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作者有话说】
搓手手踩点
第53章 世界三【13】
◎太平三年◎
科举舞弊案看似以五个举人人头落地告一段后,可在普通百姓和读书人看不到的地方,另一场较量在进行中。
黎见微想要用这样果断杀人的办法迷惑背后指使的人,以便给监查卫争取到调查时间。
幕后指使者也确实因为黎见微的果断而犹豫不决,他猜不到对方会到此为止还是继续搜查下去。
如果到此为止的话,他现在立刻杀人灭口就是主动露出把柄,得不偿失。
可如果不是的话,那么拼着暴露的危险,也一定要把知情者杀干净。
幕后之人只犹豫了一天就做出决定,他指使一伙打家劫舍的山匪出手,将五个举人的家眷杀了个干净。
为了让杀人灭口的目的不那么明显,他们周围的几户人家也跟着遭殃,家中大半男丁被杀不说,财物也被洗劫一空。
事后为了不暴露,他还特意留下一些前朝余孽的线索,只要顺着查下去,多半会查到山匪和前朝叛军有勾结。
“这是将计就计,顺着朕给的剧本演下去了。”黎见微手上拿着监查卫快马送过来的情报,缓缓吐出一口气。
“他们的动作比朕预料的要快一些,三十个监查卫挡不住百余个训练有素的死士,江南一带还是人手不足。”
舒珩:“陛下,是否要多派一些人保护公主殿下,要是他们狗急跳墙的话……”
“他们还没那个胆子,要是敢动黎婉,朕会踏平江南,他们埋在地里的祖宗朕也会挖出来扬了骨灰。”黎见微说道,眼里闪过一抹狠厉。
“舒珩,朕要选一位巡抚去江浙一带给那些世家大族松松骨头,你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年龄无所谓,但一定要胆大心细,疾恶如仇。”
舒珩飞快在脑海中搜索,所谓吏部尚书,她记得许多官员的履历。
“陛下,可以让鸿胪寺左少卿担任巡抚。”舒珩很快给出答案。
黎见微挑眉:“鸿胪寺?那不是掌管朝会、接待宾客的吗,他们有什么办法对付江南世家?”
“陛下,鸿胪寺左少卿在前朝时曾任大理寺卿,因为不懂变通得罪当时的周王,所以才被调任到鸿胪寺。”
舒珩说道:“此人在鸿胪寺可为少卿,在大理寺可为大理寺卿。籍贯在陕西行省,在前朝就看南方出色的官员不顺眼。”
“臣不能保证他一定会非常体恤百姓,但他品行周正,绝对不会允许冤假错案发生,此人要是担任江浙巡抚,一定不会让陛下失望。”
黎见微用拇指慢慢敲击桌面,干过大理寺卿又和南方官员有过节,确实是个不错的人选。
“你和他通通气,等春闱结束,朕就会给他正式任命。要是办得好,朕重重有赏。”
-
会试不代表春闱结束,三月的殿试才会决定最后名次。
通常会试榜上有名的贡生只要在殿试上不出大差错,保底也是三甲同进士出身,通过朝试后可以成为翰林院、六部或外派为地方知县,正式迈入官场。
殿试没有任何舞弊的可能,因为只有作为皇帝的黎见微才知道考题。
黎见微在考前一刻钟正式敲定题目,随后让舒珩在殿内宣布。
“朕起北境,提一丈枪诛奸除恶,以天下黎民为己任,涤荡前朝积弊。今仍有豪右壅利,阡陌侵民……朕欲破百年痼疾,使田归耕者,均平赋役,诸学子详呈方略,以佐朕永固黎朝。”
听到题目后,考生们神色各异。
题目和会试的题目有联系,但更加尖锐,不仅仅需要讨论田赋,还需要考虑到土地兼并和豪族对对方的影响。
有脑子的考生都知道,陛下这是冲着江南一带世家豪族去的,保不准就要重新划分田地赋税。
