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244节
  接下来,这具尸体肯定不能让家属领回去了,就得上解剖台解剖,再看舌骨和颈部肌肉的情况……
  不过,就算舌骨和颈部肌肉是好的,结论也不会发生变化。
  因为死者有可能是被用索状物勒杀的,这种有可能不会勒断舌骨,但有很大的概率留下勒痕,因为勒痕部位的组织塌陷,血管也塌陷了,造成尸体腐烂的细菌也来的晚了,也就形成了痕迹。
  这就相当于高速公路或者运送物资的铁路被中断了,同时,敌人的运兵路线也被阻断了,被侵蚀的速度也就慢了。
  总而言之,将人给勒死了,伪装成自杀,现在这个时代,已经有点过难了,还不如……对吧。
  江远对死者的死因也是无异议,点点头,戴好手套,开始上下左右,前前后后的检查起来。
  他等了这么多天,已经很想尝试使用一下新得的lv6的技能了。
  现在上手,第一感觉就是……硬。
  人之将死其身僵硬。
  人刚死的一个小时以后,就有可能开始出现尸僵了,通常是12个小时达到全身,18个小时左右开始缓解,尸体逐渐变软。
  所以,一些肉企为什么要推行猪的排酸肉,就是帮你把猪肉保存好,猪是死后8小时开始尸僵的,持续15到24小时,也就是32小时以后,正好也完成运输了,尸僵也结束了,到消费者手里的时候,肉刚好是软乎乎的状态,不会感觉硬。
  而肉里的酶类开始进入工作状况,它们会使肌原纤维降解,让肉变软并多汁,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不柴。理论上,还会带来更多的风味。
  潮汕牛肉喜欢热鲜肉,其实也非常合理。
  因为牛的尸僵是从10小时以后才开始的,但要持续72小时。所以,好的牛肉就应该在10小时内食用。72小时实在是太久了,不如熟成。
  顺便说一句,鱼的尸僵从0.1到0.2小时开始的,持续2小时左右。因此,正确的吃鱼方式是,鲜鱼现杀就上锅,或者,就腌2小时以上再吃。
  从猪牛鱼的范例,也能得出一个结论。
  一具尸体的尸僵时间,以及持续时间,都是有不同的。
  不同人的尸僵时间和持续时间,乃至于硬度,也都应该是不同的。这不仅跟人的胖瘦有关,肌肉有关,甚至跟一个人所处的地方有关。
  这不是地域歧视,而是不同地区的人的温度湿度不同,细菌的种类状态不同。
  人的死亡时间为什么那么难以判断,就是这些不确定的因素太多了。
  一些常年在某地工作的法医,往往会有一些独属于自己的时间判断上的经验,其实也是这个原因。
  用一个很好理解的例子,假设同一时间,一名东北人死在了东北,与一名海南人死在了海南,海南人应该更早尸僵,并且更早缓解。
  而若是一名东北人死在了海南,尸僵的出现速度,还与他到海南的时间有关系。
  当然,除了尸僵和尸斑,判断尸体死亡时间的技术还有很多。其实也是大家在这方面有太高的需求了。
  比如眼角膜的浑浊程度,比如尸温,高级点的还有眼球化学法之类的,测眼球内的钾细胞的浓度……
  江远并没有因为掌握着lv6的技能,就冒失的开口。
  他还是一一检查了尸体,尽可能的获得更多的信息。
  这么高级的死亡鉴定的技能,已经不单单是某种技术手段运用的好了,是每种技术手段都运用的很好,而且可以互相印证。
  所以,当江远看完以后,就很自信的给出结论:“死亡时间是今天早上十点一刻左右。”
  叶天河的眉头微皱了一下。
  同为法医,他其实不喜欢这种某某时间左右的说法。叶天河这样的,就更喜欢给一个时间间隔,几点到几点,大家一目了然。
  有一些法医,总喜欢说一个准确的时间,然后加个左右。
  这种说法看起来更自信,更准确,但其实意思都差不多,反而有误导的嫌疑。
  偏偏案件侦破了以后,大家总认为前者是更准确的。
  叶天河心下摇摇头,只当江远是少年心境,想要炫耀一下。
  但就事情本身而言,叶天河觉得应该严谨一些。
  “死亡时间10点15分到12点吧。”叶天河来的更早一点,是测过尸温的,自觉偏差不大。
  而江远来的更晚,判断的准确度,肯定要比他差一些的。
  叶天河也算是给江远留了面子,他本来是判断11点到12点的。现在强行提前了45分钟,说的也够明显了。回头,他还得给办案的民警说一声。
  这时候,江远却道:“我说十点一刻左右,我个人是倾向于左边的。我认为更可能的时间,是10点刚过,也就是最早为10点钟,最晚不超过10点30分。”
  叶天河一愣,这就跟他的真实的时间判断彻底错开了。
  他认为的正确时间,最早不过是11点。别看就相差30分钟,这30分钟,一个是对方的上限,一个是对方的下限,基本就是两个判断结果。
  “我再看看。”叶天河也不敢打包票了,毕竟是江远做出的判断,让他断然说不,他还有点说不出口。
  万宝明看气氛有点紧张,上前笑笑道:“大家判断的时间其实基本一致的,这个死亡时间,错开一点的也正常,我经常见错开一两个小时的,死者本来就没有按照规定来死……”
  叶天河叹口气,不由看了眼房间里的外人唐佳,犹豫了几秒钟,才道:“死者丈夫是11点40分进门的,按江远做的尸体死亡时间,死者丈夫根本没时间作案。”
  万宝明一愣,死者的丈夫可以说是疑点重重,几乎就是量身定制的凶手一样。
  如果死亡时间的鉴定,给死者的丈夫一个不在场的证据,那就搞笑了。
  弄不好,在死刑复核的时候都得出问题。
