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867节
万泉望着江远,只觉得不明觉厉。
同为警察,万泉只需要简单的思考,很容易就能得出一个结论,仅凭一滩血和一点枪击痕迹,是很难破案的。
但江远自信满满的样子,却使万泉不自信了。
这可是“鹤山市刑事侦查支队全体赠宁台江远”的江远,是名字刻在铁锅炖上的男人,他说了“我的建议”,万泉还能说什么?说“我觉得”吗?
“需要我们做什么?”万泉换了一个问法。
“先缩小一下范围吧。坐。”江远招呼几个人坐下,开始发问道:“你们认为,犯罪现场在哪里?杀人的时候,那辆车大约在哪个位置?”
“这个……我觉得要么是在路上,要么就是刚刚下船,因为在境外未登船的话,就不必把这辆车送过来了。”万泉说了一下,又停住了,略显尴尬的看了一眼江远,道:“当然,我这个推理可能不完全,他们如果是在境外杀了人,再把车送过来,可能也是个处理方案,其实如果是赃车的话,这种可能性还更大一点。”
“下船是下在哪里?境外登船是从哪里登船?”
“这一批车的话,据我们了解,应该是在田津港下船,从香港运过来的。”万泉稍微准备了一下,给了一个准确的回答。
这种信息,海关缉私收集起来并不难。说起来,走私的路线都是明牌,跟毒品路线类似,常见的汽车走私,总结起来就是边境陆路渗透+沿海港口夹带+跨境灰色清关。陆运从缅甸老挝进云广,海运就是越南到防城港,或者港澳全线游走,还有少量从俄罗斯穿越冰面入境的。
大部分走私团伙都是跟着既定的老路线在跟警方斗,谁要发明一条新路线的话,立即就能膨胀成大型的走私团伙。
而对警方来说,路线是明确的,不代表就能准确的找到违禁的货品。
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到货品不一定能找到人,找到小喽啰不一定能找到大喽啰,层级越多越容易断线。走私集团完全可以将马仔当做消耗品来对待,自己则安全的呆在境外,一波波的组织人员做事。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不论是毒品案还是走私案,都喜欢深入调查再一网打尽的做法。
“我觉得可以先做一组简单的筛选。”江远现在搞这种小排查越来越得心应手了,也是因为他掌握的技术太适合这些了。
万泉连忙点头,并拿着笔做记录的样子:“您说。”
江远:“第一,从地点上考虑,我们可以搜集田津港和港澳地区的尸体的记录,看看是否有中枪而死的尸体,以进行比对。”
江远:“第二,走私集团内部死了人,总归是有点讯息的,或者不是确实的死亡的消息,只是有人失踪了,或者消失了,不再出现了,如果能将信息汇总起来,也可以列一个名单。”
万泉记录下来了,但大为不解,道:“我有点不明白,说了您不要不高兴,走私集团处理尸体很容易的,推到深海里,很容易就找不到了,我们找尸体,很可能会无功而返。再者,就算找到了尸体或者某人失踪的消息,这个案子也很难侦破吧。”
“讨论可以随意。”江远先说一句,再道:“我提的两点,其实都是为了确认死者的身份,我们做刑事案件的,确认了死者的身份,就有着力点了。”
“抓手。”万泉似懂非懂。
江远笑着点点头,继续道:“尸体如果找不到就算了,但如果是在近海或者港口杀的人,尸体就有可能留下来。其实最有可能的就是上下船的时候杀人,因为是死在走私车里的,对吧。”
“是没错。”万泉连忙配合一声。
“其次,找不到尸体的话,寻找某人失踪的消息这种事,也都是为了确认消息,缩小范围。走私集团的人,他毕竟也是人,我觉得,如果有一个失踪者名单,我们再尽可能的确认失踪者的身份,那我们是不是就找到了走私集团中的一名成员,我觉得很可能是重要的一员。”
