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镇北大将军的死绝对不会被北境将士轻轻揭过,如若公子被迫留在北境的话,说不定还会暴露身份。”
  舒珩点了点头,如果不是刘姨,她现在可做不到穿着身上这套官服,说不定还顶着罪臣之女的身份在教坊司下当一名官妓,被迫陪酒卖笑。
  -
  诚王的威胁对户部来说有些用处,但并不足够让户部因此妥协。
  没钱就是没钱,即便是陛下亲自过问,户部侍郎也有胆子说银两不够,能凑出这六十五万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是的,诚王的威胁让户部多给了十五万两,距离一百万依旧有足足三十五万白银的空缺。
  也就是说,将士三个月的粮食,舒珩最多只能凑到两个月的,这还是沿途粮食价格正常的情况下。
  诚王自然不满意这样的结果,他也说到做到带着户部的人去找了皇帝。但即便如此也没能改变太多,最后还是皇帝看在诚王有孝心的份上从内库拨了五万两给他,凑齐七十万两银子。
  两日后,舒珩骑马跟在诚王的身后,一路北上开始购买粮食。
  根据地方官员汇报上来的消息,大旱对各地收成都有影响,但粮价总体稳定,一两白银依旧可以买到一石。
  这个消息是舒珩在做朝会记录时亲耳听到的,因着京城的粮价确实稳定,所以她并没有怀疑这话的真实性。
  但她不过从京城往外走了两百里,粮价就从每石一两变成一两二钱,要不是诚王在知府面前露了脸,舒珩甚至做不到以这样的价格大批采购粮食。
  “舒大人,不是粮商奸诈,而是今年收成看着就不行,亩产几乎对半砍,大家都忙着囤粮,粮商们都收购不到太多粮食。”知府一脸为难。
  “□□旱波及的是南方。”舒珩面无表情。
  知府应的有理有据,“我们这里也出售南方的稻米,南方可是鱼米之乡,产量一旦减少必定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舒珩不能否认这一点,只能对粮食结构进行一些优化,以丰富食物种类的方式增加粮食总量。
  诚王最开始也在跟着着急,可在看到舒珩兢兢业业收购粮食以后,反而慢慢放下心来。
  此行能安抚好黎见微把人带回来是最好的,但如果做不到,自己作为当朝皇子也不会有太多危险。
  黎见微一个三品将军,难道还敢对他这个可能继位的王爷下手不成?
  -
  运粮队伍每天按照规定前进赶路,在他们抵达前,边境军已经开始和匈奴在正面战场上有一次交手。
  按照之前指定的计划,在第一场战斗上边境军就会故意露出颓势,才交手就鸣金收兵,强化对面脑中没有镇北大将军边境军就没用中心骨这一印象。
  黎见微不是杀过匈奴王子和大将吗?为什么匈奴不觉得她能成为边境军的中心骨?
  答案很简单,黎见微找协调天就放消息出去,说是京城的皇帝来了诏令,暂时不允许她带兵出征,要等着镇北大将军的谋逆案件彻底盖棺定论才可以。
  黎见微也确实没在第一次正面战斗时出现,而是亲自带着后勤军在没有修建防御工事的村镇巡逻,杜绝匈奴骑兵来此烧杀抢掠的可能。
  “伤亡情况如何?”顺利灭掉百余匈奴骑兵的黎见微问道。
  韩将军:“回将军的话,计划一切顺利,伤亡控制在百人以内。”
  “将军,京城来的旨意,说是陛下答应给我们充足的粮草,而且还派遣诚王亲自押运。”张将军说道。
  这样的结果让黎见微有些意外,皇帝敢派皇子过来,这是向自己示好,还是觉得这样能哄骗自己去京城?
  “就诚王一个人押送?”黎见微问道。
  张将军:“还有一名户部的员外郎,似乎是去年的新科状元,颇受陛下重视。”
  一个不算太有用也不算太没用的消息,能参与夺嫡的王爷加上一个朝廷新贵,还不算太难处理。
  “人到了以后先盘点粮食够不够数量,顺带把押运粮草的士兵打散编到队伍里,不要给他们太多窥探机密的机会。”黎见微飞快作出部署。
  京城来的士兵里肯定有奸细,但在这个节骨眼她没空一个一个排查,把队伍打散是最好的办法。
  “要不要派人在路上给他们找点麻烦?”李将军问道。只要将军下令,他愿意现在就带着骑兵去半路截杀京城来的人。
  黎见微摇头,“既然是带着粮草来的,那就给足对方面子,到时候我亲自去城外迎接他们吧。”
  “现在最重要的事情依旧是如何诱敌深入,其余的事情可以先放一放,击退匈奴后再谈也不迟。”
  “是!”众将领齐声应道,他们对黎见微的服从度肉眼可见变得越来越高。
  -
  随着和京城的距离越来越远,同样的银子能采购到粮食也越来越少,甚至还出现了以次充好的情况,把陈米当作新米卖给舒珩,把她气得够呛。
  地方官员倒是滑跪的很快,立刻把所有罪名都推到粮商头上,赶在舒珩动手前将人关入大牢,还表示一定会在一月之内查清楚真相,给舒珩一个交代。
  这样的说辞把舒珩逗笑了,她是带着送粮草的使命来的,在一个地方停留的时间不会超过两天。
  一个月之内查清,这和自己前脚离开后脚人被放出来有什么区别?
