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901节
“也许是因为江主任说的是真的。”长阳市的刑事科学技术中心的副主任万宝明跟江远很熟悉了,今次也是特意过来接他的。
余温书发出更加爽朗的笑声,道:“拿督江,听起来就更不凡了,为国争光,真的是厉害。”
“我还是愿意给长阳市干活。余支队说话,听着就让人开心。”江远顶着满配的情商,让长阳市众人都觉得有些不自在了。
余温书抖了抖,连忙让开位置,道:“让老曹给你讲一讲?这个案子是所在地的派出所接警的,后续就交给我们了,具体由三大队接手,老曹你认识的。”
三大队的大队长曹楚军也是江远的老熟人了,年龄较大,已经快要退休了,属于是非常有经验,有很有耐心的刑警队长——当然,这是对60后和70后的评价,如果是00后的话,那就属于躺平倾向了。
曹楚军也经常跟江远对接,被点名了,就笑一下,再慢悠悠的从兜里套出一个破皮的笔记本,搓开了,道:“这个尸体……死者名为张贤尧,17岁,在长阳科技职业学校读书,住校,6号中午离校吃饭,就再没有返回,学校在第二天的晚上通知了家长,第三天才报警。”
曹楚军:“尸体在10号被发现,发现地点位于学校下游16公里的拐子,发现人是早上拍鸟的,当日做的第一次尸检,法医给出的死亡原因是机械性窒息死亡,有水性肺气肿什么的,通过年龄和报案信息综合,确定了死者的身份。也请父母过来辨认了。”
曹楚军说完,收起笔记本,再道:“找到尸体以后,我们的民警走访询问后,发现张贤尧偶尔会去野泳,去的不多,但每年夏天都会在外面游十几次这样。长阳科技职业学校距离台河直线距离一公里左右,上游两公里外的桥下就经常有人聚集野泳,还有自发建的一个换衣的挡墙……”
曹楚军:“另外,走访学校的同学,张贤尧很少跟人起冲突,没有女朋友,也没有谈过对象,没有打工的经历,跟校外人员没什么来往,日常开销基本足够,基于此,我们判定死者是自发野泳后,意外溺亡。”
等他说完了,余温书咳咳两声,道:“鼻子受伤的这个情况呢?”
“这个……之前判断可能是死亡后造成的,水流冲击,撞到石头之类的。”万宝明负责的刑科中心是包括法医的,此时不得不站出来解释。
“嗯,面部确实损伤的比较厉害了,有点难于判断。”江远此时就站在尸体前,先是宽慰了一句,再道:“不过,鼻梁的骨折确实是生前损伤,所以,有必要立案调查一下。”
现实中出现的浮尸,总是伤痕累累的状态,它们不仅会腐烂,会撞到礁石或其他的硬物,还要被鱼类和鸟类啄食,还有的被船桨打到也不奇怪,相比之下,电影电视里经常出现的浮尸的形态就有点过于完整了,应该主要是道具的成本有限,以及群演还有基本的生命权的缘故。
曹楚军自然点头,道:“手续都走完了,咱们从哪开始?”
“他这个鼻子,还有眼眶……”江远没有立即回答,现场说着话,当着众人的面,一刀就剖了下去,本来就破破烂烂的挂在骨头上的肉,就利利的被割了下来。
江远招手让一同而来的苗瑞祥拍照,同时道:“眼眶也有骨裂的,看这个细缝,这里也是生前伤,死者生前,应该是被打了一顿……”
他抬头看向曹楚军。
曹楚军点点头:“从伤势算的话,那就是偶发性的冲突,或者是寻仇。我们顺着这两块先调查起来?”
