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828节
令人略感意外的是,江远安排的这项任务,并没有耗费太久,甚至可以说,许多图侦民警还没有进入状态的时候,距离事发地点300米外的一家修车厂门口的监控视频,就出现了一辆可疑车辆。
“修车厂门口的监控主要针对他们自己的车库门,但能看到车库门前,有车绕圈掉头。”
“该车在凌晨4点10分,驶过公司围墙,但直到4点50分才调头,这段时间,正好符合嫌疑人犯案的时间。”
“问题在于光线不足,不仅没有拍下车辆的车牌,对于车辆的特征,都看不出来。”
“接下来,我们会把重点工作调整到确定车辆信息的方面……”
图侦大队长快速的回报着信息,并且开始给自己安排任务,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能收获如此多的线索,很容易让人滋生信心!
柳景辉亦是满怀期待。
然后……
时间就好像停止了一样,再没有新的线索出现了。
这条联络线连接的是国道和高速公路,往来的车辆多为外地车和外省车,一辆辆的排查就很慢,联络线本身也没有车辆卡口,一时间,竟是连可疑车辆的影子都没找到。
第1191章 不轻松
“排查吗?”
忙到天黑,图侦大队长找了过来,向江远请示。
他们前期的进度非常快,只半天时间,就将可疑车辆的监控视频找了出来,如果不是几个摄像头的夜间拍摄能力都太弱,这个案子本应该是速破的典型了。
也是一样的理由,在现有监控视频都用不上的情况下,图侦大队能做的,就是对案发时间内的车辆,进行大规模的排查了。
按道理说,可疑车辆在凌晨4点10分,驶过了被盗公司的围墙,4点50分在前方300米掉头,作案时间基本就是确定的。若是将时间稍微拉长一点,再去查国道和高速的车辆卡口,特别是国道的车辆卡口,大概率是能将可疑车辆给装进去的。
不过,这个活绝对不轻松就是了。
长阳市周边的交通繁忙,即使是凌晨4点钟,往来的车辆依旧不少,特别是货运车辆,有些专门就是跑夜间的。
在不确定车辆其他信息的情况下,排查一个小时,甚至更久一点的国道通过的车辆,尤其是有那么多外省车辆,工作量得是徐泰宁级的了。
类似的排查工作,江远也是做过好些了,别的不说,要想快速获得车辆信息,就得派人去外省,甚至不同的外地城市才有可能。有些不好说话的,或者当地工作正忙的,就得有人帮忙协调,动用的力量包括但不限于余温书、江远、省厅乃至于部委……
而一旦排查到了这个份上,以徐泰宁排查理论,高速公路经过的车辆,最好一遍给排查了才对。虽然概率很低,但都做到这个份上了,数量增加个几倍反而是小事……
“虽然是个办法,但效率太低了。”江远也一直在思考,此时倒也没有完全否决图侦大队长的意见,却是看向柳景辉,问:“柳处觉得呢?”
“如果要这样排查的话,咱们目前掌握的线索就不够了。”柳景辉很冷静的分析道:“我们初步认定是内鬼所为,对相关车辆进行排查后,也是要跟化工厂的职员名单和前职员名单进行对比的……正常流程来说,这个调查方略肯定是没问题的,但对一个超大型的排查来说,咱们目前侦查所得的证据,就太不充分了。”
旁边的王传星一直是跟着做记录的,此时悠悠的道:“判断案犯为内鬼,是柳处您的推理吧。”
柳景辉眼神锐利的看了王传星一眼:“推理!不是!不讲证据!”
图侦大队长也意识到自己所言的排查,代表的巨大的工作量和侦查成本,以及需要背负的责任,不禁也打起了退堂鼓:“既然柳处都开始讲证据了,那咱们确实是应该再找找证据。”
柳景辉只觉得自己的腰围都要气大了,重复道:“推理,是在综合了各方的证据的情况下,给出的判断……排查足迹如何?”