万泉听到最后一句一愣:“为什么是重要的一员。”
“不重要的话,不值得拿枪打。”江远半开玩笑的说了一句:“总之,先找到人,破了命案,走私案的话,咱们随着案件的进程再说。”
万泉唯有点头,他算是听明白了,江远就是奔着命案来办的,对走私案的兴趣不大。
尽管如此,万泉还是规规矩矩的,因为他侦查这个案子已经很久了,始终没有结果,还不如看看宁台江远是否真如传说一般。
“血迹本身是咱们最重要的证据了。”江远此时再调整坐姿,道:“我建议把血迹送到部委做y染色体和家族检测。”
y染色体只有男性有,且是父系遗传不变化的。换言之,父亲的y染色体和儿子的y染色体,以及爷爷乃至高祖的y染色体相同,与兄弟和堂兄弟也相同。
所以,比对y染色体的好处,在于不需要嫌疑人本人的dna在库,而只要比中他家族内的任何一名男性成员的dna在库,就能比中,虽然不能确认具体是家族成员里的哪个人,但已经大大缩小范围了。著名的白银案从80年代查到10年代,最后是凶手的一个堂叔犯罪,比中了y染色体,继而被锁定的。
家族检测指的是遗传谱系技术,这是二代测序技术,还要配合大数据,难度更高,但它可以查到女性,而且可以查到三四服的表亲,放到古代的话,什么赵氏孤儿根本跑不掉。
万泉平时都是做走私案的,自然不是很需要做dna检测这种事,跟部委相关的实验室也没怎么打过交道,有点不好意思的道:“直接送部委吗?这个,我们的渠道可能比较慢……”。
江远摆手,道:“我一会打个电话。y染色体和家族检测还是有必要的,我听说沿海的很多走私都是家族式的,那只要比中了,再筛起来就容易了。”
“这是个好办法。”万泉自然是完全同意的,再听江远继续布置,隐约间竟然有种破案容易的错觉。
第1259章 情报
田津港。
江远带着牧志洋等人,在港口溜溜达达的晃着,前方就是各种高大的龙门吊,或者叫不出名字的巨型港口设备。
万泉在跟前陪着,并积极的介绍道:“田津港的吞吐量是全球前10,每年5亿吨的规模。去年集装箱的吞吐量也超过2000万标箱了,他们这边走私的特点,就是汽车、冻品、电子产品和奢侈品。出口主要是钢材,稀有金属和高附加值的工业品,非常有特色,货种是很集中的。”
江远不懂缉私案,只在心里琢磨一下,道:“这么大的吞吐量,来一艘船,基本是搜不全的,是吧?”
“小船好检查,大船如果临检什么的,最多就是查查船员自己的夹带。您看那边卸货的,应该是20万吨级的船,长度得有300米长,它卸的铁矿石,那一天大概能卸4万吨,20万吨也要卸5天。如果是粮食的话,卸的更慢,每天3万吨吧。但3万吨4万吨的量,怎么可能全部检查一遍。”万泉随便举了一个例子,就让江远明白了。
“所以得靠特情之类的,有的放矢的调查?”江远问。
“临检也要做,属于是积累线索,更多的是起到震慑的作用。但真正破案得靠背后的调查,有时候是有线索了,现场临检都找不到证据的。就好像我做过一起冻品的案子,嫌疑人把冷冻集装箱给改造了,前面三分之一是正常的合法冻肉,后三分之二隔断了藏走私牛肉,还不是普通的走私牛肉,是疫区的牛肉,我们用温度探头24小时的找,人都找废了,因为你不能无限期的扣押人家的货,尤其是冻货,失期的麻烦很多。”
万泉说起走私案本身,就滔滔不绝起来:“单单就这边比较多的巴西进口商品,就有往普通木料里混紫檀木的,木头全部用药水浸了,狗都闻不出来。还有巴西大豆,他10万吨的转基因大豆里面,给你混两万吨的未获批的转基因大豆,不认识大豆的,查都没法查。”
江远不由点头:“这么说来,各地的缉私局都得有针对性的人员和设备配置了?”