“可以。我回头做了完整的解剖以后,再告诉你具体的伤势伤痕。”江远说着咳咳两声,再认真一点,道:“回头我再检验一遍死者的肺部切片,还有上呼吸道提取的硅藻的样本,看看具体的落水地点,跟野泳地点是否符合。”
“好。”曹楚军有点奇怪江远略略升高的音调,但是跟在场其他人一样,都没有意识到,江远说的最后一句话,究竟会有多大的威力。
第1313章 上下游
长阳科技职业学校位于长阳市南郊,既不长阳,也不科技,更不职业,还不像学校。
校园管理的倒是很严格,进出都要人脸识别,上课也要打卡,只是压力没有高中那么大,学生的密度也略低一点。
曹楚军特意多带了两名女警,到学校走访,将死者张贤尧的宿舍、教室、同学、朋友和老师,全都走了一遍。
与此同时,网安开始查看张贤尧的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从微信到浏览器记录,恨不得全翻一遍,配套的图侦不等江远调动,主动开始搜集周边的监控记录,技侦的大爷们也难得很好说话的样子,只需要刑侦支队打一份报告,二话不说就开干,一点没有以前推推拉拉,迟迟疑疑的样子。
命案的侦办力度和非正常死亡的侦查力度,可以说是一个裸考清华,一个委培艺术生。
非正常死亡可能就是两三位民警写一份报告的事,可一旦发现是命案了,各方面的资源都会汇聚而来。
哪怕是犯罪嫌疑人投案自首的激情杀人案,需要收集的证据和资料也是一样不少的。
嫌疑人现在因为情绪等因素,决定自首,不意味着进了看守所,或者到了法庭上不会翻供,甚至是进了监狱,犯人也可以给监所的检察官写信,那可能是两年后,三年后,甚至十年后的事了,到时候,别说办案民警还记得不记得了,像是曹楚军这样的老刑警,可能都已经退休了。
到最后,能够超越时间的唯有文书工作。
反而是破案的问题,众人并不觉得有太多困难。
别说现在有江远在,就算没有拿督江,曹楚军自觉也有能力侦破此案。
当然,溺亡案的难度普遍比较高,可他曹楚军的破案能力也比普遍高。
之前是派出所的民警认为死者是野泳意外而死的,所以根本没有进入到命案的流程,现在有了刑警支队三大队接手,这都是侦办疑难大案的精锐队伍了,侦办一起故意伤人致人(溺死)的案子,还不是手到擒……
“搞不定啊。”等曹楚军从长阳科技职业学校返回,却是发出一声感慨。
他是老资格,这么说的时候也没啥不好意思的,就一摊手,道:“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小孩子,连个女朋友都没有,别说女朋友了,前女友都没有,暗恋对象都没有!现在的年轻人都怎么了?”
他的副手也道:“小孩子也没钱,跟同学的关系也都不好不坏的。感觉也没有一个特别好的朋友,最多就是室友同学之类的一起在食堂吃饭什么的,都没有被谋杀的理由。”
“所以前面调查的民警,才觉得像是野泳导致的野外。”柳景辉坐镇办公室,并不着急,笑着道:“现在有明确的证据,证明了死者生前有被殴打,那就要考虑,是什么导致伤害发生,是蓄谋已久,情势所致,还是……意外?”
曹楚军不由笑了出来:“话都让你说了。不过,17岁的男生,能够被谋杀的理由就只能是情情爱爱了,要是论钱,他身上带的钱可能都没有外卖小哥多。”
“嗯……但是,随机杀人或抢劫,还是要放在最后考虑的。”柳景辉一句话就终结了曹楚军的试探。
专案组的办案路线,不可能永远使用穷举法。只要有可能,大家还是要用智力和证据,来摒除不适合的路线,再将资源集中到合理的路线上去。
这种时候,办案人员也是需要了解专案组负责人的想法的。
比如说,抢劫杀人这条路线要不要考虑,或者说,抢劫杀人这条路线,要不要重点考虑。
因为这条路线是最难办的,可能成本也是最高的——当然,不同的侦办策略又会带来成本的不同,常见的抢劫杀人的侦办思路,还是考虑前科犯的情况,往往是动用特情,或者寻找赃物。
像是死者张贤尧的手机就没有找到,有可能是掉到台河里了,但如果跟某个销赃人联系到一起,就可以怀疑是抢劫了。当然,也有可能是其他人捡到了手机,那就要问死者为什么会与手机分开,以及在哪里捡到,何时捡到,特别是手机因何在某地关机等问题了。
柳景辉显然想要选择先易后难的方式来调查。
这也没什么奇怪的,大部分的专案组有且只有这种选择。
同时开启多条调查方向是需要成本的,不仅是调查资源的问题,还有人大量的人员投入。如果简简单单就能调查清楚的话——现在的大部分命案,其实就是这样的。那么,一口气投入巨量的前期费用,多少就有点过于“有魄力”了。
不过,曹楚军大约是有点倾向于抢劫杀人的,因此才向柳景辉这么问话。
他也是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因为除了抢劫和类似的意外冲突,张贤尧没有被谋杀的理由。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江远牵头的专案组,绝对有足够的资源来开启一场多线程的调查,而且不论是否有必要,都不会有人啰嗦。
这就好像有个孩子是省重点里的年级第一,他要求多请几个学科的老师补课,甚至要求某个学科多请几个老师来补课,会有人反对吗?会有人讨论补课费的浪费吗?
