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906节
江远均匀的动作停顿了一下,接着又招手叫来摄像机,操作的同时,让其对着腹腔开始拍摄。
……
监狱办公楼。
一群人关起门来阅卷,将死者张集丰案子的卷宗,最近两天被审查人员的笔录统统拿了出来,任由专案组成员阅看。
这些文字记录的数量极多,是几十个人不眠不休的干了两天的成果。
柳景辉等人都是分成数组,分别阅读。
然而,第一个读完的却是一声不吭的余温书。
而且,他是将全场的文件全都看了一遍,才开口道:“这个张集丰参与诈骗了几千万,最大的一笔620万。也是有取死之道的。”
柳景辉听说过余温书有过目不忘的能力,先问:“你把这些都看完了?全记住了?”
“临时记了一下,少部分吧。要全记住得花点心思,我这种大略的扫一遍,主要就是看的快,就记的不是那么清楚了……当然,主要的结构我都是记住了的,你如果想问什么的话,我可以帮你检索,速度会快一点……”余温书表现的很淡然,但说的很多。
“那……哪几个人有可能杀张集丰?”柳景辉是把余温书当ai用了。
“你是想问诈骗案的受害人?”余温书笑呵呵的摇头:“看不出来,但可以按受骗金额列个表,或者按照被骗的财产比例。”
“会不会有人贷款了被骗?”
“有。被骗的比例就超过100%就好了,这么说的话,最高的被骗比例得有百分之几万了。”
“就没财产呗?”
“差不多。”
“这种反而不容易杀人吧。”柳景辉说着叹口气:“印象里,张集丰的案子是有其他主从犯人的吧。就算报复,也没必要报复他一个人吧。再者,这些诈骗案的受害人,有能力雇凶杀人吗?你要说逼急了杀人的,倒是有可能,这么缜密的杀人思路,就算被诈骗,也不可能是这种简单的集资骗局。”
余温书听的点头:“有道理。”
林青山检察官适时加入,道:“能被诈骗620万的人,舍不得用自己的命来杀他的,除非能把钱要回来还差不多。”
“那如果从动机来考虑,还有谁有必要杀他?”余温书问。
柳景辉眼神凝实:“要这么说的话,张集丰所在的团伙能骗几千万上亿给人理财,他们肯定不是第一次这么搞了吧,张集丰有没有案底?如果有案底的话,再之前的案子里,会不会有张集丰的仇人?”
第1322章 膈疝
现场的监控录像查不出东西来,那从犯罪动机的角度来调查,也是很正常的思路。
柳景辉和余温书都赞成,检察官也没有意见,就将张集丰的资料全部翻出来,重新审查起来。
这一看,就是小半天的时间,竟是越看越多。
柳景辉等人也没有任何意外。诈骗案就是这样,它相当于是针对多人犯罪,理论上,每名受害人都是一起案件。
而在张集丰的这一生中,他也是逐渐升级的,从二十几岁开始涉案,刚开始就作为从犯跟着学,后来成为诈骗团伙的骨干成员,团伙散而又聚,就像是地下世界里的私人公司似的,也总是随着时间,在不同的地点行骗……
于是,案件就不止是长阳市或者山南省的案子了,还是全国性的。
好在柳景辉能联系到崔小虎,还有大马的警务联络官褚冠梁,后者虽然还在大马工作,但欠下江远和江远积案专班那么大那么多的人情,有机会帮忙办事非常积极。他本人在部委的关系比崔小虎还好使,随便几个电话打出去,节省的时间不是一星半点。
不过,这也导致余温书和柳景辉等人有看不完的资料。
一直看到了晚饭时间,余温书伸个懒腰,道:“不行了,我看不动了,脑子都要塞满了。”
“那您休息一会。”立即有年轻人过来给续茶:“余支您看过之后就记下了,这样子肯定要累多,不过您的效率高,都不敢想,您办案的时候得多方便。”
众所周知,拍余支的马屁是不能直接说“过目不忘”这个词的,太俗,显得没创意,余支听的也太多次了。
所以,将“过目不忘”用不同的词语和短句来表述,这是大家需要学习和创新的地方。
余温书略感满意,笑着摆摆手:“破案的能力是破案的能力,好记性是天生的,这个不一样,我就是运气比别人好一点。”
这就是说,破案能力和过目不忘两个项目要分开了夸,旁边的年轻人立即心领神会,道:“余支放在以前,就相当于自动输出还会纠正的ai,算力杠杠的。”
