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韩将军对此早有准备,直接让人举盾,随后继续高呼口号。
如此半个时辰,等守城将士的弓箭消耗大半后,韩将军直接让人上云梯开始攻城。
对面军心已散,正是动手的好机会!
“知府大人,南边城墙有大军攻城,将士们快守不住了!”千户急匆匆过来汇报,脸上还带着尘土。
“南边怎么也有军队?”知府大惊,忍不住看向西城墙下方的密密麻麻的人。
“知府大人,南边似乎是镇北将军亲自带队,如若没有支援,怕是连半个时辰都撑不住!”千户说道。
“让府衙上的衙役给我顶上,速速向城内征兵,只要是青壮年都来给我守城!必须死守!”知府大声说道。
太原知府还算有点脑子,知道太原府的地理位置有多重要。一旦太原府被围困的消息传出去,最多三天朝廷的援军就能赶到。
“谁都不允许怯阵!发现逃兵斩立决!”太原知府下死命令。
千户咬牙应下,“是,属下立刻去办。”
朝廷赋税不减,下发粮饷又从来没有足额过,他们要是战死在此地,家眷真能得到抚恤金吗?
作为千户,他的消息来源比普通百姓要多,他听闻过镇北大将军蒙冤被害,也知道现在的镇北将军打破匈奴,守住了大晋的边境。
他甚至还知道,皇帝到现在都没给阵亡的北境军下发抚恤银两,只会一次又一次拖延军饷,不停的加税加徭役。
“什么?要让没经过训练的百姓守城?这不行!”负责守南城的武将一口否决。
“不提甲胄武器不够,即便是有也不行,百姓们连军令和战鼓的声音都不一定听得懂,怎么能守城!难道是用身体去堵住敌军的刀枪吗?这不是胡来吗!”
“可这样下去,弟兄们撑不了多久。”千户语气犹豫,“这是知府大人下的死命令,要我们死守。”
“知府本就没有指挥我们的权力,我等不过是为护住百姓才站在这里。”武将很冷静,“告诉知府大人,我会带着将士们死守。”
“让脚程快的兄弟去告诉城内的百姓,如果北境军入城切记不要惶恐,只需关好门窗静等局势稳定。”
“黎大将军的为人我很清楚,最为正直不过,想必黎将军也不会差到什么地方去。”
“可是将军,如果这样的话,我们为什么不开城投降?”千户不理解,既然镇北将军真的是为百姓骑兵,为什么他*们还要用性命去阻拦对方?
“无关对错,职责所在。”武将忍不住长叹一口气,“要是真的撑不下去我会带队冲锋,如若我身亡,你就带着将士们降了吧,记得将我安葬在老家。”
千户还想说什么,可武将已经先一步离开,只留给他一个背影。
看到城门被打开的那一刻,黎见微就知道两军交战的时候到了,二话不说就提起长枪第一个冲锋在前。
主将冲锋,其余将士自然士气十足的往前冲,即便身边的同袍倒下也不会有任何犹豫。
黎见微知道将士们是无辜的,他们不过是奉命行事,可两军交战就是如此,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容不下任何的同情心。
在用手中的长枪捅穿冲到跟前的守城主将后,黎见微看他眼中闪过一抹释怀,仿佛他不是来和战斗,而是前来赴死的。
“将军败了!我们投降!我们投降!”千户拦不住武将赴死,只能忍着泪水第一个丢下武器举起双手,用行动尽量减少伤亡。
“丢下武器的不杀!”黎见微说道,她只想要太原这座城,并不是要这些将士们的性命。
就这样,从喊话开始不到两个时辰,太原府就被黎见微收入囊中,参与战斗的地方驻军全部沦为俘虏,被统一看守起来。
“黎将军,这是我们将军要我交给您的。”千户跪在地上,双手捧着象征地方指挥权的虎符。
“这个是给我的?”黎见微有些错愣,她并不认识太原府守城的将领。
“是,将军知道黎将军是为了百姓,可他不能不忠,所以只能以性命偿还君恩。”千户重重的磕头。
黎见微长叹口气,“你们将军和我父亲一样,只可惜他们并没有遇见值得效忠的君主。”
“来人,将阵亡的士兵好生安葬,核实后一律按照北境军标准发放抚恤银两。”黎见微说道,“都是为百姓战死,不能亏待他们。”
“同平阳府一样,清点粮仓,随后宣布取消今年的秋粮,让百姓留些粮食在家里,不至于在冬天还要为生计发愁。”
听到黎见微的话后,投降的士兵们忍不住红了眼眶,有的还开始攥着拳头重重锤向地面。
为什么知府要他们拼死抵抗,明明黎将军是一心为他们着想的大好人啊!
