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当然可以,婉婉愿意的话就早上习武,午后念书。舒珩日后会住在偏院,我让她每日未、申时过来给妹妹授课。”黎见微一口应下,一点也不觉得这样有问题。
作为自己的妹妹,想要文武两手抓怎么能是贪心呢?这分明就是上进!
“舒珩他愿意吗?我没记错的话,他是新科状元,似乎还颇受陛下赏识。”黎母有些担心。
黎见微笑笑,“娘亲不必担心这个,能给我唯一的妹妹当老师,是舒珩的荣幸,她不会拒绝的。”
-
舒珩确实没拒绝,甚至还因此松了一口气。
黎见微愿意让自己教她十三岁的妹妹,那就代表她一时半会儿不会对自己动手,自己不必担心会忽然下落不明。
不过教学归教学,舒珩还记得自己的身份,在第二天就写了一份奏折让人送回京城去。
奏折都还没离开北境,就先一步落在黎见微的手里,一同被截获的还有诚王亲笔写的奏折。
舒珩的奏折中规中矩,如实说明采购粮食的难处,同时也写了匈奴和边境军的交手情况,直到最后才提到粮草不足无颜离开北境,用这样委婉的方式问皇帝要粮草。
“这位小舒大人是个聪明人,她知道奏折想要被送出去,必须过我这关。”黎见微将奏折合上,眼里多出一抹欣赏。
“舒珩并不是世家之后,和其余官员也没有深交,只要将军动之以情,一定能将其收入麾下。”亲卫在一边出主意,“将军,要不要我派人偷偷把舒珩的亲眷接到北境?”
“让人打听一下,有机会的话就带过来吧。”黎见微没有拒绝,打开诚王写的奏折看了起来。
嗯?竟然没说自己的坏话?诚王难道能猜到奏折会落到自己手里?还是他带过来的幕僚足够有脑子?
相比起舒珩的委婉,诚王要粮食的语气就理直气壮许多,甚至还夸大描写边境军和匈奴的战斗情况。
声称边境军死战不退才拦下匈奴,如果后续粮草供应不足的话,极有可能会引起军中哗变,导致匈奴入关。
虽然有贬低自己作战能力的嫌疑,但想到能有效提高要到粮草的概率,黎见微当即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快马加鞭送去京城吧,顺带加强对诚王殿下的保护,绝对不能让心怀不轨之人接近对方。”黎见微把重音落在保护两个字上。
亲卫心如明镜,“是,属下马上去办。”
-
舒珩在开始教学任务后,就几乎接收不到来自外界的消息,唯一的了解途径就黎婉。
得知有五万匈奴围住一处重镇要塞的时候,舒珩忍不住多问了两句,“黎将军不派兵支援吗?”
“这个我也不清楚,我连史记和春秋都没有学完,姐姐一般不和我聊这个。”黎婉说道。
舒珩换另一个问题:“黎将军这几天都在府上?”
黎婉眨眨眼,想到自家姐姐的叮嘱后,如实说道,“姐姐前天在,不过昨天没回来,今天不知道会不会回来。”
“小舒大人,今天还是学史记吗?”
“嗯,你先通读三遍,有什么不懂再来问我。”舒珩应道,在心中开始推测前方的战况。
北境对匈奴的防御基本由一座主城和八座重镇要塞组成,如今舒珩在的位置就是主城,算是最后的防线。
此外拱卫主城的八座要塞均匀分布在四周,每个要塞都有重兵把守不说,还各自修建了工事和官道。
如若某处遭遇大规模敌人的话,援军最快一天之内就能抵达,彼此间守望相助。
按理来说,这样的防御构成最不怕的就是被围城,只要援军一到,完全可以两面夹击匈奴,为什么还会有要塞被围的消息传来?
难道匈奴倾巢而动,连带着把援军也给堵上了?