余温书无趣的摆摆手,年纪大了,年轻人的恭维话都听不大懂了,不免令人丧气。
柳景辉一眼看穿,却也不多说,就将余温书当ai用,拉回案子,道:“这里面的许多诈骗案,当日办的也就那样,有的立案了,最后也没有办下来的,估计还有没立案的。从恨意上说,没立案的受害人,说不定更愤怒。”
余温书接口:“这就不好查了。”
“我们可以电话问问各地的经办民警,看有没有人,对这些案子里的某名受害人印象深刻的。我觉得,就现在的社会环境来说,一下子升级到谋杀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小的,逐步升级的可能性比较大。”
“这样查的话,耗费就很大了。”余温书身为刑警支队长,对案件的消耗非常敏感,看看旁边的检察官林青山,道:“虽然说咱们的资源很充沛,又有江远加盟,不过,要从这个角度来办案,开销可小不了,光是各种出差的费用,说不定还要把一些以前的诈骗案整理出来……”
“确实不行。”林青山听他这么一讲,立即反应过来了,这个案子要这么办,检察院以后也不要过了。
柳景辉笑笑:“给大马人办案办习惯了……”
真真假假的说这么一句,柳景辉再思考起来,道:“不过,这个案子的难度确实是有点大了,现在有的线索就是这么一点,不试试的话……”
“也不一定要再试下去了。”江远这时推门走了进来。
“咦,尸检完了?这么久?”柳景辉有点惊讶:“怎么没打个电话回来。有发现吗?”
“有发现。我觉得电话里,恐怕不好说清楚。”江远看看左右,再道:“咱们先开个小会吧,林检,您选几个人?”
余温书立即站了起来:“那你们说……”
“余支您呆着吧,也没那么严重,主要是案件定性的问题。”江远连忙道。
“那还不严重啊。”余温书嘟囔几句,也就安心坐下来了,只要不涉政,他倒是也无所谓,他经历的奇葩案子也多了。
林青山有点琢磨不来,迟疑的选了几名同事留下,却见江远一点反对的意思都没有。
同时,江远却是将最希望留下的监狱方的人,全给清了出去。
老秦走的时候眉头紧皱,人都老起来了的样子。
林青山的表情同样不好看,内心猜测着,莫非监狱方真的涉案了?其实想想也正常,如果没有内部人帮忙的话,这种谋杀案又该是如何做出来的。
可另一方面,林青山其实也不爱做这样的案子,处理起来都很棘手,等于是要做一个体制内的讨厌鬼。
江远等门关上了,又示意众人把各种录音物品全都取出来关掉,放置在桌子上,才缓缓道:“我首先说结果吧,我认为这不是个案子。”
正在想三想四的一群人,全是瞪大眼睛。
这个结果,确实是出乎众人的意料。
柳景辉快速转动大脑,问:“不是毒?不对,查毒是查不完的,是意外死亡?怎么意外的?食物中毒?也不对,总不能就他死了,别人一点毛病都没有……也不能是心梗或者中风吧?那你一个电话打过来就结案了,用不着单独说……”
柳景辉自说自话是为了快速的思考和推理,紧接着,他就眼前一亮,问:“是过敏吗?特殊过敏原?”
“查过,不是。”江远也没让众人再猜下去,直接道:“是病亡,所以连意外死亡都不能算。但也不是心梗或者中风,是迟发性膈疝,应该是创伤型的。”
“什么?”现场大部分人都没听过这个。
“简单来说,膈疝就是腹腔里的器官,穿过了横膈肌,顶进了胸腔里。膈疝有先天性的,膈肌有孔之类的,也有创伤性的,就是受伤了,导致穿孔。”江远略略解释了一下,再道:“膈疝本身就有很强的隐蔽性,而且有一定的发展性,经常会有十几年前的创伤,导致的膈疝,后续经过不断的发展,最终致死的案例。”
江远说着拿出了pad,现场展示照片,道:“你们看这里的横膈肌,胃其实已经穿过去了,这种情况应该有一段时间了,张集丰的肠胃一直不舒服,也看过医生,拍过影像,但拍片的医生没有考虑到这个情况,未能发现。”
江远:“事发的时候,张集丰正在揉面,很可能是用力过猛,突然一个动作,导致膈疝发作。从尸检的结果来看,死者是病亡,所以,这也就不是一个案子了。”
林青山这才明白,为什么江远要让监狱的人出去,这如果让对方听到,这个案子若是有反复,后续可就没法办了。
林青山赶紧问:“这个膈疝明显吗?如果是普通的法医的话,好发现吗?”
