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535节
“烫的很,用布取了两条下来,剩下的都是浇到雨了,才取下来的。”萧思叹口气:“屋漏偏逢连夜雨,这鬼地方!”
“小声点,别让老乡听到了。”崔启山叹口气,他暂时同意萧思对张岗村的评价,就真的是好穷的地方,自己呆在这种地方,也要想个什么出路吧。如果有的话。
“好消息是,米饭都做熟了。”李江手里拎的肋排卖相惨淡,又道:“一会雨停了,再烧一烧,应该也能吃。”
“总比没有强。”萧思说着念叨起来:“在京城,哪家店要是给我上这样的肋排,我真当场就出警了。”
“一会烧个红烧肉什么的吧。今天还有援兵到的。”崔启山将刚得到的消息更新给了队员们。
萧思啧啧两声:“等于说,这场雨刚好把他们给下到路上了呗?”
崔启山一想,还真的是。
这可是个麻烦,他们过来张岗村的时候,中间都要推车。崔启山自己因此还啃了满嘴的泥。现在下这么大的雨,来的人还不知道要遭什么罪。
“给弄点热水吧,一会能洗个澡什么的。”崔启山给安排着。
他们在村里租了两套房,都有太阳能的热水器,省一点的话,勉强也能洗个热水澡。
王潮点点头,跑去安排了。
崔启山亲自去厨房,安排请来的厨娘做点肉菜。
袅袅的炊烟重新升起的时候,王潮跑了回来。
“雨把管子给冲断了,房顶还漏水了,今天没法洗澡了,睡觉也成问题。”王潮两手一摊,彻底躺平的样子。
“得。算他们倒霉。”崔启山顿了顿,又摇头:“算咱们倒霉,咱也没热水澡洗了?”
“烧点水洗?”
“不够麻烦的。”
“那算了,晚上还得给他们腾间房子。”几个人挤在厨房里商量了半天,崔启山的手机又响了。
来电是村长的。
“来村里的路被冲断了,弄不好有泥石流,你给你们的人说一下,别给冲走了。”村长的声音又大又急,他还真的怕京城来的干部埋在这里了。
“我知道了,多谢多谢。”崔启山挂掉电话愣愣神,这才想起来给陶鹿打电话,说了这边的情况后,再问:“发配……不是,援兵过来的是哪位,我认识不?我直接给他打电话吧。”
“嗯,是戚昌业带着他队里的人,所以刚没给你说。”陶鹿这才算是解释了一下,并将柳景辉的推理大略的讲了讲。
“我明白了,那我就做好配合。”崔启山之前没问也是一样的原因,警察毕竟都是纪律部队,上级没说肯定是有原因的。像是这次的案子,一旦涉及到这种不合规宗教了,肯定都是戚昌业他们的活。
挂掉电话,崔启山也放心下来。
“来的是戚昌业和他队里的人。看样子,一时半会来不了了,咱们吃饭吧。”大家本来就交往不多,这一头青少年龙王雨也不是他招过来的,那就随缘吧。
大家呼啦啦的将红烧肉之类的吃了个干净,想象着戚昌业等人一路上的艰辛,安心的到没漏雨的房子睡了一觉。
翌日。
快到中午的时候,张岗村才迎来泥猴一般的戚昌业等人。
“路上车坏了。”戚昌业苦笑了一下,给崔启山解释道:“路坏了。桥断了。绕路过来的时候泥石流,走的远了些。”
他尽量减少描述这中间的困苦。戚昌业心里明白,没有人会因此同情你,他们只会嘲笑你。
崔启山忍的还算认真,并道:“我们这边也受到大雨的影响。房顶有点漏雨,热水器坏了,吃的暂时够,给你们弄点?”
