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和上次一样,有点作用,但作用不大,可能是对深层次意识的刺激太过温和。”
  “那就换一个。”片刻后声音再次响起,“换成这个吧。”
  “殿、殿下,这、这是不是不太合适?如果将元帅的意识牵引到这样的世界里,元帅肯定会……会……”
  “没事,我不是昏庸的皇储,也从来不会怀疑我的元帅会背叛我。”熟悉的声音变得果断,“这是命令,按照我说的去做。”
  【作者有话说】
  搓手手又是踩点的一天[可怜]
  第41章 世界三【1】
  ◎父兄枉死?母亲逃命?我要造反?◎
  “苍天在上,我黎良对大晋忠心耿耿,绝无犯上作乱之意,望陛下明鉴!三十年来臣一直驻守大晋边疆,兢兢业业呕心沥血,期间斩将杀敌无数,怎么可能会勾结匈奴!”
  “陛下,莫要听信奸人蛊惑,父亲绝不会背叛大晋!绝没有冒犯后妃!臣恳请陛下明察!”
  “莫须有,好一个莫须有的罪名!臣即便是赴死,也应当是清清白白,而不是被奸计所害,落得身后污名!”
  “望苍天鉴我心意!”
  “臣愿以死明志!”
  “冤啊,见微!为父是被冤枉的!”
  “见微,不要回京城!陛下有意夺黎家兵权,当心三皇子!”
  呼——呼——
  黎见微猛地从床榻上起身,急促的呼吸和脑海中残留的凄厉声音让她脑袋突突的痛。
  “将军,您没事吧?”守在外面的亲卫低声问询。
  “无碍,现在是什么时辰?”黎见微用指腹揉着脑袋,呼吸声逐渐平缓下来。
  “回禀将军,现在不过丑时,距离日出还有一个多时辰。”亲卫说道。
  黎见微穿着里衣从床榻上下来,点燃烛火后推开虚掩着的窗户。
  窗外明月皎洁,为宅院披上一层银白色的光,偶尔经过的风声吹的树叶簌簌作响,一看就是一个很适合品酒赏月的天气。
  “京城还没有消息传来?”黎见微慢条斯理的穿着外袍,房门大大咧咧对外敞开。
  亲卫低着头回话:“没有,按照大将军的行军速度,赶赴回京至少需要十日。大将军在半个月前出发,即便是回京后立刻传讯,信件也还需要三五天才能抵达北境。”
  短暂沉默后,穿好衣服的黎见微忽然问道:“你觉得父亲会因为功高震主被陛下忌惮吗?”
  亲卫瞳孔微缩,直挺挺跪在地上,“将军,属下不敢妄言!”
  “没事,院子里都是我跟着我出生入死的姐妹兄弟,我信得过,就当是我们私底下聊聊。”黎见微把一脸惶恐的亲卫扶起来,语气宽容,“你如实说出心中所想即可。”
  亲卫战战兢兢爬起来,用余光小心打量着自己效忠的少年将军。
  “属下觉得,大将军驻守北境三十余年,已经足够证明对先帝和陛下的忠心,只要陛下不被奸臣小人蛊惑,绝对不会怀疑大将军的。”
  “尚且将军的兄长和母亲久居京城,只有将军一人从小跟着大将军在北境,陛下应当不会过多忌惮。”
  亲卫的想法也不能说不对,黎见微虽然是朝廷下诏以军攻封的正三品昭勇将军,但在绝大部分当权者看来,黎见微同时也是一个女人。
  一个只要嫁人生子,就能很容易被夺走兵权的女性将领,威胁比同样官职的男性将军不知道小多少。
  当然,在北境可没人有这样的想法,从三岁到八十岁的百姓,都知道自家将军在十三岁那年就将匈奴的一位王子斩于马下,随后更是屡战屡胜,十五岁就破例被朝廷封为忠显校尉。
  而如今自家将军已经二十三岁,硬是靠着实打实的军功得到朝廷多次嘉奖,一步步升到正三品将军。
  作为亲卫,她比普通北境百姓知道的更多一些,比如大将军因为担心女儿升的太快成为某些人的眼中钉,所以在奏报朝廷的时候刻意压低了自家将军的功劳。
  如果尽数如实上报的话,自家将军说不定也能和大将军一样封侯!