“是这么没错。但是,各地的缉私局的重视程度是不一样的。就您看到的,田津港固然是缉私局的配置,可他们每年5亿吨的吞吐量,能有多大的精力投注到929案上,很难说的,就现在,请他们配合一下,都千难万难的。”万泉下眼药的途中,警惕的看了一眼左后方。
那边,是田津海关缉私局的领导与长阳海关缉私分局的领导在谈话。
“你们互相之间能理顺关系就好了。”江远去的地方越多,就越觉得地方的情况复杂,正常情况下,他都是希望将这部分内容外包出去的。
万泉自然也愿意维持这种模式,连忙道:“没问题的,虽然我们辑私分局比他们低一级,但这个案子,我们跟了两年,两年间一直是我们侦查科的重点案件。说真的,他们现在就是接手过去,没有两个月的时间,都跟不上我们的进度,更别说同步调查了。”
“这一点确实是。”江远的语气显得很满意,并以满意的眼神看了一圈万泉带来的几名手下。
海关缉私局虽然也是警察的编制,但考入的难度可比地方警局,尤其是宁台这样的县局大太多了。
换言之,万泉等一众缉私局的民警,起步都是申论强者,平时的积极性、学习能力和学历都可圈可点,是能够跟王传星这种考入长阳市局刑警支队的强者一较高下的。
尤其是他们掌握的知识体系,虽然跟刑警的区别很大,但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咱们去看走私汽车的集装箱?”万泉再次提议。
“走吧。”江远转身跟着万泉上了车。
万泉向后使了个手势,下属们心领神会,纷纷上车,将现场的所有车都给开走了,只留了一辆没钥匙的福特150。
田津港缉私局的人后知后觉,都看不到车尾了,才意识到对方很可能将自己等人甩了。
……
田津港缉私局的人再见到江远的时候,已经是晚饭时间了。
“咱们今天准备的是小火锅,海鲜火锅。”田津港缉私局出面招待的是侦查科长杭海川,对标长阳海关缉私分局并提一级,一口气来了4个人。
杭海川安排江远坐在自己旁边,就拉着他,给介绍起了小火锅:“大家一人一锅,就涮各种海鲜和肉。很多人说起我们田津,就说煎饼果子和油条,其实田津的海鲜是极好的,尤其是近海的小海鲜,不太值钱,但是特别鲜。”
江远听话的放了些贝类和小鱿鱼到锅里,看着咕嘟咕嘟煮的小火锅,一时间有点发愣。
“怎么了,是想到什么了吗?”万泉碰都没碰一下火锅,只是看着江远略显激动。按照影视剧的节奏,名侦探此时就应该有所得了。
江远晃了一下脑袋,吁了口气,道:“我是想……”
“您说……”
江远点了一下锅,道:“先下肉再煮海鲜会不会更合适一点,牛肉的油脂多一点……”
“您说的是这个啊!”万泉一口气提不上来,差点就栽进锅里。
“要不然呢?”江远反问万泉。
“当然是……我是想,您也许想到了怎么破案。”万泉低声道。
“破案不着急的。”江远看着咕嘟咕嘟的火锅,再抬头看看意外的万泉,笑了一下,道:“就算确定了受害人的身份,距离找到嫌疑人也很远,离破案就更远了,没有那么快的。”
“我明白我明白。毕竟已经两年了。”
“一步步的来,先做好准备,再看看接下来几天时间,能有什么成果。”江远的年龄比万泉小10岁都不止,但经验却比万泉多了。
一个简单的比较,像是929这样的专案,万泉一做就是两年,虽然在此期间,还有其他专案在同时运行,但他有资格做专案的时间,其实也就是这么几年,像是江远这么年轻的时候,他连进专案组的机会都没有。
万泉受到江远的情绪影响,一下子安心下来,思路也是迅速跟上,道:“无名氏的名单也已经整理出来了,不过,您想要的失踪者名单,还没有做出来……”
万泉说着看向了杭海川。
“哎呀,煮好了煮好了。”杭海川看着自己锅里的皮皮虾,快手快脚的将之捞出来,接着才放下筷子,道:“江主任,万科,咱有一说一,你们想要的这个失踪者名单的范围太大了,您如果说局限于某个走私集团,咱们想办法发动特情,整一个失踪者名单出来没问题,可要说各个走私集团,真的太困难了,咱不能把特情都给动了,您说是吧。”
万泉一时间接不住话了,某种程度上,他是认可杭海川的话的,特情也是比较稀罕的,偶尔针对一个案子用一下可以,全部动起来搞筛选,那确实太浪费了。
江远则没有类似的感触,但他解决问题的方案向来是以自身的能力出发,见杭海川有顾忌,并不追究,换了个角度道:“不动用特情呢?咱们目前对走私集团的了解多吗?”