柳景辉对江远掌握的技能也是极其熟悉了。
盗窃案最常用的证据就是两种,一种是指纹,一种就是足迹,对普通刑警来说,前者是最常用的,但对于高阶一点的盗窃案来说,足迹是大杀器。窃贼可以通过戴手套来规避指纹,总不能飘在空中进出民宅。
犯罪现场的足迹虽然又多有乱,且多有破坏,但归根结底,也就是几十个人的足迹,如果让江远一一辨认,再分别调查这几十人,不失为一条途径。
江远低头斜看了柳景辉一眼,道:“工厂的工人,身高、体重、年龄的跨度都不大,又从事相同的职业,穿的还都是工厂发的耐酸碱的工鞋,再加上重复踩踏,要将足迹和人分别对应,难度很大。”
“难度很大的意思是,能做,但费力?”柳景辉试图翻译。
“不仅如此。”江远道:“要一一比对,要有样本。”
柳景辉再次翻译:“也就是说,理论上,可以把在职员工的足迹都找过来分析对比,如果现场有非在职员工的足迹,那就可以判断为是嫌疑人。但是,如果要确定该嫌疑人的身份,还得有足迹做对比,那就得派刑警,把离职员工都找到,再取足迹……”
不用江远再说,柳景辉已是意识到其中的难点:“离职员工的数量大,也不一定还都留在本省,而且,罪犯很可能会刻意避开我们的调查……恩,如果是合谋的话,现场留下的足迹还可能是完全不在视线内的案犯所留。”
最后一点最为致命,将足迹排查的可行性降低两个档次都不止。当然,也不是不能用就是了,如果完全没有其他线索的话,这个方案也能勉强试一下。
百分百得到答案的调查方向,可比百分百空手接白刃还难。
“我再想想……”柳景辉进入了自我革新的状态。
江远却是想了许久了,见状,道:“既然这样,我觉得干脆还是分析车辆好了。”
“怎么分析?”图侦大队长立即发问。他也跟着看了这么久的视频了,还一点思路都没有。
“从监控视频上看不到可疑车辆的情况,但你看这边……”江远将车辆掉头时的监控拿出来,道:“虽然看不清车的样子,但车辆大灯照在地面上的画面还是很清晰的。”
“这……”图侦大队长望着江远不知道该说什么,或者该问什么。
江远直接道:“我觉得可以分析车辆大灯的排布特征,不同车辆的大灯排布还是不一样的,虽然有套娃车,但能确定一个品牌的话,还是能减轻很多工作量了。”
“能做到吗?”柳景辉一下子来了精神,正在进行的思考也中止了。
江远点点头:“可以试一下。”
江远还有lv3的车辆痕迹鉴定,配合相应的图侦技术,缩小一定的范围还是没问题的。
一直在跟前竖着耳朵听的卫师衎,此时凑了过来,看着前方屏幕上的模糊的两条光柱,有些迟疑的问:“这要怎么分析?用数学?”
“你有思路吗?”江远反问卫师衎。
卫师衎还真的想了一下,接着浑身猛的一颤,低声试探:“用线性代数?”
他虽然没有认真学,但也真的是被线性代数给埋了两天了。
江远望着卫师衎,好奇的问:“怎么用?”
“根据投影面积来计算?”卫师衎尝试着道:“也许可以估计一下车辆的高度什么的……”
江远认真的听了,罢了,点点头,道:“你可以试试看,就当是你的家庭作业吧。”
“哦……咦,我自己做吗?那您呢?”卫师衎忙问。
“我们去现场实验就好了。”江远的手指在屏幕上比划了两下,道:“到现场,直接量这两个点的距离,就知道大灯的行距了。再找辆车,开到相同的位置,看看大灯的位置,就可以判断车高……”
江远大略的讲了一下,旁边几个人全都明白了。
卫师衎也明白了,就是不明白的问:“所以,线性代数用来做什么?”
抬头,江远等人已是走远了。
第1192章 图侦案例
秦老板,本名叫秦一鸣,四十二岁,是名豪修理厂的负责人。由于老婆已经离婚,孩子判给了女方,因此一个人住在厂里,管理着修理厂每日的开启。
今天晚上,秦大爷本打算洗洗手就开始刷视频的,刚躺在床上,就听到剧烈的敲门声。
“警察!”
打开门,就有穿着警服的凶脸警察给亮了证件。
秦老板还没看清,一群警察就挤了进来,有人一边往里走一边问:“你这边几个人住?还有人吗?”
