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871节
杭海川起码知道一点,现在的监控数量固然增加了许多,但从监控中筛选出有效信息的难度也大大增加了。
一个村口的监控,它是365天24小时无间断录像的,即使嫌疑人真的经过了该监控,你也得知道大概的时间才能调查,否则就是大海捞针。
江远只是笑笑,道:“柳处根据其他走私犯的口供判断,钱彪子赚了钱之后,很喜欢回村参加各种集体活动,所以找了他家村口的一个叔公送葬日的监控,果然比中了其中一人,我后续通过监控跟踪他,就找到了他的落脚点。”
江远说的简单,杭海川听的有点晕晕乎乎,“通过监控跟踪”?多么小众的词汇啊!
“这是图侦的技术吗?”杭海川虽然不是很明白江远怎么找人的,但是瞬间对其产生了觊觎。
这玩意好啊,自家要是有了这样的技术,以后抓人可就太方便了。缉私局的民警是不太会像刑警们那样靠铁脚板的,他们在港区外也缺少群众基础,所以并不喜欢寻找藏匿起来的嫌疑人,更倾向于勾出来抓,或者是在犯罪现场抓捕。
相比之下,图侦的技术就太适合缉私局的调性了,当然,监控视频是不归他们管的,但不管是跟市局的图侦合作,还是自己加大投资,都是一个很好的方向。
江远点头:“属于是图侦中的轨迹分析的技术吧。”
杭海川问:“难吗?”
“难。”江远回答的很明确,图侦-轨迹分析是lv6的技能,属于是世界级的顶尖技术了,杭海川虽然贵为缉私局侦查科的科长,但还是不够贵。
裘建业一把拉走了杭海川,一边安排工作,一边低声道:“别想了,顶级难度的。”
杭海川有点恍惚:“这里厉害……我的意思是,本来是很厉害的,结果是最顶的?”
裘建业乐了:“要不然呢?我闲得慌过来陪你玩不是自己的案子。等会我给你找个图侦聊聊。”
现场就有来帮忙的图侦,裘建业找了一个过来,跟杭海川俩人嘀嘀咕咕。
江远继续扒着监控视频找人。
主要还是依靠图侦的软件来大面积的搜索,真正需要人工介入的地方并不多,不过,一旦人工开始介入了,比如轨迹分析这种找路的模式,对技术员的要求就瞬间突破压力点了。
一个个的人名抛出去,一个个活人带进来。
中午,江远睡了一个午觉,起来就见面前已经堆了好几份卷宗了。
“找到一个嫌疑人。”柳景辉整晚没睡,又熬了一个白天,看着眼睛红红的,皮肤灰暗,像是放假陪了老婆三天似。
江远用王传星拧的毛巾,快速的抹了一把脸,道:“说说。”
柳景辉:“蔡大锤,粤省人,走私生意做的比较大,主营豪华车的走私和汽配件,从各方嫌疑人交代的信息来看,综合那辆兰德酷路泽出现的时间,高度怀疑,死者于世全是在蔡大锤手下工作的时候失踪的。”
柳景辉:“蔡大锤身上背着好几个通缉令,常年居住在国外,不太好抓。”
杭海川这时候跟了过来,提议道:“我们有对外联调的机制,可以请国外警方协查,不过,效率也不高,最好的办法还是把他骗进来。”
“他不肯来的。”柳景辉摇头:“现在确认是蔡大锤的话,他身上的命案其实都不止一起了,他都是常年躲在东南亚的。生意伙伴喊他来国内,五六年前就喊不到了。”
江远听着思考片刻,道:“那就诱他到大马,再请大马当地警察抓人。去大马,他应该没什么顾忌吧?”
“应该没有。”柳景辉再次摇头。
“那就这样,我给钟仁龙和尼查打电话。”江远说的正是大马警局的几位警察。他给大马做的大案不少,关系可以说是非常近了。
杭海川听到江远用印尼语的语调说的“钟仁龙”和“尼查”,一时有点恍惚,先看看江远极年轻的脸,再缓缓看向裘建业,眼神在求解。
裘建业轻声道:“江主任是大马警局的座上宾,帮大马警方破了好些大案的。要求抓个人的话,应该会很配合的。”
第1265章 宁台一条龙
“敲定了,大马警方会派一名警官过来跟我们联络,到时候我们安排好了诱捕的方案,大马警方就会调派人员执行。”江远一通电话打过,回来给万泉和杭海川等人说了一声。
案子还是长阳海关缉私分局的,但在田津海关的地盘,杭海川似乎比万泉还要激动,忙问:“能用多少人,多长时间?”