“好吧。多谢。”戚昌业能说什么呢,就昨天的经历来说,能活下来就不错了。
最近的案子多了,生活和工作都变的格外艰难了。
戚昌业咬咬牙,如果说他有什么值得夸耀的特质的话,那就是韧性强。
在艰苦的条件下,完成案件的侦破工作,这不过是家常便饭罢了。
……
正广局。
江远看着大量的指纹、dna和足迹证据,陷入了沉思当中。
柳景辉的思路很好,陶鹿给出的资源也很足,但找不到人,全都是白费。
“这么一群人,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可不是什么好兆头。”陶鹿也有点着急了,隔了没多久,就溜达到了江远的办公室里来。
他平时是不会来的这么频繁的,更多的还是喊人过去给自己报告。现如今,陶鹿却有点担心影响到江远的工作了。
柳景辉在旁边坐着,也不玩手机,就是一副思考着的模样,听到陶鹿的话,缓缓道:“避世,或者集体自杀,属于是邪惪教常见的升级形态。”
国外的非主流教派,有不少就走上了这两条路。有名的比如拒绝现代化科技的阿米什人,惨烈的有人民圣殿教的900人大屠杀。
柳景辉和陶鹿倒是不觉得问题有如此严重,但做警察的,防备心理是必不可少的。
而且,这个可能性太恐怖了,陶鹿都不敢想自己挖出这样的案子出来,上峰会如何震惊!
报销三倍开支都是说少的吧。
“江远,你有什么想法,可以说说看。”陶鹿知道江远的办法多,而且,相比柳景辉,他也更信任江远。
柳景辉是空口说白话,是不用负责任的,就跟古代的谋士一样。江远则不同,他是带着一队人,以搞定案子为前提的。黄强民也不会败坏自己或者江远的名声。
给了钱的更靠谱。陶鹿的心思大抵如此。
江远也是思考了许久的,此时道:“假设按照柳处的思路来走,确实是宗教行为的话,这些人要是全死了,那是另一码事,但要是活着,却一点信息都没有,恐怕是像清灵山那样,有单独的居所,单独的生活圈子了。”
陶鹿郑重的点头,这是很自然的选择,之前就能建起来那样的宅院的组织,没理由之后就颓了。
尤其是带邪字的,通常都是不缺钱的。
现代社会,不缺钱的情况下,想避世还是有不少办法的。
“顺着生活物资来找找看?”陶鹿很自然的提出一个观点。
江远看看柳景辉,想想道:“搞排查的话,我推荐个人选吧。我们山南省的徐泰宁,一级高级警长,排查搞的非常出色。我们也是经常打配合的。”
“可以,我通过部委邀请一下,再跟山南省厅那边说说。”陶鹿立即就答应了。虽然说,部委本身就有专业搞排查的专家,但专家的脸上又不会写级别,很难说谁比谁强。
既然是江远的推荐,且是他熟悉配合的高级警长,陶鹿自不反对。
另一方面,搞排查费钱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陶鹿觉得,如果是山南省出身的警察的话,至少会勤俭持家一点吧。
第724章 聚人
雨。
大雨。
连绵不绝。
徐泰宁从车里走下来,看了看几米外的雨珠,不禁摇摇头。
“京城这边的天气就是这样子的,丝丝小雨的时候少,动不动就下大雨。”黄强民前来迎接,脸上笑盈盈的,全然没有了在宁台县时见他的窘迫与不安。
这次徐泰宁用的,将是正广局乃至于京局的经费,政委黄因此笑的很开心,看别人花钱,可比自己花钱舒服多了。最多,大家也不过是健康的竞争关系嘛。
徐泰宁穿着白衬衫,镇定自若的走下车,跟黄强民笑着握手后,道:“丝丝小雨,不容易被人记住是真的。磅礴大雨的次数再少,也让人记忆犹新。”
“徐处好文采。”黄强民随意的恭维一句。
陶鹿此时也上前跟徐泰宁握手,再寒暄两句。
江远和柳景辉等人随后跟上,整个欢迎仪式并不严谨,但非常之热闹。
“你们在京城侦破的几个案子,我都有听说了。省厅还专门组织了讨论会,不过,对你们的案件的了解不多,讨论的比较肤浅。”徐泰宁见到江远还是开心的,很自然的说起了业务。
江远顺着徐泰宁的话头,聊了几句,直到进入了办公室,江远才开始说起本次案件的具体情况。
徐泰宁认真的听着。这可是来自于以一线刑警的报告,是最能说明前线情况的。
等回头再看案情分析会的时候,就算正广局这边能做的朴实一些,许多内容还是不如一线刑警的细致。
