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82节
  魏振国的汗毛都顺着他的刑警本能站起来了,这要是还看不出里面有案子,他这几十年就算是白混了。
  魏振国“哼”的一声,直接问:“你最近没作案,你的收入从哪里来的。”
  “没……没作案。”
  “没作案,你吃的喝的用的,都是哪里买的?”魏振国重复问了一句。
  两名负责审讯的年轻民警都听明白了,不觉精神一震。
  “我……存的钱。”笨郭道。
  “之前存的?”
  “对。”
  “存在哪里?支付宝还是微信?还是银行账户上……”
  “不是……那个,现金。”
  “现金存的?”
  “是。”
  “什么时候存的,怎么赚的这笔钱?”魏振国不缓不慢的问,根本不怕问不穿。
  说到底,笨郭的大部分收入都是做扒手来的,而他两三年就要被打击一次,快的时候,一两年就要进去一次,差不多四五年一个循环。
  年轻的时候,他身边还有亲戚帮忙,到这个年岁了,也就没什么人管了。
  所以,存钱对笨郭来说是存在的。而一笔大钱的入账,或者说一笔横财的来源,就很值得考究了。
  笨郭又解释两句,解释不通了,干脆不说话,一副准备抵赖到底的样子。
  魏振国坐在对面抠抠手指,等了近十分钟的样子,悠悠的道:“老郭,咱俩认识有20多年了吧。”
  笨郭还是没吭声。
  按往常,他们这种小蟊贼,跟刑警是要顺毛捋的,哪里能搞这种强对抗。
  尤其是民警同志都开始唱红脸了,当小贼的还不配合着唱起来,笨郭自己都觉得不合适。
  魏振国嘿嘿的笑两声,道:“我入行的时候,你就当小偷了,临老了,你给咱搞了这么大一出,看你不说话,我估摸着,是有人命在手了吧?”
  “不是,魏哥,没必要,至于吗?”笨郭也不是纯苯,勉强开口:“你真要兄弟帮你扛案子,你找个差不离的啊,命案说得过去的吗?”
  魏振国看笨郭的样子,却觉得与往常迥异。
  而以笨郭的年龄和过往来判断,他显然不可能是自我觉醒了犯罪能力。
  说明什么?说明有人教他了。
  魏振国彻底来了兴趣,又问了几句,再次确定了心中的想法,就起身离开了。
  审讯室里的三个人不明所以,但魏振国也没说停下来,于是两名刑警又陪着笨郭玩了一会谈话游戏。
  魏振国则是先找了影像办公室,再带着一起来找江远。
  他要做的,还是人像。
  已经截好的视频有两段,都是笨郭与另外一人。
  最年轻的高建胜把视频拿出来,还有点不太好意思,低声道:“还是做人像,但我们按照之前你的做法做,感觉稍微是有清楚一点,但脸还是看不清楚,也不知道怎么调了。”
  “这个图像是复杂一点,摄像头本身的条件就比较差。”江远一边看一边道:“图像做不出来的原因很多,有很多是监控系统本身造成的,比如采样的分辨率、帧率、压缩质量、摄像头的姿态控制等等……”
  “这个做不出来吗?”魏振国一惊。
  江远“哦”的一声,道:“那倒不至于,稍微有点难。”
  江远说着找了个新算法,啪啪啪的就敲起了参数,一会的功夫,一张能够看清人脸的半清晰照片,就出现在几人面前。
  “我去!”初代影像男庄伟忍不住爆了粗口。
  大家好像做的是一样的事,但又好像不在同一个世界,眼睛都会了,手,手往哪里……哪里放?
