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124节
江远于是切回案件详情,找到辖区警局的信息,就笑了起来:“是苗河县的,之前跟他们通过电话,稍等。”
江远是做全省指纹会战的时候,比中了一例苗河县的命案积案的指纹,故而留有苗河县刑警大队大队长的电话。
江远一个电话拨过去,很快,就听苗河县的刑警大队长笑呵呵的声音传来:“江法医,怎么有空给我电话了,是好事吗?”
“我刚比中一个普通案件,六年多前的一个抢劫案……对,具体信息我内网发给您,对的对的,哦……复核通过了……不客气不客气”
江远坐在讲席的位置,收音良好,两人手机里的对话,几乎全部落入众人耳中。
在场的技术员们,一个个神情恍惚。
苗河县的刑警大队长的脾气,竟然这么好?
这么好脾气的人,能当得了刑警大队长吗?
另外,刚才发生了什么?
在诡异的安静中,江远完成了内网发送信息的步骤。
“好了,复核也通过了,那么,这一起六年前的抢劫积案,就算是有了新的关键线索。接下来,就看苗河县能够定位和抓捕到犯罪嫌疑人了。对我们来说,刚刚的案件的指纹比对的工作,我们就算是完成了。”
江远点掉刚刚打开的几个页面,算是完成了最后的整理工作。
“我们再来找一个典型的指纹,再重复试试刚才的手法,是否可行。”江远又翻找起了指纹。
刚刚就在清嗓子的哥们,终于忍不住了,“呼”的起身,只是要说的东西完全变了:“刚才,咱们做的是个真案子吗?”
“对。”江远应了,又道:“所以说是实战化的讲课。那个……我说的内容,我讲课的风格的话,能习惯吗?”
“能能能,只是,不是,咱们……不是,你……不,您刚就侦破了一起抢劫案?”清嗓子的哥们大约是无法接受这件事。
很快,小讲堂里已是人声鼎沸。
有人更是悄悄的发信息:兄弟,快来看神仙。
第168章 看看案子
一名身材高大的刑警,蹑手蹑脚的从后门钻了进来。
清河局的小讲堂就弄了一层半的高度,后门还得走专门的消防通道,平时愿意走的人不多。
但在今天,为了在上课期间钻进来,又不好意思当着众人的面进来,好些人都选择了走后门。
好些人大约有二十好几个。
算下来,差不多也一个中队的人手了。
这么多的人要是非法走后门的话,得一个大队的人,才抓得完。
而此时此刻,正在钻后门的,则是清河局刑科所痕检组的组长陈文明。
他也是收到了曹可扬的短信,才忍不住过来看看的。
清河局自己不做案子,下辖的刑警支队平日里做最多的,还是指导各地的刑警队,统计各地的各项指标和数字,制定各种工作要求,服务基层,上传下达等等……
在这种环境下,刑事科学单位的作用,反而更容易凸显出来。
像是清河局原本应该设立的刑科大队,就被改造成了较专业的刑科所,水涨船高的也有痕检组。
一些县局做不了,或者做不好的技术检验,就送到县局刑科中心来做。像是宁台县,就没有自己的文检,痕检方面,工具检验的能力也很弱,枪械痕迹检验的能力基本没有。
同样不具备的还有足迹检验,至少在以前,宁台县的足迹检验,也都是送清河局的。
陈文明就是清河局的足迹检验员,也是省内有名的足迹专家。
此前,江远做的足迹积案,在身高方面出了错的,就是足迹专家陈文明。
而陈文明,自然也是听说了此事。
这让他下意识的避开了江远的培训课。
直到江远在现场做指纹的“实战”故事传过来,陈文明才跑过来观战。
他是市局有名的足迹专家,但作为痕检技术员,指纹也是会做的,而且,陈文明的指纹也做的相当不错,只是欠一点不够去参加省级指纹会战而已。
也是因为这样,陈文明总觉得江远的“实战课”有点过于噱头了。
陈文明伸头向下看了看,就见江远正看着屏幕,都没有瞅自己一眼。
能有一百七八十个座位的小讲堂里面,此时坐了大约五六十号人。
其中有一小半,是不需要来听培训课程的。
陈文明撇撇嘴,再找到同组的曹可扬所在的位置,摸索了过去。
经过一场课间休息,曹可扬已经退后到了中间位置处,只是眼神依旧有点迷离,心情依旧有点酸楚,emo的都懒得伺候江远了。
“怎么样?”陈文明坐到了曹可扬身边,低声问了一句。
曹可扬呵呵的笑两声,道:“现在标记第五次特征点了。”
“那就是标了四次,都没比中?”陈文明不由笑了一声。
标记四次特征点,其实也不多。一般现场采到的指纹,若是比不中,起码也会标个三四次,四五次的,才会放弃的。
要是重要的命案的话,标记个十几次,二十几次的都正常。
积案标记的次数就更多了。大部分的痕检,做指纹都是试出来的。
