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卖大菜,人生赢家定是我 第82节
  林国庆点点头,是这个道理,“走走走,先去吃你说的鱼圆水饺,一上午忙的,饿死我了。”
  ……
  吃完午饭,稍微休息了一下,叶俊才就问厂里借了车,带着林国庆就往会龙乡开。
  这不仅属于公车私用了,而且……
  “你有驾照吗?”
  “当然有啊!”叶俊才拍拍自己的胸脯,从口袋里掏出一本红色小本给他看,
  “我正儿八经去省里参加的考试!看见没,交通部门车辆监理所颁发的!”
  “呦,还真是!”林国庆稀罕的翻看着那本小红本,浙字第******号,一看就很厉害。
  “你啥时候学的车啊?也没见你伺候你师傅啊?”
  叶俊才咧咧嘴,笑的一脸得意,“我缠着刘哥偷教我的,没找别的师傅,他也没收别的徒弟,所以很快就学会了。”
  林国庆:他说呢!人学驾照都要两三年,人前马后的伺候自己的师傅,而叶俊才,去年还在摸着车档羡慕的说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机会开车呢。
  现在的驾驶员是一个技术工种,不仅要会开车,还必须会修车和以及车辆的日常维护。等于是驾驶员+汽车维修工两个概念的合体。
  你要考驾照,先要花很长时间学习汽车维修技术,学好之后才进行驾驶理论以及实际驾驶的学习。那本厚厚的有关机械原理的书籍,没点关系,一般老师傅还不乐意借你看。
  厂里有人就是好,说学就学。
  叶俊才边开车边用余光看了眼林国庆,说道,
  “诶,国庆,其实你也可以跟你们厂师傅学一下驾驶啊,你老出去跑,会开车多少能方便点。”
  林国庆应和道,“我也想啊,但我们厂师傅没空啊……他自己还有徒弟带着呢。”
  电镀厂就那么一个司机师傅,他手下已经有三个徒弟在跟他学了,林国庆三十好几的人了,还是个肩负全厂盈利的供销科科长,你让他和那几个小年轻一样,像孙子似的去伺候司机师傅,他还真拉不下这个脸来。
  “再过几年吧,京城不是已经有面向社会招生的驾驶学校了?说不定哪天我们这儿也有了,到时候我直接去驾校学去。”
  反正他现在来去都能蹭上车,会不会问题不大。
  “也是,老刘说,现在国家驾驶员越来越多了,国家好像还打算开放私人购车,说不定哪天就人人会开车了。”
  “私人购车?”林国庆惊讶的看向他,“就我们这种普通老百姓也能买车了?”
  “对啊!”叶俊才虽然一直在跟林国庆聊天,但是视线一直牢牢的看着前方道路,绝对不移眼睛,
  “不过正式文件还没颁布,就是有代表提议了,顺利的话,过不了多久应该就能通过了。”
  叶俊才呲了呲牙,“不过一辆车得多少钱啊!就算颁布了,咱平头老百姓也买不起啊!”
  不,钱攒一攒总会有的!
  林国庆看着手里叶俊才的红色驾照本,随着小卡车的颠簸上下晃动,又有一个目标小苗苗在他心里种下了。
  等他家盖完房,下一个目标,就是买车!
  【第155章第155章定船】
  有叶俊才的牵线,林国庆定船就很容易了。
  乌篷分明瓦和脚划船,明瓦还分大小,最大的四明瓦以前都是给达官贵人游船用的,一般私人是不会定制的。平头老百姓有点钱的多数定的是三明瓦。
  做乌篷船一般分为木作、灰作和刷油漆三个步骤,整棵杉木被伐下后,先做底,再一块块的拼起来。木作是耗时最久,难度最大,所以学造船就得先学木作。
  然后再是上灰和刷漆,其实到这一步船就算是打好了,船篷不上也能下河,大不了就是下雨天被淋成落汤鸡罢了。还能便宜点。
  前后两扇定篷间还有一个半圆的遮阳篷,木作格子,嵌着一片片的薄蛎壳片,径约一寸,颇有点透明,略似玻璃而坚韧耐用,这就是三明瓦了。
  明瓦既能遮光,也可挡雨。当年的鲁迅,就是乘着这样有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去看乡下的“社戏”的。
  叶俊才表舅给林国庆介绍的时候,林国庆还是觉得这个太大了,还贵,价格跟刚才叶俊才说的电动自行车有的一拼了。
  迅哥坐三明瓦,那是因为他也是少爷出身好伐。梁生娣是摇去卖鱼的,要这么大这么高级干嘛?
