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805节
  “是。”申耀伟立即应了,并向卫师衎眨眨眼,道:“我在队里就是经常出现场的。”
  “厉害!”卫师衎真心实意的表示。他在队里做什么都行,就是很少出现场。
  申耀伟笑笑,再向江远道:“江队,我取哪个案子的证据。”
  虽然是一起大案,但到了取证环节,根据不同的被告人,还是会形成不同的案件。对江远积案专班目前做的案子来说,贩毒团伙肯定是要被整体性起诉的,但购买毒品的毒虫却不见得,另外,不属于他们团伙内部的毒贩子或毒虫做的其他案子,肯定也是要分开来办理的。
  就案件目前的状态来说,侦破用的人还算是少的,办案需要的人员还得多几倍,或者,就可能需要专人花费大半年,甚至一两年的时间准备各种材料,进而才能起诉定罪。
  江远只看看申耀伟,咳咳两声,道:“立交桥的西面,有很多毒虫居住的窝棚,生活垃圾和毒品用具什么的,很多也都堆在了那边,你先把西面清理出来吧,到时候哪些案子用得上,就给哪个案子。你不用跟具体的案子。”
  “呃……好的。我不用跟具体案子的话……那我就挖清理窝棚就行了?”申耀伟确认。
  “还有该区域的全部垃圾堆。”江远确认了申耀伟的确认,并补充。
  第1154章 大拆家
  中午。
  袁伯民顶着日晕一样的红眼圈出现在指挥室。
  “袁大队辛苦了,抓捕情况如何?没有队员受伤吧。”黄强民贼客气的起身给泡茶,然后很自然的就有下属将这项工作给抢走了。
  “有两个被抓伤的,还有一个被狗咬了一口的,应该都没啥事,后面太累了,警惕心都下降了,半个小时里连出了这么三个事,我就赶紧收队了。”袁伯民道谢后,疲惫的坐到椅子上。
  “没事就好,太疲惫了确实不行。你这个决定还是果断的。”黄强民输出了一波情绪价值,再问:“收获怎么样?”
  “收获的话,满载而归吧。囚车都装不下了。用江主任的话来说,我们是争取全歼了。毒贩子有40多人,吸毒的300多人。”
  “都抓到就好。”
  “谈不上都抓到了。”袁伯民说到这里严肃了一点,再看看江远的方向,道:“我收队的一个主要原因也是扫不到人了,用江队的判断标准,1级和2级的抓了不少,3级的第一时间就给抓了,后续再想牵出来一个都没有了。”
  黄强民缓缓点头:“也不容易了。”
  “唉……”袁伯民叹口气:“要不是卧底陷在里面,其实应该再往后稍稍的,要是能牵到后面的制毒工场,这个案子就太完美了。”
  戴明生这时候走过来了,一听就知道袁伯民准备翘哪个尾巴,毫不客气的道:“你们一年到头,能不能抓到一个制毒工场,这会儿江队来了,预定的目标都完成了,你又开始得陇望蜀了。”
  “谁说的,我们每年能扫出来好几个制毒工场。”
  “多数都是易制毒化学品吧。”戴明生虽然是做刑警的,可对于兰岳市每年的警务工作还是有点了解的。
  所谓易制毒化学品,指的其实就是能够用来制毒的原材料,该名录目前就47种,其中管制最严格的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也就19种。有名的就如伪麻黄碱,曾经是感冒药的主要成分,就因为太容易获得——毒贩子们直接买来成吨的感冒药,剥出来提取其中的伪麻黄碱,在难以控制的情况下,全系列的感冒药都被迫改了配方。
  理论上,拿到易制毒化学品,距离制毒成功也就一步之遥了,这期间,基本已经不存在科学层面上的障碍,哪怕是一个普通的毒贩子,也能够就此得到毒品——并不需要他掌握什么高深的技术,任何一名普通的中学化学老师都能完成这项工作。
  如果没有适格的合作者,抓一个或者美人计一个或者仙人跳一个,对毒贩子们来说都没什么难度。
  进一步的说,懂行的如果手里有易制毒化学品,如果对市场没有需求的话,甚至都不用做出毒品来,单单卖掉就能赚到不少钱了。
  而这种工厂的风险程度却比制毒低的多,建设起来也容易,目标也没有那么明显,也是许多新时代的年轻毒贩的选择之一。
  而对警察来说,打掉这种工厂自然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是听起来没那么好听罢了。
  戴明生有意刺了袁伯民一下,再道:“你们是想继续用江远的吧。咱们利益一致,合作共赢。”
  只要是用过江远的,就没有觉得不好的。
  虽然江远开销出去的经费确实不少,但他侦破的也是真的大案重案,而这样的案子,只要能够侦破,原本就是不计成本不计开销的。里外里一算,等于一毛钱开销都没有!