这本来也就是最正常的做法。
但就心理上的感觉来说,标记四次还不中的话,感觉再中的概率就不高了。
反而是曹可扬替江远说话,道:“因为选的就是疑难指纹,所以前一节课,四次标记就比中,才不太正常吧。”
“正常情况是根本不会这样现场比指纹吧。”陈文明皱眉道:“指纹比对本身就是有一定偶然性的。”
曹可扬立即点头:“对呀,我也是这么想的。”
“指纹比不中,才是家常便饭。指纹标记的再好,库里没有对应的指纹,你又能怎么办?”陈文明叹口气。
“是呀是呀。”曹可扬赞成。
“这种现场比指纹,很容易给大家一个不好的印象,就好像指纹鉴定就是分分钟出结果的东西。”陈文明再叹一口气,又在心里想,要不是上次足迹的事,自己就得好好说道说道了。
但是,恰恰因为不久前,江远的足迹鉴定,推翻了陈文明自己的足迹鉴定,并因此侦破了一起命案。陈文明觉得自己不好出面教育江远了。
现在教育他,显得自己没有容人之量。
陈文明于是看着屏幕,略显遗憾与惋惜,又有一丝无奈与疲惫。
年轻人是很容易在荣誉和掌声中走错路的,这原本也没什么,人总是得经历些什么才能成长……
“这次也没比中。”讲席处,江远的声音传来。
陈文明不觉嘴角一抿。
意料之中了。
再怎么厉害的指纹专家,比中指纹的概率也是不高的。
这一点,看指纹库里不断积累的嫌疑人的指纹就知道了。
要是指纹那么好比中,指纹库里早就没指纹了。
现在的罪犯,稍微聪明一点的,都知道隐藏指纹了。
像是三四十年前那样,到处都是血指纹的时代,早都结束了。
当然,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指纹的提取技术,也是在不断提高的。
像是从塑料上提取指纹,从织物上提取指纹等技术,现在也都发展的很成熟了。
只不过,从这些地方提取的指纹,指纹条件都好不到哪里去。
想要比中这些指纹,难度也不知道提高了多少倍。
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来分析,陈文明都不觉得“实战化”的讲课是一种选择。
这时候,江远的声音再次传来:“我们再标记一次特征点。”
陈文明于是调整了一下座位,准备好好的看一次。
然后,就听江远道:“标记特征点,尤其是多次标记特征点,我们要从之前的标记中,吸取教训。那我们从之前的特征点标记中,学到了什么呢?”
陈文明一愣,内心不由诧异起来:还可以这样思考的?
江远继续以授课的口吻,道:“大家看我之前做的几次特征点的标记,很容易看到,中间这个部分,在多次特征点的标记中,这里都被标记了,因为这里的条件比较好,很容易找到特征点,对吧。”
场内有人就配合的点头。
江远再道:“如果是普通的指纹,咱们之前的标记模式,都没有问题的。肯定是要标记好标记的。但是,咱们现在多次标记都未中,我觉得得重新考虑一下特征点的标记范围了。”
江远用鼠标在指纹上画了个圈,道:“这里面的特征点,我们此前多次标记了,匹配到的指纹条件也一般,那我们这一次,就不标圈内的特征点了。”
“稍微有点难,这样的话,难度就提高的比较多了,但从我的理解来说,提高难度,其实是比中指纹的先决条件。库里的疑难指纹,越是提高难度,越是容易比中。”
江远阐述的道理,对新人痕检来说,是没什么触动的。
这里有一半人,平时都是以采集指纹为主,都没有动手比中过指纹库里的指纹,现在谈提高难度才容易比中,以及其中的内在含义,多少有些超过理解范畴了。
陈文明一下子就听进去了。
他的指纹水平不是很高,但他的足迹鉴定水平,确实是省内一流的。
而在日常的工作中,陈文明其实也早就发现了这个道理。
那些积案中涉及到的足迹,尤其是大案要案中涉及到的足迹,越是简单的,越是常规的,越难比中。
仔细想想,这样的足迹若能比中,前面的痕检,又何至于将足迹留到这个时候呢。
就得是疑难的足迹,更容易比中。
尤其是超过大多数人射程的足迹,一旦找到切入点,比中的概率就离谱高。
从某个角度来说,这就相当于拿出了新技术。
用新技术降为打击了犯罪分子,从而得到“更容易比中”的情况。
陈文明于是又轻轻点了点头。
不愧是在一次足迹鉴定中,偶然的战胜过自己的人,真的是能总结出一点东西的。
江远是做全省指纹会战的时候,比中了一例苗河县的命案积案的指纹,故而留有苗河县刑警大队大队长的电话。
江远一个电话拨过去,很快,就听苗河县的刑警大队长笑呵呵的声音传来:“江法医,怎么有空给我电话了,是好事吗?”