“还是有一点困难的,因为人死亡以后,器官还是有变化的,本案是胃和结肠,疝入了左侧胸腔,继而导致呼吸困难和循环功能障碍,就是心脏的回血减少,继而导致急性呼吸困难。”江远大略的讲过,再道:“就证据层面来说,能够看到横膈膜的孔隙,结肠也有嵌顿,不过,后者也可以用结肠梗死来解释……”
江远说完之后,道:“结论是明确的,不过,迟发性膈疝,本身是有隐蔽性的,有困难,但还是能发现的。”
“那创伤呢?”林青山松了一口气。
“那就要往前追溯张集丰的病例了,就目前看来,我认为很可能是六年前,张集丰跟人互殴导致的。当时也住了院,但是膈疝不显。”
“好吧。”林青山叹了一口气,说着笑了出来:“老秦要高兴死了。”
第1323章 急活
林青山没有立即喊老秦等人进来说明情况,而是先拿起手机,开始给领导打电话。
江远等人主动要离开,也被林青山给叫住了,笑道:“尸检的部分,说不定还得您来汇报,具体看领导怎么定夺。”
正常情况下,领导的决定自然是要跟着证据走的。
林青山特意没有避开江远等人,就当面打完电话,说了自己这边的情况,“嗯嗯”两声,再开了免提,将手机放在了会议桌上。
电话另一头的声音沉稳,道:“江远,你亲自做的尸检吗?这个膈疝,确切吗?”
“确切。我亲手做的尸检,首次解剖,从尸表检查到发现膈疝,全程都是我自己做的。”江远首先给出确定的答案。
对面一听,语气顿时欢愉了一些:“好好好,你亲自做的就好,既然是你做的,那我就放心了。小林,你那边就按照江远的尸检结果来结案吧。”
“是。”林青山拿起电话,连忙再应几声。
江远向黄强民摊手,黄强民向江远笑着点点头,用眼神表示: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
“好的,您忙着……好的好的……”林青山结束了通话,收起了手机,也是长长舒了口气,再向江远等人笑道:“好了,那就按照病亡来处理了,完美!”
黄强民和余温书也不约而同的笑了出来,他们是很能代入林青山的角色的。
“那我们就回去了。”江远起身,准备撤离。
林青山赶紧抓住他的胳膊,肩膀太高,按不住了。林青山再道:“等一下嘛,给监狱长一起说了,这是好消息嘛,他听了也高兴。今天这个案子办下来,算是皆大欢喜了。”
江远看看黄强民,于是也坐下下来。
“喝口茶,喝口茶。”林青山说着直接出门,去喊监狱长了。
监狱长和他的人都在隔壁房间等着,忐忑不安,得到林青山的召唤,赶紧跟了过来,进了会议室,还感慨道:“案子有眉目也好,具体什么情况,我们就具体对待……”
“是好事情。”林青山先将门关起来,再笑笑道:“老秦,江主任这边做完了尸检,仔细研究以后,认定死者是迟发性膈疝,具体是个什么病,回头让江队给你讲,我这边的话,跟领导也汇报了,根据江队的判断,决定判定是病亡,这样的话,也就不是案子了。”
“啊,那……不是案子就好,好好好……”老秦连声道,话里本来要有的询问,也明智收拢了起来,说到底,他对膈疝是什么一点都不好奇,只要危机解除了就好。
林青山哈哈大笑了起来,两句话就将话题调整到了令人开心的环节。
老秦的顾虑一去,同样适时的调整心态,聊起了有趣的故事,大家还特意说到几个共同的朋友,都是在长阳监狱里服刑的,以前又都在一张桌子上吃过饭,如今身份迥异,各自的表现也各有不同。
照顾到江远的情绪,老秦也说了几个被江远抓捕回来的重刑犯,有的人可能刚刚结束一审,正在上诉过程中,有的人可能已经在等死刑复核了。
长阳监狱是集中关押重刑犯的,尤其是十年以上的犯人服刑,多数都在长阳监狱里,死刑犯更是监狱里的不安定因素。当然,监狱里最担心的其实不是他们伤害他人,多数情况下是担心他们又能找到什么奇葩的自杀方法。
……
监狱办公楼。
一群人关起门来阅卷,将死者张集丰案子的卷宗,最近两天被审查人员的笔录统统拿了出来,任由专案组成员阅看。
这些文字记录的数量极多,是几十个人不眠不休的干了两天的成果。
柳景辉等人都是分成数组,分别阅读。
然而,第一个读完的却是一声不吭的余温书。
而且,他是将全场的文件全都看了一遍,才开口道:“这个张集丰参与诈骗了几千万,最大的一笔620万。也是有取死之道的。”
柳景辉听说过余温书有过目不忘的能力,先问:“你把这些都看完了?全记住了?”