  再小一点,就是“梭飞”,有二道明瓦的船不叫二明瓦,而叫“梭飞”,梭飞行船速度比三明瓦的大船要快,故得其名。旧时候考究点的梭飞前舱还会设有橱灶,备有茶酒肴撰,中舱陈设古雅,字画古玩,一应俱全。
  在陈设古雅的梭飞上,文人雅士会备好酒馔茶水,在船上喝酒狎妓,猜拳行令,间或观赏船外的风景,听水流潺潺,看碧波悠悠……
  封建社会的有钱人就是会玩——林国庆。
  “没有再小一点了吗?”还是有点贵。
  叶俊才表舅公叹了口气,每次有人来定船,都会让儿子从头忽悠一遍,就是希望有人能定艘明瓦,和钱没关系,主要是怕日子久了,自己的手艺都要生疏了。
  可惜,建国后没地主了,也真就没人肯要明瓦了,他无奈的指了指面前正做了一半的小船,
  “喏,脚划船,不嵌明瓦,只有乌篷。400块一条。你是俊才朋友,就收你380吧,不要篷给你便宜五十。”
  不是明瓦的乌篷船船篷是用半圆形用竹片编成的,中间夹上竹箬,涂上特制的黑油,就是乌篷,最朴实简单的老百姓用船。
  大小和飞梭差不多,但是没那么多装饰,船身窄,行船速度快,特别适合走街串巷。俩乌篷虽然不大也不高,但还是可以摆几把小椅子在里面,或坐或躺三四个人问题不大。
  可以用手摇橹,摇累了坐船头用脚摇也行,所以叫脚划船。
  林国庆一秒下定,就这个了,这怎么能不要篷呢,不要篷,下雨天他老娘的东西放哪里,还说要用船接大闺女上下学,那肯定得有篷啊!
  就是三百八……比三轮还贵,他的心好痛。
  一条船从无到有,起码一星期,前面还有船排着队,表舅公说看在叶俊才面子上,给林国庆插个队,两礼拜以后再来摇船,于是林国庆付了180元的定金,先回去了。
  到时候得拉上老太太一起搭顺风车过来取船了,然后摇回去,毕竟家里除了她就没人会摇船了。
  梁生娣听说船下定了,兴奋的不得了,还问沈春花要了点钱,说要去让人织渔网。
  老实说,自从分田到户开始,梁老太太已经很久没有那么兴奋的规划自己的事情了,沈春花给钱给的也很爽快,还问够不够。
  “够了够了。”梁生娣呲着个大牙把钱折好放进自己兜里,这钱看着就有的多,她打算明天买完渔网,再看看能不能去买几个塑料大盆回来,上次看见人摇船叫卖到村边的时候,船上就放着那种盆,装水货正正好!
  沈春花觉得自己婆婆越来越像个孩子了,笑着摇摇头,让林国庆看着孩子们做作业,然后自己就出门了。今天她们家晚饭吃得早,天还没完全黑呢,她打算再去养殖场转转。
  为了早点攒到盖房子的钱,她又掏了不少钱买鸡苗鸭苗鹅苗,养殖场现在能养的家禽数已经彻底饱和了,再要养,可能就要扩建了。
  最近这段时间苗苗们正是最关键的成长期,沈春花白天送完蛋就会赶着回来看着点。而五妮六妮除了上学,就差在养殖场打地铺了。
  这不,她走在路上,远远的就看见养殖场屋檐下挂着的大灯泡已经亮起来了,正在闪闪发光。
  “舅妈!这只长羽毛了!”五妮六妮正蹲在那里,看见沈春花进来,赶紧挥手招呼。
  沈春花笑着上前,“是嘛,那说明你们养的不错啊,是大功臣呢!”