当然,案情分析会往往会有高屋建瓴的指示,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案件的情况,但这部分内容,以徐泰宁的能力,他其实是不缺的。
最重要的是,江远的说明,其价值要比普通刑警来的更透彻。
就是陶鹿等人,哪怕已经了解案情了,这会儿听江远在说,也都跟在旁边,认真的听着。
江远也不可能将所有内容事无巨细的报告给陶鹿等人,但面对徐泰宁,江远说的明显要细致许多。
排查可不仅仅是花钱的事,排查还要动用到大量的警力和物力。不客气的讲,几千名民警撒开了干三天,原本是可以侦破几千个案子的,如果都是盗窃之类的小案子的话,送检个一万人,都是有可能的。
现在为了一个案子就投入进去了,还只是此案的一部分,所有人的认真程度都提高了一个档次。
徐泰宁坐到江远的办公桌前,再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外壳老旧的真皮笔记本,细细的记录起来。
柳景辉眼神一凝,徐泰宁的笔记本,在山南省都是有点名气的。
据说,徐泰宁只有在准备投入大量人力和资源的时候,才会启用这个战损版的真皮笔记本。笔记本的内壳是可以更换的,唯独外面的皮壳不变。徐泰宁往往喜欢在上面记录人名、时间、地点,最特别的是,很多年前开始,徐泰宁就开始在笔记本上画思维导图了。
在那个大案要案全靠排查的年代,徐泰宁带着这个真皮笔记本走遍了山南省,偶尔也会应邀前往外省工作,全凭大手大脚的风格,以及高比例的破案效能,闯下偌大的名头。
“这么说来,涉案人员的信息,你们其实已经基本上拿到了。但就是找不到人,甚至连这些人的生死,都无法确定?”徐泰宁听江远说完,拿着笔在桌面上敲了两下,做了个小总结。
江远点头,道:“人脸识别,指纹和dna的搜索,都没有结果。现在确定的涉案人员超过30人,除了已经死亡的张丽珍以外,其他人在过去一年里,既没有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使用记录,也没有跟家人朋友联络的消息,更没有目击证人等等……”
“人间蒸发了?”徐泰宁道。
江远微微点头:“有点难以想象,但目前的情况就是这样。”
以现代社会的运行模式来说,人间蒸发的难度是非常高的。对于个人来说,几乎是不可完成的。因为个人在获取能使自己人间蒸发的资源的时候,就已经被暴露了。
只有强有力的组织,且只有强有力的组织,才能做到这种水平的人间蒸发。
考虑到间谍案与本案并不是很契合,宗教确实是一个极有可能的选项。
而一般的淫窟和黑社会,都是以不守规矩为基本条件的。他们连爸妈老师的话都不听,指望这些人令行禁止,实在是太过于天真了。
徐泰宁看柳景辉一眼,再看看陶鹿,道:“我在过来的路上,也考虑了这个案件的排查……从生活物资的角度去排查,我觉得不可行。主要是生活物资的类型很多,且大部分都难以追踪。而且,京城和附近的集体性的单位非常多,厨房采购,甚至某些人家一次性买的多一些,这些都不好追踪,再者,一些单位恐怕也不会让我们追踪过去。畏首畏尾的话,排查又会进行干不下去。”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陶鹿提出的生活物资的排查,他倒是不介意建议被否定。
按照徐泰宁的说法,估计只有再找到多具尸体,才能拥有巨大的权限,做这种毫无顾忌式的排查。
但如果真的找到了多具尸体,这个案子差不多也就算是侦破了。
徐泰宁翻了一下自己的真皮笔记本,再道:“我觉得可以把案子先简化一下。假设这个组织的表现是一致的,那他们最需要的,最显眼的,其实并不是生活物资,而是居住的地方。”
柳景辉等人不由看向徐泰宁。
“小声点,别让老乡听到了。”崔启山叹口气,他暂时同意萧思对张岗村的评价,就真的是好穷的地方,自己呆在这种地方,也要想个什么出路吧。如果有的话。
“好消息是,米饭都做熟了。”李江手里拎的肋排卖相惨淡,又道:“一会雨停了,再烧一烧,应该也能吃。”
“总比没有强。”萧思说着念叨起来:“在京城,哪家店要是给我上这样的肋排,我真当场就出警了。”
“一会烧个红烧肉什么的吧。今天还有援兵到的。”崔启山将刚得到的消息更新给了队员们。
萧思啧啧两声:“等于说,这场雨刚好把他们给下到路上了呗?”