“没有了,就我一个。”秦老板连忙回答。
“没事儿,我们有个案子,需要借您门前用一下。”本地派出所的指导员过来,和颜悦色的跟秦老板说话,再道:“对了,您这里的车不少,我们能短租一个晚上吗?给钱。”
“您随便用,随便用。”秦老板回答的很干脆。修理厂里的豪车,免不了要被修车小弟开出去兜风泡妞的,给警察用用也不会掉块漆。
派出所的指导员当着一票市局民警的面,自然不能随便用,拍拍秦老板的肩膀,道:“您有心了,该给的钱还是要给的,一会您给开个发票,抬头就写长阳市刑警支队……”
这是给刑警支队干活,开销自然是刑警支队,指导员不需要黄强民教,基本理论还是有的。
修理厂外,江远等人已经开始依着视频上的位置,开始量距离了。
这边工厂和修理厂安装的监控摄像头的质量都很一般,完全不具备夜视功能,别说是什么全彩级,黑光级了,普通红外的功能都没有,所以车辆信息是一点都得不到。
相比之下,车辆的光柱是比较明显的,但要详细到确认大灯的排布特征,对视频的清晰度也还是有一定的要求,而且,最好是在车辆缓速行进的时候,具体到本案,就是车辆在修理厂前拐弯的时候最合适。
几名痕检借着地面的裂痕,道旁石和植物等特征,尽可能准确的量出准确的距离。
好在获得的是视频,总可以多量几次来修正。
等地面上面,可以量的都量清楚了,就有警察开车过来,开始尝试现场分析。
到了这个时候,其实就是普通的痕检工作了。
普通的痕检还原现场,也大都是实验性质了,典型的像是一个行李箱里面能不能装得下一具尸体,很简单,找个身材差不多的钻进去试试就知道了。
看监控也是差不多。痕检们先从监控录像里,找几个限定的位置,能够勉强确定到车辆的位置,据此,再将试验车辆停在该位置,打开大灯,再根据大灯的宽度和位置,就可以尝试判断是否同类型同高度乃至于同品牌。
随便开几辆车过来试一试,负责的痕检很快就心里有数了,向江远报告道:“现在看来,应该是辆中小型车辆,基本排除大货车这一类了。”
“辛苦了。”江远应着鼓励了一句。
他懂车辆痕迹鉴定,但也不知道每辆车的车灯照出来的具体模样,这玩意也没有一个数据库,就只能这样一辆辆的试下去,让其他痕检挨个测试就是了。
只不过,他本人也不好跑去休息。这多少也算是为盛名所累了,要是放一年多以前,他就是个纯粹的客军法医或者专家痕检的时候,只需要做好自己便可。可现如今,像是危险品被盗这样的小案子,即使成立了专家组,组长肯定也是江远的,作为负责人的话,江远就不好太不负责了。
一群人在修理厂前,又熬了半宿。
一辆辆借来的车,排着队的接受测试。至于说车是从哪里借来的,这对警队来说,实在算不上什么难事。
负责测试的痕检也越做越熟练,越做速度越快。
尽管如此,几名痕检的表情依旧很是严肃。
测试得在晚上才行,等天亮了,再看大灯的痕迹就麻烦了。再等一个白天,然后再做测试的话,耽搁的就有些久了。
旁边的王传星也想到了同样的问题,打哈欠的同时,已经开始默默查询摄影大棚的租借价格了,和仓库的租用要求了。
如果在修理厂外面罩一个摄影大棚的话,估计是要不少钱的,理论上,找一个黑漆漆的仓库做测试应该也是可以的,毕竟,大灯的排列样子,距离的距离高度什么的,也都是有数字可供参考的……
“江队。”痕检组的负责人,抢在天亮之前,终于是反复测试,得出结论来,道:“应该是辆五菱……”
他说着拿出监控视频里的大灯照片,跟测试拍照的大灯照片做对比,而且是一口气拿出了十几张。
出于谨慎,他是测试了许多次,好几辆车,才做出的判断。
江远只大略的一看,就赞了一声,接着就让王传星转给图侦大队,让他们按图索骥,在附近的车辆卡口寻找该型车辆。
这里不需要百分百的确定,夜间一个小时,经过国道和高速的车辆极多,很难排查,但单指某个品牌的车辆,那就没多少了,全部找出来,再看看其与被盗公司是否有关,基本就能找出嫌疑人了。
当然,如果查一遍下来,还找不到嫌疑人的话,那就要重新审视整个流程了。
“修车厂门口的监控主要针对他们自己的车库门,但能看到车库门前,有车绕圈掉头。”
“该车在凌晨4点10分,驶过公司围墙,但直到4点50分才调头,这段时间,正好符合嫌疑人犯案的时间。”
“问题在于光线不足,不仅没有拍下车辆的车牌,对于车辆的特征,都看不出来。”
“接下来,我们会把重点工作调整到确定车辆信息的方面……”
图侦大队长快速的回报着信息,并且开始给自己安排任务,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能收获如此多的线索,很容易让人滋生信心!