“我刚比中一个普通案件,六年多前的一个抢劫案……对,具体信息我内网发给您,对的对的,哦……复核通过了……不客气不客气”
江远坐在讲席的位置,收音良好,两人手机里的对话,几乎全部落入众人耳中。
在场的技术员们,一个个神情恍惚。
苗河县的刑警大队长的脾气,竟然这么好?
这么好脾气的人,能当得了刑警大队长吗?
另外,刚才发生了什么?
在诡异的安静中,江远完成了内网发送信息的步骤。
“好了,复核也通过了,那么,这一起六年前的抢劫积案,就算是有了新的关键线索。接下来,就看苗河县能够定位和抓捕到犯罪嫌疑人了。对我们来说,刚刚的案件的指纹比对的工作,我们就算是完成了。”
江远点掉刚刚打开的几个页面,算是完成了最后的整理工作。
“我们再来找一个典型的指纹,再重复试试刚才的手法,是否可行。”江远又翻找起了指纹。
刚刚就在清嗓子的哥们,终于忍不住了,“呼”的起身,只是要说的东西完全变了:“刚才,咱们做的是个真案子吗?”
“对。”江远应了,又道:“所以说是实战化的讲课。那个……我说的内容,我讲课的风格的话,能习惯吗?”
“能能能,只是,不是,咱们……不是,你……不,您刚就侦破了一起抢劫案?”清嗓子的哥们大约是无法接受这件事。
很快,小讲堂里已是人声鼎沸。
有人更是悄悄的发信息:兄弟,快来看神仙。
第168章 看看案子
一名身材高大的刑警,蹑手蹑脚的从后门钻了进来。
清河局的小讲堂就弄了一层半的高度,后门还得走专门的消防通道,平时愿意走的人不多。
但在今天,为了在上课期间钻进来,又不好意思当着众人的面进来,好些人都选择了走后门。
好些人大约有二十好几个。
算下来,差不多也一个中队的人手了。
这么多的人要是非法走后门的话,得一个大队的人,才抓得完。
而此时此刻,正在钻后门的,则是清河局刑科所痕检组的组长陈文明。
他也是收到了曹可扬的短信,才忍不住过来看看的。
清河局自己不做案子,下辖的刑警支队平日里做最多的,还是指导各地的刑警队,统计各地的各项指标和数字,制定各种工作要求,服务基层,上传下达等等……
在这种环境下,刑事科学单位的作用,反而更容易凸显出来。
像是清河局原本应该设立的刑科大队,就被改造成了较专业的刑科所,水涨船高的也有痕检组。
一些县局做不了,或者做不好的技术检验,就送到县局刑科中心来做。像是宁台县,就没有自己的文检,痕检方面,工具检验的能力也很弱,枪械痕迹检验的能力基本没有。
同样不具备的还有足迹检验,至少在以前,宁台县的足迹检验,也都是送清河局的。
陈文明就是清河局的足迹检验员,也是省内有名的足迹专家。
此前,江远做的足迹积案,在身高方面出了错的,就是足迹专家陈文明。
而陈文明,自然也是听说了此事。
这让他下意识的避开了江远的培训课。
直到江远在现场做指纹的“实战”故事传过来,陈文明才跑过来观战。
他是市局有名的足迹专家,但作为痕检技术员,指纹也是会做的,而且,陈文明的指纹也做的相当不错,只是欠一点不够去参加省级指纹会战而已。
也是因为这样,陈文明总觉得江远的“实战课”有点过于噱头了。
陈文明伸头向下看了看,就见江远正看着屏幕,都没有瞅自己一眼。
能有一百七八十个座位的小讲堂里面,此时坐了大约五六十号人。
其中有一小半,是不需要来听培训课程的。
陈文明撇撇嘴,再找到同组的曹可扬所在的位置,摸索了过去。
经过一场课间休息,曹可扬已经退后到了中间位置处,只是眼神依旧有点迷离,心情依旧有点酸楚,emo的都懒得伺候江远了。
“怎么样?”陈文明坐到了曹可扬身边,低声问了一句。
曹可扬呵呵的笑两声,道:“现在标记第五次特征点了。”
“那就是标了四次,都没比中?”陈文明不由笑了一声。
标记四次特征点,其实也不多。一般现场采到的指纹,若是比不中,起码也会标个三四次,四五次的,才会放弃的。
要是重要的命案的话,标记个十几次,二十几次的都正常。
积案标记的次数就更多了。大部分的痕检,做指纹都是试出来的。
这本来也就是最正常的做法。
但就心理上的感觉来说,标记四次还不中的话,感觉再中的概率就不高了。
反而是曹可扬替江远说话,道:“因为选的就是疑难指纹,所以前一节课,四次标记就比中,才不太正常吧。”