咚。
江远推门而入,风尘仆仆。
“怎么样?”
江远和柳景辉异口同声的问对方。
“那我先说我们目前的进度。”柳景辉于是将今日的调查简要描述了一番,曹楚军也在旁补充了几句。
江远听过,点点头,道:“我把死者学校附近的河段走了一遍,捞上来的硅藻,我让实验室直接拍了电镜给我看,基本确定了死者落水的地点。”
说着,江远就在现场挂着的地图上找了找,再用红笔画了个圈。
“在学校下游两公里处。”江远说着在圈边标注了具体的位置和距离。
新获得的技能,还是非常好用的,免去了实验室做中介,自己做的话,自然不用等那么久了。
曹楚军立即回身拿起一份报告,确认了一遍,道:“这个位置跟手机定位的位置不符。手机信号最后的定位地点是在学校附近……”
手机定位也是专案组成立以后才取的,此前认定是非正常死亡而非命案,根本就不会也不能调用技侦的资源。
江远只轻轻的“嗯”了一声,道:“手机和人分离了,相距2公里以上,更说明不是野泳。落水点没有监控,调看一下周围的,再看看手机重叠的人员里,有没有前科人员,有没有死者认识的人……有目击证人吗?”
“有人见到张贤尧从南门离开往河道去,河道附近散步的一对情侣也有看到他,再之后就没有了。”曹楚军道。
“是向上游还是下游去的?”柳景辉插了一句。
曹楚军连忙去看,接着道:“是往下游去的。”
“下游是有野泳条件的。理论上,他如果是去野泳的,可以将手机留在宿舍,但为了避免进出校园的麻烦,寄存在校外的店里也很合理。”柳景辉说的这个概率并不高,有许多前提条件,但却是个惠而不费的提议,两个民警问一问就能解决。
曹楚军立即应下来,道:“我让人顺便走访一遍这些店家,看看有没有见到张贤尧的。”
“还要走访一遍校内的学生,周边学校的学生和居民区也可以打问一下。张贤尧的鼻梁被打断了,眉骨也有骨裂,这个不容易做到的,得有点力气和胆量才行。”江远思索后,继续安排着。
第1314章 抢劫?
一群人各有任务,瞬间将办公室清空了大半。
江远积案专班的人员和曹楚军的三大队加起来能有60号人,但一口气追好几个目标,人手也就是堪堪够用。
当然,这也是命案专案的配置,且仅仅是前期就如此,后期需要的话,增加配置也是理所当然的。
柳景辉起身整理警服,问江远道:“要不要一起去看看?”
“你想查哪一块?”江远说着也就站了起来。。
作为推理王的柳景辉,大部分时间都是窝在办公室里看文件办案的,现场勘查的频率还比不上江远。
柳景辉心中很满意巨龙的顺从,再用中年人的成熟语气,道:“我想看看现场有没有打斗的痕迹,嗯……虽然我说先易后难,但从目前的调查来看,类似于抢劫式的激情杀人的情形,几率是越来越大了。”
“也是,那就再去看看。”江远说的是“再”。
柳景辉一下子反应过来:“你已经查过落水点了?”
