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924节
  他也不跟江远等人接触,最多就是发个短信,将自己记忆中的妻子的情况描述给江远等人。
  对于做久了警察的专案组成员来说,受害者家属守在跟前并不稀奇,事实上,不仅不稀奇,还是非常有效的监督手段。特别是对普通人来说,想要依靠某某监督机构达成目标,远不及自己守在跟前的效果好。
  但是,超级庞大的专案组,也注定了它不可能像是寻常的专案组那样狂飘突进,大部分人甚至不能影响它,就好像一台庞大盾构机里的零件那样,除了其中关键的部分,许多零件的变化,并不会影响行进中的设备,最多是在检修的时候被检查出来替换掉罢了。
  与此同时,这支越来越庞大的专案组,也在坚定不移的前进,并随着它的进度,带来越来越多的关注。
  周末,宋天成带着崔小虎、李浩辰和褚冠梁一起来了安湾市。
  江远请大家一起吃火锅!
  火锅的食材自然是江富镇不远千里,凌晨宰牛切下来的牛肉片,下了飞机就上餐桌,刚好完成尸僵到解僵的过程,片薄之后涮入汤锅,看着红肉在红汤中翻滚,看着就很开胃。
  宋天成等人吃的酣畅淋离。
  他们花了半天时间飞过来,饥肠辅辘且不说,单单看在江富镇的面子上,也会装作很好吃的样子。
  “请伯父一起来吃饭吧。”崔小虎再次邀约。
  不等江远说话,江富镇先摆手道:“厨师饿不死的。再说了,厨师也不跟客人吃饭的,你们觉得好吃就行,我这边忙的很。”
  江富镇说着点点头,就背着手去厨房监工了。
  “有点不好意思。”崔小虎转头嘿嘿的笑两声。
  “没事,我爸就喜欢煮肉,自己不喜欢吃。”江远笑着解释一句。
  “那他平时吃什么?还是就不喜欢吃饭。”崔小虎好奇。
  江远想了一下,道:“我老爸平时吃的比较简单,他嘴馋了会喊厨师组过去做饭的,总之不会饿到的。”
  崔小虎琢磨了一下“厨师组”这个词,“嘶”的一声,埋头吃饭。
  宋天成放下筷子,接过话头,道:“我们这次过来,就是给你们提供一些支持。
  部督的案子你也做了不少了,这个案子也给你挂上,主要是好提供些经费什么的,你这边还有什么需要吗?”
  “足够了,您之前打的电话,已经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巴江焚尸案能挖出来,多亏您的支持。”江远吃饭的时候,情商都是在线的,大约是小时候吃百家饭练出来的精明。
  宋天成哈哈的笑出了声:“能帮得上忙就行,有什么需要,你都打电话给我就行了。别的不敢说,人力物力财力方面,部委还是能够协调支持的。”
  江远再次感谢。
  褚冠梁在旁道:“国内有宋局就妥了,如果您需要国外的资源的话,随时找我,凶手要是逃亡到周边国家了,哪怕没有通缉令,我也想办法帮你劝回来。“
  褚冠梁是从大马的警务联络员的身份上卸任的,收获非常大,也非常想要回馈江远。
  江远再谢。
  就国内警界来说,刑警本是一家人,互帮互助的情况很多,当然,江远就是家里那个最有前途最受欢迎的孩子了。
  身为领导的宋天成也是真的喜欢江远,吃完了火锅,参观了专案组之后还没走,干脆住下来,说是想看看江远的日常工作。
  江远的日常工作和专案组的日常工作没怎么看到,收到风声的安湾市局全员出动,纷纷邀请宋天成参观指导工作。
  大专案组的进度也被润滑的越来越快。
  随着凶手的足迹被确定,外形被确定,脸部特征的素描被确定,另外几起c类案件的细节也逐渐被完善。
  然而,这时候却开始有杂音出现。
  “目击者坚称,劫车的人的身高不超过一七五,因为他自己身高一米七,通过车辆的高度,猜测对方的身高感觉和自己差不多。”
  “事发地点的监控显示,当日确实没有身高一米八以上的人进出。另外,进出人员也不符合已知的任何嫌疑人的形象。”
  远赴外地的刑警,也是竭尽所能的进行了调查,但拿回来的信息,却与专案组既定的目标大相径庭,用物理学来形容,此时此刻,看似坚不可摧的物理学大厦上空漂浮着两朵乌云。
