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诸天从黄药师开始 第131节
  “师父虽看好我,说我是什么至真至纯的转世仙,还算出我命有劫数,一生不下山,可保青城山百年香火繁盛,一旦下山,则战死荒滩,血流成河。”
  “但同样看好我哥,言他是天生道体的神仙命,只需体悟天道,便有望武运天运一肩挑,乃至坐忘得道。”
  他顿了片刻,稍显犹豫的道:
  “此外,大师兄该不会以为每次喊我哥二师弟后,所遇到糟心倒霉事都只是意外?”
  王一行一拍大腿:
  “我就知道是还真师弟干的,凭我的修为境界,怎会走路摔跤,飞鸟从头顶掠过,左避右躲之下,身上还是沾染到鸟屎。”
  “小师弟,你说他是怎么做到的?”
  他一脸的不理解:
  “武学之道,先是一品至九品,前九品为打造武学根基,因此在江湖之中,称不上是什么高手,算是二三流的存在。”
  “九品之上的金刚凡镜,便是寻常武夫一生都无法企及的门槛,此境意指不取六尘万法,无坚不摧,能够身如金刚,无坚不摧,倒也称得上是高手。”
  “再进一步自在地境,意指心若自在,地上无敌,达到这一重境界,能精修各种五花八门的秘术,从而实力大增。”
  “到了逍遥天境,便能以天道为武力,一刀一剑有万物呼应,细分为九霄、扶摇、大逍遥、半步神游。”
  “若臻达大逍遥至境,就已能够名震天下,被世人认作剑仙、刀仙、枪仙。”
  “最后的神游玄境,静坐闭目之间,神思却能畅游万里之外,举目间万物惊惧,苍天变色。”
  “若说半步神游之境是人仙,踏入神游玄境就是地仙。”
  王一行愈发的不理解:
  “我都已经到了自在地境,还真师弟凭甚暗算到我?”
  赵玉真想了想,道:
  “或许这就是天生道体,哪怕没有修炼,也能通达天道,以天道为武力,与万物呼应。”
  王一行听后,不禁长叹一声:
  “唉,做你俩的师兄,实在是太不幸了。”
  与此同时,三清殿的一间偏殿。
  一位十一二岁的青袍小道士端坐在桌前,而桌上趴着一名三十多岁的书生。
  随小道士指尖轻敲桌面,书生悠悠转醒,他一脸迷茫的愣了许久。
  当双眼逐渐恢复清明,方才对面前的俊颜小道士叹声道:
  “寒窗苦读三十载,不及仙人一场梦,黄粱酒果然名不虚传。”
  青袍小道士笑眯眯的开口:
  “朝堂官场之上,总得学会怀高才,伪装糊涂,见权贵,连连称是,去棱角,左右逢源,见仇家,面带微笑。
  “奉上司,如爹娘,视百姓,如蝼蚁,明刀入鞘,暗箭上弦。”
  “居士若学会这一套,今日最后一杯黄粱酒,也算是被你喝到精髓了。”
  书生连连摆手:
  “小神仙莫要说笑,我要是学的会,也不至于现今还一事无成。”
  “学会了就是大才,君子龙蛇之变也。”
  青袍小道士打了一个稽首:
  “今日黄粱酒已毕,请居士帮小道给外面的香客说一声。”
  书生点了点头,怅然若失的走出偏殿。
  “宿命通,知众生的过去宿业,知道现时或未来受报的来由,以此入酒,再添些入梦异力,效用的确不差。”
  庄不染忽地摇了摇头:
  “可惜对我自己不起作用,尝不了黄粱酒的真滋味。”
  第165章 懒骨承天运,废物得真传
  三清殿外。
  一位身材高大,须发皆白,有种不怒自威的威严的老道士,正在跟王一行和赵玉真说些什么。
  他一看到从侧殿走出的青袍小道士,便用浑厚的嗓音喊道:
  “还真。”
  庄不染走近垂首道。
  “师父。”
  “你大师兄刚好要下山游历,你就跟着一起去吧。”
  “弟子体弱多病,又不曾练武,受不得长途跋涉之苦,实在是有心无力。”