他是真的搞过跨国合作的,知道许多国家的警方要求很高,普通的大案可能都被限定人数等等,有的还要求尽量安排在工作日的上班时间,就非常的令人不习惯。
等于说,犯罪分子只要躲开工作日的8小时,就能躲开大部分的警力了。
江远却没有类似的经历,不免奇怪的看杭海川一眼,道:“人数和时间应该都不怎么限定吧。只要是需要,尽可以提出。”
杭海川听的一愣,笑了:“那我想抓1000人,要1万名警察,他们也能给?”
江远认真琢磨了一下,道:“我觉得没什么问题。如果必要的话。”
他跟大马警局合作过好些案子了,排查时调用的警员数量也是成千上万的规模,总体上感觉,大马的警力水平和警员素质还是能达到相应的需求的。至于是否允许的问题,江远根本就没考虑。
杭海川不禁轻轻咽了口唾沫。
“再给黄政委说一下。”江远招手喊过王传星,道:“你打个申请,让黄局签字了递到部里,我跟人说一下,看看还有什么程序要走。”
“是。”王传星立即打起了键盘。
江远又是一个电话打给崔小虎,接通后,将这边的情况说了,又说了递交的申请。
电话另一头的崔小虎听的大感兴趣,他之前就去过大马,跟尼查等人亦是见过的,想想道:“这样,我正好有时间,我过来田津过来看看……哦,李浩辰也在,他也有兴趣……稍等……这样子,我们跟领导申请一下,然后就过来,两个小时,我们坐高铁过来。”
“欢迎领导莅临检查,我让人去高铁站接……”江远说着不合时宜的套话,引的崔小虎一阵自谦。
放下手机,江远再简化说明道:“部里有人过来,应该是负责跟大马警方的接洽之类的。剩下的,就是勾引蔡大锤了,这方面,李浩辰,他也是部委刑侦局的,对卧底和犯罪侧写之类的比较擅长……”
“那就……齐活了?”杭海川一算,这是从抓人到批文,从国外到部委全打通了,自己这边好像等着就行了。
江远点点头,对他来说,这比去大马办案还简单。
旁边的裘建业身为刑警,与有荣焉的轻声道:“这就是宁台一条龙。”
……
两个小时后。
崔小虎和李浩辰如期而至。
两人快乐的跟江远打招呼,颇有一点年轻人做大事的兴奋劲。
哪怕是在部委刑侦局,可要论办案的痛快,还是跟江远的时候最舒畅。而且,越是办过的案子多,两人才体会的越深。
反观前来迎接的田津局的领导们,就稍微有点不太适应年轻人的节奏。
“我在车上做了份侧写,关于蔡大锤的,因为信息不太全面,这份侧写可能有些不太恰当的地方,仅供参考哈。”李浩辰第一时间向江远递出一份报告,嘴上说着谦虚的话,满眼都是渴望得到认同的光。
在场的领导一时间都觉得有点心疼,并齐刷刷的转头看向江远。多好的孩子啊,还是部委来的,赶紧满足他啊。
江远却只是笑笑,道:“那我看看。”
“嗯嗯。”李浩辰一个劲的点头。
江远翻开李浩辰给的文件,打开就是很正式的格式:
1、基础档案——
2、社会关系图谱——
3、犯罪模式技术拆解——
……
最后则是心理-行为侧写:
1、人格画像:
马基雅维利主义倾向:
病理性控制需求:
风险决策模型偏好较高:
江远刷刷的翻页,最后向李浩辰点点头,道:“可以,一会可以给大马警方传一份过去。”
“咦,可以的吗?”李浩辰感觉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很是开心。
江远点点头,再道:“引诱蔡大锤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李浩辰一愣,猛的站起来,太阳穴上都冒出了一根青筋挣挣的跳,有点不能置信道:“真的?”
“真的。给你三个小时研究方案……时间够不够?”
