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876节
  ……
  白森森的骨头,竖在锅里,周围咕嘟着白森森的汤水……
  一名法医助手苦着脸坐在解剖室里,手里拿着一根棒子,正在最大的水浴锅里搅和着。旁边的高压锅和几个火锅炉,全都喷着白气,装出一副很忙碌的样子。
  江远回头看了卫师衎一眼。
  卫师衎果然定在地上,好一阵子都没继续往前走。
  主要是解剖室里正在用的火锅炉子太眼熟了,房间内又有浓烈的异香,让刚刚饱腹的卫师衎有点不能适应。
  不过,他终究也是刑警支队做了两年的正牌刑警,虽然水了点,见识总归是不缺的。在强行扭过头,不看那火锅炉子之后,卫师衎的表情渐渐回归正常。
  江远点点头,再回身问那法医助手:“怎么样?有脱骨了的吗?”
  “高压锅里的也许脱骨了?”法医助手不太确定。
  “开一锅看看。”江远说着自去更衣室穿戴。
  再出来的时候,雅各布和另外几名法医都已经赶到了。
  法医人类学,在国内稀罕且为显学,在大马更是如此。
  雅各布虽然在美丽的正统英伦大学中读书,却也没有学到这些东西。
  作为一种现代兼具古典的科学,想要学好法医人类学,不仅需要理论,还得有大量的实践,最好是有人手把手的教。
  当然,有些天赋怪不讲道理的也是有的。
  一只高压锅被打开。
  雅各布主动上前,将一只湿淋淋的骨棒提了了出来。
  骨头上还缠着些肉丝,他就在锅里涮了一下,骨棒眼看着就干净了。
  江远见状,站到第一只解剖台前,道:“摆这里吧。”
  对他来说,是不需要全套的骨头才能做判断的。之间做的一些案子,只有部分尸体的,甚至只有烧骨残片的,江远都能一路做下来,现在只是条件更充沛了,没道理就要全熟才行。
  第一锅的骨头,主要是一只胳膊和部分的胸部。江远就地摆开,瞅了两眼胳膊,就将注意力放在了肋骨上。
  胸部因为被斧子砍了太多下,肋骨多有不完整的,骨头上的痕迹也不少。
  这样看来,即使没有找到很新鲜的尸块,单纯看骨头,也能分析出许多关于斧头的信息,当然,两相综合,互相印证肯定是更好的。
  “我把有头颅的锅也打开了?”雅各布问了一声,得到回应,就给第二个高压锅放气。
  高压锅发出呲呲——的声音,并且飘出了更多更复杂的味道。
  雅各布凝神不语,只是将换气系统开到最大。
  一堆散碎的骨头,被雅各布用一只类似于潮汕火锅用的滤勺给捞了起来。
  颅骨是由23块大小不等的骨骼,借由结缔组织和软骨、骨缝组合起来的,高压锅内超过100度的温度令结缔组织变性,颅骨再想保持形态也就做不到了。
  除此以外,因为凶手切割时的不严谨,新鲜的颅骨上,原本是带着一些颈椎骨的,这就让现场的拼图稍微混乱了一点点。
  但是不影响。
  江远等骨头上的热气稍微散了点,再戴着手套将之一一拼接起来,这个过程,基本不费什么事。
  只是最终拼接出来的颅骨并不完整。
  “颅骨颜面已经碎了。”雅各布叹口气:“这样的话,想做颅骨复原也不可行了。”
  他也是听过江远的颅骨复原术的。对法医们来说,这玩意就像是杀招或者大招一样,虽然不能随便放,但如果能捏在手里的话,肯定要安心的多。
  江远此时却是一笑:“倒不至于。”
  说着,江远敲敲颅骨的两侧,道:“颅骨复原术,严格来说,是要复原整个颅骨的,因为人的头部外观,也不是单纯由前部组成的。按照全颅解剖的四个部分,颅盖、颅底、颅骨侧面和颅骨前面四个部分都要重合,才算是完成了颅骨复原。”
  江远:“这里面,颅骨前面虽然是最重要的,但也是最耗时的,如果要复原颅骨前面的话,起码要上百个小时。反而是剩下三个部分,做起来比较快……”
  “但只有这三个部分,不能做面部识别吧?”雅各布说出主要问题。
  “比肋骨给的信息多。”江远顿了一下,再道:“配合其他骨头给出的信息,应该足够了。”
  雅各布不由问:“什么信息?”