“这个……您要说大的走私集团,情报科那边肯定是有所掌握的,具体到小的一些走私集团,就真的不一定了。而且,走私集团也是会分裂重组的,以前有船的时候还明显一点,船老大带着船在哪里就是哪家的,那还不时的换家,现在的话,搞走私的都不见得有船了,这些细细碎碎的走私团伙,我们也不好说都能掌握了。”杭海川更多的还是解释现状。
没有拿到案子的主导权,杭海川的投入热情明显就降低了。
江远只能点头,他对走私集团的了解着实不多,万泉这边没有反对的话,杭海川说的话,他就都只能表示认可了。
这时候,王传星突然起身,低声道:“我去接个人。”
他快步出了包厢,一分钟后,就带着柳景辉走了进来。
“你休假结束了?”江远见到柳景辉,脸上都带出了笑。
“老婆腻了,给我赶出来了。”柳景辉的脸上也满是笑容,转头就将话题切了过来:“听说你们在讨论排查名单的事?”
万泉一惊,忙道:“是筛选名单,不是排查,最多就是小排查的样子。”
柳景辉哈哈一笑:“给走私集团内部搞排查是吧,还挺有意思的,卡在特情的数量上了?”
“柳处。”杭海川打了个招呼,将雷同的话说了说,再道:“其实,这个话都不应该我来说,我是搞侦查的,特情也都是归情报科的来管理的,事情也就是这么个事情。”
“我们其实不需要准确的情报。”柳景辉打断了杭海川的话。
杭海川一愣:“排查的话……”
柳景辉摆摆手,占据了王传星的火锅位,重新换了火锅和餐具,随手夹了几块鱼肉和螺肉入锅内,道:“咱都是老警察了,就说,走私集团内部弄死一个人,或者失踪一个人,能有什么准确的情报?有几个人能看到了?不都是风闻奏事?”
杭海川:“你这么说的话……”
“海上的传说,有些又离谱又假,有些又离谱又真。单单靠传闻确实不行,但咱们这边还有两重筛查的措施,最重要的是,咱们手里有受害人的血。所以,咱们只要搜集情报就行了,真真假假的,用不着特情保证。”柳景辉顿了一下,道:“甚至都不用特情。”
万泉这边恍然,顿时明白自己是被杭海川给绕进去了,不由道:“说的是,只要外围就足够了,尤其是这种人员变动的消息,边缘成员或许更敏感。”
“这个……如果只是一个不确定的名单的话,我现在让人搜集。”杭海川再没什么好推脱的。
“现在吧。争取明早就能用得上。”柳景辉却是放下了筷子,转头再对江远道:“按照现在的进度,y染色体的鉴定报告到晚上就出来了,家族鉴定报告还要再晚两天,这个据说做的更慢。不过,有无名氏的名单,有杭科明早给的风闻失踪的名单,我觉得可以先抓一批人看看。”
“直接抓人吗?”杭海川顾不得在意柳景辉越俎代庖的安排了,忙道:“随便滥抓一气的话,局面会乱掉的。”
同为警察,万泉只需要简单的思考,很容易就能得出一个结论,仅凭一滩血和一点枪击痕迹,是很难破案的。
但江远自信满满的样子,却使万泉不自信了。
这可是“鹤山市刑事侦查支队全体赠宁台江远”的江远,是名字刻在铁锅炖上的男人,他说了“我的建议”,万泉还能说什么?说“我觉得”吗?