舒珩猜对的了一半,匈奴确实倾巢出动,试图堵住支援的军队,一举拿下要塞,随后直捣黄龙。
但匈奴不知道则是一场布局已久的陷阱,他们通过内奸得到的消息是假的。前来支援的军队根本就不是什么一万人,而是足足三万人。
原本五千骑兵可以轻松将一万步兵斩于马下,可在敌人换成五千骑两万五步兵的情况下,被冲散队伍的就变成匈奴。
更别说步兵中还有弓弩手,骑兵都还没靠近,就被三轮齐射带走大半。
援军是兵分两路走的,匈奴的拦截队伍也被分成两个,而且还都是大手笔的五千骑。
原本匈奴的计划是,派遣骑兵截住两侧而来的援军,随后换上他们的衣服,和围困要塞的将士演上一场以假乱真,骗边境军打开城门,最后以最小的伤亡带下拿到要塞。
可在匈奴骑兵被包围截杀后,上演以假乱真的就变成了边境军,匈奴在看到同伴策马而来的时候,还以为是计划出了问题。
直到骑兵队伍靠近,他们看到黎见微那张满是汹涌杀意的脸靠近时,匈奴大将才意识到中计的人是自己。
擒贼先擒王,黎见微舞着长枪直奔匈奴大将而去,跟随她冲锋的亲卫负责帮她解决两侧的敌军,以便自家将军能和对方一对一。
匈奴大将也算有些本事看着来势汹汹的黎见微并不露怯,仅用几个呼吸的时间就提刀上马,同样朝着黎见微冲杀而来。
兵刃相交,匈奴大将只觉虎口发麻,差点就握不住手里的长刀。
没等他缓过来,冒着寒光的枪尖已经朝着他的咽喉袭来,逼他往后仰去才躲过这致命一击。
不愧是天生神力的将军,黎见微果真和传言一样的难对付!
匈奴大将在心中发出惊叹,丝毫不敢轻视对方,每一招每一式都拼尽全力,额头青筋暴起,还不停大声喊叫给自己打气。
平心而论,匈奴大将的战斗力不弱,甚至可以和擅长冲锋的韩将军打成平手。
只可惜他今天遇见的不是韩将军,也不是实战能力稍弱的张将军,而是找不到任何缺点的黎见微。
在第十五次兵刃相接的时候,匈奴大将已经握不住手里的武器,手中的长刀差点被击飞出去。
等到匈奴大将重新握住兵器后,黎见微的枪尖已经毫不讲理的刺破他胸前的盔甲,在他的心口捅出一个洞来。
主将一死,匈奴的队伍就更乱了,有的想跑,有的想要拼死一战,场面极其混乱。
黎见微这一仗是奔着让匈奴元气大伤来的,所以她一点都没有留情,一次有一次带着骑兵冲锋,收割着手上还拿着兵器匈奴士兵。
只有那些丢掉兵器脱掉甲胄,举手跪在地上的匈奴,才侥幸留下一条性命。
六万的援军加上要塞内的两万将士,一共八万边境军和五万匈奴拼杀。
边境军的战损比例要低出匈奴许多,但最后的战死人数依旧超过三千,加上受伤的将士后,数量直逼一万。
“将军,还有小股匈奴往北逃窜,需要属下带人去追吗?”统领问道,她带着姐妹几乎杀红了眼。
“穷寇莫追,优先治疗受伤的士兵。”黎见微想要抹去眼皮附近沾染的鲜血,可在她伸出手后,才发现自己手上的血迹更多。
黎见微放弃擦脸,“安排人去检查战场,只要还有一口气就努力把人给我救活。”
“将军,还活着的匈奴,需要拉回来当俘虏吗?”统领问道。
“给他们一个痛快就行,我重金采购的药材可不会用在敌人身上。”黎见微毫不犹豫给出回答。
除非匈奴不是战败,而是带着全部族人向自己投降,黎见微才会考虑救助那些人。
“是!”统领应得干脆利落,她本来就是打算抹他们脖子的,这下可以更加理直气壮的动手了。
-
舒珩连着半个月都没能在将军府见到黎见微,直到北境下了一场雪,她才看到身上穿着玄甲的黎见微从马上下来,大步朝着黎婉走去。
“姐姐,你终于回来了!”黎婉给了自家姐姐一个超大的拥抱,随后她就发现自己被抱起来。
姐妹两人是同一个爹妈生没错,但在京城长大的黎婉比黎见微要矮一个头多,才到对方的胸口。
即便是和十三岁的黎见微比较,也要矮上两寸左右。
“府上一切安好?”黎见微把妹妹放下来,努力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
“我和娘亲都好,我已经能马上拉弓了!而且还和舒大人学完了史记!”黎婉挺胸抬头,语气骄傲。
“很不错,有没有什么想要的东西?”黎见微摸了摸自家妹妹毛茸茸的脑袋。
“唔,姐姐能给我定制一套盔甲吗?我想和军营里的士兵切磋。”黎婉仰着头,看向自家姐姐的眼神中*满是崇拜。
“好,我让最好的师傅为你量身打造。”黎见微笑着说道,“你好好练习骑射,到时候带你去冬猎。”
黎婉:“好耶,我一定努力练习!”