将军为何要为昏君拼命!这一点都不值得啊!
-
黎见微很忙,确定完伤亡情况后就开始安排军队今晚休息的地方。
原本卫所的营帐建筑只能入住最多两万人,其余三万人还需要在空余地方安营扎寨。
城内的秩序同样需要维护,衙役被太原知府强行拉到前线,侥幸活下来的不足半数,根本就不足以维持城内的秩序。
对于带兵抵抗的地方官员,黎见微没有手下留情,全部都被关入大牢,其家眷也被北境军控制,他们宅院内的金银珠宝更是被翻出来。
黎见微现在需要名声,所以她没急着把这些摆明是贪官的人脑袋砍掉,而是特意张贴告示,表示七日后会处理太原府的一应官员,百姓在此期间可以击鼓鸣冤。
为方便百姓理解,告示用的都是大白话,清清楚楚的写着百姓可以状告任何人,无论是知府还是衙内的小吏,都接受举报。
同时还友情附赠官员名单,清楚写着官职,姓名,原本负责的事务。
如若被关押的人没有被任何百姓状告,那么在七天后他就能重获自由,反之就要按照目前的律法从严处置。
“黎将军这是要为我们百姓做主啊!我再也不用担心被当官的人欺负了!”
“我们谁都能告状吗?我能不能告通判?他冤枉我儿子偷盗,直接将我儿子手打断!我能告吗?”
“真的假的,将军会一直在太原府吗?”
百姓们对太原易主一事接受的很快,他们接受消息的渠道很有限,只知道太原府在有黎将军后,就不需要缴纳秋季的田赋,而且也不用担心被拉去某个地方服徭役。
谁能让他们日子过的更好,他们就愿意追随谁,这就是百姓们最朴实的想法。
-
“你说什么!太原也失守了!朕要你们调集的军队呢!”皇帝表情管理失败,甚至都开始坐不住,气得左右走动。
“陛下息怒,河南府、怀庆府、大名府各有五万大军驻守,德安府、徐州府等地的驻军也在往京城赶,加之京城三大营内的十万将士,可得二十万大军驻守京城。”大臣说道。
“那还不速速平定叛乱!”皇帝没好气的开口。
“陛下,大军调动需要时间,而且各地粮草略有不足,需要陛下从国库中拨出银两来。”某位大学士站出来说道。
皇帝不耐烦的挥手,“那就让户部给,他们要多少银子就给多少!谁拿下叛军,朕就封谁为大将军!”
“陛下,夏税还未收齐,户部此时拿不出太多银子,京城三大营的粮饷还未曾下发。”户部尚书跳出来哭穷,“还望陛下体恤,国库内最后的几百万两银子动不得啊!”
听到国库里的钱是留给三大营的后,皇帝忍不住皱眉,没在开口要户部拨银子。
皇帝:“既然夏税还没到国库,那就安排他们就地征收粮食,将地方准备的田赋先充当粮饷。”
“陛下,这样怕是会乱套,很容易人吃空饷。”中极殿大学士站出来反对,“不妨先让士兵准备好一月的口粮,等平定叛乱后,将收没的粮饷下给将士们。”
“陛下可调五万精兵前去平叛,加上十五万地方驻军辅助,一个月的时间足够了。”
皇帝听到后觉得颇有道理,既然国库现在没钱,那就让士兵先自带口粮。只要打赢,难道要担心没钱发给士兵吗?
北境军前前后后吞吃了不知道多少粮饷,保不准补足士兵口粮后,还能反过来充盈国库。
“父皇,这怕是不妥,如若……”周王有些看不下去,打仗让士兵自带口粮,这仗还能打起来吗?怕不是对面随便唬上两句,他们这边的军心就会溃散。
“怎么,你难道要朕将你大哥和首辅交出去?任由黎见微那个反贼处置!”皇帝打断了周王的话,将自己的独断展现的淋漓尽致。
“就按照爱卿说的去办,如有不同一律格杀勿论!如果一个月还不能平定叛乱的话,主将提头来见朕!”
说着说着,皇帝的执行又重新回来了。
区区十二万北境军有什么值得害怕的,京城驻军二十万不说,地方驻军联合起来也能有二十万,难道还能让黎见微逐个击破不成?