  第124章 上限
  图侦是一个上限非常高,下限其实也非常低的刑事科学专业。
  论上限,仅仅是图像去噪的技术,就已有无数种噪声和清晰图像模型了,且还在增加。
  而不同的噪声模型和清晰图像模型,再加上不同的求解方法,也就形成了形形色色的去噪声算法。其数量有数百种之多。
  比如众所周知的bm3d降噪,dct降噪,pca降噪,k-svd降噪,非局部均值降噪,wnnm降噪等等……
  而写算法,做模型,还不是图侦最上限的存在。要实质性的处理图侦所面对的图像和影像,更需要掌握各种算法模型的同时,对流程和方法有相当的经验,对相关技术也有相当的掌握才行。
  当然,这样的上限要求,别说在省内,就是全国范围内,都不一定能够得到满足。
  在宁台县这样的地方,大部分情况下,影像办公室之类的存在,只是为了满足最下限的要求——找得到监控视频,盯得住人即可。
  偶尔盯不住也没关系。
  庄伟等人,原本只是为了满足最下限的要求而工作的。现如今,江远却为他们展现了一个准上限的存在。
  而要想跃过这条鸿沟,必然是非常痛苦的。
  看得到,摸不着,着实令人难受。
  江远拿出另一套视频,再看看旁边的三代影像男,想了想,简单说道:“不同的图形图像,是要选择不同的方法的。就目前的技术来说,不可能有一种通用的算法,能够兼容所有的图形。当然,可以用几种常用的模块来试一下,但效果肯定不会太好。”
  说着,江远就拿出与刚才截然不同的小波变换,填起了参数。
  影像增强的核心是算法,使用不同的软件,其实也是在选择不同的算法。
  对于使用者来说,在选择了算法之后,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填写参数。而且是大量的参数。
  案件的录像各不相同,需要的目标也是不同的处理流程,这些都是需要人工容易解决,而程序难以解决的问题。
  就好像江远现在看到的视频,是一个远景的逆光的监控视频。作为目标的两个人,是出现在视频左下角的,所以略有些变形。
  而这些,都是算法不容易顾及到的地方,就需要江远来填写参数,划定出范围和区间。
  这个过程,偶尔又需要其他程序帮助判断,又或者就由使用者做经验判断。
  江远开开关关多个软件,填了大量的数字进去,才再次跑起程序来。
  这个过程,三代影像男看的清清楚楚,并慢慢绝望起来。
  “您上次好像没填这么多东西。”一代影像男庄伟挺客气的问江远。
  江远“恩”的一声,道:“这次的视频条件更差一点。另外,用的算法也不太一样,有的软件是要填的参数多一些。”
  上一次,江远是在影像办公室的电脑上操作的,他们的软件能选择的算法也少,能填的参数也少。江远自己的电脑上安装的软件,自然是要更适合自己一些。
  也就更复杂一些。
  庄伟等三人互相看看,都有些不知该说什么是好。
  魏振国不管那么多,就坐旁边,安安心心的跟吴军抽了两支烟,就听着打印机嘎吱嘎吱的响了起来。
  “我来取。”魏振国一跃而起,就跑去将第二个视频的四张图给扒拉了过来,动作快捷的像是年轻的惯偷似的。
  江远这次取了四帧的图,一起处理了取出来的。
  这也是参数较多的原因之一,视频处理起来比较复杂,多出图更容易出东西。
  将几张图平铺在桌面上看了一会,魏振国也只能摇摇头,拍了照片,道:“我给同事看看。说不定是现在的新人。”
  魏振国找两个群,将照片发了出去。
  江远收拾收拾东西,将拷贝用的u盘等物交给庄伟。
  电脑主机的轰鸣声刚歇,魏振国的手机就有电话打了过来。
  “你从哪里找来的图?”电话接通,另一头立即就有问话声。
  魏振国笑道:“那不能说,案件还在侦办中呢。你认出里面的人了?知道名字吗?”
  电话另一头迟疑了几秒,道:“我看着像,不确定是不是,你到库里搜张万杰。看看是不是。”
  “你手里的案子?”
  “以前的吧,列入追逃了。”
  “哈,那我看看,多谢哈,回头请你抽烟。”魏振国说着就把电话给挂了。
  江远也不用他说,就在刚刚结束轰鸣的电脑上,打开“全国在逃人员信息系统”,输入“张万杰”几个字。
  “抢劫、抢夺、入室盗窃、盗窃……江洋大盗无疑了。”魏振国说着嘴角都翘起来了,他的心情,就像是在ktv里临时检查,突然发现其中一位美女是男人,且是逃犯一样……
  “部委的b级通缉令。”庄伟叹一口气:“这就抓到一个b级。”
  部委的通缉令就分两级,a级是部委自己列的名单,是部委认为的重点追逃人员。b级是部委应各地省厅的要求,列出来的名单,悬赏和对接等等,也都是交给省厅去做的。
  不过,对于基层民警来说,抓到b级逃犯已是非常难得的事了。
  而对图侦来说,寻找逃犯其实是常规性工作。像是长阳市的图侦大队,常年都有民警在找逃犯,其工作内容就像是玩指纹的搜库一样。
  就国内目前的监控资源来说,任何人都有变成视频主角的能力,只看谁能慧眼识珠了。
  当然,这事肯定也是不容易的,尤其是上了部委通缉名单的人,都是县局找不到,市局找不到,再报给省厅的,然后再到部委的。
  这其中,不一定每一步都有人去拼命尝试,但各种比对也是少不了的。
  轻轻松松的就抓一个逃犯这种事,就相当于轻轻松松的获得了三等功。本质上还是有点凡尔赛的成分的。
  魏振国距离逃犯一步之遥,却是咬咬牙道:“要抓到才算,光有线索,就浪费了。”
  “要循着监控找吗?”庄伟积极参与。
  魏振国不由看向江远。
  “他们找比我找还方便。”江远说的很实际。他的主要能力集中在影像增强,至于跟着监控走是怎么样的,他是不清楚的。
  魏振国于是对庄伟露出一把笑脸:“那要是能找到这货的落脚点,那就最好了。”
  他不知道笨郭是怎么认识张万杰的,但既然是上了追逃名单的家伙,多半是很警觉的。很有可能,都不会告诉笨郭自己的落脚点。
  庄伟则是热情的邀请魏振国回自己办公室。
  在宁台县这种地方,几年都遇不到一个追逃人员,他也是积极的很——虽然也有可能,是庄伟等人,此前并没有能力将逃犯揪出来,但只是跟着监控走,庄伟还是够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