  所以,戴明生太明白袁伯民和他的支队长的心思了。
  袁伯民哼哧两声,再道:“我们这个案子,我觉得还不能止步于此。像是李四哥和康有为,康有为是‘脂包肌’的绰号,这两个人再往上一层,就有很大的可能性,可以联系到制毒工厂了,走到这一步非常不容易,放弃就太可惜了。”
  “脂包肌为什么要叫康有为?”戴明生好奇。
  袁伯民瞥一眼他:“脂包肌是江远给起的名字。据说,他以前是个健身教练,喜欢给人说,健康才能有所作为之类的话,后来就被人叫康有为了。此人以前都不在我们的视线内,他走的是健身房的路子,高端客户比较多,能提供送货上门的服务,很受欢迎。”
  袁伯民解释完了,再道:“李四哥和康有为手里,都有大批的存货,他们是新起来的毒贩子,货源充足,客户不足,所以都在拓客阶段。他们的上家,给他们发货的量也很大,每次至少是3公斤起步,多的时候会发10公斤的货到他们手里,他们把自己的上家和联络方式什么的也都交出来了,问题是,我们这样子大张旗鼓的抓人了,上家也是已经收到消息,把所有的联系都给断掉了。”
  袁伯民摊手,道:“到这一步,我们传统的调查方法,就很难查出东西了。”
  他说完看向江远,戴明生的动作也是差不多的。
  江远笑了一下,起身递给袁伯民一包烟,道:“我这两天也在看,对于脂包肌和李四哥的上家,也有一点了解,首先说,两人的上家依然是个分销商,还不是制毒工场。”
  “这种大拆家,每次拿货都非常多了,抓到这种人,制毒工场就近在眼前了。”
  “但咱们这波抓人过后,估计已经打草惊蛇了。”
  “我估计也是。”袁伯民很能理解的叹口气,但表情还是非常遗憾。
  “不过,要想继续抓他,也还是有办法的。”江远一句话,又将袁伯民的情绪拉回来了。
  袁伯民瞪大眼睛,像是长残的青春少女似的,满眼都是江远。
  “这个大拆家,仍然是兰岳市人,但是给脂包肌和李四哥供货,采用的都是人货分离的法子。”江远顿了顿,道:“目前来说,我有点摸清他的供货方式了,问题是,他也是尽可能避开监控的,现在就看,是否能通过什么法子,确定到他或者他的送货人。”
  “好好好。”袁伯民连连点头,然后问:“什么法子?”
  戴明生咳咳两声:“老袁,你是一点都不想的啊。”
  “我的法子就是特情和线人,现在都给抓光了,其实留着也没用了,够不着他们。要不,审审李四哥和脂包肌?”袁伯民说着自己摇头:“大概率没什么用,这些毒贩子是最不讲义气的,互相之间都不信任,很少有留尾巴的。”
  “实地勘探吧。”江远直接起身,道:“你们之前都忙着抓人,现在的话,我先去几个地方看看。”
  第1155章 实地勘察
  “实地勘察好,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这方面的技术支持。”袁伯民连连点头。
  戴明生啧啧两声:“每年的技术支持,可是先紧着你们来的。”
  “那也还是不够。而且,我们在技术应用这块,确实有太多的东西是需要跟江队学习的。”
  “我给你们支队长打电话吧。”戴明生见状,知道双方的合作还得继续,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乐见其成的。
  “麻烦您了。”袁伯民现在别的都不关心,就关心自家的案件,认真的道:“我们都是比较喜欢通过人来追线索。问题是毒贩子的新陈代谢太快了,有些时候也不是我们抓的,他们互相火并就把人给干掉了,这样一来,就经常让我们的线索断掉。江队用视频之类的方案就不一样了。”
  “视频看到了,就是看到了。”柳景辉一句话总结,又道:“但隐藏在视野之外的,往往才是真相。”
  袁伯民主打一个不得罪,微笑道:“您说的对。”
  柳景辉眯着眼睛笑了一下,接着道:“江远正在找的这名大大拆家,按照他做的级别,应该是属于5级了,再上面的制毒工场,应该不止这么一名5级拆家吧。”
  袁伯民道:“也不一定,看制毒工场的偏好了。一般按照咱们正常的经验,肯定是一个工厂把货发给好几个拆家做,但这个事也不见得,有些工场开始的时候可能是找了好几个拆家,后面死的死抓的抓,可能就剩一个了。也有的为了保密,可能就找一个。最多见的情况,是工厂干脆开足马力生产,生产一大批以后,再停工销售,自己给自己做大拆家。”
  “最起码,工场和拆家都是认识的?”
  “到这一步是要有点信任基础的,交易量太大了。这也是他们防着我们卧底的地方,没有一点行业内的名气,或者因为某些情况互相认识,很难给这些工厂做拆家的。”
  “下层鱼龙混杂,上层熟人交易?有点那味了。”柳景辉啧啧两声,道:“但这个5级的大拆家,是怎么找到李四哥和脂包肌这些4级的小拆家的?”