  “取出来就知道了。”江远呶呶嘴,他还没见到骨头,但他有信心用人类学技术,将这些骨头的信息都掏出来。
  说话间,江远又打开了《技能等级临时+1》,并点给了lv3的法医人类学。
  400多分钟的lv4法医人类学,足够掀皇帝家的祖坟了!
  第1273章 精确到人
  没有颅骨前面,只有颅骨侧面和颅顶的骷髅头,能有什么用?
  自然是极有用的。举个栗子,如果复原了颅骨侧面和颅顶,结果发现是个扁头,那不就缩小了死者的出生地和籍贯?
  类似的,在大马地区分析一只颅骨,哪怕颅骨前面受损严重,其他三面的骨头,以及颅骨前面剩余的骨头,首先就能用于区分种族。
  大马地区的主要族群是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以及少量的原住民。
  单就颅骨形态学来说,马来人的颅顶最低,华人次之,印度人最高,原住民则是低且平。眼眶也不一样,马来人的眼眶偏圆,眶缘钝厚;华人的眼眶方圆,眶缘较锐利,印度人的眼眶是圆形的,眶缘上缘锐利……
  凡此种种,包括颧骨、眉弓、牙齿等等,不同种族都有统计学上的差异,这些都是凶手击打中不好破坏的,只是有些好用有些不好用。
  就比如牙齿方面,华人的牙齿龋齿率就高,马来人的颊面损耗更大,因为吃槟榔……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对一名法医人类学家来说,一个人的一生,最终都会浓缩在他的骨骼中。
  不是每个人都会写日记,但每个人的骨骼都是他的日记。
  江远一个骨头接一个骨头的看下去,时不时的做一些记录,并没有着急给出结论。
  如果只有一片和少量的骨头,那么,给出的结论就会多一些“或者”、“也许”、“可能”之类的前缀。
  当然,全套骨头也可能会有,要想获得精确的结论,往往需要骨骼的主人在身前就很配合,做一些少数人做的事,得一些少数人得的病,受一些少数人受的伤……需要非常努力,才能在死后开口,借法医人类学家,说一些少数人才能说的故事。
  否则,就算留下了全套的骨头,也不过是一副庸人之骨罢了。
  雅各布等人很快将锅中的骨头都捞了出来,收拾干净,摆在了解剖床上,并贴心的按照解剖学的标准排好顺序,以方便江远取看。
  接着,雅各布就眼巴巴的看向江远,等着有什么能再用得上自己的地方。
  要说起来,雅各布也是技术水平很高的法医了,法医病理学等主要的技术水平至少有lv3中段以上的水平。
  但法医人类学这种黄金级的技术,他年轻的时候没机会学,人到中年就更少机会了。最起码,国内的其他法医是不会教他的,他也不好意思跟着学。
  而江远明显超出普通专家水平的法医人类学,几乎是雅各布能接触到的顶流了。
  雅各布就希望能跟着江远,好好地研究一下他的工作,进而能有所成。
  这时候,就见江远放下了手里的骨头,转头问道:“dna的报告怎么说的,华人和马来人的混血吗?”
