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诸天从黄药师开始 第143节
  “聒噪,哪个不长眼的东西在扰人清梦!”
  顿时,滚滚天雷尽数朝雷云鹤身上落去。
  乾坤殿外之外,转眼间出现一名瘫软在地,身体焦黑到看不清面目的人。
  “诸位师伯师叔,让雷家堡过来领人,这家伙的白鹤我便笑纳了。”
  一缕隐有笑意的声音再度响起,绕着望城山不断地盘旋着巨大白鹤发出哀鸣,猛地坠入山上一间别院内。
  几日后,雷家堡将深受重创的雷云鹤带出望城山,而这一番又让赵玉真在江湖上名声大振。
  都言是他破关而出,以绝世道法一言而破雷云鹤的《惊雷指》、《九天引雷术》。
  岁月悠悠,接下来几年,天下动荡。
  叶鼎之凭一己之力将天外天三十六宗门化作一方教派,展开一场东征北离的战争。
  期间麾下所属,不知扫平了北离多少名门大派,而抵达作为江湖玄门道首的望城山后。
  一名年轻道士,手持望城山历代掌门佩剑,十大名剑排行第六的青霄剑,将魔教大军拦在望城山外,再逼他们绕道百里而过。
  却是彻底让赵玉真名震天下,被世人称作道剑仙。
  第178章 呵呵,于我而言,望城山同样属于红尘
  这场魔教东征之战,最后以叶鼎之自杀身亡的结局落下帷幕。
  已有酒仙之名的百里东君更与魔教立下锁河山之约,以叶鼎之唯一的儿子作质子,让天外天十二内年不得踏入北离。
  等到十二年后,才可以将他们的少宗主接回天外天。
  也因这一场东征,不仅出了酒仙百里东君,道剑仙赵玉真,还有以天下无双的枪术成就枪仙的司空长风。
  亦有读书数十年,平生不用剑,但阅览群书之后以文入道,拿起剑就是剑仙的谢宣,护守北离皇室的影宗也出了一位剑仙,乃宗主易卜弟子,名为洛青阳。
  更有李寒衣一人一剑逼退魔教八大长老,闯出雪月剑仙之名。
  而后又出了一位怒剑仙颜战天,手持天下名剑谱第五名剑破军,曾持这把剑对战南诀大军,以一人之力敌万军,斩杀敌人两千多,敌军被他杀的溃不成军、落荒而逃。
  自此,除了酒仙和枪仙名声最盛之外,五大剑仙亦是在江湖中名声赫赫。
  转瞬过去八年,明德帝十六年,天启城爆发震惊天下的琅琊王萧若风谋逆一案,后自刎于法场之上。
  在此期间,明德帝第六子箫楚河,因自小受萧若风教导,为其争辩,便使这位号称当代北离第一天才,更是太子最佳人选的存在,被贬为庶人,流放青州。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不知不觉间,已到明德二十年。
  当今天下有四城声名最广,乃北天启,南雪月,西慕凉,东无双。
  其中天启是皇城,汇聚天下气运,而已成为五大剑仙之首的洛青阳独居慕凉城,则使这座孤城成为四大名城之一。
  无双城勉强靠历代积攒的威名成为四城之一,雪月城能有现今声威,靠的就是三位城主,分别是大城主酒仙百里东君,二城主雪月剑仙李寒衣,三城主枪仙司空长风。
  雪月城大抵分为上关和下关,以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四景而著称。
  赫然是下关风强劲,上关花繁盛,苍山雪洁白,洱海月明亮,便构成江湖上令人称道的风花雪月四景。
  而苍山那抬头就可一眼望到顶峰经年不化的苍山雪,最是让人赞叹,便是山巅积雪,山腰白云,整座山由十九峰组成,怪石嶙峋,巧夺天工。
  这一日,苍山之巅,悬崖峭壁之上,立有一座凉亭。
  却见百里东君半白头发,已是中年模样,于亭内自娱自乐的对弈。
  “真是稀客啊,整日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雪月城大尊主不去酿酒,跑来我这里作甚?”