  接着,柳景辉就站了出来,提出了新的大一统理论:“我们始终怀疑,凶手是团队作案,既然如此,有一名凶手的形象不符合足迹鉴定得出的结论,也很正常。特别是对于我们始终认为的凶手a,他没有出现在某案现场,也不能推翻这个结论,我更倾向于,凶手的团队并不总是集体作案,而是有分别作案的可能!凶手平时各自作案,偶尔合作,甚至可能人员不定。”
  这个话是不好说的,因为柳景辉给出的不仅仅是结论,还有问题。他不仅确认了凶手团队化这件事,而且提出了新理论,指出凶手的团队可能是分分合合的自由合作模式。
  众所周知,在职场中,你可以不解决问题,但最好不要制造问题。
  除非你是某某王……
  哪怕是组织人手忙到飞起的徐泰宁,此时也没有因为柳景辉改变了调查范围而不高兴,他关注的要点是,该推论是否合理。
  “你觉得呢?”徐泰宁看向江远。
  “我觉得挺合适的,毕竟是15年以前的案子了,我们能拿到的线索就这么多。不过,也要考虑目击者忘记了,或者记忆重构的情况。”江远顿了顿,再道:“我可以根据现有的犯罪嫌疑人的素描,做法医素描,推测凶手现在的长相,但这种情况,想通过脸部扫描来找人是不太可能的。“
  “嗯……那么,要把现在多出来的这名凶手,也许是两名凶手扫进来的话,咱们专案组的规模可能就不够用了。”徐泰宁眼中闪着红光:“盒饭也不够了,得再找个供应商了,这边的快餐业的规模太小了。”
  “其实也不用。”江远拦住了徐泰宁,轻声道:“我觉得,咱们着重抓第一名凶手,就是那个身高一米八的家伙就可以了。”
  徐泰宁迟疑了一下,道:“你觉得他会把其他人供出来?
  “对。
  “但是,他如果不知道同伙的真名呢?”徐泰宁的脑海中自动浮现出种种可能性,又道:“15年过去了,他们可能也没什么联系了,就算供出来一个绰号,可能也没用了。但现在要是不扩大搜索范围的话,后面发现对不上了,就来不及了。
  '再扩大,黄政委要崩溃了。”江远说过,再说解决方案:“追逃总不用这么多资源,先集中抓180的这个。"
  "好吧。”徐泰宁不是特别情愿的样子。
  “有方案吗?”江远此时指挥了起来。
  徐泰宁迟疑了一下,道:“你现在问我的话,我只有笨办法。
  “什么笨办法?”江远根本没指望有聪明的办法,如果能聪明轻松的将案子破此前那么多专案组,今次的专案组更是藏龙卧虎,大家是没事喜欢出差玩吗?
  破案就像是数学题,或许有某个天才能在灵光乍现后,提出一种精妙的解法,但如果能用笨办法解题,已经很优秀了。
  徐泰宁拿出自己的本子,翻到记录页,道:“15年前,身高180,体重180的操外地口音的壮汉,应该还是蛮突出的,所以,你抓这个180的思路也不错,我就是担心如果就抓他一个,容易打草惊蛇。
  “15年了,蛇在哪里都不知道了。”
  “好吧,我有两条路线,但这个要齐头并进。
  “你说。"
  徐泰宁缓缓道:“第一条是销赃线。我们现在猜测他是外地销赃,但这条线挖的还不深,因为以前很多销赃的买家都找不到了,但如果一定要循着这条线找下去,各地刑警配合的话,我觉得找到大部分可以。”
  "这些人也不见得知道180的身份。
  “配合第二条可以。我们搜集各地酒店的住宿名单,看看有没有差不多时间段两次或者多次出现的人。”徐泰宁提前道:“我知道,15年前很多住宿管理没有那么严格,就是现在也有办法规避,但凶手如此频繁的犯案,他能每次都规避吗?我猜他到许多地方,最多就是逃亡期会小心,平时都不见得,说不定,还有临时起意作案的情况。
  "多个身份证呢?“
  “用不过来的,什么事情次数多了,总会露马脚的。“这是徐泰宁的经验之谈。
  第1354章 抓捕
  门前有两盆绿萝,叶片肥大,精神饱满。
  大门是两扇大铁皮罩出来的,中间是焊接起来的钢筋,随便一碰就晃郎晃郎的响,很有些年代感。
  “开门,警察!”