“看的不仔细,当时取硅藻的时候大略的看了一下河边。我是沿河走了一遍的,靠近河沿的位置,也没有看到杂乱的脚印。不过,现在确定了落水点,把周围全部查一遍是个好主意。”江远也是反应了过来,感觉柳景辉的想法不错。
他说是沿着台河取硅藻,实际上也是其他现勘沿河取的,差不多每隔50米,取了8公里的样子。
而江远自己则是沿河走了一遍,也没有走完,路上还是以走马观花为主。主要是看河边的堤坝上,沿河的路面和周围的绿化带有没有打斗的痕迹。
因为这些地方,许多都是硬化路面,草地也不留足迹,更没有采用静电等传统的取足迹的方式,所以,只有特别大的异变才会引起江远的注意,这种观察就算是江远,也只能发现很明显的痕迹,要说细致肯定是谈不上的。
但是,按照柳景辉刚刚的想法,现在确定了落水点,那再重新好好的勘察一遍落水点周边,显然是有意义的。
哪怕死者是自杀落水的,他说不定也能留下路过的痕迹。
要是发生了抢劫案等情形,死者身上又有明显的伤痕,那双方就有可能在落水点附近发生争执或争斗,也就有可能留有一些诸如杂乱的足迹,或者倒伏的植物等等。
虽然概率不是很高——主要是附近有每日打扫的清洁工和绿化保养的人员……
想到此处,江远马上提醒道:“找环卫局或者什么人的问一下,落水点附近,这些天有没有修复绿化带之类的情况。”
“我打电话给他们。”王传星立即接了任务。
江远再跟柳景辉坐车前往勘定的死者的落水点。
lv6的溺死相关浮游生物检测,让江远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确定了死者的落水位置,鉴于是每百米取样,基本就将落水位置还定在200米范围内了。
两个百米,跑的像是博尔特一样快只需要20秒,但要是正常步行的话,大约需要5分钟,但要仔细勘察一遍,总得半个小时左右才能前前后后的走完。
这段靠近长阳科技职业学校的滨河路,距离台河从近及远分别是两米左右的石质河堤,两三米不等的绿化带,两米左右的步行道,两车道的柏油路,然后又是步行道和七八米宽的大绿化带。再往外侧,就是稀稀拉拉的建筑、空地和小段的丘陵小山。
落水点附近的建筑有一家餐厅一家茶馆,以及一个小小的公园,距离落水点都非常远,餐厅前也都有自家的绿化,附近没有公共交通,食客要么住在附近,要么就是车进车出,多数是在楼上的包厢远眺大几十米外的台河,想要看到河边的情形,就得出门过马路。
余温书发出更加爽朗的笑声,道:“拿督江,听起来就更不凡了,为国争光,真的是厉害。”
“我还是愿意给长阳市干活。余支队说话,听着就让人开心。”江远顶着满配的情商,让长阳市众人都觉得有些不自在了。
余温书抖了抖,连忙让开位置,道:“让老曹给你讲一讲?这个案子是所在地的派出所接警的,后续就交给我们了,具体由三大队接手,老曹你认识的。”
三大队的大队长曹楚军也是江远的老熟人了,年龄较大,已经快要退休了,属于是非常有经验,有很有耐心的刑警队长——当然,这是对60后和70后的评价,如果是00后的话,那就属于躺平倾向了。
曹楚军也经常跟江远对接,被点名了,就笑一下,再慢悠悠的从兜里套出一个破皮的笔记本,搓开了,道:“这个尸体……死者名为张贤尧,17岁,在长阳科技职业学校读书,住校,6号中午离校吃饭,就再没有返回,学校在第二天的晚上通知了家长,第三天才报警。”
曹楚军:“尸体在10号被发现,发现地点位于学校下游16公里的拐子,发现人是早上拍鸟的,当日做的第一次尸检,法医给出的死亡原因是机械性窒息死亡,有水性肺气肿什么的,通过年龄和报案信息综合,确定了死者的身份。也请父母过来辨认了。”
曹楚军说完,收起笔记本,再道:“找到尸体以后,我们的民警走访询问后,发现张贤尧偶尔会去野泳,去的不多,但每年夏天都会在外面游十几次这样。长阳科技职业学校距离台河直线距离一公里左右,上游两公里外的桥下就经常有人聚集野泳,还有自发建的一个换衣的挡墙……”
曹楚军:“另外,走访学校的同学,张贤尧很少跟人起冲突,没有女朋友,也没有谈过对象,没有打工的经历,跟校外人员没什么来往,日常开销基本足够,基于此,我们判定死者是自发野泳后,意外溺亡。”
等他说完了,余温书咳咳两声,道:“鼻子受伤的这个情况呢?”