崔启山一想,还真的是。
这可是个麻烦,他们过来张岗村的时候,中间都要推车。崔启山自己因此还啃了满嘴的泥。现在下这么大的雨,来的人还不知道要遭什么罪。
“给弄点热水吧,一会能洗个澡什么的。”崔启山给安排着。
他们在村里租了两套房,都有太阳能的热水器,省一点的话,勉强也能洗个热水澡。
王潮点点头,跑去安排了。
崔启山亲自去厨房,安排请来的厨娘做点肉菜。
袅袅的炊烟重新升起的时候,王潮跑了回来。
“雨把管子给冲断了,房顶还漏水了,今天没法洗澡了,睡觉也成问题。”王潮两手一摊,彻底躺平的样子。
“得。算他们倒霉。”崔启山顿了顿,又摇头:“算咱们倒霉,咱也没热水澡洗了?”
“烧点水洗?”
“不够麻烦的。”
“那算了,晚上还得给他们腾间房子。”几个人挤在厨房里商量了半天,崔启山的手机又响了。
来电是村长的。
“来村里的路被冲断了,弄不好有泥石流,你给你们的人说一下,别给冲走了。”村长的声音又大又急,他还真的怕京城来的干部埋在这里了。
“我知道了,多谢多谢。”崔启山挂掉电话愣愣神,这才想起来给陶鹿打电话,说了这边的情况后,再问:“发配……不是,援兵过来的是哪位,我认识不?我直接给他打电话吧。”
“嗯,是戚昌业带着他队里的人,所以刚没给你说。”陶鹿这才算是解释了一下,并将柳景辉的推理大略的讲了讲。
“我明白了,那我就做好配合。”崔启山之前没问也是一样的原因,警察毕竟都是纪律部队,上级没说肯定是有原因的。像是这次的案子,一旦涉及到这种不合规宗教了,肯定都是戚昌业他们的活。
挂掉电话,崔启山也放心下来。
“来的是戚昌业和他队里的人。看样子,一时半会来不了了,咱们吃饭吧。”大家本来就交往不多,这一头青少年龙王雨也不是他招过来的,那就随缘吧。
大家呼啦啦的将红烧肉之类的吃了个干净,想象着戚昌业等人一路上的艰辛,安心的到没漏雨的房子睡了一觉。
翌日。
快到中午的时候,张岗村才迎来泥猴一般的戚昌业等人。
“路上车坏了。”戚昌业苦笑了一下,给崔启山解释道:“路坏了。桥断了。绕路过来的时候泥石流,走的远了些。”
他尽量减少描述这中间的困苦。戚昌业心里明白,没有人会因此同情你,他们只会嘲笑你。
崔启山忍的还算认真,并道:“我们这边也受到大雨的影响。房顶有点漏雨,热水器坏了,吃的暂时够,给你们弄点?”