  青袍小道士低眉顺眼道:
  “再加上原本天下有北离、北阙、西楚、南诀四国,天下纷争不断,局势诡谲多变。”
  “而今北阙、西楚接连被我们北离所灭,但仍有北阙部分遗民北上,于极北之地开创天外天,意图复国。”
  王一行略显无奈的道:
  “还真师弟,北阙和西楚已经被灭十五年,你不用小心谨慎到这种地步。”
  “谁知道北阙遗族所开创的天外天,暗地里会不会搞出一些阴谋诡计。”青袍小道士一副郑重其事的模样:
  “我还是待在山上最有安全感。”
  “还真师兄不想去,我可以去。”赵玉真急忙开口。
  “一个能下山而不愿,一个想下山而不能。”
  道门魁首望城山掌教吕素真轻叹一声:
  “你们俩兄弟的命理若是调换一下,那便再好不过,可世上怎会有十全十美之事。”
  “师父,弟子不信命,相信人力定能扭转天命,你就让我下山玩一玩吧。”赵玉真一脸期待的道。
  “其实天命也是可以信一信,我就信懒骨承天运,废物得真传。”
  “正所谓勤力磨盘转的是死结,懒龟晒背,修的是长生,当蚂蚁辛勤筑巢,实为给阎王赊阳寿,作牛马逛奔,恰似向孟婆借汤勺。”
  青袍小道士慢悠悠的道:
  “小弟,师父不是说你是天上神仙下凡,这么说的话,一旦下山应了劫数,反而是福不是祸。
  “你当重新位列仙班,成为天上的长生不老仙。”
  “我要是你的话,当得知自己是这般境地,立马跑到山下,找一棵大树,一头撞死,就此升仙而去。”
  骤然间,吕素真出手朝青袍少年的脑袋敲去,却反被他不动声色的侧步躲过。
  王一行幸灾乐祸的道:
  “还真师弟的近道之体好生了得,竟能躲过师父的出手,但尊师重道和爱护师弟是一点都没看到。”
  他看向吕素真:
  “师父,您定要好生惩戒还真师弟一番,他越是不想做什么,就越要让他去做什么。”
  “有你们三个不省心的徒弟,老道算是积了大福。”吕素真先看向赵玉真:
  “在为师没找到破除你命中劫数之前,决不可下山,知道吗?”
  “是。”赵玉真有些沮丧道。
  “至于你们两个,就别在山上碍为师的眼。”
  青袍小道士双手一摊:
  “行吧,反正山下有大师兄,他一定会豁出性命保护我的。”
  “还真师弟,我此番下山,是觉得你和小师弟生辰要到了,打算寻两件器物做生辰礼。”
  王一行悠悠道:
  “你方才的态度,让我觉得只给小师弟送上生辰礼就已足矣。”
  “何须如此麻烦,大师兄精细养护的小毛驴,从此以后,就是我的了。”青袍小道士漫不经心的道。
  “不......”
  王一行刚开口,就被庄不染打断,他一把揽过赵玉真的肩膀:
  “走,去你院子,最近我琢磨出几道符箓,能让你无需下山,便能看山下的诸般风景,还有千里传讯之能。”
  “真的?”赵玉真惊喜万分:
  “哥,你没骗我吧!”
  “我究竟有没有骗你,取决于你的神仙转世,有几分真,有几分假。”
  “你若是能学会,就是真,若是学不会,就是假。”
  兄弟俩的背影渐行渐远,王一行见状:
  “还真师弟瞧着懒懒散散,其实最在意的便是小师弟。”
  吕素真望着远去的背影:
  “玉真因命中有劫,自小被为师带到山上,还真则在山下待到三岁才上山,而后三五日便会跑到山下陪伴父母。”
  “两年前他们寿终正寝没过多久,还真便酿出了黄粱酒。”
  “师父,您的意思是弟子说的没错,还真师弟乃至情至性之人?”
  “为师是庆幸他跟玉真一同出生,不然道魔难测呐!”
  吕素真没头没尾的说了一句,徒留一头雾水的王一行站在原地。
  五日后,望城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