“临时记了一下,少部分吧。要全记住得花点心思,我这种大略的扫一遍,主要就是看的快,就记的不是那么清楚了……当然,主要的结构我都是记住了的,你如果想问什么的话,我可以帮你检索,速度会快一点……”余温书表现的很淡然,但说的很多。
“那……哪几个人有可能杀张集丰?”柳景辉是把余温书当ai用了。
“你是想问诈骗案的受害人?”余温书笑呵呵的摇头:“看不出来,但可以按受骗金额列个表,或者按照被骗的财产比例。”
“会不会有人贷款了被骗?”
“有。被骗的比例就超过100%就好了,这么说的话,最高的被骗比例得有百分之几万了。”
“就没财产呗?”
“差不多。”
“这种反而不容易杀人吧。”柳景辉说着叹口气:“印象里,张集丰的案子是有其他主从犯人的吧。就算报复,也没必要报复他一个人吧。再者,这些诈骗案的受害人,有能力雇凶杀人吗?你要说逼急了杀人的,倒是有可能,这么缜密的杀人思路,就算被诈骗,也不可能是这种简单的集资骗局。”
余温书听的点头:“有道理。”
林青山检察官适时加入,道:“能被诈骗620万的人,舍不得用自己的命来杀他的,除非能把钱要回来还差不多。”
“那如果从动机来考虑,还有谁有必要杀他?”余温书问。
柳景辉眼神凝实:“要这么说的话,张集丰所在的团伙能骗几千万上亿给人理财,他们肯定不是第一次这么搞了吧,张集丰有没有案底?如果有案底的话,再之前的案子里,会不会有张集丰的仇人?”
第1322章 膈疝
现场的监控录像查不出东西来,那从犯罪动机的角度来调查,也是很正常的思路。
柳景辉和余温书都赞成,检察官也没有意见,就将张集丰的资料全部翻出来,重新审查起来。
这一看,就是小半天的时间,竟是越看越多。
柳景辉等人也没有任何意外。诈骗案就是这样,它相当于是针对多人犯罪,理论上,每名受害人都是一起案件。
而在张集丰的这一生中,他也是逐渐升级的,从二十几岁开始涉案,刚开始就作为从犯跟着学,后来成为诈骗团伙的骨干成员,团伙散而又聚,就像是地下世界里的私人公司似的,也总是随着时间,在不同的地点行骗……
于是,案件就不止是长阳市或者山南省的案子了,还是全国性的。
好在柳景辉能联系到崔小虎,还有大马的警务联络官褚冠梁,后者虽然还在大马工作,但欠下江远和江远积案专班那么大那么多的人情,有机会帮忙办事非常积极。他本人在部委的关系比崔小虎还好使,随便几个电话打出去,节省的时间不是一星半点。
不过,这也导致余温书和柳景辉等人有看不完的资料。
一直看到了晚饭时间,余温书伸个懒腰,道:“不行了,我看不动了,脑子都要塞满了。”
“那您休息一会。”立即有年轻人过来给续茶:“余支您看过之后就记下了,这样子肯定要累多,不过您的效率高,都不敢想,您办案的时候得多方便。”
众所周知,拍余支的马屁是不能直接说“过目不忘”这个词的,太俗,显得没创意,余支听的也太多次了。
所以,将“过目不忘”用不同的词语和短句来表述,这是大家需要学习和创新的地方。
余温书略感满意,笑着摆摆手:“破案的能力是破案的能力,好记性是天生的,这个不一样,我就是运气比别人好一点。”
这就是说,破案能力和过目不忘两个项目要分开了夸,旁边的年轻人立即心领神会,道:“余支放在以前,就相当于自动输出还会纠正的ai,算力杠杠的。”
余温书无趣的摆摆手,年纪大了,年轻人的恭维话都听不大懂了,不免令人丧气。
柳景辉一眼看穿,却也不多说,就将余温书当ai用,拉回案子,道:“这里面的许多诈骗案,当日办的也就那样,有的立案了,最后也没有办下来的,估计还有没立案的。从恨意上说,没立案的受害人,说不定更愤怒。”
余温书接口:“这就不好查了。”