“这个……之前判断可能是死亡后造成的,水流冲击,撞到石头之类的。”万宝明负责的刑科中心是包括法医的,此时不得不站出来解释。
“嗯,面部确实损伤的比较厉害了,有点难于判断。”江远此时就站在尸体前,先是宽慰了一句,再道:“不过,鼻梁的骨折确实是生前损伤,所以,有必要立案调查一下。”
现实中出现的浮尸,总是伤痕累累的状态,它们不仅会腐烂,会撞到礁石或其他的硬物,还要被鱼类和鸟类啄食,还有的被船桨打到也不奇怪,相比之下,电影电视里经常出现的浮尸的形态就有点过于完整了,应该主要是道具的成本有限,以及群演还有基本的生命权的缘故。
曹楚军自然点头,道:“手续都走完了,咱们从哪开始?”
“他这个鼻子,还有眼眶……”江远没有立即回答,现场说着话,当着众人的面,一刀就剖了下去,本来就破破烂烂的挂在骨头上的肉,就利利的被割了下来。
江远招手让一同而来的苗瑞祥拍照,同时道:“眼眶也有骨裂的,看这个细缝,这里也是生前伤,死者生前,应该是被打了一顿……”
他抬头看向曹楚军。
曹楚军点点头:“从伤势算的话,那就是偶发性的冲突,或者是寻仇。我们顺着这两块先调查起来?”
“可以。我回头做了完整的解剖以后,再告诉你具体的伤势伤痕。”江远说着咳咳两声,再认真一点,道:“回头我再检验一遍死者的肺部切片,还有上呼吸道提取的硅藻的样本,看看具体的落水地点,跟野泳地点是否符合。”
“好。”曹楚军有点奇怪江远略略升高的音调,但是跟在场其他人一样,都没有意识到,江远说的最后一句话,究竟会有多大的威力。
第1313章 上下游
长阳科技职业学校位于长阳市南郊,既不长阳,也不科技,更不职业,还不像学校。
校园管理的倒是很严格,进出都要人脸识别,上课也要打卡,只是压力没有高中那么大,学生的密度也略低一点。
曹楚军特意多带了两名女警,到学校走访,将死者张贤尧的宿舍、教室、同学、朋友和老师,全都走了一遍。
与此同时,网安开始查看张贤尧的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从微信到浏览器记录,恨不得全翻一遍,配套的图侦不等江远调动,主动开始搜集周边的监控记录,技侦的大爷们也难得很好说话的样子,只需要刑侦支队打一份报告,二话不说就开干,一点没有以前推推拉拉,迟迟疑疑的样子。
命案的侦办力度和非正常死亡的侦查力度,可以说是一个裸考清华,一个委培艺术生。
非正常死亡可能就是两三位民警写一份报告的事,可一旦发现是命案了,各方面的资源都会汇聚而来。
哪怕是犯罪嫌疑人投案自首的激情杀人案,需要收集的证据和资料也是一样不少的。
嫌疑人现在因为情绪等因素,决定自首,不意味着进了看守所,或者到了法庭上不会翻供,甚至是进了监狱,犯人也可以给监所的检察官写信,那可能是两年后,三年后,甚至十年后的事了,到时候,别说办案民警还记得不记得了,像是曹楚军这样的老刑警,可能都已经退休了。
到最后,能够超越时间的唯有文书工作。
反而是破案的问题,众人并不觉得有太多困难。
别说现在有江远在,就算没有拿督江,曹楚军自觉也有能力侦破此案。
当然,溺亡案的难度普遍比较高,可他曹楚军的破案能力也比普遍高。
之前是派出所的民警认为死者是野泳意外而死的,所以根本没有进入到命案的流程,现在有了刑警支队三大队接手,这都是侦办疑难大案的精锐队伍了,侦办一起故意伤人致人(溺死)的案子,还不是手到擒……
“搞不定啊。”等曹楚军从长阳科技职业学校返回,却是发出一声感慨。
他是老资格,这么说的时候也没啥不好意思的,就一摊手,道:“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小孩子,连个女朋友都没有,别说女朋友了,前女友都没有,暗恋对象都没有!现在的年轻人都怎么了?”