“正常情况是根本不会这样现场比指纹吧。”陈文明皱眉道:“指纹比对本身就是有一定偶然性的。”
曹可扬立即点头:“对呀,我也是这么想的。”
“指纹比不中,才是家常便饭。指纹标记的再好,库里没有对应的指纹,你又能怎么办?”陈文明叹口气。
“是呀是呀。”曹可扬赞成。
“这种现场比指纹,很容易给大家一个不好的印象,就好像指纹鉴定就是分分钟出结果的东西。”陈文明再叹一口气,又在心里想,要不是上次足迹的事,自己就得好好说道说道了。
但是,恰恰因为不久前,江远的足迹鉴定,推翻了陈文明自己的足迹鉴定,并因此侦破了一起命案。陈文明觉得自己不好出面教育江远了。
现在教育他,显得自己没有容人之量。
陈文明于是看着屏幕,略显遗憾与惋惜,又有一丝无奈与疲惫。
年轻人是很容易在荣誉和掌声中走错路的,这原本也没什么,人总是得经历些什么才能成长……
“这次也没比中。”讲席处,江远的声音传来。
陈文明不觉嘴角一抿。
意料之中了。
再怎么厉害的指纹专家,比中指纹的概率也是不高的。
这一点,看指纹库里不断积累的嫌疑人的指纹就知道了。
要是指纹那么好比中,指纹库里早就没指纹了。
现在的罪犯,稍微聪明一点的,都知道隐藏指纹了。
像是三四十年前那样,到处都是血指纹的时代,早都结束了。
当然,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指纹的提取技术,也是在不断提高的。
像是从塑料上提取指纹,从织物上提取指纹等技术,现在也都发展的很成熟了。
只不过,从这些地方提取的指纹,指纹条件都好不到哪里去。
想要比中这些指纹,难度也不知道提高了多少倍。
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来分析,陈文明都不觉得“实战化”的讲课是一种选择。
这时候,江远的声音再次传来:“我们再标记一次特征点。”
陈文明于是调整了一下座位,准备好好的看一次。
然后,就听江远道:“标记特征点,尤其是多次标记特征点,我们要从之前的标记中,吸取教训。那我们从之前的特征点标记中,学到了什么呢?”
陈文明一愣,内心不由诧异起来:还可以这样思考的?
江远继续以授课的口吻,道:“大家看我之前做的几次特征点的标记,很容易看到,中间这个部分,在多次特征点的标记中,这里都被标记了,因为这里的条件比较好,很容易找到特征点,对吧。”
场内有人就配合的点头。
江远再道:“如果是普通的指纹,咱们之前的标记模式,都没有问题的。肯定是要标记好标记的。但是,咱们现在多次标记都未中,我觉得得重新考虑一下特征点的标记范围了。”
江远用鼠标在指纹上画了个圈,道:“这里面的特征点,我们此前多次标记了,匹配到的指纹条件也一般,那我们这一次,就不标圈内的特征点了。”
“稍微有点难,这样的话,难度就提高的比较多了,但从我的理解来说,提高难度,其实是比中指纹的先决条件。库里的疑难指纹,越是提高难度,越是容易比中。”
江远阐述的道理,对新人痕检来说,是没什么触动的。
这里有一半人,平时都是以采集指纹为主,都没有动手比中过指纹库里的指纹,现在谈提高难度才容易比中,以及其中的内在含义,多少有些超过理解范畴了。
陈文明一下子就听进去了。
他的指纹水平不是很高,但他的足迹鉴定水平,确实是省内一流的。
而在日常的工作中,陈文明其实也早就发现了这个道理。
那些积案中涉及到的足迹,尤其是大案要案中涉及到的足迹,越是简单的,越是常规的,越难比中。
仔细想想,这样的足迹若能比中,前面的痕检,又何至于将足迹留到这个时候呢。
就得是疑难的足迹,更容易比中。
尤其是超过大多数人射程的足迹,一旦找到切入点,比中的概率就离谱高。
从某个角度来说,这就相当于拿出了新技术。
用新技术降为打击了犯罪分子,从而得到“更容易比中”的情况。
陈文明于是又轻轻点了点头。
不愧是在一次足迹鉴定中,偶然的战胜过自己的人,真的是能总结出一点东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