如此半个时辰,等守城将士的弓箭消耗大半后,韩将军直接让人上云梯开始攻城。
对面军心已散,正是动手的好机会!
“知府大人,南边城墙有大军攻城,将士们快守不住了!”千户急匆匆过来汇报,脸上还带着尘土。
“南边怎么也有军队?”知府大惊,忍不住看向西城墙下方的密密麻麻的人。
“知府大人,南边似乎是镇北将军亲自带队,如若没有支援,怕是连半个时辰都撑不住!”千户说道。
“让府衙上的衙役给我顶上,速速向城内征兵,只要是青壮年都来给我守城!必须死守!”知府大声说道。
太原知府还算有点脑子,知道太原府的地理位置有多重要。一旦太原府被围困的消息传出去,最多三天朝廷的援军就能赶到。
“谁都不允许怯阵!发现逃兵斩立决!”太原知府下死命令。
千户咬牙应下,“是,属下立刻去办。”
朝廷赋税不减,下发粮饷又从来没有足额过,他们要是战死在此地,家眷真能得到抚恤金吗?
作为千户,他的消息来源比普通百姓要多,他听闻过镇北大将军蒙冤被害,也知道现在的镇北将军打破匈奴,守住了大晋的边境。
他甚至还知道,皇帝到现在都没给阵亡的北境军下发抚恤银两,只会一次又一次拖延军饷,不停的加税加徭役。
“什么?要让没经过训练的百姓守城?这不行!”负责守南城的武将一口否决。
“不提甲胄武器不够,即便是有也不行,百姓们连军令和战鼓的声音都不一定听得懂,怎么能守城!难道是用身体去堵住敌军的刀枪吗?这不是胡来吗!”
“可这样下去,弟兄们撑不了多久。”千户语气犹豫,“这是知府大人下的死命令,要我们死守。”
“知府本就没有指挥我们的权力,我等不过是为护住百姓才站在这里。”武将很冷静,“告诉知府大人,我会带着将士们死守。”
“让脚程快的兄弟去告诉城内的百姓,如果北境军入城切记不要惶恐,只需关好门窗静等局势稳定。”
“黎大将军的为人我很清楚,最为正直不过,想必黎将军也不会差到什么地方去。”
“可是将军,如果这样的话,我们为什么不开城投降?”千户不理解,既然镇北将军真的是为百姓骑兵,为什么他*们还要用性命去阻拦对方?
“无关对错,职责所在。”武将忍不住长叹一口气,“要是真的撑不下去我会带队冲锋,如若我身亡,你就带着将士们降了吧,记得将我安葬在老家。”
千户还想说什么,可武将已经先一步离开,只留给他一个背影。
看到城门被打开的那一刻,黎见微就知道两军交战的时候到了,二话不说就提起长枪第一个冲锋在前。
主将冲锋,其余将士自然士气十足的往前冲,即便身边的同袍倒下也不会有任何犹豫。
黎见微知道将士们是无辜的,他们不过是奉命行事,可两军交战就是如此,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容不下任何的同情心。
在用手中的长枪捅穿冲到跟前的守城主将后,黎见微看他眼中闪过一抹释怀,仿佛他不是来和战斗,而是前来赴死的。
“将军败了!我们投降!我们投降!”千户拦不住武将赴死,只能忍着泪水第一个丢下武器举起双手,用行动尽量减少伤亡。
“丢下武器的不杀!”黎见微说道,她只想要太原这座城,并不是要这些将士们的性命。
就这样,从喊话开始不到两个时辰,太原府就被黎见微收入囊中,参与战斗的地方驻军全部沦为俘虏,被统一看守起来。
“黎将军,这是我们将军要我交给您的。”千户跪在地上,双手捧着象征地方指挥权的虎符。
“这个是给我的?”黎见微有些错愣,她并不认识太原府守城的将领。
“是,将军知道黎将军是为了百姓,可他不能不忠,所以只能以性命偿还君恩。”千户重重的磕头。
黎见微长叹口气,“你们将军和我父亲一样,只可惜他们并没有遇见值得效忠的君主。”
“来人,将阵亡的士兵好生安葬,核实后一律按照北境军标准发放抚恤银两。”黎见微说道,“都是为百姓战死,不能亏待他们。”
“同平阳府一样,清点粮仓,随后宣布取消今年的秋粮,让百姓留些粮食在家里,不至于在冬天还要为生计发愁。”
听到黎见微的话后,投降的士兵们忍不住红了眼眶,有的还开始攥着拳头重重锤向地面。
为什么知府要他们拼死抵抗,明明黎将军是一心为他们着想的大好人啊!
