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878节
  也就是江远开着挂,并不受地区的影响,否则的话,换一个常年在温带地区办案的法医过来,当场就要懵逼,起码得经过几场案子,才能稍微熟悉一下,至于法医昆虫学什么的,根本得推倒重来,等于是说基本不可能。
  从这个角度来说,法医本身就是有地域限制的。
  同样从保存尸体的角度来说,在热带地区的野外杀人,可比城市里要复杂多了。
  当然,野外杀人向来是有独特的优势的,热带有热带的优势,寒带也有寒带的玩法。总得来说,一般人应该也不会跟陌生人这种荒郊野外的地方……吧。
  所以,从正常的角度来推断,互相认识的话,人际关系就是主要的突破方向了。
  柳景辉整理了一下思路,转头看向钟仁龙,道:“这家橡胶园,应该是封闭经营的吧,有外人进出吗?”
  钟仁龙先是翻译给旁边的本地警察,再转头反刍道:“按道理来说是封闭经营的,附近距离最近的居民区都有十几公里,但橡胶林本身是没有围墙的,他们唯一控制的就是咱们进园时走的这条土路,路上有围栏,有岗哨,所以,如果有人不通过这条路来进出的话,橡胶园自己是控制不住的。”
  “橡胶园四周都是树林,不经过土路能进出吗?”
  “确实有些人能做到,大部分人做不到。”
  柳景辉没有继续纠结,只缓缓点头,再对江远道:“这么看的话,我觉得可以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否有外部人员进出,进而是否有外部人员杀人。第二部分,内部人员制造的连环凶杀案,嗯……这里其实是近乎全封闭的环境了,嘶……”
  他呲着牙,感觉很困难的样子,眼角却已是笑着挑了起来。
  第1276章 何氏胶园
  何氏胶园已有百年历史。
  历经几代人的拓展和培育,胶园的面积有200多公顷,设备全面,技术成熟,雇佣有26名全职和兼职的员工——当然,现在只有23名了。
  橡胶园偏于一隅,生活简单,某种程度上,依旧维持着百年前的生活模式,甚至连橡胶园里的主要建筑都是百年前建起来的,只是内里历经修缮,多了许多的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和生活物品。
  尼查、钟仁龙带了8名警员,一并本地的10名警员,出现在胶园,声势上就让人感觉很不一样。
  江远这边也带了8个人,也不是为了排场,而是有真实的需求。就好像江远身边离不开的牧志洋,以及温明和陆通达。身在国外,不带上三个人,黄强民根本不放心。
  柳景辉要来办案,卫师衎要来跟着学习,申耀伟带着枪随时准备出动,另外还得有王传星随时写公文和ppt。
  就某种程度而言,江远的队伍还称得上是短小精悍。
  不过,在何氏胶园的员工们眼里,多达26名警察的到来——跟胶园此前的人员数量一模一样,多少带着些威胁和挑衅。
  “胶园住不下这么多人,你们得分出来一些人去外面住。”胶园的生产经理站了出来。
  尼查等人立即看向了他。
  这是一名50岁左右的华人,脸晒的又黑又油,像是端午节用黑糯米蒸出来似的。
  面对警察,他的表情也不是太坚定,但还是不得不说出来的样子,多少带点本子味道。单就表情动作和外貌来说,有点黑av里的高龄男主的感觉。
  钟仁龙皱皱眉,当着江远的面,只是好言好语的道:“我们是来取证的,如果往返城里的话,有点太浪费时间了,能不能请你们再挤一挤,多匀一点地方出来,我们只用几天时间,实在不行的话,我们就搭帐篷吧。”
  生产经理犹豫了一下,求助的看向后面。
  “胶园的很多东西都是自给自足的,如果你们不要求单独的卧室的话,我可以给你们准备床位,但可能要4个人住一间房。另外,我们的食堂也不能一次做这么多人的饭,食物也不够了,你们不允许我们去采买。还有,我们平时是有种菜的,菜地的产出以前是够的,现在也不够了。”再次站出来的运营经理,同样是名晒黑了的华人,但年轻10岁左右,脸的黑度也轻了很多。
  尼查听他啰里啰嗦的,终于烦了,一拍腰间,用马来语道:“别说那么多了,吃住的问题之后再说,你们现在先排队做一遍笔录。”
  做笔录就是问话,虽然没有审讯那么严格,但是双方的地位是明显不对等的,经过这个过程,想必两名经理应该也就明白怎么做了。
  “我们已经做过笔录了。”
  “而且我们的生产工作怎么办?我们有日常的工作是必须要做的。”
  两名经理眼看着警察涌上来,赶紧说话。
  尼查无所谓的道:“你们配合我们工作,我们会给你们留出时间来做事的。”
  事实上,真正是否要留出来,他才不管那么多呢。
  何氏胶园就在吉伦坡附近,完全归属于尼查等人的辖区,要不是有外国同行看着,他都不会这么好说话。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首都附近,这个连环凶杀的案子才略显突出,反而让尼查等人更不会相信胶园职员的话,这间胶园剩下的所有23个人,都是潜在的杀人凶手。
  “江神,我们从哪里开始?”尼查等警员们各自捉对笔录去了,立即转向江远。
  他的想法很明确,就是指望江远来破案的,否则,此前的调查都已经进行过了,莫名其妙的再来一次,又有什么意义。
  江远咳咳两声,道:“我先去看看三次的犯罪现场吧,这边的调查工作,由柳景辉柳处来指挥可好?”