柳景辉亦是满怀期待。
然后……
时间就好像停止了一样,再没有新的线索出现了。
这条联络线连接的是国道和高速公路,往来的车辆多为外地车和外省车,一辆辆的排查就很慢,联络线本身也没有车辆卡口,一时间,竟是连可疑车辆的影子都没找到。
第1191章 不轻松
“排查吗?”
忙到天黑,图侦大队长找了过来,向江远请示。
他们前期的进度非常快,只半天时间,就将可疑车辆的监控视频找了出来,如果不是几个摄像头的夜间拍摄能力都太弱,这个案子本应该是速破的典型了。
也是一样的理由,在现有监控视频都用不上的情况下,图侦大队能做的,就是对案发时间内的车辆,进行大规模的排查了。
按道理说,可疑车辆在凌晨4点10分,驶过了被盗公司的围墙,4点50分在前方300米掉头,作案时间基本就是确定的。若是将时间稍微拉长一点,再去查国道和高速的车辆卡口,特别是国道的车辆卡口,大概率是能将可疑车辆给装进去的。
不过,这个活绝对不轻松就是了。
长阳市周边的交通繁忙,即使是凌晨4点钟,往来的车辆依旧不少,特别是货运车辆,有些专门就是跑夜间的。
在不确定车辆其他信息的情况下,排查一个小时,甚至更久一点的国道通过的车辆,尤其是有那么多外省车辆,工作量得是徐泰宁级的了。
类似的排查工作,江远也是做过好些了,别的不说,要想快速获得车辆信息,就得派人去外省,甚至不同的外地城市才有可能。有些不好说话的,或者当地工作正忙的,就得有人帮忙协调,动用的力量包括但不限于余温书、江远、省厅乃至于部委……
而一旦排查到了这个份上,以徐泰宁排查理论,高速公路经过的车辆,最好一遍给排查了才对。虽然概率很低,但都做到这个份上了,数量增加个几倍反而是小事……
“虽然是个办法,但效率太低了。”江远也一直在思考,此时倒也没有完全否决图侦大队长的意见,却是看向柳景辉,问:“柳处觉得呢?”
“如果要这样排查的话,咱们目前掌握的线索就不够了。”柳景辉很冷静的分析道:“我们初步认定是内鬼所为,对相关车辆进行排查后,也是要跟化工厂的职员名单和前职员名单进行对比的……正常流程来说,这个调查方略肯定是没问题的,但对一个超大型的排查来说,咱们目前侦查所得的证据,就太不充分了。”
旁边的王传星一直是跟着做记录的,此时悠悠的道:“判断案犯为内鬼,是柳处您的推理吧。”
柳景辉眼神锐利的看了王传星一眼:“推理!不是!不讲证据!”
图侦大队长也意识到自己所言的排查,代表的巨大的工作量和侦查成本,以及需要背负的责任,不禁也打起了退堂鼓:“既然柳处都开始讲证据了,那咱们确实是应该再找找证据。”
柳景辉只觉得自己的腰围都要气大了,重复道:“推理,是在综合了各方的证据的情况下,给出的判断……排查足迹如何?”