  舒珩很生气,生气官商勾结不把朝廷的命令放在眼里,气他们不把北境将士的饥饱放在心上,只顾着自己。
  可舒珩能做的也就只有生气,地方官员的回答她挑不出任何毛病,她做不到把人从大牢里面带出去亲自审问,也做不到留下一个月逼着粮商被惩罚。
  最后只能选择以退为进,以不追究此事为筹码,购入到相对多的粮食。
  一个月后,舒珩带着摸约三十万石的粮食抵达北境。
  “见过诚王殿下。”腰系白布的黎见微身着玄甲,骑在高头大马上朝着诚王抱拳,行礼的姿态极为敷衍。
  这让下了马车站在地上需要仰视她的诚王发自内心感到不满,皮笑肉不笑地开口,“将军这是刚刚和匈奴作战回来?”
  “殿下好眼力,我一个时辰前才砍下三十五名匈奴的脑袋呢。”黎见微露出六颗牙齿,“我正命人在城外筑京观,殿下要不要去看一看?”
  听到筑京城观三个字后,诚王和舒珩都变了脸色,“不了,本王是来给将士们送粮食的,前线之事本王就不插手了。”
  “哦。”黎见微敷衍的应了一声,视线从诚王落在随行的舒珩身上。
  舒珩身上穿着代表品级的官员制服,绯色的官袍在黎见微眼里极为刺眼,要不是对方的腰带是一条没有任何样式的白布,她多半就要趁机发难。
  “黎将军,奉陛下旨意,特意送来朝廷的粮饷,还请黎将军过目清点,让将士们免于后顾之忧。”舒珩不卑不亢的说道,仰头迎上黎见微的视线。
  和舒珩想象中的女将军不一样,黎见微的长相并不粗狂,反而很精致,只是五官相对深邃,很符合北境人的容貌特点。
  黎见微的肤色和京城大部分姑娘拥有的皓白皮肤不一样,是看起来就经常风吹日晒的小麦色,同普通士兵没有太多区别。
  自觉给足对方下马威后,黎见微才在舒珩第二次邀请自己查验粮草的时候下马,腰挎长剑朝着对方走去。
  “这位大人怎么称呼来着?”黎见微问道,用如同鹰隼般锐利的眼神盯着眼前这个看起来瘦弱但身形格外挺拔的文官。
  “下官舒珩,目前为户部员外郎,负责粮食采购和押运。”舒珩有耐心的在此自我介绍。
  “小舒大人,介意我这一称呼你吗?”黎见微问道,视线从舒珩俊秀的五官移到她不怎么明显的喉结上。
  “自然可以,只要将军喊着顺口,怎么称呼下官都可以。”被扫视的舒珩下意识紧绷身体,忍住咽口水的想法,努力不卑不亢的回答。
  “好,那就劳烦小舒大人带路。”黎见微笑了,主动后退半步,免得吓到眼前这个文弱的小白兔。
  随着黎见微和舒珩越走越远,几乎被完全忽视的诚王忍不住黑了脸。
  黎见微给自己下马威也就罢了,横竖父皇逼死镇北大将军确实有错,她因此对自己心存怨恨情有可原。
  可舒珩是在做什么,他难道不知道自己才是主官吗?就这样带着黎见微走了,把他一个王爷抛在这里?
  “诚王殿下,将军心系将士有些着急,还望您多多体谅。”张将军笑呵呵的凑上来,“如若诚王殿下不介意的话,不妨让末将来为殿下接风洗尘?”
  张将军的出现让诚王脸色稍缓,语气也柔和下来,“本王自然会体谅黎将军,接风洗尘就不必了,本王只需要一个相对安静的住所。”
  诚王的野心不小,送粮草带黎见微回去是他明面上要做的事情,而尝试拉拢北境将领,则是他暗地里要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