这对他们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如果表现好说不定能直接被提拔重用。要是表现不佳的话,轻则名次靠后,重则连累家族。
会元祁长平是第一个提笔行书的,黎见微的注意力自然被她引走,在一刻钟后更是从龙椅上起身走到她身边站定观察。
在科举舞弊后,黎见微特意了解过这位会元,得知她祖籍在建宁后颇为惊讶,还特意让人把她乡试的考卷翻出来。
祁长平乡试的答卷写的也不错,但似乎并不符合主考官的个人喜好,所以没有拿到头名,只拿到第三名的位置。
不过黎见微很喜欢她的答题风格,在逻辑缜密的前提下能大胆提出新的建议,一看就是推行新政的好苗子。
加上过目不忘的本领,如果能把全国大小官员的履历全部背下来,自家小舒大人的工作量绝对可以被减轻很多。
黎见微看向祁长平的眼神越发满意,不过她并没有在同一个人身上停留太久,围着考生绕了一圈,几乎关照了每个人的考卷。
逛完一圈后,黎见微的视线落在舒珩身上,给了她一个眼神后转身离开。
舒珩顺从的低头,随后代替黎见微开始在考场巡视。
-
黎见微对祁长平的喜爱已经非常明显,所以在审核卷子的时候没人敢把她往二等排。
最后送到黎见微手里的十份优秀卷子,女男比例也达到完美的一比一,看着挑不出任何差错来。
“祁长平为状元。”黎见微抽出对应的卷子,直接提笔在上面落字。
“裴轻为榜眼,罗航为探花。”黎见微将笔放下,“二甲名次就由你们商议决定。”
“臣遵旨。”包括舒珩在内的考官弯腰应下。
就这样,黎朝第一次恩科一甲名单出炉,状元、榜眼被女考生拿下,第三名探花则是被男考生得到。
二甲和三甲人数都是男考生较多,这也在情理之中,毕竟能参加殿试的本就男考生更多一些。
负责誊抄名次的是翰林院的人,在名单送到黎见微的案桌上后,让她忍不住皱眉。
“为何一甲是女状元,女榜眼和探花?”黎见微眼里的厌恶非常明显,直接把折子丢在了地上,“这是谁誊抄的皇榜!”
“陛下恕罪,是、是微臣自作主张,这样更方便百姓了解到一甲前二名都是女子。”试图投机取巧的翰林院编修战战兢兢跪在地上。
“状元就是状元,还分什么女子男子不成?”黎见微的视线落在两股战战的编修身上,“革去现有官职为庶吉士,如果再犯这样的错误,直接革去功名。”
“是,臣定当好好反省,绝不再犯。”庶吉士重重磕头谢恩,心里闪过一丝庆幸。
还好陛下没把自己赶出翰林院,下次他一定好好揣摩圣意,绝对不会再次犯错!
按照规矩,状元为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为编修。在翰林院沉淀学习一段时间后,才会安排到六部任职。
其余二甲、三甲进士,经过新一轮朝试后,部分留在翰林院,也有一部分被外派到地方担任知县等职务。
黎见微特别控制过数量,女性进士一半留在翰林院另一半外放为官,都是奔着好好培养去日后为国效力去的。
而在科举落下帷幕后,黎见微就宣布调任原鸿胪寺左少卿为江浙巡抚,代天巡狩监察地方官员。
为表示自己作为君主对这件事情的重视,黎见微特意指了五十名禁军随行,让他可以带着仪仗巡查。
不管是殿试题目,还是没有人任何预兆的南巡,都在释放同一个信号。
江南有人让黎见微这位陛下不开心了,所以她要好好整顿江南,顺带推行新的田亩制度和赋役。
就在百官做出以上推测的时候,一个令朝野震惊的消息传了过来——永安公主于江南遇刺!
“岂有此理!这是在向朕示威吗!”黎见微气呼呼的说道,“那些人还真的把朕当成软柿子了?觉得只要十多个士族联手,朕就不敢动他们!”
就算这次遇刺是黎婉故意想要钓鱼上来,但他们也不应该咬饵!