  伍军豪使劲拍着院子的大门,眼神机警的看着两边,手也按在枪把上。
  大铁门的另一边沉默着,伪装的像是没有人一样。
  伍军豪知道对方有点懵通,如果换成对方熟悉的人来敲门,诱开大门的概率估计会高一点。
  可惜,伍军豪没这个时间和耐性了。对一名前销赃犯,也不用搞的那么温情脉脉。
  伍军豪向后一挥手,就有一名头顶泛光的壮汉带着破门槌上前。
  咚。
  一声闷响,只是用普通锁子扣着的大铁门轰然洞开,伍军豪顺势了一脚,手里举着92式,跟着队员们一齐喊:"警察!抱头蹲下!"
  手持霰弹枪和冲锋枪的光头队员更是一马当先,冲在了前面。
  院子里的前任销赃犯,更加懵逼的看着这一幕。
  作为一名常年工作在犯罪第一线的犯罪分子,他多次想象过自己被捕时的场景和应对,但这里面,最壮丽的场面也不过是警车环绕,神气活现的警察前后堵截自己
  枪就没必要了!还是这么多支枪,还是被一大群汗津津的秃头健身男端在手里扑面而来的成都味,简直令人窒息。
  他盯着自己脑门上黑洞洞的枪口,身上大片大片的出虚汗,真的感觉生命倒计时了。别说现在的枪械质量好不会走火,现在的警察的经验也少更容易走火了。
  常年用枪的人都知道,枪支走火是很常见的,不至于常见到经常遇到,但经常听说是没问题的。更别说,这可是自己的命啊。
  “那个,啥事?”前销赃犯小心翼翼的试探。
  “刘耗子,你的事犯了。”伍军豪当然不会回答,先是确定周围环境安全了,再将枪收起来,一边亲自押着销赃犯本人,一边安排人手进行搜检。
  这位以前是做销赃的,赚到了钱以后,渐渐开始转型,做的还是法律边缘的勾当。
  他不做销赃,主要是因为抢劫犯和盗窃犯的数量变少了,销赃的风险越来越大,赚的越来越少。至于为什么转型了还要犯法,是因为不犯法的生意竞争激烈,刑法的风险对他来说就像是一条护城河。15
  当然,护城河涨水淹了城这种事,他也必须要承受了。
  “伍大,找到一批假烟。“前期搜检的队员,很快拿着一条烟过来给伍军豪看。
  伍军豪“噗”的就笑出来了:“刘耗子,你这个人怪有意思的,你不做销赃了做假烟?你脑子有坑吧?”
  “真烟。”刘耗子有气无力的道。
  “瞎扯。
  “确实是真烟,就是销售地点,可能不一定符合烟草局原本的要求。”刘耗子说着话,悬着的心终于死了。他是被铁拳打击过的,见到这么多支枪,就知道逃不过了,干脆将自己这点破事全都交代了出去,大不了坐两年牢呗,还能怎么样呢?2
  伍军豪却是呵呵一笑:“我回头跟烟草局沟通一下,看看你说的话是真的,还是你造的烟是假的。”
  一句话的功夫,刘耗子就从假烟贩子升级到了假烟制造商,刘耗子有点明白过来,满脸苦笑,道:“那个.…您想要啥,您直接说吧,我就是一个小人物,真的不用这么多人来.”[
  “我有我的任务。”伍军豪先是点了一句,再从兜里拿出凶手的几张素描,递给刘耗子,道:“你看看这个人是不是认识。15年前或者16年前吧,你跟他应该有交际。”1
  伍军豪不知道他们是否有交际,但他只需要有交际这个答案,所以就诈刘耗子一把
  刘耗子看着素描图里的男人面孔,陷入了深思。
  他首先思考的并不是此人是谁,而是为什么找他。
  作为一名常年奋斗在犯罪战线上,并且被人提住了后脖颈的男人,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可能关系着他后半生。
  伍军豪也盯着刘耗子看。
  这并不是他抓的第一个销赃犯子了。问话的方式和路径,也都进行过不止一次而每一次,伍军豪都会通过观察表面,在内心中给予对方一个信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