“不用三个小时,两个小时绰绰有余。”李浩辰拍着胸脯认下来,再不确定的看向江远,不解中带着一丝不好意思,降低一个音阶,道:“江主任放心,我一定把这个案子办下来。”
“辛苦了。”江远不置可否的点点头。
李浩辰的表情中带上了一丝凝重,又是郑重其事的一点头,才转身离去,态度之认真不必细说。
同来的崔小虎在一边看着江远和李浩辰的交流,一时间心驰神往。
李浩辰的人生目标,就是成为中国的侧写之王。但是,这项技术在英美等国家好用,不见得在中国就好用。
而且,与其说犯罪心理侧写在中国是水土不服,不如说是竞品太多。
同样是破案,国内一个专案组动辄二三十号人,需要的话还能进一步的借调。国外的中小型案件往往就是两三名警察起步,撑死就是一个组六七个人,还都是要求双休和8小时工作制的。
除了人多以外,国内能用的技术手段也多。如果说早些年,中国和欧美发达国家还有技术代差的话,随着这些年各地区都建成了dna实验室,微量物证等高端实验室普及到省级以下,数字技术的普及更是远超欧美。
放在20年前,如宁台县这样的县局,大案以外的案件几乎得不到什么dna技术的支持。而二代dna技术,三代dna的普及就快多了。
更不要说手机网络和监控视频的信息,足够将一名lv0.5的刑警,轻易的提升到lv1大圆满的水平。
在这种环境下,李浩辰的目标不说是遥遥无期,也可以说是绝无可能。
更糟糕的是,因为年轻和经验不足,李浩辰哪怕凭借部委刑侦局的身份捞到过几次案件的指挥工作,也未能发挥该有的能力,之后就再没捞到什么机会了。
崔小虎感觉江远应该是不知道此事的,但不管知道不知道,给了李浩辰这么一个机会,都是无比的难得。
崔小虎又担心江远操作变形,犹豫再三,委婉的提醒道:“蔡大锤是本案的主犯,又是身在海外,李浩辰单独负责,可能会比较吃力。”
“我也没有更好的人选了,只能辛苦他了。”江远的回答出乎崔小虎的意料。
“没人了?”崔小虎想破头都想不到这个回答,不禁道:“江远积案专班兵强马壮,怎么会缺人。”
“我们此前办案都是没用过卧底之类的,引诱嫌疑人这种事也都没做过,看下来,李浩辰应该是最适合的人选了吧。”江远回答的就很理性。
崔小虎张张嘴,不知道是否该赞李浩辰的运气好,又或者是赞江远知人善用?
第1266章 打窝
两个小时可以用来做什么?
两个小时用来打球,能把普通人打废。
两个小时用来写作,能把普通人写废。
一个村口的监控,它是365天24小时无间断录像的,即使嫌疑人真的经过了该监控,你也得知道大概的时间才能调查,否则就是大海捞针。
江远只是笑笑,道:“柳处根据其他走私犯的口供判断,钱彪子赚了钱之后,很喜欢回村参加各种集体活动,所以找了他家村口的一个叔公送葬日的监控,果然比中了其中一人,我后续通过监控跟踪他,就找到了他的落脚点。”
江远说的简单,杭海川听的有点晕晕乎乎,“通过监控跟踪”?多么小众的词汇啊!
“这是图侦的技术吗?”杭海川虽然不是很明白江远怎么找人的,但是瞬间对其产生了觊觎。
这玩意好啊,自家要是有了这样的技术,以后抓人可就太方便了。缉私局的民警是不太会像刑警们那样靠铁脚板的,他们在港区外也缺少群众基础,所以并不喜欢寻找藏匿起来的嫌疑人,更倾向于勾出来抓,或者是在犯罪现场抓捕。
相比之下,图侦的技术就太适合缉私局的调性了,当然,监控视频是不归他们管的,但不管是跟市局的图侦合作,还是自己加大投资,都是一个很好的方向。
江远点头:“属于是图侦中的轨迹分析的技术吧。”
杭海川问:“难吗?”
“难。”江远回答的很明确,图侦-轨迹分析是lv6的技能,属于是世界级的顶尖技术了,杭海川虽然贵为缉私局侦查科的科长,但还是不够贵。
裘建业一把拉走了杭海川,一边安排工作,一边低声道:“别想了,顶级难度的。”
杭海川有点恍惚:“这里厉害……我的意思是,本来是很厉害的,结果是最顶的?”