柳景辉对江远掌握的技能也是极其熟悉了。
盗窃案最常用的证据就是两种,一种是指纹,一种就是足迹,对普通刑警来说,前者是最常用的,但对于高阶一点的盗窃案来说,足迹是大杀器。窃贼可以通过戴手套来规避指纹,总不能飘在空中进出民宅。
犯罪现场的足迹虽然又多有乱,且多有破坏,但归根结底,也就是几十个人的足迹,如果让江远一一辨认,再分别调查这几十人,不失为一条途径。
江远低头斜看了柳景辉一眼,道:“工厂的工人,身高、体重、年龄的跨度都不大,又从事相同的职业,穿的还都是工厂发的耐酸碱的工鞋,再加上重复踩踏,要将足迹和人分别对应,难度很大。”
“难度很大的意思是,能做,但费力?”柳景辉试图翻译。
“不仅如此。”江远道:“要一一比对,要有样本。”
柳景辉再次翻译:“也就是说,理论上,可以把在职员工的足迹都找过来分析对比,如果现场有非在职员工的足迹,那就可以判断为是嫌疑人。但是,如果要确定该嫌疑人的身份,还得有足迹做对比,那就得派刑警,把离职员工都找到,再取足迹……”
不用江远再说,柳景辉已是意识到其中的难点:“离职员工的数量大,也不一定还都留在本省,而且,罪犯很可能会刻意避开我们的调查……恩,如果是合谋的话,现场留下的足迹还可能是完全不在视线内的案犯所留。”
最后一点最为致命,将足迹排查的可行性降低两个档次都不止。当然,也不是不能用就是了,如果完全没有其他线索的话,这个方案也能勉强试一下。
百分百得到答案的调查方向,可比百分百空手接白刃还难。
“我再想想……”柳景辉进入了自我革新的状态。
江远却是想了许久了,见状,道:“既然这样,我觉得干脆还是分析车辆好了。”
“怎么分析?”图侦大队长立即发问。他也跟着看了这么久的视频了,还一点思路都没有。
“从监控视频上看不到可疑车辆的情况,但你看这边……”江远将车辆掉头时的监控拿出来,道:“虽然看不清车的样子,但车辆大灯照在地面上的画面还是很清晰的。”
“这……”图侦大队长望着江远不知道该说什么,或者该问什么。
江远直接道:“我觉得可以分析车辆大灯的排布特征,不同车辆的大灯排布还是不一样的,虽然有套娃车,但能确定一个品牌的话,还是能减轻很多工作量了。”
“能做到吗?”柳景辉一下子来了精神,正在进行的思考也中止了。
江远点点头:“可以试一下。”
江远还有lv3的车辆痕迹鉴定,配合相应的图侦技术,缩小一定的范围还是没问题的。
一直在跟前竖着耳朵听的卫师衎,此时凑了过来,看着前方屏幕上的模糊的两条光柱,有些迟疑的问:“这要怎么分析?用数学?”
“你有思路吗?”江远反问卫师衎。
卫师衎还真的想了一下,接着浑身猛的一颤,低声试探:“用线性代数?”
他虽然没有认真学,但也真的是被线性代数给埋了两天了。
江远望着卫师衎,好奇的问:“怎么用?”
“根据投影面积来计算?”卫师衎尝试着道:“也许可以估计一下车辆的高度什么的……”
江远认真的听了,罢了,点点头,道:“你可以试试看,就当是你的家庭作业吧。”
“哦……咦,我自己做吗?那您呢?”卫师衎忙问。
“我们去现场实验就好了。”江远的手指在屏幕上比划了两下,道:“到现场,直接量这两个点的距离,就知道大灯的行距了。再找辆车,开到相同的位置,看看大灯的位置,就可以判断车高……”
江远大略的讲了一下,旁边几个人全都明白了。
卫师衎也明白了,就是不明白的问:“所以,线性代数用来做什么?”
抬头,江远等人已是走远了。
第1192章 图侦案例
秦老板,本名叫秦一鸣,四十二岁,是名豪修理厂的负责人。由于老婆已经离婚,孩子判给了女方,因此一个人住在厂里,管理着修理厂每日的开启。
今天晚上,秦大爷本打算洗洗手就开始刷视频的,刚躺在床上,就听到剧烈的敲门声。
“警察!”
打开门,就有穿着警服的凶脸警察给亮了证件。
秦老板还没看清,一群警察就挤了进来,有人一边往里走一边问:“你这边几个人住?还有人吗?”
