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158节
  第二天。
  此起彼伏的呼噜声,配合此起彼伏的闹铃声和电话铃声,将江远吵了起来。
  江远闷闷的坐起来,听着周围的响动,再没有睡回笼觉的欲望了,顺脚将王钟踹了起来:“走吧,看看啥情况。”
  网安比技侦要好相处,也更灵活一些。
  江远猜测,既然自己和王钟都没被叫醒,那应该是一切进展顺利。
  着急起来,侯乐家连警犬的工作时间都卖了,不可能放着江远等人,安心的闻脚臭味的。
  到了楼下,见到的刑警果然都是精神抖擞的样子。
  “现在什么情况?”江远见到了侯小勇,就问了起来。
  “已经确定位置了。人去平江了。”侯小勇的表情,就像是即将出手一样。
  案发已经三天了,人出省了也不奇怪。
  虽然跑回老家这种行为有点low,但犯罪分子跑回老家却是普遍的。
  这其实就是板子打在谁身上的问题。
  板子打在别人身上,大家就喜欢教他做事:你怎么不巴拉巴拉小魔仙,叽叽歪歪嘴战神……
  要是板子打在自己身上,有上百名专业的警察正在夙夜不眠的追捕着自己,抓住了就枪毙,那往哪里跑……
  此生都未曾去过的地方,十个人里有9个人,是不敢这时候去冒险的。仅此一点,就将大部分人的逃脱路线,限定在了几个省份。
  除非是到处空降的美女帅哥,否则,大部分人在二十几岁三十岁的时候,生活圈子很可能就局限在生活的地方,上班的地方,读书的地方,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生活的地方,最多再加一两次旅游目的地罢了。
  这时候,该往何处跑呢。
  许多人的脑海中,这时候就该浮现出儿时的影像,当年捉迷藏的场景,还有家乡熟悉的环境,那些游戏人生时随口的聊天:我藏**,神仙都难找。
  一个人,要是能够成年累月的藏在某个树洞或者洞穴中,那真的是神仙难找。
  然而,现实中,大部分普通人,在这种环境中,连十天半个月都呆不下去——还是那句话,有这种毅力和执行力的,通常来不及犯罪,就被社会用高官厚禄,香车美女给收编了。
  少部分被落下的,往往也会倒在物资采购等囤积准备的过程中。
  历史上,能够长时间逃亡的巨恶,都是克服了人性,反其道而行的。比如世纪毒枭刘招华,顶着部委的a级通缉令,在上千名干警长时间的追捕下,撵转六七省,逃亡了九年,娶了两个老婆,全是逆着专案组的思路,前往自己并不熟悉的地方。
  至于刘招华的社会性,可以从他13岁说起,那是1979年,他在全省中学生化学竞赛中,获得了二等奖,只是因为家贫,最终选择了辍学,后来……后来的刘招华,自学成才,在80年代完成了冰毒的化学全合成的新路线,也就是类似绝命毒师里的毒品制作新方案,早海森堡20年
  如果80年代的刘招华在学校任教的话,就这份成果,能送当时的他直聘教授,发表一两篇论文到世界顶级期刊,至少成为全省化学界大佬预备役。
  顺便说一句,一个社会如果不能用高官厚禄,香车美女将有才华的人收编起来,落榜秀才洪秀全,屡试不中之黄巢,裁员下岗李自成,有话说。
  顺便的顺便,刘招华的最终命运,是在老婆的劝说下,回到了“灯下黑”的老家福安,3个月后被发现并逮捕。夫死刑,妻五年。
  ——综上所述,听老婆话的男人,会死。
  赚几百亿都没用。
  ……
  李伟斌在犯罪序列中,是很低级的存在。
  别说克服人性了,他连控制一下都做不到。否则,就他多次入室盗窃获得的收入,都不用节俭,但凡不挥霍,都能积攒一笔很厚实的资本金,重新做人了。
  甚至说,他如果没有兽性大发,在入室盗窃的过程中将受害人刺死,哪怕仅仅只是刺伤,或者在受害人受伤以后,中止犯罪,直接逃走,他也不至于引来外县的江远。
  然并卵,李伟斌就那么肆意的发挥着自己的天性。
  而刑警们自然也会利用他的天性。
  跨省追踪,固然是要麻烦一些,但就命案的性质来说,也真没什么麻烦的。
  命案的办案经费从来都是不缺的。别的专案组抠抠巴巴省下来的钱,就是为命案服务的。
  人手也是充足的,现在的命案,动用几百几千人都是常见的。技术需求也可以从县级一路上升到部委,只要真的有需求,请援的通道是畅通的。
  这种机制有利有弊,从好的方向来说,它浓重的警告意味,应当是震慑了一批犯罪分子,救下了一些人。
  李伟斌就是无视了震慑,从而将自己陷入到了非常困难的境地。
  江远在会议室里坐了一会儿,就从各种电话和报告中,跟进到了目前的状况。
  很快,侯乐家还找来了一张平江省的地图,挂在墙上,装模作样的贴几只旗帜在上面,以表示目前的进度。
  其实没什么必要,抓人又不是行军打仗,排兵布阵的作用也就那样。更别说,前线的局势自有前线指挥,都轮不到侯乐家来遥控。
  当然,如此倒是不妨碍侯乐家找来的地图的比例尺不合适,同样不妨碍侯乐家同志自己开心。
  “江法医,咱们中午随便吃点,晚上要是破案了,就去吃场好的。”侯乐家的态度比昨天又好了一些。
  睡了一晚上,让他的大脑变的清晰而理智,渐渐开始意识到,江远不仅仅是省里排名前列的指纹专家,以及经过证明的血迹专家,他在多条战线上,都有堪比黑子的省内排名。
  简而言之,他侯乐家用黑子换江远,赚麻了。
  这时候请江远吃顿好的,感觉就特别应该。
  江远刚睡醒,应了侯乐家一声,又问:“那个小孩在李伟斌身边吗?”