裘建业乐了:“要不然呢?我闲得慌过来陪你玩不是自己的案子。等会我给你找个图侦聊聊。”
现场就有来帮忙的图侦,裘建业找了一个过来,跟杭海川俩人嘀嘀咕咕。
江远继续扒着监控视频找人。
主要还是依靠图侦的软件来大面积的搜索,真正需要人工介入的地方并不多,不过,一旦人工开始介入了,比如轨迹分析这种找路的模式,对技术员的要求就瞬间突破压力点了。
一个个的人名抛出去,一个个活人带进来。
中午,江远睡了一个午觉,起来就见面前已经堆了好几份卷宗了。
“找到一个嫌疑人。”柳景辉整晚没睡,又熬了一个白天,看着眼睛红红的,皮肤灰暗,像是放假陪了老婆三天似。
江远用王传星拧的毛巾,快速的抹了一把脸,道:“说说。”
柳景辉:“蔡大锤,粤省人,走私生意做的比较大,主营豪华车的走私和汽配件,从各方嫌疑人交代的信息来看,综合那辆兰德酷路泽出现的时间,高度怀疑,死者于世全是在蔡大锤手下工作的时候失踪的。”
柳景辉:“蔡大锤身上背着好几个通缉令,常年居住在国外,不太好抓。”
杭海川这时候跟了过来,提议道:“我们有对外联调的机制,可以请国外警方协查,不过,效率也不高,最好的办法还是把他骗进来。”
“他不肯来的。”柳景辉摇头:“现在确认是蔡大锤的话,他身上的命案其实都不止一起了,他都是常年躲在东南亚的。生意伙伴喊他来国内,五六年前就喊不到了。”
江远听着思考片刻,道:“那就诱他到大马,再请大马当地警察抓人。去大马,他应该没什么顾忌吧?”
“应该没有。”柳景辉再次摇头。
“那就这样,我给钟仁龙和尼查打电话。”江远说的正是大马警局的几位警察。他给大马做的大案不少,关系可以说是非常近了。
杭海川听到江远用印尼语的语调说的“钟仁龙”和“尼查”,一时有点恍惚,先看看江远极年轻的脸,再缓缓看向裘建业,眼神在求解。
裘建业轻声道:“江主任是大马警局的座上宾,帮大马警方破了好些大案的。要求抓个人的话,应该会很配合的。”
第1265章 宁台一条龙
“敲定了,大马警方会派一名警官过来跟我们联络,到时候我们安排好了诱捕的方案,大马警方就会调派人员执行。”江远一通电话打过,回来给万泉和杭海川等人说了一声。
案子还是长阳海关缉私分局的,但在田津海关的地盘,杭海川似乎比万泉还要激动,忙问:“能用多少人,多长时间?”
他是真的搞过跨国合作的,知道许多国家的警方要求很高,普通的大案可能都被限定人数等等,有的还要求尽量安排在工作日的上班时间,就非常的令人不习惯。
等于说,犯罪分子只要躲开工作日的8小时,就能躲开大部分的警力了。
江远却没有类似的经历,不免奇怪的看杭海川一眼,道:“人数和时间应该都不怎么限定吧。只要是需要,尽可以提出。”
杭海川听的一愣,笑了:“那我想抓1000人,要1万名警察,他们也能给?”
江远认真琢磨了一下,道:“我觉得没什么问题。如果必要的话。”
他跟大马警局合作过好些案子了,排查时调用的警员数量也是成千上万的规模,总体上感觉,大马的警力水平和警员素质还是能达到相应的需求的。至于是否允许的问题,江远根本就没考虑。
杭海川不禁轻轻咽了口唾沫。
“再给黄政委说一下。”江远招手喊过王传星,道:“你打个申请,让黄局签字了递到部里,我跟人说一下,看看还有什么程序要走。”
“是。”王传星立即打起了键盘。
江远又是一个电话打给崔小虎,接通后,将这边的情况说了,又说了递交的申请。
电话另一头的崔小虎听的大感兴趣,他之前就去过大马,跟尼查等人亦是见过的,想想道:“这样,我正好有时间,我过来田津过来看看……哦,李浩辰也在,他也有兴趣……稍等……这样子,我们跟领导申请一下,然后就过来,两个小时,我们坐高铁过来。”
“欢迎领导莅临检查,我让人去高铁站接……”江远说着不合时宜的套话,引的崔小虎一阵自谦。
放下手机,江远再简化说明道:“部里有人过来,应该是负责跟大马警方的接洽之类的。剩下的,就是勾引蔡大锤了,这方面,李浩辰,他也是部委刑侦局的,对卧底和犯罪侧写之类的比较擅长……”
“那就……齐活了?”杭海川一算,这是从抓人到批文,从国外到部委全打通了,自己这边好像等着就行了。
江远点点头,对他来说,这比去大马办案还简单。
旁边的裘建业身为刑警,与有荣焉的轻声道:“这就是宁台一条龙。”