“需要我们做什么?”万泉换了一个问法。
“先缩小一下范围吧。坐。”江远招呼几个人坐下,开始发问道:“你们认为,犯罪现场在哪里?杀人的时候,那辆车大约在哪个位置?”
“这个……我觉得要么是在路上,要么就是刚刚下船,因为在境外未登船的话,就不必把这辆车送过来了。”万泉说了一下,又停住了,略显尴尬的看了一眼江远,道:“当然,我这个推理可能不完全,他们如果是在境外杀了人,再把车送过来,可能也是个处理方案,其实如果是赃车的话,这种可能性还更大一点。”
“下船是下在哪里?境外登船是从哪里登船?”
“这一批车的话,据我们了解,应该是在田津港下船,从香港运过来的。”万泉稍微准备了一下,给了一个准确的回答。
这种信息,海关缉私收集起来并不难。说起来,走私的路线都是明牌,跟毒品路线类似,常见的汽车走私,总结起来就是边境陆路渗透+沿海港口夹带+跨境灰色清关。陆运从缅甸老挝进云广,海运就是越南到防城港,或者港澳全线游走,还有少量从俄罗斯穿越冰面入境的。
大部分走私团伙都是跟着既定的老路线在跟警方斗,谁要发明一条新路线的话,立即就能膨胀成大型的走私团伙。
而对警方来说,路线是明确的,不代表就能准确的找到违禁的货品。
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到货品不一定能找到人,找到小喽啰不一定能找到大喽啰,层级越多越容易断线。走私集团完全可以将马仔当做消耗品来对待,自己则安全的呆在境外,一波波的组织人员做事。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不论是毒品案还是走私案,都喜欢深入调查再一网打尽的做法。
“我觉得可以先做一组简单的筛选。”江远现在搞这种小排查越来越得心应手了,也是因为他掌握的技术太适合这些了。
万泉连忙点头,并拿着笔做记录的样子:“您说。”
江远:“第一,从地点上考虑,我们可以搜集田津港和港澳地区的尸体的记录,看看是否有中枪而死的尸体,以进行比对。”
江远:“第二,走私集团内部死了人,总归是有点讯息的,或者不是确实的死亡的消息,只是有人失踪了,或者消失了,不再出现了,如果能将信息汇总起来,也可以列一个名单。”
万泉记录下来了,但大为不解,道:“我有点不明白,说了您不要不高兴,走私集团处理尸体很容易的,推到深海里,很容易就找不到了,我们找尸体,很可能会无功而返。再者,就算找到了尸体或者某人失踪的消息,这个案子也很难侦破吧。”
“讨论可以随意。”江远先说一句,再道:“我提的两点,其实都是为了确认死者的身份,我们做刑事案件的,确认了死者的身份,就有着力点了。”
“抓手。”万泉似懂非懂。
江远笑着点点头,继续道:“尸体如果找不到就算了,但如果是在近海或者港口杀的人,尸体就有可能留下来。其实最有可能的就是上下船的时候杀人,因为是死在走私车里的,对吧。”
“是没错。”万泉连忙配合一声。
“其次,找不到尸体的话,寻找某人失踪的消息这种事,也都是为了确认消息,缩小范围。走私集团的人,他毕竟也是人,我觉得,如果有一个失踪者名单,我们再尽可能的确认失踪者的身份,那我们是不是就找到了走私集团中的一名成员,我觉得很可能是重要的一员。”
万泉听到最后一句一愣:“为什么是重要的一员。”
“不重要的话,不值得拿枪打。”江远半开玩笑的说了一句:“总之,先找到人,破了命案,走私案的话,咱们随着案件的进程再说。”