  袁伯民道:“自己培养起来的。小拆家不值钱,有货的是皇,有钱的是王,这种大拆家只要愿意,随便拿一点货出来,赊给几个1级2级的小毒虫,几个月的时间,就能培养一条线出来。要是胆子大一点,交易频繁点,一两个月就能养出一3级的小毒贩。”
  袁伯民道:“小毒贩到小拆家之间,算是稍微有点难度,主要就是要培养一点手下出来,但说实话,最后还是要看钱有多少,货有多少。像是李四哥和脂包肌这种,也没干太久,但因为他们上家直接批纯货给他们,他们的利润空间够大,随便找得到人帮他们销货。”
  毒品也没有质量标准,毒贩子的主要利润也不是上家到下家之间的价差,而是往纯货里掺假的利润。或许有人说,就算掺一半,毛利还比不上干工程的……
  跟卖毒品的比,干工程队的还是很有良心了,毒贩如果只掺假一半,都得特别说明,免得毒客一次吸太多,把自己给干死了。事实上,掺假到七成五都属于是常态,有毒贩被抓捕后,警方检验其贩卖的毒品,真实的毒品含量只有百分之零点零零四,也就是十万分之四的毒品含量。
  柳景辉缓缓点头,问:“那你估计李四哥他们背后的大拆家,还有制毒工厂的销量和产能如何?”
  “几百公斤肯定有的,或许还能再多些,但不会多太多了,否则就不是这样的模式了。”袁伯民沉吟片刻,再说出自己的理由道:“这家制毒工厂急着扩大市场,说明产能不小,应该是想做长期的生意,现在的新型毒品,一次性生产上百公斤都是不难的,但要做的再多的话,建在境内还是太危险了。”
  “或许就是从境外来的货呢?”柳景辉提出一个可能性。
  袁伯民的眼皮子一跳,转头缓缓摇头,道:“走私来的货,进到我们这边的,不可能是纯货了,李四哥这种规模的,如果是拿走私货,上家每次也就拿一筒或者几筒的走私货,掺了以后再给李四哥他们每次一两百个肉就差不多了。”
  走私进来的冰都是用白色的封口塑胶袋装的,像是味精一样,一筒是1000克。拆出来以后,一克就是一个肉,200个肉就是200克。
  这个级别的拆家掺假不会太过分,200克起码能有100克的纯料,按照七成五的比例掺,能得到四五百克的“好货”。想赚的多一点,或者货源紧缺的时候,500克变成一公斤或者两公斤也是很合理的。
  再到了下一级,同样是拿50个肉,里面能有10克的纯货就算不错了。而他们会拆成“一只货”乃至于“一飞”的单位,装在一小截的吸管里来卖。
  这时候,一只货就只剩下1克了,一飞更是只有0.05克,也就是一只货还能分成20飞。
  柳景辉默默计算着。袁伯民做了多年的禁毒,他的判断自然是相当有价值的。
  “大概率还是国内生产的。看质量也是,倾向于小作坊。”袁伯民又解释道:“产量不会很高的那种,国内的工业产品太全了,很容易买到合用的装备。”
  这种东西,自然不可能有成套的可供采购,就只能制毒工场自己拼装。
  “就算是产量不高,每个月出货几公斤,都是一大笔钱了,如果出货几十公斤的话,每个月赚的钱,去哪来了?”柳景辉开始顺着钱的路子思考。
  “很难讲,总金额还不算很夸张,而且,这种开制毒工场的,干一阵歇一阵,有很多时间花钱,玩的花一点的,一年几千万轻轻松松花出去了。”袁伯民道。顺着毒资走,本来就是一个重点调查方向。他们自然也是跟过的。
  江远这时候拿着视频过来,道:“我准备好了。”
  “出发出发!”袁伯民终于是兴奋起来:“我们去哪?”
  “五角阁的东南方向。先去影二路中新路。”江远说的直接是监控上显示的地点。
  警方的监控,在观看的时候,下方就会有具体的地址和时间,这也是方便图侦人员的阅读。
  袁伯民对本地再熟悉不过,立马带着江远前往目的地,到了以后,道:“这边算是城市边缘了,不光没有监控,城市界面也乱的很。”
  兰岳市是一个摊大饼式的城市,城市范围很大,但中心城区以外,都不是很繁华。另一方面,它在扩张的过程中,也吞噬了很多的郊县面积,然后不停的建设,并继续摊大饼。
  影二路中新路对五角阁来说都算是偏僻地方了,但这边仍然有很多城中村和自建房,容纳着在城市里生活最艰难的一群人。
  相应的,这边的监控密度与城区自不可同日而语,离开主干道以后,基本就没有了。
  江远下车,沿着中新路一路往前走。
  中新路是李四哥和脂包肌经常接货的地方,地点不太相同,但通常就在附近几公里内的范围。
  说起来不多,可是看监控和地图的话,几公里范围已是好大的一片地方了,按面积算,比澳窗的陆地面积都要大了。
  “找找附近的商户,看有没有能用的监控。”江远先是常规性的给出一个命令。
  随同而来的民警依言而去。
  官方的监控都是不统一的,商户的监控自不必说,都得一家家的去要,就算是警察,其实也经常遇到不配合的,不是大案子,通常也懒得做这样的操作。
  等待期间,江远就沿着中新路附近,一条街一条街的走。
  实地勘察也不一定就能有确定的目标,也得是看到了,才能知道是不是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