……
两个小时后。
崔小虎和李浩辰如期而至。
两人快乐的跟江远打招呼,颇有一点年轻人做大事的兴奋劲。
哪怕是在部委刑侦局,可要论办案的痛快,还是跟江远的时候最舒畅。而且,越是办过的案子多,两人才体会的越深。
反观前来迎接的田津局的领导们,就稍微有点不太适应年轻人的节奏。
“我在车上做了份侧写,关于蔡大锤的,因为信息不太全面,这份侧写可能有些不太恰当的地方,仅供参考哈。”李浩辰第一时间向江远递出一份报告,嘴上说着谦虚的话,满眼都是渴望得到认同的光。
在场的领导一时间都觉得有点心疼,并齐刷刷的转头看向江远。多好的孩子啊,还是部委来的,赶紧满足他啊。
江远却只是笑笑,道:“那我看看。”
“嗯嗯。”李浩辰一个劲的点头。
江远翻开李浩辰给的文件,打开就是很正式的格式:
1、基础档案——
2、社会关系图谱——
3、犯罪模式技术拆解——
……
最后则是心理-行为侧写:
1、人格画像:
马基雅维利主义倾向:
病理性控制需求:
风险决策模型偏好较高:
江远刷刷的翻页,最后向李浩辰点点头,道:“可以,一会可以给大马警方传一份过去。”
“咦,可以的吗?”李浩辰感觉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很是开心。
江远点点头,再道:“引诱蔡大锤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李浩辰一愣,猛的站起来,太阳穴上都冒出了一根青筋挣挣的跳,有点不能置信道:“真的?”
“真的。给你三个小时研究方案……时间够不够?”
“不用三个小时,两个小时绰绰有余。”李浩辰拍着胸脯认下来,再不确定的看向江远,不解中带着一丝不好意思,降低一个音阶,道:“江主任放心,我一定把这个案子办下来。”
“辛苦了。”江远不置可否的点点头。
李浩辰的表情中带上了一丝凝重,又是郑重其事的一点头,才转身离去,态度之认真不必细说。
同来的崔小虎在一边看着江远和李浩辰的交流,一时间心驰神往。
李浩辰的人生目标,就是成为中国的侧写之王。但是,这项技术在英美等国家好用,不见得在中国就好用。
而且,与其说犯罪心理侧写在中国是水土不服,不如说是竞品太多。
同样是破案,国内一个专案组动辄二三十号人,需要的话还能进一步的借调。国外的中小型案件往往就是两三名警察起步,撑死就是一个组六七个人,还都是要求双休和8小时工作制的。
除了人多以外,国内能用的技术手段也多。如果说早些年,中国和欧美发达国家还有技术代差的话,随着这些年各地区都建成了dna实验室,微量物证等高端实验室普及到省级以下,数字技术的普及更是远超欧美。
放在20年前,如宁台县这样的县局,大案以外的案件几乎得不到什么dna技术的支持。而二代dna技术,三代dna的普及就快多了。
更不要说手机网络和监控视频的信息,足够将一名lv0.5的刑警,轻易的提升到lv1大圆满的水平。
在这种环境下,李浩辰的目标不说是遥遥无期,也可以说是绝无可能。
更糟糕的是,因为年轻和经验不足,李浩辰哪怕凭借部委刑侦局的身份捞到过几次案件的指挥工作,也未能发挥该有的能力,之后就再没捞到什么机会了。
崔小虎感觉江远应该是不知道此事的,但不管知道不知道,给了李浩辰这么一个机会,都是无比的难得。
崔小虎又担心江远操作变形,犹豫再三,委婉的提醒道:“蔡大锤是本案的主犯,又是身在海外,李浩辰单独负责,可能会比较吃力。”
“我也没有更好的人选了,只能辛苦他了。”江远的回答出乎崔小虎的意料。
“没人了?”崔小虎想破头都想不到这个回答,不禁道:“江远积案专班兵强马壮,怎么会缺人。”
“我们此前办案都是没用过卧底之类的,引诱嫌疑人这种事也都没做过,看下来,李浩辰应该是最适合的人选了吧。”江远回答的就很理性。
崔小虎张张嘴,不知道是否该赞李浩辰的运气好,又或者是赞江远知人善用?
第1266章 打窝
两个小时可以用来做什么?
两个小时用来打球,能把普通人打废。
两个小时用来写作,能把普通人写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