万泉唯有点头,他算是听明白了,江远就是奔着命案来办的,对走私案的兴趣不大。
尽管如此,万泉还是规规矩矩的,因为他侦查这个案子已经很久了,始终没有结果,还不如看看宁台江远是否真如传说一般。
“血迹本身是咱们最重要的证据了。”江远此时再调整坐姿,道:“我建议把血迹送到部委做y染色体和家族检测。”
y染色体只有男性有,且是父系遗传不变化的。换言之,父亲的y染色体和儿子的y染色体,以及爷爷乃至高祖的y染色体相同,与兄弟和堂兄弟也相同。
所以,比对y染色体的好处,在于不需要嫌疑人本人的dna在库,而只要比中他家族内的任何一名男性成员的dna在库,就能比中,虽然不能确认具体是家族成员里的哪个人,但已经大大缩小范围了。著名的白银案从80年代查到10年代,最后是凶手的一个堂叔犯罪,比中了y染色体,继而被锁定的。
家族检测指的是遗传谱系技术,这是二代测序技术,还要配合大数据,难度更高,但它可以查到女性,而且可以查到三四服的表亲,放到古代的话,什么赵氏孤儿根本跑不掉。
万泉平时都是做走私案的,自然不是很需要做dna检测这种事,跟部委相关的实验室也没怎么打过交道,有点不好意思的道:“直接送部委吗?这个,我们的渠道可能比较慢……”。
江远摆手,道:“我一会打个电话。y染色体和家族检测还是有必要的,我听说沿海的很多走私都是家族式的,那只要比中了,再筛起来就容易了。”
“这是个好办法。”万泉自然是完全同意的,再听江远继续布置,隐约间竟然有种破案容易的错觉。
第1259章 情报
田津港。
江远带着牧志洋等人,在港口溜溜达达的晃着,前方就是各种高大的龙门吊,或者叫不出名字的巨型港口设备。
万泉在跟前陪着,并积极的介绍道:“田津港的吞吐量是全球前10,每年5亿吨的规模。去年集装箱的吞吐量也超过2000万标箱了,他们这边走私的特点,就是汽车、冻品、电子产品和奢侈品。出口主要是钢材,稀有金属和高附加值的工业品,非常有特色,货种是很集中的。”
江远不懂缉私案,只在心里琢磨一下,道:“这么大的吞吐量,来一艘船,基本是搜不全的,是吧?”
“小船好检查,大船如果临检什么的,最多就是查查船员自己的夹带。您看那边卸货的,应该是20万吨级的船,长度得有300米长,它卸的铁矿石,那一天大概能卸4万吨,20万吨也要卸5天。如果是粮食的话,卸的更慢,每天3万吨吧。但3万吨4万吨的量,怎么可能全部检查一遍。”万泉随便举了一个例子,就让江远明白了。
“所以得靠特情之类的,有的放矢的调查?”江远问。
“临检也要做,属于是积累线索,更多的是起到震慑的作用。但真正破案得靠背后的调查,有时候是有线索了,现场临检都找不到证据的。就好像我做过一起冻品的案子,嫌疑人把冷冻集装箱给改造了,前面三分之一是正常的合法冻肉,后三分之二隔断了藏走私牛肉,还不是普通的走私牛肉,是疫区的牛肉,我们用温度探头24小时的找,人都找废了,因为你不能无限期的扣押人家的货,尤其是冻货,失期的麻烦很多。”
万泉说起走私案本身,就滔滔不绝起来:“单单就这边比较多的巴西进口商品,就有往普通木料里混紫檀木的,木头全部用药水浸了,狗都闻不出来。还有巴西大豆,他10万吨的转基因大豆里面,给你混两万吨的未获批的转基因大豆,不认识大豆的,查都没法查。”
江远不由点头:“这么说来,各地的缉私局都得有针对性的人员和设备配置了?”