“我们可以电话问问各地的经办民警,看有没有人,对这些案子里的某名受害人印象深刻的。我觉得,就现在的社会环境来说,一下子升级到谋杀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小的,逐步升级的可能性比较大。”
“这样查的话,耗费就很大了。”余温书身为刑警支队长,对案件的消耗非常敏感,看看旁边的检察官林青山,道:“虽然说咱们的资源很充沛,又有江远加盟,不过,要从这个角度来办案,开销可小不了,光是各种出差的费用,说不定还要把一些以前的诈骗案整理出来……”
“确实不行。”林青山听他这么一讲,立即反应过来了,这个案子要这么办,检察院以后也不要过了。
柳景辉笑笑:“给大马人办案办习惯了……”
真真假假的说这么一句,柳景辉再思考起来,道:“不过,这个案子的难度确实是有点大了,现在有的线索就是这么一点,不试试的话……”
“也不一定要再试下去了。”江远这时推门走了进来。
“咦,尸检完了?这么久?”柳景辉有点惊讶:“怎么没打个电话回来。有发现吗?”
“有发现。我觉得电话里,恐怕不好说清楚。”江远看看左右,再道:“咱们先开个小会吧,林检,您选几个人?”
余温书立即站了起来:“那你们说……”
“余支您呆着吧,也没那么严重,主要是案件定性的问题。”江远连忙道。
“那还不严重啊。”余温书嘟囔几句,也就安心坐下来了,只要不涉政,他倒是也无所谓,他经历的奇葩案子也多了。
林青山有点琢磨不来,迟疑的选了几名同事留下,却见江远一点反对的意思都没有。
同时,江远却是将最希望留下的监狱方的人,全给清了出去。
老秦走的时候眉头紧皱,人都老起来了的样子。
林青山的表情同样不好看,内心猜测着,莫非监狱方真的涉案了?其实想想也正常,如果没有内部人帮忙的话,这种谋杀案又该是如何做出来的。
可另一方面,林青山其实也不爱做这样的案子,处理起来都很棘手,等于是要做一个体制内的讨厌鬼。
江远等门关上了,又示意众人把各种录音物品全都取出来关掉,放置在桌子上,才缓缓道:“我首先说结果吧,我认为这不是个案子。”
正在想三想四的一群人,全是瞪大眼睛。
这个结果,确实是出乎众人的意料。
柳景辉快速转动大脑,问:“不是毒?不对,查毒是查不完的,是意外死亡?怎么意外的?食物中毒?也不对,总不能就他死了,别人一点毛病都没有……也不能是心梗或者中风吧?那你一个电话打过来就结案了,用不着单独说……”
柳景辉自说自话是为了快速的思考和推理,紧接着,他就眼前一亮,问:“是过敏吗?特殊过敏原?”
“查过,不是。”江远也没让众人再猜下去,直接道:“是病亡,所以连意外死亡都不能算。但也不是心梗或者中风,是迟发性膈疝,应该是创伤型的。”
“什么?”现场大部分人都没听过这个。
“简单来说,膈疝就是腹腔里的器官,穿过了横膈肌,顶进了胸腔里。膈疝有先天性的,膈肌有孔之类的,也有创伤性的,就是受伤了,导致穿孔。”江远略略解释了一下,再道:“膈疝本身就有很强的隐蔽性,而且有一定的发展性,经常会有十几年前的创伤,导致的膈疝,后续经过不断的发展,最终致死的案例。”
江远说着拿出了pad,现场展示照片,道:“你们看这里的横膈肌,胃其实已经穿过去了,这种情况应该有一段时间了,张集丰的肠胃一直不舒服,也看过医生,拍过影像,但拍片的医生没有考虑到这个情况,未能发现。”
江远:“事发的时候,张集丰正在揉面,很可能是用力过猛,突然一个动作,导致膈疝发作。从尸检的结果来看,死者是病亡,所以,这也就不是一个案子了。”
林青山这才明白,为什么江远要让监狱的人出去,这如果让对方听到,这个案子若是有反复,后续可就没法办了。
林青山赶紧问:“这个膈疝明显吗?如果是普通的法医的话,好发现吗?”