  两个妮子也就十三五岁的年纪,得到表扬,脸上的笑容压都压不下去。
  “舅妈,我报名了乡里的夜校,明天开始晚上就五姐一个人过来了。”六妮突然跟沈春花说起这个,给她一愣。
  “你也要去上夜校了?”沈春花问道,她这两天都没在村里偶遇过三妮,倒是没问她有没有去报名。六妮这么一说,倒是给她想起来了,
  “你三姐呢?”
  “就是三姐带我们一起去的。”六妮这会儿脸上的笑意比刚才得到表扬还要大,两眼亮晶晶的说,
  “我们学校晚上就是给夜校提供场地的,昨天周日,我们也不上课,三姐说要拉四姐一起去夜校看看,我们也跟着去了。”
  “舅妈!夜校还有教养鸡鸭的课,我和五姐看着就想学,但我俩有一个人学就够了,然后就石头剪子布,我赢了!”
  “对,六妮明天开始就能去上课了!不过舅妈放心,这里我会看着的,绝对不会有疏漏!”
  “等她学成归来,说不定鸡鸭鹅每天下蛋都能多几个!”
  两个小丫头你一言我一语的叽叽喳喳了半天,中心思想就是养殖场的光明未来,给沈春花都听乐了。
  “好好好,那以后咱们的利润能不能翻倍就要看我们六妮小朋友学的怎么样了~”说着她顺嘴又问了句,
  “那三妮四妮选了什么学啊?”
  【第156章第156章有学习的机会不能放过啊】
  “三姐要去学日语!四姐报了面料分析。”六妮说抢答道。
  沈春花中等脑袋,大大问号,面料分析她能理解,毕竟她们这轻纺织造业比较发达,四妮又在纺织厂做档车工,学点面料分析,说不定哪天就能升去办公室,不用再三班倒了。
  但是三妮……“日语?!”
  五妮点点头,“三姐说既然交学费学了,就要挑自己最有兴趣的学,这样才有学习的动力,才能学好。”
  六妮接话道,“所以我选了养殖,四姐选了面料。三姐说她不喜欢种地,向往的就是不土气。而外语看着最洋气,她就想学洋气点的东西。”
  其实夜校外语有两种选择,除了英语,还有日语。
  三妮昨天报名前还特地去这两个教室外面听了会,回来说英语老师站在台上叽里呱啦的,她听着跟鸟语没啥区别。倒是日语,她觉得跟本地方言差不多啊!学起来估计不麻烦,所以就报名了。
  沈春花哈哈了半天,最后在心里给三妮竖了个大拇指,未来就是开放开放再开放,多学一门外语,不管怎么说,绝对能在后面的十几二十年来混到饭吃!
  洋气!绝对的洋气!
  “舅妈,我再告诉你一件事。”六妮拉着沈春花的胳膊,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
  “什么事啊?”沈春花问道。
  “我们几个的夜校学费,都是爹爹出的!”
  六妮十三年的人生里,除了吃喝的基础用度,就没几次记得马德祥拿出真金白银给她们花的印象。
  尤其是当初五妮为了上学被打了一顿以后,更没人会开口要钱了。甚至在上次马德祥主动开口说要给小的五个孩子交学费的时候,直接被五妮拒绝了。
  而这次,马德祥知道她们三个要去上夜校的时候,就问了句学费多少,然后回屋拿了钱就塞给了三妮。
  “我知道以前对不起你们,以后能补我跟你妈尽量补。多的爹真没有,但这点学费还是能拿得出的。”
  三妮也没矫情,给了就收,回头再把老四老六那份分给她们。
  面上不见得几个女儿有多领情,但是沈春花从六妮的脸上能看出来,她是开心的。
  哪怕是五妮,听她六妹提起这件事,也就撇撇嘴,却什么话都没说,要知道她身上的反骨也不比三妮少多少。
  沈春花摸了摸她俩的脑袋瓜,温声说道,“以后他们老了总归还是要靠你们照顾的,给了你们的就拿着,也不用因为之前的事情怄气不肯收,没必要,知道吗?”
  五妮六妮点点头,三姐也是这么说的。
  她们的父母的确不靠谱,经常掉链子,但投胎是个技术活,从她们生下来的时候就别无选择了。再说了,他们的不靠谱在这个时代和其他一些极端父母相比,又显得比较平和了。
  总不能因为父母平庸给不了力而断绝关系吧?既然老马同志已经开始反省,和试图弥补关系了,那她们收着就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