跑出去了,马德祥想了想也跟了上去。
田里早就没有之前金灿灿的风吹谷浪了,只有参差不齐的稻茬在淅淅沥沥的雨里站着。只有中间的一小片田里,还有一块水稻没割完,两个人影正在那里忙着。
是林富强和他妈,林富强在割,他妈在理。沈春花和马德祥都拎着镰刀跑了过去,赶紧帮忙一起割,见林富强看着他们停了下来,沈春花手上不停的喊道,
“哎呀别看了,赶紧把稻子先收了,这雨说是还要下两天呢!”
林富强压下了鼻尖的酸胀,什么话都不说,低下头就赶紧挥镰刀。
林二牛背完一轮稻子又回来了,看见田里多了两个人,也楞了一下,然后赶紧把他奶捆好的稻子又背上再跑出去,雨天路滑,他直接把鞋拖了,赤着脚走,细看下脚掌处早就红了,但他也顾不上。
三个人的效率当然比一个人高多了,淋着雨,又花了半天功夫,终于把林富强家的稻子收完了,然后大家又七手八脚的分了分,捆好稻子一趟趟的帮忙背回了林富强家。
林富强妈一进门就赶紧去灶间熬姜汤,马凤娟看见她们淋着雨回来,赶紧拿毛巾给大家擦。
马德祥盯着她的脑袋都呆了,“……凤娟……你这是……”
马凤娟低头垂眼,手里还捏着一串佛珠不停的点着,微笑中透露出的平和甚至让人觉得有点不适应,“哦……我上个月就去夏西山上让师傅帮忙剃度了,以后会多多在佛祖面前忏悔自己的过错,并为家人诵经祈福的。”
夏西山上有座尼姑庵,历史悠久但很低调,哪怕是之前破除封建迷信最严厉的时候,都存活下来了,更别说这两年了。
沈春花抬眼扫了一圈屋子,只见他们家角落里有个很正式的小佛堂,前面的香才燃到一半,垫子看着就是经常有人跪的。
怎么说呢,嚣张了半辈子的人,也不知道佛祖会不会接受她的悔意,毕竟追究起来,她直接间接的就是害了人。
“赶紧喝点暖暖身子,这个季节的雨可淋不得。”林富强妈端着两碗姜汤匆匆走出来,塞在沈春花和马德祥手里,“今天要不是你们帮忙,我们还干不完呢……”
说完她又回去再端两碗出来给林富强和林二牛,沈春花看着二牛问道,“你今天没去学校啊?”
说起这个,林富强故作生气的瞪了儿子一眼,看得林二牛心虚的低下了头,
“这孩子,前两天还好好的,昨天开始死活不肯去学校,说田里稻子割完前就死都不去。”
“我们家本来就人手不够,我再去学校,今天都干不完……”林二牛边喝姜汤边小声说着,他就想帮家里分担点,就他爸一个人,能干到累死。
“那你也不能说死都不去上学这种话啊!”
“好了!孩子也是一片孝心,还不是心疼你!”林富强妈赶紧帮着打圆场,八十岁的老太太佝偻着背,上上下下的想拿点什么感谢沈春花和马德祥。她俩当然不肯要,只说都是兄弟,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