“陛下,宁波府倭寇未平,此事不好抽调兵力出来。”舒珩冷静分析,“不妨先从三大营调两千骑兵护送殿下回来。”
“他们借由前朝余孽之手刺杀,陛下直接动兵反而显得被动。”兵部尚书跟着说道,“不如加倍奉还,也让他们被前朝余孽所杀,有嫌疑之人不留活口。”
舒珩皱眉,“此法可行,可要是次数一多,南方百姓免不了会觉得朝廷无用,直到现在也没能清除前朝余孽。”
兵部尚书摸了摸胡子,“舒大人说的有理,此种借口不宜使用太多次。”
“那就查,江浙巡抚不是担任过大理寺卿吗?朕给他两个月的时间,把所谓前朝余孽给我都找出来,然后调遣周围军队将其剿灭。”黎见微忍不住磨牙。
“告诉他,不管查到谁头上都不用怕,朕会兜底,朕宽恕他无罪。”
话音落下后,舒珩和张尚书两个聪明人瞬间有所猜测,只不过后者不敢直接说,前者则是打算选在更合适的时候开口。
搓手手踩点
第53章 世界三【13】
◎太平三年◎
科举舞弊案看似以五个举人人头落地告一段后,可在普通百姓和读书人看不到的地方,另一场较量在进行中。
黎见微想要用这样果断杀人的办法迷惑背后指使的人,以便给监查卫争取到调查时间。
幕后指使者也确实因为黎见微的果断而犹豫不决,他猜不到对方会到此为止还是继续搜查下去。
如果到此为止的话,他现在立刻杀人灭口就是主动露出把柄,得不偿失。
可如果不是的话,那么拼着暴露的危险,也一定要把知情者杀干净。
幕后之人只犹豫了一天就做出决定,他指使一伙打家劫舍的山匪出手,将五个举人的家眷杀了个干净。
为了让杀人灭口的目的不那么明显,他们周围的几户人家也跟着遭殃,家中大半男丁被杀不说,财物也被洗劫一空。
事后为了不暴露,他还特意留下一些前朝余孽的线索,只要顺着查下去,多半会查到山匪和前朝叛军有勾结。
“这是将计就计,顺着朕给的剧本演下去了。”黎见微手上拿着监查卫快马送过来的情报,缓缓吐出一口气。
“他们的动作比朕预料的要快一些,三十个监查卫挡不住百余个训练有素的死士,江南一带还是人手不足。”
舒珩:“陛下,是否要多派一些人保护公主殿下,要是他们狗急跳墙的话……”
“他们还没那个胆子,要是敢动黎婉,朕会踏平江南,他们埋在地里的祖宗朕也会挖出来扬了骨灰。”黎见微说道,眼里闪过一抹狠厉。
“舒珩,朕要选一位巡抚去江浙一带给那些世家大族松松骨头,你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年龄无所谓,但一定要胆大心细,疾恶如仇。”
舒珩飞快在脑海中搜索,所谓吏部尚书,她记得许多官员的履历。
“陛下,可以让鸿胪寺左少卿担任巡抚。”舒珩很快给出答案。
黎见微挑眉:“鸿胪寺?那不是掌管朝会、接待宾客的吗,他们有什么办法对付江南世家?”
“陛下,鸿胪寺左少卿在前朝时曾任大理寺卿,因为不懂变通得罪当时的周王,所以才被调任到鸿胪寺。”
舒珩说道:“此人在鸿胪寺可为少卿,在大理寺可为大理寺卿。籍贯在陕西行省,在前朝就看南方出色的官员不顺眼。”
“臣不能保证他一定会非常体恤百姓,但他品行周正,绝对不会允许冤假错案发生,此人要是担任江浙巡抚,一定不会让陛下失望。”
黎见微用拇指慢慢敲击桌面,干过大理寺卿又和南方官员有过节,确实是个不错的人选。
“你和他通通气,等春闱结束,朕就会给他正式任命。要是办得好,朕重重有赏。”
-
会试不代表春闱结束,三月的殿试才会决定最后名次。
通常会试榜上有名的贡生只要在殿试上不出大差错,保底也是三甲同进士出身,通过朝试后可以成为翰林院、六部或外派为地方知县,正式迈入官场。
殿试没有任何舞弊的可能,因为只有作为皇帝的黎见微才知道考题。
黎见微在考前一刻钟正式敲定题目,随后让舒珩在殿内宣布。
“朕起北境,提一丈枪诛奸除恶,以天下黎民为己任,涤荡前朝积弊。今仍有豪右壅利,阡陌侵民……朕欲破百年痼疾,使田归耕者,均平赋役,诸学子详呈方略,以佐朕永固黎朝。”
听到题目后,考生们神色各异。
题目和会试的题目有联系,但更加尖锐,不仅仅需要讨论田赋,还需要考虑到土地兼并和豪族对对方的影响。
有脑子的考生都知道,陛下这是冲着江南一带世家豪族去的,保不准就要重新划分田地赋税。
这对他们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如果表现好说不定能直接被提拔重用。要是表现不佳的话,轻则名次靠后,重则连累家族。