  “还不知道。”侯乐家的目光在地图上巡视,道:“从他到平江的速度来看,应该没有花费多长时间在小孩身上,这个……也不太好说。”
  他们现在猜测嫌疑人李伟斌掳走孩子,是因为想要贩卖换钱,这是比较正常的思路。
  逃亡是一定需要钱的,而且,钱的作用可能比提前规划的路线什么的,更为重要。看看那些间谍片就知道了,一名间谍跑路的时候,也只需要钱和身份证件就足够了。武器根本不是必须的。
  而在逃亡路上,一个人能跑多久,其实跟他手里的钱数也是息息相关的。因为衣食住行都需要花钱,逃亡的时候若是没有钱,那就睡不好,吃不好,生病的风险大大增加不说,路上的接触的人多,也就更容易暴露。
  很多贼匪都是暴露在找钱的路上的。
  而有钱的经济犯逃亡的时候,哪怕没什么经验,往往也很容易跑掉。因为他们手里有钱,而钱是可以弥合伤痛的。
  比如同样是打出租车,没钱的逃亡者,很可能就会掏出武器来白嫖。有钱的逃亡者,路上睡一觉,醒来了跟师傅说两句暖心话,临走多给点钱。那到了协查通报的时候,后者很可能出于朴素的情感,默不吭声,前者可能都化妆了,但还是有可能被心怀不满的司机报给专案组。
  但是,这种有用的知识,要么得通过经验获得,要么就只能拜师学艺或读书获得了。
  专案组不怕李伟斌读过书,拜过师,就怕他啥也不懂,身上没钱还装大,又怕小孩在路上哭闹起来,李伟斌一个男人搞不定,采取极端手段。
  呆在会议室里的一群人胡思乱想没多久,报讯的电话打了过来:
  “抓住了李伟斌。”
  “没找到小孩。”
  “李伟斌拒不交代。”
  专案组众人的心情,从狂喜转向愤怒,接着,就是深深的忧虑。
  最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与此同时,江远的面前,也闪出了系统的界面:
  任务:寻找刘依依
  任务内容:找到被李伟斌掳走的刘依依。
  第209章 抓脏
  “他敢不交代!”侯乐家的情绪,在愤怒阶段停顿的比较久。
  他身边的几名隆利县的刑警,直接转身,低头找水,劝都没劝。
  侯乐家使劲的骂了一分钟的娘。
  江远这时候倒是对侯乐家有点刮目相看:方言说的很好啊,特别纯正。骂娘的节奏也很好,骂的也有特色,无重复,这要是放在江村老家,就是妥妥的山歌王子的胚子。
  lv3水平的脏话王,在江村,也是受人欢迎的老北鼻呢。
  看侯乐家的外形也不错,脸有点老,但老北鼻嘛,不挑这个,有点黑也没关系,但个头还不错,在老年群体中是有优势的。
  只不过,骂娘的水平再高,对破案也没什么用。
  说不定,就是破案没什么用,才练出了高水平的脏话。
  江远知道侯乐家愤怒的原因。
  李伟斌如果咬住不交代那小女孩刘依依的下落,通过警方的常规调查,是很难找到人的。
  最重要的是,很难在限定的时间里,找到活着的刘依依。
  最怕的是李伟斌将刘依依杀死处理了,这种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也可以解释李伟斌为什么咬紧牙关不交代小女孩的下落。
  这种情况的解法也是有的,就告诉他,入室是加重情节,绑架幼童也是,告诉他死定了,说不定反而说出来了。
  因为审讯两个案子要花费更长的时间,有的死刑犯为了拖延死刑的执行,就会采用这种方式,磨信息给检察院。
  但如果小姑娘还活着,比如是被弃于路边的,或者卖出去了,告诉李伟斌,他死定了,很可能就激起逆反心理了。
  一来二去的,等耗到李伟斌的情绪过去了,再问到地方,很可能也就找不回来了。
  “隆利县有特别擅长审讯的警察吗?”江远低声问王钟。
  王钟看眼侯乐家,道:“他们要是有能人,侯队至于骂成这样吗?”
  江远理解了,又忍不住道:“隆利县真是啥都没有啊。”
  “我们宁台县也是啥都没有啊……哦,现在有您了,以前的时候,我们也都是等着上级支援呗。”王钟说的很自然。
  “总有能人吧。”
  “留下的都是有原因的。有机会的都走了。”王钟看看江远,又道:“您知道市场上有指纹公司吧。”
  “知道。”两人所说的指纹公司,是收费做指纹的公司,他们接受警局的外包任务,以不同的收费模式来做指纹比对的生意。
  不管中间采用什么结构,指纹公司本质上就是痕检指纹的公司化。理论上,做的越好,完成的指纹比对越多越难,就应该赚越多的钱。
  且不说具体的模式是怎么样的,警务系统内的指纹专家,要是愿意去指纹公司任职,赚的肯定要比工资高的多。
  王钟接着道:“就算不奔着钱去,有本事的,也愿意去大城市的。咱们县城里面,考公的时候是热是冷,不是看得清清楚楚的。”
  “也是。”江远点点头,又道:“但我是江村人来着。”
  “我不是呐。”王钟叹口气。
  江远拍拍王钟的肩膀,道:“回头给你介绍个对象。”
  王钟顿时不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