“是这么没错。但是,各地的缉私局的重视程度是不一样的。就您看到的,田津港固然是缉私局的配置,可他们每年5亿吨的吞吐量,能有多大的精力投注到929案上,很难说的,就现在,请他们配合一下,都千难万难的。”万泉下眼药的途中,警惕的看了一眼左后方。
那边,是田津海关缉私局的领导与长阳海关缉私分局的领导在谈话。
“你们互相之间能理顺关系就好了。”江远去的地方越多,就越觉得地方的情况复杂,正常情况下,他都是希望将这部分内容外包出去的。
万泉自然也愿意维持这种模式,连忙道:“没问题的,虽然我们辑私分局比他们低一级,但这个案子,我们跟了两年,两年间一直是我们侦查科的重点案件。说真的,他们现在就是接手过去,没有两个月的时间,都跟不上我们的进度,更别说同步调查了。”
“这一点确实是。”江远的语气显得很满意,并以满意的眼神看了一圈万泉带来的几名手下。
海关缉私局虽然也是警察的编制,但考入的难度可比地方警局,尤其是宁台这样的县局大太多了。
换言之,万泉等一众缉私局的民警,起步都是申论强者,平时的积极性、学习能力和学历都可圈可点,是能够跟王传星这种考入长阳市局刑警支队的强者一较高下的。
尤其是他们掌握的知识体系,虽然跟刑警的区别很大,但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咱们去看走私汽车的集装箱?”万泉再次提议。
“走吧。”江远转身跟着万泉上了车。
万泉向后使了个手势,下属们心领神会,纷纷上车,将现场的所有车都给开走了,只留了一辆没钥匙的福特150。
田津港缉私局的人后知后觉,都看不到车尾了,才意识到对方很可能将自己等人甩了。
……
田津港缉私局的人再见到江远的时候,已经是晚饭时间了。
“咱们今天准备的是小火锅,海鲜火锅。”田津港缉私局出面招待的是侦查科长杭海川,对标长阳海关缉私分局并提一级,一口气来了4个人。
杭海川安排江远坐在自己旁边,就拉着他,给介绍起了小火锅:“大家一人一锅,就涮各种海鲜和肉。很多人说起我们田津,就说煎饼果子和油条,其实田津的海鲜是极好的,尤其是近海的小海鲜,不太值钱,但是特别鲜。”
江远听话的放了些贝类和小鱿鱼到锅里,看着咕嘟咕嘟煮的小火锅,一时间有点发愣。
“怎么了,是想到什么了吗?”万泉碰都没碰一下火锅,只是看着江远略显激动。按照影视剧的节奏,名侦探此时就应该有所得了。
江远晃了一下脑袋,吁了口气,道:“我是想……”
“您说……”
江远点了一下锅,道:“先下肉再煮海鲜会不会更合适一点,牛肉的油脂多一点……”
“您说的是这个啊!”万泉一口气提不上来,差点就栽进锅里。
“要不然呢?”江远反问万泉。
“当然是……我是想,您也许想到了怎么破案。”万泉低声道。
“破案不着急的。”江远看着咕嘟咕嘟的火锅,再抬头看看意外的万泉,笑了一下,道:“就算确定了受害人的身份,距离找到嫌疑人也很远,离破案就更远了,没有那么快的。”
“我明白我明白。毕竟已经两年了。”
“一步步的来,先做好准备,再看看接下来几天时间,能有什么成果。”江远的年龄比万泉小10岁都不止,但经验却比万泉多了。
一个简单的比较,像是929这样的专案,万泉一做就是两年,虽然在此期间,还有其他专案在同时运行,但他有资格做专案的时间,其实也就是这么几年,像是江远这么年轻的时候,他连进专案组的机会都没有。
万泉受到江远的情绪影响,一下子安心下来,思路也是迅速跟上,道:“无名氏的名单也已经整理出来了,不过,您想要的失踪者名单,还没有做出来……”
万泉说着看向了杭海川。
“哎呀,煮好了煮好了。”杭海川看着自己锅里的皮皮虾,快手快脚的将之捞出来,接着才放下筷子,道:“江主任,万科,咱有一说一,你们想要的这个失踪者名单的范围太大了,您如果说局限于某个走私集团,咱们想办法发动特情,整一个失踪者名单出来没问题,可要说各个走私集团,真的太困难了,咱不能把特情都给动了,您说是吧。”
万泉一时间接不住话了,某种程度上,他是认可杭海川的话的,特情也是比较稀罕的,偶尔针对一个案子用一下可以,全部动起来搞筛选,那确实太浪费了。
江远则没有类似的感触,但他解决问题的方案向来是以自身的能力出发,见杭海川有顾忌,并不追究,换了个角度道:“不动用特情呢?咱们目前对走私集团的了解多吗?”