哄完妹妹后,黎见微才将视线挪到舒珩身上。
作为自己的妹妹,想要文武两手抓怎么能是贪心呢?这分明就是上进!
“舒珩他愿意吗?我没记错的话,他是新科状元,似乎还颇受陛下赏识。”黎母有些担心。
黎见微笑笑,“娘亲不必担心这个,能给我唯一的妹妹当老师,是舒珩的荣幸,她不会拒绝的。”
-
舒珩确实没拒绝,甚至还因此松了一口气。
黎见微愿意让自己教她十三岁的妹妹,那就代表她一时半会儿不会对自己动手,自己不必担心会忽然下落不明。
不过教学归教学,舒珩还记得自己的身份,在第二天就写了一份奏折让人送回京城去。
奏折都还没离开北境,就先一步落在黎见微的手里,一同被截获的还有诚王亲笔写的奏折。
舒珩的奏折中规中矩,如实说明采购粮食的难处,同时也写了匈奴和边境军的交手情况,直到最后才提到粮草不足无颜离开北境,用这样委婉的方式问皇帝要粮草。
“这位小舒大人是个聪明人,她知道奏折想要被送出去,必须过我这关。”黎见微将奏折合上,眼里多出一抹欣赏。
“舒珩并不是世家之后,和其余官员也没有深交,只要将军动之以情,一定能将其收入麾下。”亲卫在一边出主意,“将军,要不要我派人偷偷把舒珩的亲眷接到北境?”
“让人打听一下,有机会的话就带过来吧。”黎见微没有拒绝,打开诚王写的奏折看了起来。
嗯?竟然没说自己的坏话?诚王难道能猜到奏折会落到自己手里?还是他带过来的幕僚足够有脑子?
相比起舒珩的委婉,诚王要粮食的语气就理直气壮许多,甚至还夸大描写边境军和匈奴的战斗情况。
声称边境军死战不退才拦下匈奴,如果后续粮草供应不足的话,极有可能会引起军中哗变,导致匈奴入关。
虽然有贬低自己作战能力的嫌疑,但想到能有效提高要到粮草的概率,黎见微当即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快马加鞭送去京城吧,顺带加强对诚王殿下的保护,绝对不能让心怀不轨之人接近对方。”黎见微把重音落在保护两个字上。
亲卫心如明镜,“是,属下马上去办。”
-
舒珩在开始教学任务后,就几乎接收不到来自外界的消息,唯一的了解途径就黎婉。
得知有五万匈奴围住一处重镇要塞的时候,舒珩忍不住多问了两句,“黎将军不派兵支援吗?”
“这个我也不清楚,我连史记和春秋都没有学完,姐姐一般不和我聊这个。”黎婉说道。
舒珩换另一个问题:“黎将军这几天都在府上?”
黎婉眨眨眼,想到自家姐姐的叮嘱后,如实说道,“姐姐前天在,不过昨天没回来,今天不知道会不会回来。”
“小舒大人,今天还是学史记吗?”
“嗯,你先通读三遍,有什么不懂再来问我。”舒珩应道,在心中开始推测前方的战况。
北境对匈奴的防御基本由一座主城和八座重镇要塞组成,如今舒珩在的位置就是主城,算是最后的防线。
此外拱卫主城的八座要塞均匀分布在四周,每个要塞都有重兵把守不说,还各自修建了工事和官道。
如若某处遭遇大规模敌人的话,援军最快一天之内就能抵达,彼此间守望相助。
按理来说,这样的防御构成最不怕的就是被围城,只要援军一到,完全可以两面夹击匈奴,为什么还会有要塞被围的消息传来?
难道匈奴倾巢而动,连带着把援军也给堵上了?