“好吧。多谢。”戚昌业能说什么呢,就昨天的经历来说,能活下来就不错了。
最近的案子多了,生活和工作都变的格外艰难了。
戚昌业咬咬牙,如果说他有什么值得夸耀的特质的话,那就是韧性强。
在艰苦的条件下,完成案件的侦破工作,这不过是家常便饭罢了。
……
正广局。
江远看着大量的指纹、dna和足迹证据,陷入了沉思当中。
柳景辉的思路很好,陶鹿给出的资源也很足,但找不到人,全都是白费。
“这么一群人,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可不是什么好兆头。”陶鹿也有点着急了,隔了没多久,就溜达到了江远的办公室里来。
他平时是不会来的这么频繁的,更多的还是喊人过去给自己报告。现如今,陶鹿却有点担心影响到江远的工作了。
柳景辉在旁边坐着,也不玩手机,就是一副思考着的模样,听到陶鹿的话,缓缓道:“避世,或者集体自杀,属于是邪惪教常见的升级形态。”
国外的非主流教派,有不少就走上了这两条路。有名的比如拒绝现代化科技的阿米什人,惨烈的有人民圣殿教的900人大屠杀。
柳景辉和陶鹿倒是不觉得问题有如此严重,但做警察的,防备心理是必不可少的。
而且,这个可能性太恐怖了,陶鹿都不敢想自己挖出这样的案子出来,上峰会如何震惊!
报销三倍开支都是说少的吧。
“江远,你有什么想法,可以说说看。”陶鹿知道江远的办法多,而且,相比柳景辉,他也更信任江远。
柳景辉是空口说白话,是不用负责任的,就跟古代的谋士一样。江远则不同,他是带着一队人,以搞定案子为前提的。黄强民也不会败坏自己或者江远的名声。
给了钱的更靠谱。陶鹿的心思大抵如此。
江远也是思考了许久的,此时道:“假设按照柳处的思路来走,确实是宗教行为的话,这些人要是全死了,那是另一码事,但要是活着,却一点信息都没有,恐怕是像清灵山那样,有单独的居所,单独的生活圈子了。”
陶鹿郑重的点头,这是很自然的选择,之前就能建起来那样的宅院的组织,没理由之后就颓了。
尤其是带邪字的,通常都是不缺钱的。
现代社会,不缺钱的情况下,想避世还是有不少办法的。
“顺着生活物资来找找看?”陶鹿很自然的提出一个观点。
江远看看柳景辉,想想道:“搞排查的话,我推荐个人选吧。我们山南省的徐泰宁,一级高级警长,排查搞的非常出色。我们也是经常打配合的。”
“可以,我通过部委邀请一下,再跟山南省厅那边说说。”陶鹿立即就答应了。虽然说,部委本身就有专业搞排查的专家,但专家的脸上又不会写级别,很难说谁比谁强。
既然是江远的推荐,且是他熟悉配合的高级警长,陶鹿自不反对。
另一方面,搞排查费钱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陶鹿觉得,如果是山南省出身的警察的话,至少会勤俭持家一点吧。
第724章 聚人
雨。
大雨。
连绵不绝。
徐泰宁从车里走下来,看了看几米外的雨珠,不禁摇摇头。
“京城这边的天气就是这样子的,丝丝小雨的时候少,动不动就下大雨。”黄强民前来迎接,脸上笑盈盈的,全然没有了在宁台县时见他的窘迫与不安。
这次徐泰宁用的,将是正广局乃至于京局的经费,政委黄因此笑的很开心,看别人花钱,可比自己花钱舒服多了。最多,大家也不过是健康的竞争关系嘛。
徐泰宁穿着白衬衫,镇定自若的走下车,跟黄强民笑着握手后,道:“丝丝小雨,不容易被人记住是真的。磅礴大雨的次数再少,也让人记忆犹新。”
“徐处好文采。”黄强民随意的恭维一句。
陶鹿此时也上前跟徐泰宁握手,再寒暄两句。
江远和柳景辉等人随后跟上,整个欢迎仪式并不严谨,但非常之热闹。
“你们在京城侦破的几个案子,我都有听说了。省厅还专门组织了讨论会,不过,对你们的案件的了解不多,讨论的比较肤浅。”徐泰宁见到江远还是开心的,很自然的说起了业务。
江远顺着徐泰宁的话头,聊了几句,直到进入了办公室,江远才开始说起本次案件的具体情况。
徐泰宁认真的听着。这可是来自于以一线刑警的报告,是最能说明前线情况的。