“这个……您要说大的走私集团,情报科那边肯定是有所掌握的,具体到小的一些走私集团,就真的不一定了。而且,走私集团也是会分裂重组的,以前有船的时候还明显一点,船老大带着船在哪里就是哪家的,那还不时的换家,现在的话,搞走私的都不见得有船了,这些细细碎碎的走私团伙,我们也不好说都能掌握了。”杭海川更多的还是解释现状。
没有拿到案子的主导权,杭海川的投入热情明显就降低了。
江远只能点头,他对走私集团的了解着实不多,万泉这边没有反对的话,杭海川说的话,他就都只能表示认可了。
这时候,王传星突然起身,低声道:“我去接个人。”
他快步出了包厢,一分钟后,就带着柳景辉走了进来。
“你休假结束了?”江远见到柳景辉,脸上都带出了笑。
“老婆腻了,给我赶出来了。”柳景辉的脸上也满是笑容,转头就将话题切了过来:“听说你们在讨论排查名单的事?”
万泉一惊,忙道:“是筛选名单,不是排查,最多就是小排查的样子。”
柳景辉哈哈一笑:“给走私集团内部搞排查是吧,还挺有意思的,卡在特情的数量上了?”
“柳处。”杭海川打了个招呼,将雷同的话说了说,再道:“其实,这个话都不应该我来说,我是搞侦查的,特情也都是归情报科的来管理的,事情也就是这么个事情。”
“我们其实不需要准确的情报。”柳景辉打断了杭海川的话。
杭海川一愣:“排查的话……”
柳景辉摆摆手,占据了王传星的火锅位,重新换了火锅和餐具,随手夹了几块鱼肉和螺肉入锅内,道:“咱都是老警察了,就说,走私集团内部弄死一个人,或者失踪一个人,能有什么准确的情报?有几个人能看到了?不都是风闻奏事?”
杭海川:“你这么说的话……”
“海上的传说,有些又离谱又假,有些又离谱又真。单单靠传闻确实不行,但咱们这边还有两重筛查的措施,最重要的是,咱们手里有受害人的血。所以,咱们只要搜集情报就行了,真真假假的,用不着特情保证。”柳景辉顿了一下,道:“甚至都不用特情。”
万泉这边恍然,顿时明白自己是被杭海川给绕进去了,不由道:“说的是,只要外围就足够了,尤其是这种人员变动的消息,边缘成员或许更敏感。”
“这个……如果只是一个不确定的名单的话,我现在让人搜集。”杭海川再没什么好推脱的。
“现在吧。争取明早就能用得上。”柳景辉却是放下了筷子,转头再对江远道:“按照现在的进度,y染色体的鉴定报告到晚上就出来了,家族鉴定报告还要再晚两天,这个据说做的更慢。不过,有无名氏的名单,有杭科明早给的风闻失踪的名单,我觉得可以先抓一批人看看。”
“直接抓人吗?”杭海川顾不得在意柳景辉越俎代庖的安排了,忙道:“随便滥抓一气的话,局面会乱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