舒珩猜对的了一半,匈奴确实倾巢出动,试图堵住支援的军队,一举拿下要塞,随后直捣黄龙。
但匈奴不知道则是一场布局已久的陷阱,他们通过内奸得到的消息是假的。前来支援的军队根本就不是什么一万人,而是足足三万人。
原本五千骑兵可以轻松将一万步兵斩于马下,可在敌人换成五千骑两万五步兵的情况下,被冲散队伍的就变成匈奴。
更别说步兵中还有弓弩手,骑兵都还没靠近,就被三轮齐射带走大半。
援军是兵分两路走的,匈奴的拦截队伍也被分成两个,而且还都是大手笔的五千骑。
原本匈奴的计划是,派遣骑兵截住两侧而来的援军,随后换上他们的衣服,和围困要塞的将士演上一场以假乱真,骗边境军打开城门,最后以最小的伤亡带下拿到要塞。
可在匈奴骑兵被包围截杀后,上演以假乱真的就变成了边境军,匈奴在看到同伴策马而来的时候,还以为是计划出了问题。
直到骑兵队伍靠近,他们看到黎见微那张满是汹涌杀意的脸靠近时,匈奴大将才意识到中计的人是自己。
擒贼先擒王,黎见微舞着长枪直奔匈奴大将而去,跟随她冲锋的亲卫负责帮她解决两侧的敌军,以便自家将军能和对方一对一。
匈奴大将也算有些本事看着来势汹汹的黎见微并不露怯,仅用几个呼吸的时间就提刀上马,同样朝着黎见微冲杀而来。
兵刃相交,匈奴大将只觉虎口发麻,差点就握不住手里的长刀。
没等他缓过来,冒着寒光的枪尖已经朝着他的咽喉袭来,逼他往后仰去才躲过这致命一击。
不愧是天生神力的将军,黎见微果真和传言一样的难对付!
匈奴大将在心中发出惊叹,丝毫不敢轻视对方,每一招每一式都拼尽全力,额头青筋暴起,还不停大声喊叫给自己打气。
平心而论,匈奴大将的战斗力不弱,甚至可以和擅长冲锋的韩将军打成平手。
只可惜他今天遇见的不是韩将军,也不是实战能力稍弱的张将军,而是找不到任何缺点的黎见微。
在第十五次兵刃相接的时候,匈奴大将已经握不住手里的武器,手中的长刀差点被击飞出去。
等到匈奴大将重新握住兵器后,黎见微的枪尖已经毫不讲理的刺破他胸前的盔甲,在他的心口捅出一个洞来。
主将一死,匈奴的队伍就更乱了,有的想跑,有的想要拼死一战,场面极其混乱。
黎见微这一仗是奔着让匈奴元气大伤来的,所以她一点都没有留情,一次有一次带着骑兵冲锋,收割着手上还拿着兵器匈奴士兵。
只有那些丢掉兵器脱掉甲胄,举手跪在地上的匈奴,才侥幸留下一条性命。
六万的援军加上要塞内的两万将士,一共八万边境军和五万匈奴拼杀。
边境军的战损比例要低出匈奴许多,但最后的战死人数依旧超过三千,加上受伤的将士后,数量直逼一万。
“将军,还有小股匈奴往北逃窜,需要属下带人去追吗?”统领问道,她带着姐妹几乎杀红了眼。
“穷寇莫追,优先治疗受伤的士兵。”黎见微想要抹去眼皮附近沾染的鲜血,可在她伸出手后,才发现自己手上的血迹更多。
黎见微放弃擦脸,“安排人去检查战场,只要还有一口气就努力把人给我救活。”
“将军,还活着的匈奴,需要拉回来当俘虏吗?”统领问道。
“给他们一个痛快就行,我重金采购的药材可不会用在敌人身上。”黎见微毫不犹豫给出回答。
除非匈奴不是战败,而是带着全部族人向自己投降,黎见微才会考虑救助那些人。
“是!”统领应得干脆利落,她本来就是打算抹他们脖子的,这下可以更加理直气壮的动手了。
-
舒珩连着半个月都没能在将军府见到黎见微,直到北境下了一场雪,她才看到身上穿着玄甲的黎见微从马上下来,大步朝着黎婉走去。
“姐姐,你终于回来了!”黎婉给了自家姐姐一个超大的拥抱,随后她就发现自己被抱起来。
姐妹两人是同一个爹妈生没错,但在京城长大的黎婉比黎见微要矮一个头多,才到对方的胸口。
即便是和十三岁的黎见微比较,也要矮上两寸左右。
“府上一切安好?”黎见微把妹妹放下来,努力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
“我和娘亲都好,我已经能马上拉弓了!而且还和舒大人学完了史记!”黎婉挺胸抬头,语气骄傲。
“很不错,有没有什么想要的东西?”黎见微摸了摸自家妹妹毛茸茸的脑袋。
“唔,姐姐能给我定制一套盔甲吗?我想和军营里的士兵切磋。”黎婉仰着头,看向自家姐姐的眼神中*满是崇拜。
“好,我让最好的师傅为你量身打造。”黎见微笑着说道,“你好好练习骑射,到时候带你去冬猎。”
黎婉:“好耶,我一定努力练习!”
哄完妹妹后,黎见微才将视线挪到舒珩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