等回头再看案情分析会的时候,就算正广局这边能做的朴实一些,许多内容还是不如一线刑警的细致。
当然,案情分析会往往会有高屋建瓴的指示,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案件的情况,但这部分内容,以徐泰宁的能力,他其实是不缺的。
最重要的是,江远的说明,其价值要比普通刑警来的更透彻。
就是陶鹿等人,哪怕已经了解案情了,这会儿听江远在说,也都跟在旁边,认真的听着。
江远也不可能将所有内容事无巨细的报告给陶鹿等人,但面对徐泰宁,江远说的明显要细致许多。
排查可不仅仅是花钱的事,排查还要动用到大量的警力和物力。不客气的讲,几千名民警撒开了干三天,原本是可以侦破几千个案子的,如果都是盗窃之类的小案子的话,送检个一万人,都是有可能的。
现在为了一个案子就投入进去了,还只是此案的一部分,所有人的认真程度都提高了一个档次。
徐泰宁坐到江远的办公桌前,再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外壳老旧的真皮笔记本,细细的记录起来。
柳景辉眼神一凝,徐泰宁的笔记本,在山南省都是有点名气的。
据说,徐泰宁只有在准备投入大量人力和资源的时候,才会启用这个战损版的真皮笔记本。笔记本的内壳是可以更换的,唯独外面的皮壳不变。徐泰宁往往喜欢在上面记录人名、时间、地点,最特别的是,很多年前开始,徐泰宁就开始在笔记本上画思维导图了。
在那个大案要案全靠排查的年代,徐泰宁带着这个真皮笔记本走遍了山南省,偶尔也会应邀前往外省工作,全凭大手大脚的风格,以及高比例的破案效能,闯下偌大的名头。
“这么说来,涉案人员的信息,你们其实已经基本上拿到了。但就是找不到人,甚至连这些人的生死,都无法确定?”徐泰宁听江远说完,拿着笔在桌面上敲了两下,做了个小总结。
江远点头,道:“人脸识别,指纹和dna的搜索,都没有结果。现在确定的涉案人员超过30人,除了已经死亡的张丽珍以外,其他人在过去一年里,既没有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使用记录,也没有跟家人朋友联络的消息,更没有目击证人等等……”
“人间蒸发了?”徐泰宁道。
江远微微点头:“有点难以想象,但目前的情况就是这样。”
以现代社会的运行模式来说,人间蒸发的难度是非常高的。对于个人来说,几乎是不可完成的。因为个人在获取能使自己人间蒸发的资源的时候,就已经被暴露了。
只有强有力的组织,且只有强有力的组织,才能做到这种水平的人间蒸发。
考虑到间谍案与本案并不是很契合,宗教确实是一个极有可能的选项。
而一般的淫窟和黑社会,都是以不守规矩为基本条件的。他们连爸妈老师的话都不听,指望这些人令行禁止,实在是太过于天真了。
徐泰宁看柳景辉一眼,再看看陶鹿,道:“我在过来的路上,也考虑了这个案件的排查……从生活物资的角度去排查,我觉得不可行。主要是生活物资的类型很多,且大部分都难以追踪。而且,京城和附近的集体性的单位非常多,厨房采购,甚至某些人家一次性买的多一些,这些都不好追踪,再者,一些单位恐怕也不会让我们追踪过去。畏首畏尾的话,排查又会进行干不下去。”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陶鹿提出的生活物资的排查,他倒是不介意建议被否定。
按照徐泰宁的说法,估计只有再找到多具尸体,才能拥有巨大的权限,做这种毫无顾忌式的排查。
但如果真的找到了多具尸体,这个案子差不多也就算是侦破了。
徐泰宁翻了一下自己的真皮笔记本,再道:“我觉得可以把案子先简化一下。假设这个组织的表现是一致的,那他们最需要的,最显眼的,其实并不是生活物资,而是居住的地方。”
柳景辉等人不由看向徐泰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