  “我刚才做了噩梦,梦到父兄被奸人所害向我托梦,要我为他们找回清白。”黎见微坐下,随口拿起已经冷掉的茶喝了一口。
  “算了,随我巡营去,应当是我多心了。”黎见微起身说道,把佩剑往腰上一挂,大步朝着房外走去。
  亲卫紧随其后,同时甩眼色给同僚,让她先行一步去为将军备马。
  大晋建国已经差不多有两百年,起初的北境也是由黎家驻守,不过在开国皇帝驾崩后黎家也跟着衰败下来,差不多在三十多年前才靠着军功复起。
  匈奴对有肥沃土地的中原虎视眈眈,每年都要带着骑兵骚扰,一旦被抓到机会就会南下。因此驻守北境的军队一共三十万,名义上由作为大将军的黎良统率。
  实际分下来,黎良的嫡系只有其中十万,剩余二十万中,黎见微领兵八万,剩余两位副将各自领兵六万。
  不过在黎见微看来,驻守北境的军队应当是三十五万,因为还有五万由女性组成的后勤军。
  虽然后勤军没有过多在正面战场出现,可她们在后方做的事情依旧很重要。
  要不是朝廷不愿意承认她们为军户,给她们发的军饷也只有七成,后勤军和有编制的边境军的战斗力谁强还真不好说。
  夜间巡营的事情黎见微没少干,守城的将士在看到她以后脸上也没有太多意外,只是站的更加笔直,力求让顶头上司看到自己最精神的一面,说不定就能一跃成为亲兵!
  巡视结束后,东边的天空已经出现一抹微弱的光,不过片刻后朝阳就从山峦处冉冉升起。
  “少将军,您怎么起的那么早,是不是匈奴有异动?”同样起床巡营的韩副将问道。
  从官职上来说,两位大将军的副将也是正三品,不过他们是被黎见微父亲一手提拔起来的,早就把对方当自己效忠的对象,黎见微也自然而然成为他们心中的少主。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黎见微的能力足够得到他们的认可,而且还时不时会把自己身上的功劳分给他们。
  “不知道为什么,在父亲回京述职后我心中就冒出隐隐不安,夜里还做了不好的梦。”黎见微英气的五官上露出一抹忧愁。
  “少将军,大将军此次回京虽然只带一百亲卫,可那些都是以一敌十的好手,更别说大将军可以以一敌百。就算路上遇见不长眼的人,大将军也不会吃亏的。”
  韩副将大大咧咧的开口,言语神态间满是对自家大将军的信任。
  “可如果危险不是来自路途中呢?”黎见微反问。
  韩副将啊了一声,作为擅长冲锋的猛将,他一时间没能反应过来黎见微藏在话里的意思。
  “少将军是在担心,朝廷内有人想要对大将军不利?”另一位张副将问道。
  黎见微点头,“陛下登基已有二十年,年长的三位皇子都已经封王。占长的魏王,占嫡的周王,还有年纪较小但备受宠爱的诚王。”
  “父亲此次回京,一定会被三位皇子拉拢,也不知道他们的气量如何,会不会因为父亲的拒绝恼羞成怒。”
  韩副将摸了摸自己的胡子,“可是少将军和我等还在北境,三位王爷就算拉拢不成也不敢对大将军做什么吧?”
  张副将没忍住给了同僚一个白眼,少将军是这个意思吗?她是在担心皇位更迭的时候,大将军会被陛下当成肉中刺给解决!
  如果三个皇子大将军一个都不投靠的话,那么在皇位换人坐以后,大将军会心悦诚服吗?
  更别说陛下在这几年大兴土木,加上南方多旱灾,不少地方出现小股起义军,算下来也有十余个朝廷命官被起义军所杀。
  如若陛下疑心病发作,加上有皇子拎不清推波助澜,回京述职的大将军说不定真会遇见一些危险。
  更擅长计谋、脑子转的更快的张副将开口:“少将军,不如快马加鞭送上一份军报给朝廷,就说北境今年收成不好,借此问朝廷多要一些粮饷。”
  要是担心被忌惮的话,那就主动暴露出粮草不足的缺点。让朝廷那些人觉得,只要卡住给边境军的粮食,就能借此拿捏他们。
  黎见微缓缓点头,“此事就拜托张将军,顺带在军报中告知陛下,匈奴最近动作频繁,极有可能南下抢夺百姓粮食财物。”
  说到底自己担心的那些事情还没有发生,要是动作再大一点的话,那就是给朝廷那些人亲自递把柄了。
  -
  和两位将军一起用完早餐后,黎见微带着一营士兵开始日常操练,顺带还和营内的千夫长、百夫长切磋了一番,同底层将领打成一片。
  用过午饭后,黎见微带着数百亲卫去林中打猎,随后带着一半猎物去后勤军转了一圈,让她们能在晚餐中加肉,把身体养的壮实些。
  “将军,我们能有上战场的机会吗?我们不想一直负责甲胄修缮和武器维护。”后勤军的统领忍不住抱怨,“姐妹们都不怕受伤流血,我们也一样可以冲锋杀敌。”