  云海飞纵出一位白衣戴面具的女子,正是雪月城二城主李寒衣。
  “要说神龙见首不见尾,只怕是望城山的那位,黄粱酒都已经快停了二十年,我却至今都没喝到过。”
  百里东君一边在棋盘落子,一边说道:
  “年轻一代的江湖人更是只知望城山有位道剑仙,却不知谁是黄粱仙。”
  “如我们这一代的江湖人,大多都认为他是一个文道士,也就我们和百晓堂的姬若风,才知这位是何等的深藏不露。”
  “有事说事,别耽误我练剑。”李寒衣立于悬崖边。
  “锁河山之约已过,天外天的人已经出动,准备将他们的少宗主无心带回去,不过无心似是不想回去,更在躲避天外天魔教护法白发仙莫棋宣之际,带走了两人。”
  “一个是打算来雪月城拜师的雷门少年,也就是你的弟弟雷无桀,一个是自称萧瑟的客栈老板。”
  李寒衣淡声道:
  “姓箫,看来是那个被贬为庶人,武功尽废的北离六皇子。”
  “你就不关心你的亲弟弟,他可是在三岁时,就被你送到雷家堡,如今算下来已经有十四年了。”
  百里东君说到这,面前的棋盘化作齑粉,却是见到一抹剑光转瞬即逝。
  “我的事用不着你来操心。”李寒衣平静开口。
  “唉,师妹,何必如此。”百里东君轻叹一声:
  “那个臭道士武功再高又能高到哪里去,我就不信我们雪月城三位城主出马,不能逼他下山。”
  李寒衣语气不变:
  “你还是多想一想无心的事,叶鼎之当初惹了众怒,以致有许多人想要对付他的儿子,你的弟子唐莲就算是这一代雪月城弟子中最出众的,只怕后果难料。”
  “姑且当做历练吧,现在可轮不到我们这些老一辈人出手。”
  百里东君看向李寒衣:
  “师妹,真不考虑让我和长风帮你?
  “不用。”
  “其实对于那个邪门的道士,是我自己想打他一顿,想了许久。”
  “那你可以自己去。”
  “若不是没把握,我早就上望城山,要知道当初师父都是无功而返,如今我不过半步神游,那个道士又有一个深不可测的同胞弟弟。”
  百里东君一脸难言:
  “你信是不信,他才不会讲什么江湖道义,直接会喊赵玉真出手帮忙。”
  李寒衣闻言,嘴角微勾:
  “不止,怕是先让几大天师布阵,又让赵玉真出手,自己再躲在已是神游玄境的吕素真背后。”
  “最后叫嚣他就在这里,你有本事就冲过来。”
  “那个懒散邪门的臭道士绝对会如此做。”百里东君似是深有体会:
  “只因他最喜欢的就是瞧别人打的热火朝天,自己在旁悠闲自在的看热闹。”
  ......
  望城山。
  一个背负桃木剑的清秀少年道士和一名年约八九岁,体态偏胖的小道士并肩而行。
  “小师叔,师伯祖不会还在睡吧,算一算时间,都已经睡了三年多。”
  “飞轩,在你入门以前,师伯就睡了七八年,我还是在拜入师父门下的时候,见到过清醒时的师伯。”李凡松一脸惊奇:
  “也不知道师伯练的是什么道法,只需要睡觉就行。”
  “不是都说师伯祖没有习武练道吗?”飞轩略显圆润的脸轻皱。
  李凡松微笑反问:
  “你觉得普通人能够不吃不喝的睡上几年吗?”
  这时,一位青袍少年道士出现在两人面前:
  “诶,一个消瘦清秀的小道士,一个憨态可掬的小道士。”
  “我望城山这一代的剑法和道法传人,着实是空有资质悟性,而无仙风道骨的皮囊。”
  李凡松第一时间反应过来,垂眸恭声道:
  “凡松见过师伯。”
  “飞轩见过师伯祖。”憨厚小道士也反应过来。
  “走吧,去见一见你的师父。”
  青袍少年道士对李凡松说了一句,便率先迈步。
  不多时,一间庭院内,三人就见一名三十余岁,面目俊朗,下巴上有一缕轻须的紫袍道士,站在一株桃树下。
  “师父。”
  “师叔祖。”
  一大一小出声喊道。
  “玉真,如今你这番模样,倒像是我的兄长。”青袍少年道士不断打量着紫袍道士:
  “还算不错,修为到了半步神游境,再花个几年时间,大抵就能破入神游玄境。”
  赵玉真凝神感知面前的自家兄长,却发现这似乎就是一个未曾习武练功的懒散少年郎,便道:
  “在兄长面前,我这修为的确只是不错。”
  青袍少年道士含笑道:
  “前些年师父闭关修炼,为求破境之前,就将掌教之位传给了你,看你现今较为成熟稳重的模样,为兄甚是欣慰。”
  赵玉真心中一动,试探性的问道:
  “兄长这是静极思动,想要下山?”
  “需要去解决一些红尘未了之事,本来是想骑鹤出山,如此才有我辈神仙风范,但转念一想,初次就是骑毛驴,此次干脆也骑毛驴好了。”
  “兄长是想解决完红尘事,就不再入红尘?”赵玉真眉头轻皱的追问。
  “呵呵,于我而言,望城山同样属于红尘。”青袍少年道士道:
  “无需多言,若是有缘,自有我们再见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