  “当然没问题,推理王柳警官,我们也很熟悉了。”尼查尽可能说着好听的,又对柳景辉道:“柳警官,接下来就要麻烦您了。”
  “我来帮你们整理笔录吧。”柳景辉主动承揽工作。
  他来之前已经整理过一次该案件的笔录了,也整理出了几张图表和思维导图。
  对于这起案件,柳景辉有不少的想法,单纯看笔录还很难确定,但有这些人在胶园里,他自觉是很有机会的。
  尼查自然很高兴柳景辉能帮忙,答应了一声,立即带着他去跟其他警员沟通。
  “最近这段时间,胶园的员工没有离职的吗?”柳景辉边走边问。
  “胶园都是工作很久的员工了,我们要求他们近期最好不要有人员的流动。”尼查回答了两个版本。
  柳景辉缓缓点头:“这样不能持续很久吧。”
  “当然。如果几个月内没有结果的话,我们就只能暂缓这个案子了。”尼查说到这里,觉得应该给大家多一点信任,遂道:“我们是担心抓不到人,罪犯还会再作案,如果是那样的话,放弃这个案子就显得太愚蠢了。”
  “是的,重头再来,只会损失更多。”柳景辉立即意识到了他们的担心。
  这也不奇怪,在凶手不明确的情况下,这种连环杀手往往是不会放弃作案的。
  尤其是不图财不图人,只想犯罪的连环杀手,他们的反社会程度往往比较深,不杀人则已,一旦开始了犯罪,反抗性都会很强。
  柳景辉再打量打量四周,问:“他们平时还会雇佣临时工吧,还有来送货,送物资的人,也应该找来问一下。”
  “没问题,我们都有记录的,回头给您先看看他们的笔录。”这是最基础的工作,尼查等人都是做过一轮的。
  柳景辉“嗯”的一声,他是一定要自己看过资料的,否则,这么大的胶园,光是割胶工等临时请来的雇工就不知道多少,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漏洞。
  何氏胶园的案子,还不同于完全的密室杀人案,或者暴风雪山庄之类的案件。因为胶园是明确的可以进出的,只是进出受到限制。
  就正常的思维来说,像是这样的胶园,哪怕不是内部人员所为,也得是内外勾结才行。否则,纯粹的外人入园,可以都找不到地方在哪里。
  不过,柳景辉想的更深一层。
  这家何氏胶园已成立百年,且每年都雇佣临时的割胶工,每年给他送货和交易的人员也都有变化,换言之,是真的存在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可能不在这两年的员工和临时工的名单上,也不是胶园的供应商和交易对象,但他们同样能够熟悉胶园……
  如果是这个角度,这个案件可就复杂了。
  柳景辉一边想着,一边开始巡视进到房间里的笔录组。
  至少已经做过两三次笔录的胶园员工们,再次录笔录,稍微有点专业了,但也只是落入了警察们的陷阱。
  做笔录也是项技术活,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方式来陈述,就有可能变成不同的情节。
  不过,连环凶杀案这种事情,就不是单单一个陈述能了结的。
  更关键的还是案件事实。
  柳景辉就等在现场,并特别关注了两名经理,甚至主动询问了几个问题。
  第1277章 抓虫
  江远绕着橡胶园走了一大圈。
  胶园内部是非常舒适的,橡胶树高大遮阴且驱蚊,地面都是工人们用油锯之类的东西反复清扫过的,非雨天的日子里,漫步在橡胶园里,跟在公园里溜达的感觉差不多。
  特别是风吹过的时候,仅有的燥热也被驱散,仿佛能体会到荷兰人当年的心情。