他的副手也道:“小孩子也没钱,跟同学的关系也都不好不坏的。感觉也没有一个特别好的朋友,最多就是室友同学之类的一起在食堂吃饭什么的,都没有被谋杀的理由。”
“所以前面调查的民警,才觉得像是野泳导致的野外。”柳景辉坐镇办公室,并不着急,笑着道:“现在有明确的证据,证明了死者生前有被殴打,那就要考虑,是什么导致伤害发生,是蓄谋已久,情势所致,还是……意外?”
曹楚军不由笑了出来:“话都让你说了。不过,17岁的男生,能够被谋杀的理由就只能是情情爱爱了,要是论钱,他身上带的钱可能都没有外卖小哥多。”
“嗯……但是,随机杀人或抢劫,还是要放在最后考虑的。”柳景辉一句话就终结了曹楚军的试探。
专案组的办案路线,不可能永远使用穷举法。只要有可能,大家还是要用智力和证据,来摒除不适合的路线,再将资源集中到合理的路线上去。
这种时候,办案人员也是需要了解专案组负责人的想法的。
比如说,抢劫杀人这条路线要不要考虑,或者说,抢劫杀人这条路线,要不要重点考虑。
因为这条路线是最难办的,可能成本也是最高的——当然,不同的侦办策略又会带来成本的不同,常见的抢劫杀人的侦办思路,还是考虑前科犯的情况,往往是动用特情,或者寻找赃物。
像是死者张贤尧的手机就没有找到,有可能是掉到台河里了,但如果跟某个销赃人联系到一起,就可以怀疑是抢劫了。当然,也有可能是其他人捡到了手机,那就要问死者为什么会与手机分开,以及在哪里捡到,何时捡到,特别是手机因何在某地关机等问题了。
柳景辉显然想要选择先易后难的方式来调查。
这也没什么奇怪的,大部分的专案组有且只有这种选择。
同时开启多条调查方向是需要成本的,不仅是调查资源的问题,还有人大量的人员投入。如果简简单单就能调查清楚的话——现在的大部分命案,其实就是这样的。那么,一口气投入巨量的前期费用,多少就有点过于“有魄力”了。
不过,曹楚军大约是有点倾向于抢劫杀人的,因此才向柳景辉这么问话。
他也是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因为除了抢劫和类似的意外冲突,张贤尧没有被谋杀的理由。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江远牵头的专案组,绝对有足够的资源来开启一场多线程的调查,而且不论是否有必要,都不会有人啰嗦。
这就好像有个孩子是省重点里的年级第一,他要求多请几个学科的老师补课,甚至要求某个学科多请几个老师来补课,会有人反对吗?会有人讨论补课费的浪费吗?
咚。
江远推门而入,风尘仆仆。
“怎么样?”
江远和柳景辉异口同声的问对方。
“那我先说我们目前的进度。”柳景辉于是将今日的调查简要描述了一番,曹楚军也在旁补充了几句。
江远听过,点点头,道:“我把死者学校附近的河段走了一遍,捞上来的硅藻,我让实验室直接拍了电镜给我看,基本确定了死者落水的地点。”
说着,江远就在现场挂着的地图上找了找,再用红笔画了个圈。
“在学校下游两公里处。”江远说着在圈边标注了具体的位置和距离。
新获得的技能,还是非常好用的,免去了实验室做中介,自己做的话,自然不用等那么久了。
曹楚军立即回身拿起一份报告,确认了一遍,道:“这个位置跟手机定位的位置不符。手机信号最后的定位地点是在学校附近……”
手机定位也是专案组成立以后才取的,此前认定是非正常死亡而非命案,根本就不会也不能调用技侦的资源。
江远只轻轻的“嗯”了一声,道:“手机和人分离了,相距2公里以上,更说明不是野泳。落水点没有监控,调看一下周围的,再看看手机重叠的人员里,有没有前科人员,有没有死者认识的人……有目击证人吗?”