“还是有一点困难的,因为人死亡以后,器官还是有变化的,本案是胃和结肠,疝入了左侧胸腔,继而导致呼吸困难和循环功能障碍,就是心脏的回血减少,继而导致急性呼吸困难。”江远大略的讲过,再道:“就证据层面来说,能够看到横膈膜的孔隙,结肠也有嵌顿,不过,后者也可以用结肠梗死来解释……”
江远说完之后,道:“结论是明确的,不过,迟发性膈疝,本身是有隐蔽性的,有困难,但还是能发现的。”
“那创伤呢?”林青山松了一口气。
“那就要往前追溯张集丰的病例了,就目前看来,我认为很可能是六年前,张集丰跟人互殴导致的。当时也住了院,但是膈疝不显。”
“好吧。”林青山叹了一口气,说着笑了出来:“老秦要高兴死了。”
第1323章 急活
林青山没有立即喊老秦等人进来说明情况,而是先拿起手机,开始给领导打电话。
江远等人主动要离开,也被林青山给叫住了,笑道:“尸检的部分,说不定还得您来汇报,具体看领导怎么定夺。”
正常情况下,领导的决定自然是要跟着证据走的。
林青山特意没有避开江远等人,就当面打完电话,说了自己这边的情况,“嗯嗯”两声,再开了免提,将手机放在了会议桌上。
电话另一头的声音沉稳,道:“江远,你亲自做的尸检吗?这个膈疝,确切吗?”
“确切。我亲手做的尸检,首次解剖,从尸表检查到发现膈疝,全程都是我自己做的。”江远首先给出确定的答案。
对面一听,语气顿时欢愉了一些:“好好好,你亲自做的就好,既然是你做的,那我就放心了。小林,你那边就按照江远的尸检结果来结案吧。”
“是。”林青山拿起电话,连忙再应几声。
江远向黄强民摊手,黄强民向江远笑着点点头,用眼神表示: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
“好的,您忙着……好的好的……”林青山结束了通话,收起了手机,也是长长舒了口气,再向江远等人笑道:“好了,那就按照病亡来处理了,完美!”
黄强民和余温书也不约而同的笑了出来,他们是很能代入林青山的角色的。
“那我们就回去了。”江远起身,准备撤离。
林青山赶紧抓住他的胳膊,肩膀太高,按不住了。林青山再道:“等一下嘛,给监狱长一起说了,这是好消息嘛,他听了也高兴。今天这个案子办下来,算是皆大欢喜了。”
江远看看黄强民,于是也坐下下来。
“喝口茶,喝口茶。”林青山说着直接出门,去喊监狱长了。
监狱长和他的人都在隔壁房间等着,忐忑不安,得到林青山的召唤,赶紧跟了过来,进了会议室,还感慨道:“案子有眉目也好,具体什么情况,我们就具体对待……”
“是好事情。”林青山先将门关起来,再笑笑道:“老秦,江主任这边做完了尸检,仔细研究以后,认定死者是迟发性膈疝,具体是个什么病,回头让江队给你讲,我这边的话,跟领导也汇报了,根据江队的判断,决定判定是病亡,这样的话,也就不是案子了。”
“啊,那……不是案子就好,好好好……”老秦连声道,话里本来要有的询问,也明智收拢了起来,说到底,他对膈疝是什么一点都不好奇,只要危机解除了就好。
林青山哈哈大笑了起来,两句话就将话题调整到了令人开心的环节。
老秦的顾虑一去,同样适时的调整心态,聊起了有趣的故事,大家还特意说到几个共同的朋友,都是在长阳监狱里服刑的,以前又都在一张桌子上吃过饭,如今身份迥异,各自的表现也各有不同。
照顾到江远的情绪,老秦也说了几个被江远抓捕回来的重刑犯,有的人可能刚刚结束一审,正在上诉过程中,有的人可能已经在等死刑复核了。
长阳监狱是集中关押重刑犯的,尤其是十年以上的犯人服刑,多数都在长阳监狱里,死刑犯更是监狱里的不安定因素。当然,监狱里最担心的其实不是他们伤害他人,多数情况下是担心他们又能找到什么奇葩的自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