会元祁长平是第一个提笔行书的,黎见微的注意力自然被她引走,在一刻钟后更是从龙椅上起身走到她身边站定观察。
在科举舞弊后,黎见微特意了解过这位会元,得知她祖籍在建宁后颇为惊讶,还特意让人把她乡试的考卷翻出来。
祁长平乡试的答卷写的也不错,但似乎并不符合主考官的个人喜好,所以没有拿到头名,只拿到第三名的位置。
不过黎见微很喜欢她的答题风格,在逻辑缜密的前提下能大胆提出新的建议,一看就是推行新政的好苗子。
加上过目不忘的本领,如果能把全国大小官员的履历全部背下来,自家小舒大人的工作量绝对可以被减轻很多。
黎见微看向祁长平的眼神越发满意,不过她并没有在同一个人身上停留太久,围着考生绕了一圈,几乎关照了每个人的考卷。
逛完一圈后,黎见微的视线落在舒珩身上,给了她一个眼神后转身离开。
舒珩顺从的低头,随后代替黎见微开始在考场巡视。
-
黎见微对祁长平的喜爱已经非常明显,所以在审核卷子的时候没人敢把她往二等排。
最后送到黎见微手里的十份优秀卷子,女男比例也达到完美的一比一,看着挑不出任何差错来。
“祁长平为状元。”黎见微抽出对应的卷子,直接提笔在上面落字。
“裴轻为榜眼,罗航为探花。”黎见微将笔放下,“二甲名次就由你们商议决定。”
“臣遵旨。”包括舒珩在内的考官弯腰应下。
就这样,黎朝第一次恩科一甲名单出炉,状元、榜眼被女考生拿下,第三名探花则是被男考生得到。
二甲和三甲人数都是男考生较多,这也在情理之中,毕竟能参加殿试的本就男考生更多一些。
负责誊抄名次的是翰林院的人,在名单送到黎见微的案桌上后,让她忍不住皱眉。
“为何一甲是女状元,女榜眼和探花?”黎见微眼里的厌恶非常明显,直接把折子丢在了地上,“这是谁誊抄的皇榜!”
“陛下恕罪,是、是微臣自作主张,这样更方便百姓了解到一甲前二名都是女子。”试图投机取巧的翰林院编修战战兢兢跪在地上。
“状元就是状元,还分什么女子男子不成?”黎见微的视线落在两股战战的编修身上,“革去现有官职为庶吉士,如果再犯这样的错误,直接革去功名。”
“是,臣定当好好反省,绝不再犯。”庶吉士重重磕头谢恩,心里闪过一丝庆幸。
还好陛下没把自己赶出翰林院,下次他一定好好揣摩圣意,绝对不会再次犯错!
按照规矩,状元为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为编修。在翰林院沉淀学习一段时间后,才会安排到六部任职。
其余二甲、三甲进士,经过新一轮朝试后,部分留在翰林院,也有一部分被外派到地方担任知县等职务。
黎见微特别控制过数量,女性进士一半留在翰林院另一半外放为官,都是奔着好好培养去日后为国效力去的。
而在科举落下帷幕后,黎见微就宣布调任原鸿胪寺左少卿为江浙巡抚,代天巡狩监察地方官员。
为表示自己作为君主对这件事情的重视,黎见微特意指了五十名禁军随行,让他可以带着仪仗巡查。
不管是殿试题目,还是没有人任何预兆的南巡,都在释放同一个信号。
江南有人让黎见微这位陛下不开心了,所以她要好好整顿江南,顺带推行新的田亩制度和赋役。
就在百官做出以上推测的时候,一个令朝野震惊的消息传了过来——永安公主于江南遇刺!
“岂有此理!这是在向朕示威吗!”黎见微气呼呼的说道,“那些人还真的把朕当成软柿子了?觉得只要十多个士族联手,朕就不敢动他们!”
就算这次遇刺是黎婉故意想要钓鱼上来,但他们也不应该咬饵!
“陛下,宁波府倭寇未平,此事不好抽调兵力出来。”舒珩冷静分析,“不妨先从三大营调两千骑兵护送殿下回来。”
“他们借由前朝余孽之手刺杀,陛下直接动兵反而显得被动。”兵部尚书跟着说道,“不如加倍奉还,也让他们被前朝余孽所杀,有嫌疑之人不留活口。”
舒珩皱眉,“此法可行,可要是次数一多,南方百姓免不了会觉得朝廷无用,直到现在也没能清除前朝余孽。”
兵部尚书摸了摸胡子,“舒大人说的有理,此种借口不宜使用太多次。”
“那就查,江浙巡抚不是担任过大理寺卿吗?朕给他两个月的时间,把所谓前朝余孽给我都找出来,然后调遣周围军队将其剿灭。”黎见微忍不住磨牙。
“告诉他,不管查到谁头上都不用怕,朕会兜底,朕宽恕他无罪。”
话音落下后,舒珩和张尚书两个聪明人瞬间有所猜测,只不过后者不敢直接说,前者则是打算选在更合适的时候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