  “是的,咦,这都可以看出来吗?”雅各布还在脑海中幻想着,江远是否会拿出一根骨头,描述出死者生前有什么职业劳损或者得过什么代谢病,结果开局就听到一个混血的判断。
  这可比判断单一种族难多了。因为单一的种族判断是有基础研究支持的,而像是华人和马来人混血这种,大概率只存在于大马的族群,就不应该是一名中国的法医看出来的。由大马本地的法医专家说出来还差不多。
  江远只“嗯”了一声,道:“死者的鼻根点中等偏低,梨状孔宽度介于华人女性和马来人之间。另外,骨盆下角95度,骶骨形态偏向于马来人的短宽型,但坐骨切迹接近华人……初步判断的话,东亚汉族的基因占比大约60%,马来人基因占比约40%,所以应该是大马本地人,已经不是一代混血了。”
  雅各布转身默默拿出了dna的鉴定报告,很快翻到了种族鉴定一栏,再抬头看看江远,突然有点心疼他。
  如果放到20年前,dna技术还不成熟的年代,单单江远这么一手种族判断,就得在美国之类的多种族大杀四方,何至于仅被冠以“江神”。
  “生物学方面。女性,35岁,身高162公分,没有骨盆变形,无生育史。右锁骨陈旧性骨折,大约在6年前愈合。”
  江远没有再翻看其他的骨头,直接开始了输出。
  雅各布和旁边的法医连忙打开录音笔,同时开始记录起来。
  江远等了他们一下子,再道:“死者的下肢骨骼有应力性的改变,股骨后侧的粗线骨质增生,骨表面的粗糙度增加。距骨的关节面有不对称的磨损。另外,膝关节的损伤比较严重,半月板磨损的很厉害,提示有长期的半月板损伤,继发骨关节炎。还有腰椎的l4横突骨质增生……”
  江远一口气说了大量的专有名词,让雅各布和其他的法医记得手腕发硬。
  “以上,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江远说完了,像是在国内一样,下意识的问了一句。
  雅各布完全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小意的道:“大量的运动损伤,说明受害人喜欢运动?”
  旁边的法医补充道:“而且不是一般的运动喜好,应该是长期训练,至少是资深爱好者的水平了。”
  “什么运动?”江远于是接着问了下去。
  雅各布迟疑了一下,道:“股骨后侧的粗线骨质增生,还有膝关节和腰椎病变……自行车?骑行类的?”
  “自行车的话,到了这个程度,通常会有坐骨结节骨膜炎。”江远想也不想,一句话否定了。
  雅各布一愣,连忙做了记录。
  这时候,已经有点像是内科诊断了。
  你知道症状,要推断原因,说起来是有一些匹配项的,可实际上,现在的案例并不是写明在试卷上的题目。现实的一具骨骼,会有许多的表象,而要将这些表象综合考虑,往往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组合题目。
  某些表象甚至只是干扰项。
  对雅各布等人来说,他们已经工作许多年了,对于法医人类学,日常所用的主要是判断性别,判断身高,再就是寻找明显的医疗痕迹。
  根据骨骼的应力变化判断职业或者爱好,就相当于是一道法医人类学lv2大圆满的考题,光是题干部分,就已经难住他们了。
  就好像江远说“股骨后侧的粗线骨质增生,骨表面的粗糙度增加”,这句话本身就不简单。
  骨表面的粗糙度增加的原因本身就很多,任何一个人被煮脱骨了以后,身上总能找到一些粗糙的骨表面,问题在于,多粗糙算是粗糙,不同位置的骨头,甚至不同种族的人的骨头的粗糙度都是不一样的。还要排除一些内应的疾病。
  另一方面,大部分的骨表面粗糙都是没意义的,而江远特意提出来,是跟“股骨后侧的粗线骨质增生”联合起来考量的,仅此一点,说明江远已有指向——雅各布就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思路了。
  江远也没有真的要雅各布回答的意思,他是看几个人有兴趣,而将自己的思考路径,顺便引导了出来罢了。他们要是有心,顺着江远的思路,后续回去思考并补课,就能有所得,没兴趣的话,那就只是一次自问自答的过程罢了。
  江远这时候将刚刚提出的几块骨头提了出来,单独放置,再道:“我认为死者生前应该长期进行滑雪运动,而且有段时间的训练强度偏大。当然,你们在大马,不熟悉滑雪也是正常的。”
  雅各布茫然的表情一闪而过,赶紧接话道:“如果是长期训练,资深爱好者的话,大马本地的滑雪场,应该无法满足这方面的需求的,说明死者是在国外长大,或者经常往返大马和一些滑雪地区?”
  江远道:“从骨骼的情况来看,她成年以后应该也是长期滑雪的,至少死亡前几年,还是有滑雪的。对了,锁骨的陈旧性骨折,很可能就是滑雪造成的。”
  雅各布“呼”的一声:“也就是说,她是一个经常出国的,而且飞行目的地经常是滑雪地区的女性。说明家庭条件也非常不错。另外,她是马来人与华人混血,35岁,身高162公分,无生育史,6年前有过一次严重骨折……我觉得可以精确到人了!”
  第1274章 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