  万宝明严肃起来,看向江远,道:“江法医,你要不再好好看看。”
  “好的。”江远从善如流的又看了一遍。
  也就几分钟的时间,江远抬头,道:“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来看,我认为死者停止呼吸的时间,最有的可能是10点10分。”
  稍停,江远也用郑重的语气道:“我理解你们所说的情况,但我给出的结论,绝对不是为了哗众取宠。”
  江远看向叶天河,道:“叶法医,我纯粹是出于技术的判断,并不针对个人。”
  “我理解。”叶天河的表情依旧不好看,但略有缓和。
  房间内的几个人的表情都变的凝重起来,这个案子的处理,显然不像是想象中的那么轻松了。
  第304章 温度
  “我是一点钟收到的消息,不到2点钟赶到,然后就给测了肛温。34.5度。”
  叶天河也没啰嗦,直接将来时测的数据,给拿了出来。
  死亡时间的鉴定,要得出一个大概的结论,是比较容易的,但要得出一个准确的结论,特别是较为精确的结论,那是贼难的。
  仅仅是肛温这一项,就有很复杂的内容在里面。
  84年的时候,部委曾经组织搞了一个尸温研究小组,对0到30摄氏度下的581具尸体的肛温资料,进行死亡时间关系的研究,最后推导出了27个三元回归方程。
  国内后续的很多尸温研究,其实都是基于这一次的,因为后面的人再想弄500具尸体,实在是太难了。真有这么多具尸体,用来做肛温研究,那也相当于孙悟空定住了七仙女,跑去偷了个桃。
  说归说,27个三元回归方程,真能记住的也没几个人。大家也都是用的时候再查。
  再进一步的说,大部分法医用的其实是回归方程的简化版。有的连回归方程都懒得用,直接就是按经验套,比如每小时降一度,或者降0.8度,讲究点的再分一下环境温度,也就差不多了。
  所以,当叶天河发现江远很认真的很自信的时候,他也就不争了,直接给数据,你能算得出来,你算就是了。
  然而,江远只是“恩”的一声,道:“肛温也不是决定性的。”
  叶天河这时候才想起来,江远进来,连肛温都没测。
  肛温没测,就跟我玩这种精确死亡时间?
  叶天河也就是想起余温书,不想做那个伸脚的男人。
  但叶天河也是有脾气的,直接道:“那测肝温吧。”
  肝温比肛温要准确的多,但肝温是有破坏性的,得在腰部开个口子,尸表就没那么完整了。按照国内的习惯,这种情况,往往要给家属说明一下。
  另外,这种有创的操作,法医们也是倾向于回解剖室了再做,如此一来,即时性上也不及肛温。
  所以,不是很有必要的情况下,大家都倾向于测量肛温,一般来说,也就够用了。
  至于现在,有时间上的分歧,叶天河也就不纠结了,直接要求测肝温。
  万宝明反而有点纠结了,咳咳两声,道:“那我跟马大队商量一下。”
  马大队是刑警支队二大队的大队长,在确定是谋杀案以后,马队长就立即赶了过来。但由于死者的丈夫是最大的嫌疑人,马大队就没有立即露面,大家依旧按照凶手的剧本,装作是自杀案来做检查。
  万宝明纠结的点也在这里,要找丈夫询问测量肝温的话,很容易就让对方警醒。这个决定,就得现场负责的马大队决定了。
  万宝明一个电话打过去,不到两分钟的时间,换了件衣服的马继洋就进来了。
  “听说时间有分歧了?”马继洋是个有点壮硕的汉子,腿很长,警裤还是洗干净的,也就是欺负受害人家属不懂,否则,一眼就能看出来他的状态是家有贤妻,或本人为贤妻的类型,很不基层民警的样子。
  万宝明抢着说道:“时间上错开的不多,也就是一个小时的时间,但江远的判断,受害人的丈夫就被排除了。”
  “那也不一定排除。”马继洋谨慎而快速的思考着,并问道:“死者老公是11点多快12点回来的,电梯的摄像头拍的。江远你判断的死亡时间是几点?”
  “十点一刻。”江远道。
  “这么准确的?”马继洋看向江远。他的刑警二大队是经常做命案的,事实上,江远此前做的命案积案里,就有他经手过的。
  自己当年未能破掉的现案,被江远在积案状态下给侦破了,而且侦破的非常漂亮,马继洋可以说的佩服之至。
  所以,今次见到江远,马继洋本能的就给予了他更多的信任加值。
  可江远直接报了一个准确的数字,还是让马继洋有点懵。
  江远“恩”的一声。说什么呢,反正lv6就是这么牛呗,这种6小时内的命案,他就是可以直接给出准确的死亡时间。
  马继洋没等到解释,转念一想,得了,我听到解释又能怎么样呢?
  出于礼貌,马继洋看向叶天河,反而有点热络的道:“叶法医,你分析呢。”
  “11点到12点。”叶天河也不说十点一刻的话了。他测的肛温就放在那里,尸僵的状态也符合时限,换一个正常的法医过来,应该也是差不多的结论。
  马继洋“哦”的一声,道:“那其实就差45分钟。至于说死者老公是否因此就有不在场证据……电梯排到11点多回来,又不能否定他10点钟就回来,或者11点再回来……”
  万宝明提醒道:“死者老公离开单位的时间,可以询问的仔细一点。”
  “恩,真要是作假的话,单位的打卡时间,不也可以做假。”马继洋说归说,表情还是沉重了许多。
  一晃眼,马继洋又是一笑,道:“对了,你们说要测肝温?”
  “测个肝温明确一下吧。”万宝明代为说明。
  马继洋“恩”的一声:“测呗,都到这了。”
  “要不要给死者丈夫说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