“有人见到张贤尧从南门离开往河道去,河道附近散步的一对情侣也有看到他,再之后就没有了。”曹楚军道。
“是向上游还是下游去的?”柳景辉插了一句。
曹楚军连忙去看,接着道:“是往下游去的。”
“下游是有野泳条件的。理论上,他如果是去野泳的,可以将手机留在宿舍,但为了避免进出校园的麻烦,寄存在校外的店里也很合理。”柳景辉说的这个概率并不高,有许多前提条件,但却是个惠而不费的提议,两个民警问一问就能解决。
曹楚军立即应下来,道:“我让人顺便走访一遍这些店家,看看有没有见到张贤尧的。”
“还要走访一遍校内的学生,周边学校的学生和居民区也可以打问一下。张贤尧的鼻梁被打断了,眉骨也有骨裂,这个不容易做到的,得有点力气和胆量才行。”江远思索后,继续安排着。
第1314章 抢劫?
一群人各有任务,瞬间将办公室清空了大半。
江远积案专班的人员和曹楚军的三大队加起来能有60号人,但一口气追好几个目标,人手也就是堪堪够用。
当然,这也是命案专案的配置,且仅仅是前期就如此,后期需要的话,增加配置也是理所当然的。
柳景辉起身整理警服,问江远道:“要不要一起去看看?”
“你想查哪一块?”江远说着也就站了起来。。
作为推理王的柳景辉,大部分时间都是窝在办公室里看文件办案的,现场勘查的频率还比不上江远。
柳景辉心中很满意巨龙的顺从,再用中年人的成熟语气,道:“我想看看现场有没有打斗的痕迹,嗯……虽然我说先易后难,但从目前的调查来看,类似于抢劫式的激情杀人的情形,几率是越来越大了。”
“也是,那就再去看看。”江远说的是“再”。
柳景辉一下子反应过来:“你已经查过落水点了?”
“看的不仔细,当时取硅藻的时候大略的看了一下河边。我是沿河走了一遍的,靠近河沿的位置,也没有看到杂乱的脚印。不过,现在确定了落水点,把周围全部查一遍是个好主意。”江远也是反应了过来,感觉柳景辉的想法不错。
他说是沿着台河取硅藻,实际上也是其他现勘沿河取的,差不多每隔50米,取了8公里的样子。
而江远自己则是沿河走了一遍,也没有走完,路上还是以走马观花为主。主要是看河边的堤坝上,沿河的路面和周围的绿化带有没有打斗的痕迹。
因为这些地方,许多都是硬化路面,草地也不留足迹,更没有采用静电等传统的取足迹的方式,所以,只有特别大的异变才会引起江远的注意,这种观察就算是江远,也只能发现很明显的痕迹,要说细致肯定是谈不上的。
但是,按照柳景辉刚刚的想法,现在确定了落水点,那再重新好好的勘察一遍落水点周边,显然是有意义的。
哪怕死者是自杀落水的,他说不定也能留下路过的痕迹。
要是发生了抢劫案等情形,死者身上又有明显的伤痕,那双方就有可能在落水点附近发生争执或争斗,也就有可能留有一些诸如杂乱的足迹,或者倒伏的植物等等。
虽然概率不是很高——主要是附近有每日打扫的清洁工和绿化保养的人员……
想到此处,江远马上提醒道:“找环卫局或者什么人的问一下,落水点附近,这些天有没有修复绿化带之类的情况。”
“我打电话给他们。”王传星立即接了任务。
江远再跟柳景辉坐车前往勘定的死者的落水点。
lv6的溺死相关浮游生物检测,让江远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确定了死者的落水位置,鉴于是每百米取样,基本就将落水位置还定在200米范围内了。
两个百米,跑的像是博尔特一样快只需要20秒,但要是正常步行的话,大约需要5分钟,但要仔细勘察一遍,总得半个小时左右才能前前后后的走完。
这段靠近长阳科技职业学校的滨河路,距离台河从近及远分别是两米左右的石质河堤,两三米不等的绿化带,两米左右的步行道,两车道的柏油路,然后又是步行道和七八米宽的大绿化带。再往外侧,就是稀稀拉拉的建筑、空地和小段的丘陵小山。
落水点附近的建筑有一家餐厅一家茶馆,以及一个小小的公园,距离落水点都非常远,餐厅前也都有自家的绿化,附近没有公共交通,食客要么住在附近,要么就是车进车出,多数是在楼上的包厢远眺大几十米外的台河,想要看到河边的情形,就得出门过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