“没有了,就我一个。”秦老板连忙回答。
“没事儿,我们有个案子,需要借您门前用一下。”本地派出所的指导员过来,和颜悦色的跟秦老板说话,再道:“对了,您这里的车不少,我们能短租一个晚上吗?给钱。”
“您随便用,随便用。”秦老板回答的很干脆。修理厂里的豪车,免不了要被修车小弟开出去兜风泡妞的,给警察用用也不会掉块漆。
派出所的指导员当着一票市局民警的面,自然不能随便用,拍拍秦老板的肩膀,道:“您有心了,该给的钱还是要给的,一会您给开个发票,抬头就写长阳市刑警支队……”
这是给刑警支队干活,开销自然是刑警支队,指导员不需要黄强民教,基本理论还是有的。
修理厂外,江远等人已经开始依着视频上的位置,开始量距离了。
这边工厂和修理厂安装的监控摄像头的质量都很一般,完全不具备夜视功能,别说是什么全彩级,黑光级了,普通红外的功能都没有,所以车辆信息是一点都得不到。
相比之下,车辆的光柱是比较明显的,但要详细到确认大灯的排布特征,对视频的清晰度也还是有一定的要求,而且,最好是在车辆缓速行进的时候,具体到本案,就是车辆在修理厂前拐弯的时候最合适。
几名痕检借着地面的裂痕,道旁石和植物等特征,尽可能准确的量出准确的距离。
好在获得的是视频,总可以多量几次来修正。
等地面上面,可以量的都量清楚了,就有警察开车过来,开始尝试现场分析。
到了这个时候,其实就是普通的痕检工作了。
普通的痕检还原现场,也大都是实验性质了,典型的像是一个行李箱里面能不能装得下一具尸体,很简单,找个身材差不多的钻进去试试就知道了。
看监控也是差不多。痕检们先从监控录像里,找几个限定的位置,能够勉强确定到车辆的位置,据此,再将试验车辆停在该位置,打开大灯,再根据大灯的宽度和位置,就可以尝试判断是否同类型同高度乃至于同品牌。
随便开几辆车过来试一试,负责的痕检很快就心里有数了,向江远报告道:“现在看来,应该是辆中小型车辆,基本排除大货车这一类了。”
“辛苦了。”江远应着鼓励了一句。
他懂车辆痕迹鉴定,但也不知道每辆车的车灯照出来的具体模样,这玩意也没有一个数据库,就只能这样一辆辆的试下去,让其他痕检挨个测试就是了。
只不过,他本人也不好跑去休息。这多少也算是为盛名所累了,要是放一年多以前,他就是个纯粹的客军法医或者专家痕检的时候,只需要做好自己便可。可现如今,像是危险品被盗这样的小案子,即使成立了专家组,组长肯定也是江远的,作为负责人的话,江远就不好太不负责了。
一群人在修理厂前,又熬了半宿。
一辆辆借来的车,排着队的接受测试。至于说车是从哪里借来的,这对警队来说,实在算不上什么难事。
负责测试的痕检也越做越熟练,越做速度越快。
尽管如此,几名痕检的表情依旧很是严肃。
测试得在晚上才行,等天亮了,再看大灯的痕迹就麻烦了。再等一个白天,然后再做测试的话,耽搁的就有些久了。
旁边的王传星也想到了同样的问题,打哈欠的同时,已经开始默默查询摄影大棚的租借价格了,和仓库的租用要求了。
如果在修理厂外面罩一个摄影大棚的话,估计是要不少钱的,理论上,找一个黑漆漆的仓库做测试应该也是可以的,毕竟,大灯的排列样子,距离的距离高度什么的,也都是有数字可供参考的……
“江队。”痕检组的负责人,抢在天亮之前,终于是反复测试,得出结论来,道:“应该是辆五菱……”
他说着拿出监控视频里的大灯照片,跟测试拍照的大灯照片做对比,而且是一口气拿出了十几张。
出于谨慎,他是测试了许多次,好几辆车,才做出的判断。
江远只大略的一看,就赞了一声,接着就让王传星转给图侦大队,让他们按图索骥,在附近的车辆卡口寻找该型车辆。
这里不需要百分百的确定,夜间一个小时,经过国道和高速的车辆极多,很难排查,但单指某个品牌的车辆,那就没多少了,全部找出来,再看看其与被盗公司是否有关,基本就能找出嫌疑人了。
当然,如果查一遍下来,还找不到嫌疑人的话,那就要重新审视整个流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