将军为何要为昏君拼命!这一点都不值得啊!
-
黎见微很忙,确定完伤亡情况后就开始安排军队今晚休息的地方。
原本卫所的营帐建筑只能入住最多两万人,其余三万人还需要在空余地方安营扎寨。
城内的秩序同样需要维护,衙役被太原知府强行拉到前线,侥幸活下来的不足半数,根本就不足以维持城内的秩序。
对于带兵抵抗的地方官员,黎见微没有手下留情,全部都被关入大牢,其家眷也被北境军控制,他们宅院内的金银珠宝更是被翻出来。
黎见微现在需要名声,所以她没急着把这些摆明是贪官的人脑袋砍掉,而是特意张贴告示,表示七日后会处理太原府的一应官员,百姓在此期间可以击鼓鸣冤。
为方便百姓理解,告示用的都是大白话,清清楚楚的写着百姓可以状告任何人,无论是知府还是衙内的小吏,都接受举报。
同时还友情附赠官员名单,清楚写着官职,姓名,原本负责的事务。
如若被关押的人没有被任何百姓状告,那么在七天后他就能重获自由,反之就要按照目前的律法从严处置。
“黎将军这是要为我们百姓做主啊!我再也不用担心被当官的人欺负了!”
“我们谁都能告状吗?我能不能告通判?他冤枉我儿子偷盗,直接将我儿子手打断!我能告吗?”
“真的假的,将军会一直在太原府吗?”
百姓们对太原易主一事接受的很快,他们接受消息的渠道很有限,只知道太原府在有黎将军后,就不需要缴纳秋季的田赋,而且也不用担心被拉去某个地方服徭役。
谁能让他们日子过的更好,他们就愿意追随谁,这就是百姓们最朴实的想法。
-
“你说什么!太原也失守了!朕要你们调集的军队呢!”皇帝表情管理失败,甚至都开始坐不住,气得左右走动。
“陛下息怒,河南府、怀庆府、大名府各有五万大军驻守,德安府、徐州府等地的驻军也在往京城赶,加之京城三大营内的十万将士,可得二十万大军驻守京城。”大臣说道。
“那还不速速平定叛乱!”皇帝没好气的开口。
“陛下,大军调动需要时间,而且各地粮草略有不足,需要陛下从国库中拨出银两来。”某位大学士站出来说道。
皇帝不耐烦的挥手,“那就让户部给,他们要多少银子就给多少!谁拿下叛军,朕就封谁为大将军!”
“陛下,夏税还未收齐,户部此时拿不出太多银子,京城三大营的粮饷还未曾下发。”户部尚书跳出来哭穷,“还望陛下体恤,国库内最后的几百万两银子动不得啊!”
听到国库里的钱是留给三大营的后,皇帝忍不住皱眉,没在开口要户部拨银子。
皇帝:“既然夏税还没到国库,那就安排他们就地征收粮食,将地方准备的田赋先充当粮饷。”
“陛下,这样怕是会乱套,很容易人吃空饷。”中极殿大学士站出来反对,“不妨先让士兵准备好一月的口粮,等平定叛乱后,将收没的粮饷下给将士们。”
“陛下可调五万精兵前去平叛,加上十五万地方驻军辅助,一个月的时间足够了。”
皇帝听到后觉得颇有道理,既然国库现在没钱,那就让士兵先自带口粮。只要打赢,难道要担心没钱发给士兵吗?
北境军前前后后吞吃了不知道多少粮饷,保不准补足士兵口粮后,还能反过来充盈国库。
“父皇,这怕是不妥,如若……”周王有些看不下去,打仗让士兵自带口粮,这仗还能打起来吗?怕不是对面随便唬上两句,他们这边的军心就会溃散。
“怎么,你难道要朕将你大哥和首辅交出去?任由黎见微那个反贼处置!”皇帝打断了周王的话,将自己的独断展现的淋漓尽致。
“就按照爱卿说的去办,如有不同一律格杀勿论!如果一个月还不能平定叛乱的话,主将提头来见朕!”
说着说着,皇帝的执行又重新回来了。
区区十二万北境军有什么值得害怕的,京城驻军二十万不说,地方驻军联合起来也能有二十万,难道还能让黎见微逐个击破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