  有一具尸体是出现在橡胶园本园里的,剩下两具尸体,是被藏进了橡胶园边缘的树丛中。
  如果说第二具尸体还有一定的隐蔽性的话,第一具尸体基本就是敞开的状态——不仅被发现的时候是敞开的状态,可以想见,作案的时候其实也是敞开的状态。
  若是以连环杀手的标准来看,这名杀手的水平并不算高,差不多也就是中下的水平。因为它的进阶太弱了,虽然说第二具尸体被他藏进了橡胶园边缘的树丛,但那时距离第一次凶杀案并不久,死的还都是橡胶园里的人,可以说,在当时紧张的气氛下,死者失联才半天时间,大家就开始寻找并报警了。
  同样不出意外的,警察也积极的介入了进来,以至于第二具尸体也很快被发现。
  不得不说,到了这个阶段才采用藏尸的手法,显然是有点落后了,被很快的找到也不令人意外。
  至于第三具尸体,只是藏尸的地点发生了变化,也更显得巧妙了,可本质并没有变化——种植园里又少了一个人,谁能不慌,谁敢不报警,哪个警局敢不来!
  就凶手选择的目标和藏尸方式来说,甚至可以说,这位距离连环杀手还有一段距离。
  连环杀手可不会这么的因地制宜。
  连环杀手更多的应该是出于本心,而不是出于利益——可着橡胶园的员工来杀人,这就显得目标过于功利了,没有连环杀手的洒脱,也就失去了连环杀手难以调查的特性。
  不过,江远走了一遍犯罪现场,再在橡胶园里看了一遍后,也有点明白凶手的选择了。
  橡胶园的地面偏硬,地面下有草根有树根的盘绕,刨坑很难——这可以说是热带埋尸的普遍困境,别看地挺软的,可哪哪都长着植物,越往下面挖,盘根错节的植物根系就产生越大的阻挠,想挖一个能埋人的坑,比在温带开荒半亩地都累。
  相应的,寒带固然有冻土层,一样挖坑困难,可寒带的野外有雪和落叶,食腐动物也少,就随便找个雪窝子把尸体丢下,效果比热带挖坑埋的还好。
  另一方面,何氏胶园建立的时间也长了,胶园内日常清扫各类植物,显得颇为清爽,可园子外面的树林,就全都是百年往上的年岁了。
  这些在一起生活了上百年的植物,就像是一起生活了上百年的街坊一样,那叫一个老树盘根,积怨已久,辈分混乱,入目所见就是枝叶拽着根须,树干骑在别树的脖子上,树冠捅在别树的腋窝里……
  想在这种树林里藏尸体,其实也是不容易的,能往里走几步,再找个合适的地方把人塞进去,就算是比较好的了。
  事实上,凶手也是努力了的,第三具尸体被发现的时候,旁边就有明显的油锯切割的痕迹……
  大马警方甚至还顺着油锯的线索查了一遍。但是,油锯都是可以换链锯的,所以,除了增加了胶园内人员的嫌疑度,并没有进一步的进展。
  “抓虫子吧。”江远站定在第三起凶杀案的犯罪现场,指挥申耀伟等人干活。
  “是。”申耀伟干苦活的多了,一声不吭,卷起袖子就是干。
  热带地区的环境不像是温带,他才往里面走了两步,就见蚊子和甲虫环绕于身。
  申耀伟苦着脸不吭声,只是默默挥动手里的捕蝇网。
  “继续。”江远挥挥手,像是一名冷酷的中世纪骑士似的,送手下的士兵去消耗敌人。
  卫师衎这次选择了数学,在心里。
  卫师衎默默靠近江远,低声道:“犯罪现场的照片好像有了,之前的法医好像也抓了好多虫子,咱们还需要抓吗?是他们抓的不合适吗?”
  最早来现场的法医确实捕捉了大量的昆虫和卵,特别是第二起和第三起案件中的法医,本身就是警方的专家,又是面对重大案件,取证颇为全面。
  但江远只是摇摇头,道:“之前的法医抓的虫子,只能算是例行公事。新鲜的尸体,他们本身也不靠昆虫来判断死亡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